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

材料計算模型組,機房中,徐川打開了石墨烯模塊的代碼,認真的翻閱了起來。

數學模型他自然是懂的,不過懂的並不是很多。

畢竟他並不是這個專業的學生,沒有系統性的學習過。

當然,在別人已經將代碼編寫完後放在他眼前後,弄懂裡面的意思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這裡增加了一個平面波-贗勢密度泛函方法的量子力學計算程序、做了原子軌道線性組合方法。”

“這裡引入量子力學與分子力學的雜化方法,結合了量子力學高精確與力場計算高效性的優點。”

“.”

“從程序來看,這種方法能夠在對大體系進行高精度計算的同時降低計算成本,能對有機和無機分子體系進行模擬計算。”

花費了一些時間,徐川將石墨烯模塊的相關代碼檢查了一遍。

讓他有些疑惑的是,如果僅僅是這些東西的改動,應該還不至於大幅度的提升石墨烯模塊的計算能力。

畢竟這些方向1都挺常規的,雖然的確有提升,但應該不至於提升那麼大。

按照樊鵬越的意思,改動的不僅僅是這一部分,還有其他模塊的一些東西。

點開了這一部分的東西,徐川翻閱了一下,眼神陡然凝聚了起來。

【//算法集】

在石墨烯模塊的算法領域,他看到了一個新的東西,迅速翻閱了一下,他頓時就明白了石墨烯模塊的計算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的原因。

也知道了爲什麼氧化石墨烯的還原,沒有使用還原劑而直接通過電化學還原進行的關鍵。

看完這個算法集後,徐川長舒了口氣。

以他的目光,自然能夠看出這個算法的底層邏輯。

在這個算法集中,那位劉嘉欣學姐針對磷酸鐵鋰電池以及主要由C、O、H、Li、Fe、P組成的剛性、非離子或離子分子做了一個獨立算法集合。

通過引用了底層的物理性質與結合方式對空間羣中生成給定分子的各種可能堆積、排列形式搜索能量最低的晶體結構。

然後在此基礎上,引入了另一種計算材料中對原子、分子結構與性質、性能間的關係進行預測的Biovia算法。

利用這種方式,來對磷酸鐵鋰電池的石墨烯製造電化學過程進行單獨的推衍。

很巧妙的方式,但不得不說很有用。

至少它能夠通過有限的條件組合出更多的可能性。

當然,這種算法集的缺點也有,它的侷限性很大,雖然有用,但僅有限於適用磷酸鐵鋰與石墨烯。

它是通過的C、O、H、Li、Fe、P組成的剛性、非離子或離子分子做的推論,而且是建立在他原本做的數學方法的基礎上。

用通俗的話來說,這種算法集有些類似於一顆榕樹,它的根系在蔓延出去後,在遠處重新破土生長成了另一顆樹木。

看似獨立,但它的根系還是來源於主要根系。

“很巧妙的方式,不過計算材料蔀門應該也有人能夠摸清楚這裡面的原理吧?”

看完優化後的石墨烯模塊程序後,徐川擡頭看向樊鵬越問道。

大師熊點了點頭,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知道肯定是知道,但是那個算法集涉及到你那位小學姐架構的數學公式,這個就很難了。”

“你知道的,雖然計算材料蔀門的人一直都在招聘,但要想挖一個頂級且精通數學和算法的人員過來,難度太大了。”

“這種級別的人才一般都在國外的各大頂級實驗室中,想挖過來,基本不可能。”

聽樊鵬越這麼說,徐川才恍然想起來自己忽略掉了算法集中的數學方法。

以他的目光來看,石墨烯中優化後的數學方法的確很簡單,畢竟他的數學能力是頂尖的。

但放到其他計算材料領域的科研人員眼中,難度就相當大了。

而像學姐劉嘉欣這種能被谷歌蘋果等著名公司給她發過offer,最高的年薪甚至開到了一百六十萬米元的頂級人才,基本上都是和各大公司綁定在一起的。

哪怕是放到谷歌蘋果等企業,也都是首席工程師級別的,有能力影響一整個行業。

這種人才,除了年薪工資外,基本都有股票、期權等其他方賣的獎勵,怎麼可能被人輕易挖走。

想明白後,他笑着搖了搖頭,道:“行,有時間我會去找找嘉欣學姐,然後聊聊計算模型優化的事情。”

微微頓了頓,他接着道:“不過計算材料學很龐大,不可能依賴某一種方法統全所有的材料種類。”

“而且隨着各種材料的機理與算法添加的越來越多,模型越來越龐大是必然的。”

“至於算力問題,自建一座大型超算中心吧。”

聞言,樊鵬越思索了一下,道:“自建超算的確可行,但是這個花費會不會太大了?”

