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夢幻城市的設想

帶着這臺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的實驗數據,徐川回到了南大。

辦公室中,他翻了翻帶回來的數據,盯着天花板陷入了沉思中。

“湯然。”

回過神來,他朝着外面的助理間喊了一聲。

很快,臉型圓圓的助理呂玲走了進來:“然姐十幾分鍾前出去了,暫時還沒回來,教授您有什麼事嗎?”

徐川點了點頭,道:“那你幫我聯繫一下市政府那邊的領導,約一下他們。”

“好的,教授。”呂玲快速的應了一聲,緊接着補問道:“有沒有具體是哪方面領導或者說工作?”

一市政府,尤其是金陵這種副省級的特大城市,分管不同工作職責肯定是不同,能夠直接對接對應領域的領導效率自然更高。

徐川想了下,開口道:“工業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吧。”

“好的,教授,還有其他的工作嗎?”

呂玲有些訝異的看了一眼徐川,環境保護這個詞的確讓她有些驚訝,教授什麼時候開始研究這個了?

“暫時沒有了。”

徐川擺了擺手,目光落在了桌上的實驗數據上,從抽屜中抽出來了一迭稿紙。

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雖然說目前的淨化速度並不是很快,但是可以通過數量來填補質量。

尤其是高樓大廈林立的大型城市中,理論上來說,是可以通過佔據一個樓層,或者數個樓層的外牆來擴大淨化面積的。

他準備做個試點,看看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羣中投入大量的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建設,能否改變一座大型城市的生態氣候。

金陵是個很好的選擇,雖然說前期的投入可能會偏大,但金陵有足夠的經濟實力。

而且對於一座城市,尤其是金陵這種每到夏天就如同‘火爐’一般的城市來說,改善溫度,讓其變得更適宜居住的投入無疑是值得的。

很簡單,城市是人口集聚和產業集聚的結果,人口數量決定了城市發展,龐大的人口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不僅僅是經濟更發達,工業的發展、基礎設施的數量、文體娛樂的豐富性、醫療教育水平等各方面都會帶來極大的影響。

在破曉聚變堆第一批試點金陵後,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數已經突破了一千兩百萬,而且還在快速的上漲中。

如果能夠讓金陵變得更加適宜居住,相信市政府是樂於見到的,也樂意掏這筆錢。

不過讓徐川沒想到的是,中午時分他才通過助理將邀請送給市政府那邊,下午還不到四點,金陵市這邊工業和環境兩大部門的一把手,就急匆匆的趕到了南大。

拎着一本教材,結束了一堂大課,剛從教學樓趕回自己辦公室的他就收到了助理的彙報。

“教授,市領導工業信息局和生態環境局的兩位局長都到了。”

聞言,徐川有些訝異:“這麼快?人呢?”

呂玲迅速回道:“在會客室中。”

將教材扔到辦公桌上,徐川隨口問道:“他們到了多久了?”

“大概半個小時的樣子。”

“請他們過來吧。”

“好的,教授。”

呂玲應了一聲,快步走了出去。

不一會,兩名西裝革履的中老年男子快步走了進來。

“不好意思,讓兩位領導久等了,剛纔在給學生上課。”看到走進來兩位市領導,徐川站起身,笑着迎接打了個招呼。

“哪裡的話,徐院士您太客氣了,教書育人那是國之根本,我們也其實剛到沒多久。”

走在前面帶着金絲邊的中年男子哈哈笑着走上來,滿臉熱情的伸出了雙手:“徐院士您好,我是韓自珍,暫任咱金陵市工業信息局的局長一職。聽說您邀請我們商議工作,希望沒有遲到。”

徐川笑着和這位韓局長握了握手,又和一旁生態環境局的局長打了個招呼。

“韓局、李局,先請坐吧。”

示意了一下旁邊的沙發,徐川笑着坐了下來。

寒暄了幾句後,呂玲端着茶水走了進來,爲每人倒了一杯後靜悄悄的退了出去,順帶還關上了辦公室的大門。

端起茶杯輕啜一口後,徐川看向兩位局長,開口道:“這次麻煩兩位領導跑一趟,主要是我這邊手上有一項新技術,或者說一個新的想法想在金陵市這邊做個試點。”

聽到新技術,兩位局長眼前均是一亮,快速的說道:“徐院士請說,但凡咱金陵能夠幫的上忙的,一定盡力。”

