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

《探索·物理》將在一週後正式發行第一期刊物的消息,瞬間轟動了全世界!

毫不誇張的說,這份消息一出,幾乎所有有關注過《探索》期刊,以及徐川動向的學者、高校和物理研究機構,都將目光投遞了過來。

《凝聚態·強關聯電子統一框架與室溫超導機制的關係》

徐川教授的論文,而且還是和前些天川海材料研究所對外公開的氧化銅基鉻銀系·室溫超導材料有關係。

當看到這時,幾乎有所有學者,科研機構,乃至各國政府都在翹首以盼,等待着《探索·物理》的發行。

甚至恨不得《探索》總部將相關期刊的發行時間提前到明天。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這篇和室溫超導材料相關的論文。

即便是都很清楚,這篇論文中不可能有着氧化銅基鉻銀系·室溫超導材料的製備方法,誰都知道那是不可能公開的資料。

但光是期刊公開的標題,就足夠讓人無限遐想了。

室溫超導材料的機制、強關聯電子統一框架理論、凝聚態物理的核心

這些東西毫無疑問都是材料物理學、理論物理學、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知識。

但凡是研究相關理論的物理學家和物理學機構,甚至是其他分支的物理學領域,都不想錯過這份期刊。

甚至有不少的物理學家和物理學機構,在得到了消息後的第二天,乃至當天下午,就迫不及待的打電話給了《探索》期刊的總部或者當地有着發行的媒體報刊,表示需要預定第一期的《物理·探索》。

第一期的物理子刊還沒正式發售,預定銷量就已經直接爆了。

其他的不說,光是第二天從各大經銷商、分發的刊店統計上來的預定數據,就已經突破了一百萬份額。

這個數據,已經超越了《自然》《科學》這些頂尖的期刊,僅次於影響力極其廣泛的《柳葉刀》等頂尖雜誌,在物理學界依然是單次期刊的第一名了。

而《柳葉刀》的銷售,只能說面向的羣體可比《探索》面向的羣體要廣泛得多。

它是醫學領域的王者,是是全球頂尖的臨牀、公共衛生和全球衛生知識的可信來源,在全球167本全科和內科學期刊中排名第一。

它也是全世界上百個國家,數以萬計的醫院獲取各項前沿醫學技術、信息、知識的來源。

其影響力,老實說並不是物理能夠相提並論的。

而《探索》能夠在僅僅發佈了一期總刊的情況下,物理子刊的預定銷量就能夠超過百萬,這已經是無比頂尖的存在了。

當然了,這離不開徐川的影響力,以及室溫超導材料機理+凝聚態強關聯電子統一框架的重要性。

但即便是如此,《探索》可以預見的是,它將是接下來最引人矚目的學術期刊,只要後續的期刊質量保持穩定,它的先行道路,就能夠穩定下來!

華國,京城。

華國聚變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總部大廈。

作爲掌控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唯一商業化企業,僅僅三四年的時間,華聚變在電力領域就已經成長成了一個僅次於國家電網的龐然大物。

不僅僅是國內各大省份的可控核聚變發電站已經全面開花,正在迅速取代火力發電站,源源不斷的將海量的清潔能源輸送到千家萬戶。

而海外,圍繞着邊境,他們已經實現了對周邊大部分國家的電力能源輸出,廉價的電力,正在幫助祖國的盟友高速發展,也在幫助祖國迅速擴大國際影響力與掌控力。

某間寬闊的會議室中,大門被工作人員拉開,裡面的人流有序的朝着外面走去。

現在是2025年的一月中下旬,也是聚變能源電力公司召開年度大會的時間。

準確的來說,這並不僅僅是聚變能源公司的年度會議,與之相連的,還有電力行業一年一度的盛會。

除了聚變能源公司的高管和學術專家外,還有不少從國家電網、**等電網系統中的其他企業的領導與院士專家,以及科技、工信、外郊等部門的領導。

伴隨着人流走出會議室,核工業集團的王勇年和侯承平兩位院士並肩走了出來。

“今年又沒看到徐院士啊。”