“如果要能夠完美的運行研究所的計算模型的話,需要的資金恐怕會超過二十億,而且還是米金。”

儘管隨着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實現,米金在一路不斷的走跌,RMB在一路上漲。

但在華國有意的控制下,當前米金其與RMB的匯率依舊保持在1:5左右。

二十億米金,換算一下超過一百億RMB。

徐川搖了搖頭,道:“就如同化學界的超級計算機‘Anton超級計算機’一樣,僅僅是針對性材料計算模型建造一座超算的話,需要的資金並不是太多,研究所負擔的起的。”

頓了頓,他接着道:“而且我之前成立川海材料研究所的目的,其實並不是想依賴它賺多少錢。”

“雖然賺錢是一方面,但它成立的目的是探索更多的科學。在這方面,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事。”“而且除了川海材料研究所外,川海網絡科技公司那邊也對超算有需求。建一個超算兩家公司一起用,還是可以的。”

樊鵬越點了點頭,道:“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我這邊後面找人研究一下。有計劃後發你。”

“行。”

徐川點點頭應了下來,又與這位大師兄在辦公室聊了一會,對川海材料研究所接下來的安排做了一個規劃。

雖然他平常較少來這邊,但總體的方向還是要把控住的。

聊了一會,徐川動身前往了他名下的另一家公司‘川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的批量合成結果要到下午三點多才能出來,現在還有時間,不如去學姐那邊看看。

‘川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劉嘉欣從普林斯頓那邊回來後新成立的。

當然,說是新成立的,但時間其實距今也一年多的時間了。

其主要目的是給川海材料研究所做一個網絡安全防護平臺,另一方面則是發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

一年多的時間,並不足以讓這家公司壯大很多。

畢竟在計算機領域他並不是專業人士,沒法像川海材料研究所一樣,通過自身的研究帶動實驗室的發展。

不過在充足的資金支撐下,它的發展還是相當順利的。

至少在紫金山附近工業區租下了兩層辦公樓,擁有了上百名的程序猿以及對應的公司人員。

一路順利的來到了‘川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徐川找到了正在辦公室中忙碌着自己工作的劉嘉欣。

帶着笑容,他敲了敲門,被驚醒的學姐擡頭看了過來,看到他後明顯的愣了一下,隨即臉上飄起了一抹笑容。

“你怎麼來了。”

徐川笑着調侃道:“雖然我挺長時間沒來了,但你不能忘了這是我的公司嘛。”

聞言,劉嘉欣臉色微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徐川笑着說道:“我剛從川海材料研究所那邊過來,聽說你幫忙給那邊優化了一下模型?”

劉嘉欣想了想,點點頭有些緊張的問道:“嗯,六月份的時候的確幫忙改進了一下模型,是不是出什麼問題了?”

徐川故作嚴肅道:“問題?出大問題了!”

聽到這話,劉嘉欣頓時就緊張了起來:“怎,怎麼了?”

見狀,徐川不再調侃她,笑着道:“問題在於你優化的模型太好了,起到了大作用,樊師兄那邊想讓我抓你去繼續當苦力。”

見自己幫忙修改的東西並沒有問題劉嘉欣這才放鬆下來,偷偷的舒了口氣後開口道:“那有時間我再幫忙改改?”

徐川搖了搖頭,笑道:“這個不急,這次過來主要是想請你幫個忙。”

說着,他將手中從川海材料研究所中帶過來的文檔遞了過去,接着道:“我在研究所那邊看過你改動後的模型,以及他們研究石墨烯的一些實驗數據,有了點新的想法。”

“關於二氧化碳,我想設計一套合成路線.”