這位的新技術啊,那不用多想,肯定厲害。

笑了笑,徐川將茶几上之前就準備好的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實驗數據遞了過去,開口道:

“沒想到市裡邊的效率這麼快,我記得中午才通過助理髮消息過去來着,下午你們就到了。”

“相關的項目計劃書什麼的我這邊還沒來得及做,不過我這裡有一份實驗數據,兩位可以先看看。”

韓自珍打了個哈哈,雙手接過實驗報告,笑着道:“爲人民服務,這是應該的。”

一旁,生態環境局的李建湊了過去,看了一眼實驗報告上的信息後,有些好奇的看向徐川,詢問道。

“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這是什麼?能麻煩徐院士簡單的給我們解釋一下嗎?”

“當然。”

徐川點了點頭,笑着道:“簡單的來說,它就是一臺能夠從空氣中吸附捕集二氧化碳,並且將其轉變成氧氣、澱粉、葡萄糖、汽油、石墨烯等材料的設備。”

“它採用了離子交換膜+異佛爾酮二胺相結合的技術,通過電力驅動,來捕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濃度爲400ppm的空氣,去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超過99%!”

“是市面上普通二氧化碳吸附技術或材料的二十倍-五十倍以上,哪怕是最優秀的胺材料,也只有它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

沙發對面,韓自珍聽到這個介紹眼前頓時一亮。

吸附捕集二氧化碳,轉變成氧氣、澱粉、汽油、石墨烯這些工業產品,變廢爲寶,好東西啊。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這些概念,他這位工業信息局的局長可能還會考慮質疑一下這項技術是否真的能夠商業化了。

但眼前這位嘛,完全無需多慮。

思索了一下,他快速的開口道:“也就說,這套設備可以配合工業體系,對二氧化碳排放氣體做最大程度的處理。”

沙發對面,徐川點了點頭,笑道:“不可否認,工業體系中的去二氧化碳的確是它的價值,它的效率也會比其他的去二氧化碳體系更高。”

“不過在我看來,它更大的價值並在這裡,而在於另一個方向。”

聽到這句話,韓自珍和李建兩位金陵市的領導都帶着些好奇和感興趣的神色看了過來。

“另一個方向?哪方面的?”

徐川笑了笑,目光落到生態環境局的李局長身上,開口道:“相信兩位領導也很清楚,隨着工業化的發展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溫室效應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了。”

“且不提它帶來的全球變暖、兩極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等各種問題,光是在城市中,可以說一年比一年更熱的情況,就足夠讓人苦不堪言了。”

“而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或許並不一定能完全扭轉整個地球的氣候,但是對於城市中高濃度二氧化碳含量,理論上來說有一定的緩和效果。”

“雖然說城市的高溫度並不能完全歸咎於二氧化碳爲主的溫室氣體,但是當這些溫室氣體大幅度降低的時候,城市的溫度也會隨之降低是肯定的。”

“簡而言之,這套系統對於城市中溫度的調節能夠起到不小的作用,同時它還可以生產一定量的氧氣、澱粉、輕鏈汽油、葡萄糖等碳化合物。”

“而需要付出的,僅僅是一些現在廉價到不能再廉價的電力。”

“這是目前市面上,哪怕是放到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家企業能做到的。”

看着眼前這兩位,徐川笑着詢問道:“怎麼樣,金陵市政府這邊有興趣嗎?”

聽着徐川的解釋,已經將手中的實驗數據報告簡略的過了一遍的工業信息局的韓自珍思索了好一會後,謹慎的開口詢問道:

“雖然我並不是懂技術領域的東西,但是想來要整體改變一個城市的二氧化碳含量,恐怕要部署的這個二氧化碳吸附裝置,數量應該不小吧?”

徐川點了點頭,道:“這個是肯定的,按照目前的實驗數據來計算,如果要對整個金陵市的大氣形成一定的影響恐怕要對城市中大部分的高樓大廈進行改造。”

“至少利用這些大廈的一層或者是改造多層大廈的外部區域。”

“當然,這裡指的是非居住的小區,主要指那些市區中心超過三十層的的大樓。”

聽到這句話,韓自珍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改造整個金陵市的高樓大廈,如果僅僅是那些超高的商業中心的超高樓倒也還算好說,畢竟整個金陵市目前超過200米以上的高樓大廈只有大概三四十棟的樣子。

但是三十層左右的大廈,這差不多是一個城市的中堅建築了。

無論是普通的商業大樓,還是居民小區的居民樓,有不少都在這個層數附近或者之上。

就算是拋開非居住小區,僅僅改造商業大廈,這個工程量,也龐大到短時間內他根本就無法計算。

金陵市三十層,一百米左右的大樓,目前恐怕有超過五百棟。

尤其是可控核聚變技術完成後,破曉聚變堆第一個在金陵試點,最近兩三年動工了大量的超高樓層大廈的修建。

深吸了口氣,韓自珍開口詢問道:“徐院士,這套二氧化碳吸附捕集裝置的成本,大概多少?”

徐川搖了搖頭,道:“這個我還真不是很清楚。不過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中,成本最爲昂貴的是裡面吸附二氧化碳的材料,其他的應該不會昂貴到哪裡去。”

“至於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即離子交換膜+異佛爾酮二胺,按照目前的成本,大概要接近三百每千克。”

“一千克的異佛爾酮二胺可以鋪設兩平米左右的吸附面積。而每平米可以一小時可以處理一百立方米左右的空氣。”

“不過異佛爾酮二胺並非一次性的,它可以自循環。簡單的來說就是投入一次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按照目前的實驗數據大概可以運行差不多十年。”

“具體的成本價格,這個恐怕要後續再計算了。”

韓自珍點了點頭,默默的自己在心裡計算了一下。

三百塊一千克,可以鋪兩平米。按照一棟商業大廈兩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來算,哪怕僅僅是對外牆進行改造,光是吸附二氧化碳的材料,需要至少三十萬。

聽起來似乎並不多,但這僅僅只是這套設備中的一個‘零件’,且只改造了一棟大樓的一層而已。

如果按金陵市有五百棟、一百米以上,即三十層以上的大樓,每棟改造一層,那麼光是吸附材料,就至少要耗費1.5億。

儘管眼前這位說是整套設備中最昂貴的部分,但其他的零件,尤其是這種高科技設備,恐怕不會便宜到哪裡去。

整體來說,如果開展這項工程,粗略估計是百億級起步的。

這個數字太大了,他一個人不可能做主。

而且這項工程短時間內是看不到收益的,嚴格的來說,這是一項民生公益工程。

儘管韓自珍相信眼前這位的說法,二氧化碳是資源,也可以轉變成澱粉、汽油等物資。

但整體來說,這個項目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改變金陵市的大氣環境,降低市區溫度。

是否值得,恐怕這次市政府那邊有的吵了。

當然,投入雖然大,但真要能做成,那麼金陵毫無疑問將成爲國內最適宜居住的城市,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

因爲適宜的居住氣候對於普通民衆的吸引是致命的。

誰不想夏天的時候,外面的溫度依舊只有二十五六度呢?

這是想要打造一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超級城市啊。

驀的,這位韓局長腦海中忽然閃過了一個念頭。

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682章 少俠,我想去太空旅行!第813章 祖國強大了,真好。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895章 碟中諜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604章 吃獨食不是個好習慣第876章 S級項目!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725章 你讓他試試好了第1032章 諾獎:如何讓徐教授來領獎?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617章 提爾曼:我怎麼感覺被NTR了?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663章 NASA:該死的,你們這是在搶劫!第67章 新的征程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031章 失去對溫度敏感度的航天員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1014章 強生集團的謀劃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319章 痛苦的陶哲軒!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263章 國內的第一堂課第498章 CERN那不切實際的想法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873章 月球上的新發現!第149章 讓德利涅震撼的學習天賦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809章 遊子歸家,獨屬於國人的浪漫第122章 計算參宿四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136章 畢業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425章 聚變之光!第1002章 成功抵達!第99章 上架感言第910章 仿生學機械臂的恐怖性能與問題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873章 月球上的新發現!第349章 提升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韌性的方法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675章 啓動載人登火工程!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130章 科研結束第8章 帶壞第531章 探測暗物質的手段第917章 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嗎?第687章 費薩爾親王:我上學的時候都沒這麼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80章 再上熱搜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765章 金陵時代之照!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962章 比肩牛頓,愛因斯坦第288章 秦安國:“如果是您出手呢?”第843章 移民火星的基礎技術之一第128章 更具價值的東西第130章 科研結束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183章 又一世界級難題第512章 取名這種事,我最拿手了!第294章 我,徐川!不缺錢!對錢沒興趣!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479章 南韓:這是剽竊我們的成果!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564章 舒爾茨:帥的人都已經結婚了!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第98章 建模完成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872章 沒人投稿?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