徐川簡潔將上午在川海材料研究所那邊想到的概念說了出來,接着道:

“碳的化合物很多,從有機的蛋白質、脂肪到無機的石油、碳化氫、石墨烯等材料,都是可以合成出來。但相應的,這個過程需要一個計算模型,來完善相關的合成路線,以及製造二氧化碳收集裝置和合成裝置等等。”

“而你在優化計算模型時使用的那種數學方法與相關的算法集很合適,針對非離子或離子分子做了一個獨立算法集合雖然引用領域做不到廣泛,但以碳爲核心,進而衍生其他的材料,範圍相對而言並不大,更適合你這套邏輯。”

翻看了一下手中的文檔,聽完徐川的要求後,劉嘉欣思索了一下,道:“如果你能提供碳合成路線的公式以及相關的資料,我可以試一試,這應該能做到。”

“相對比之前優化研究所那邊的石墨烯模塊來說,碳合成碳化合物一般都是通過加氫來增加長鏈的,難點在於二氧化碳是一種很穩定的分子,它與氫分子的催化反應得到的更多是甲烷、乙烷、丙烷等短鏈烴類,很難得到汽油燃料中的長鏈烴類.”

聽到這些,徐川有些訝異的看了一眼劉嘉欣:“你懂材料?”

劉嘉欣抿了抿嘴,道:“普林斯頓那邊有這方面的研究,我在那邊的時候瞭解過一點,參加過一個項目建過一個相關的數學模型。”

徐川笑道:“那再好不過了,我回去後給你發一些資料,到時候你先看看,等我忙完手中的時候後,再來一起研究這個。”

想了下,他又補了一句:“這個不用很急,是替未來做準備的技術,你有時間看看就行,不用加班加點。”

他清楚這位學姐的性格,如果不說一下,肯定會將這件事的優先級提升到最高,加班加點的處理。

但關於二氧化碳收集轉換合成碳化合物這項技術,他是爲未來登陸火星甚至是開發火星而做準備的。

火星上的大氣很稀薄,但火星大氣96%以上全是二氧化碳。

而且通過歷史航天登火研究數據表明,在火星地表土壤中有蘊含着大量的二氧化碳。

比如在火星的兩極,就蘊含有大量由二氧化碳和水混合組成的水冰體。

在火星上,不管是北極冰蓋還是南極冰蓋,在遠日點時期,甚至能達到數千公里,可見蘊含的水冰和二氧化碳極其豐富。

而相比較從地球上運輸這些物質過去,利用二氧化碳、水、以及水電解後的氧氫等材料合成各種碳化合物,成本無疑會降低數百數千甚至是數萬倍。

這爲開發火星提供了真實的可行性。

哪怕是最終全面改造火星的大計劃被否定,這項技術依舊可以爲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永久性基地提供巨大的便捷。

當然,二氧化碳轉換合成碳化合物這項技術在地球上也不是沒有用處。

地球上的大氣雖然二氧化碳含量較低,但大氣濃度不是火星能比的。

更關鍵的是,二氧化碳屬於不少產品的副產物,在低碳的政策下,利用這項技術將其合成成其他有價值的產品,同樣有着前途。

它的未來,很值得期待。

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977章 決定我們未來共同命運的時刻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92章 你怕是有個量子大腦吧?(三更求追讀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920章 單兵作戰的極限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340章 高溫超導的機理與強關聯效應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856章 公開製備方法?打得一手好算盤!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990章 百萬億級的超級工程第947章 真有錢,就是任性!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896章 是時候收網了!第430章 比可控核聚變更宏偉的計劃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799章 最大的錯誤,或者說‘漏洞’!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136章 畢業第654章 無解的局面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65章 震驚!滿分狀元竟然拋棄了水木P大,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636章 不能種菜的月球不是好月球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993章 空天母艦的完整設計方案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848章 室溫超導的機理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267章 改變物理大廈的發現!第572章 只可仰望,無力追趕!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669章 月球礦藏開採計劃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25章 練習短跑第514章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第42章 奇怪的問題和奇怪的答案第419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327章 威騰:這人真煩!第137章 收穫與分贓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第1017章 歐盟的壞心眼第282章 萬一有希望呢?(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828章 電磁護盾磁極化子場的突破!第498章 CERN那不切實際的想法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593章 你找我來,是爲了炫耀這些成果嗎?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368章 不同的選擇第71章 Weyl-Berry猜想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290章 開啓測試!(爲盟主大佬高山流水加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116章 回國第589章 新的競爭!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753章 不要臉的米國佬第978章 抹黑與無力掙扎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815章 月華臺!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751章 馬斯克:你想要什麼?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76章 高爾斯教授的讚揚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98章 建模完成第955章 火星消失的大氣層第68章 物數雙修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37章 論文刊登第35章 光明下的陰影第999章 遠征巴納德星?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498章 CERN那不切實際的想法第464章 怎麼全是女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