候承平院士回頭看了一眼會議室,有些感觸的說了一句。

當初棲霞可控核聚變示範堆工程展開的時候,就是他和王勇年兩人在會議上‘激烈’的說服了核工業集團的其他人,爭取到了帶隊前往金陵開展工程的機會。

幾年的時間過去,他們這批當初參與了可控核聚變工程,原本準備退下去養老的老傢伙,如今迫於國家聚變領域人才的缺少,依舊活躍在前線。

不僅僅是各地可控核聚變發電站的建設離不開他們這批老人的指導,還有在建設過程中對新一批聚變領域學者、工程師等相關人員的培育。

至少在年輕人能夠順利的頂上來解決他們的工作之前,他們這些老傢伙,還得像海浪一般,在前線的沙灘上再停留一段時間了。

提起徐川,一直都比較沉默寡言,開會都很少表達自己意見看法的王勇年院士點了點頭,道:“除了當初聚變能源公司成立的時候他來參加過一次會議外,後面就再也沒見過他的人了。”

聚變能源這邊每一年的年會和電力行業峰會都會給徐川院士發邀請函,不過可惜的是,已經舉辦了三屆,今年是第四屆的年會和峰會上,只有第一屆的峰會他來過。

候承平笑了笑,有些感慨:“從破曉示範堆建堆開始,到現在,這都三四年了啊。沒想到搞定核聚變技術後,他這麼快就跳到航天領域去了,還弄出了空天飛機。”

“如此大幅度的跨領域研究,還能做出如此優秀出色的成果,恐怕也就他一個人能做到了。”

“對了,聽說徐院士他弄出來了一家期刊?還將強電統一理論放到了上面?”

王勇年看了他一眼,道:“《探索》,不僅僅是強電統一理論,還有一份關於凝聚態物理與室溫超導機制的論文。”

“???”

聽到這話,候承平一臉懵的看了過來:“還有一份?我怎麼不知道?他的期刊不是隻發表了一期嗎?”

《探索》期刊的第一期,他看過的,不是隻有強電統一理論相關的論文嗎?

還有一份和室溫超導機制相關的論文?

難不成核工業集團那邊的行政人員訂到了盜版?

王勇年院士搖了搖頭,道:“不是總刊,是子刊《探索·物理》,還沒正式發佈,要等半個月的時間。”

聽到這話,候承平才鬆了口氣,笑罵道:“嚇我一跳,你個老東西也不早說,我還以爲錯漏了他的期刊論文呢。”

話音還沒落地,他就狐疑的看向王勇年,開口道:“誒?不對啊!我都沒收到消息,你怎麼知道的?”

“你有私下的信息渠道?老王啊,你這不厚道啊!”

王勇年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開會的時候,《探索》期刊的官網更新的信息。”

聞言,候承平元院士愣了一下,旋即失笑道:“你這傢伙,這種峰會你也摸魚。”

王勇年絲毫沒有在意,摸魚怎麼了?又沒有他的發言,與其聽那些個傢伙巴巴拉拉的,還不如看看其他的東西。

候承平想起了另一件事,開口道:“說起來,徐院士的期刊,咱們得支持一下啊。”

聞言,王勇年看了過來,臉上帶着一些疑惑。

候承平笑了笑,道:“他那個期刊,不是分子刊和總刊兩大塊嘛,總刊咱就別想了,他給強電統一理論一投,這個標準直接就被拉上天了,後面的刊登的論文,恐怕標準不會低。”

“不過子刊,咱們可以投投啊,這也是支持徐院士和國內學術界的發展嘛。”

說到這,他忽然又想起了什麼,一拍手,興奮的說道:“對!不止咱們可以投,還可以回去後和集團那邊招呼一下,讓集團號召大家一起給徐院士的期刊投稿。”

“咱們好不容易出了一家世界級的期刊,這不得趁熱打鐵,將影響力提上去?”

看着老友一臉興奮準備大幹一場的神色,王勇年淡淡的開口道:“投稿這種事,你想的有點多了,他的子刊也不是那麼容易上的。”

“你也不看看他的物理子刊第一篇刊登的論文是什麼,他親自寫的凝聚態物理與室溫超導機制方面的論文。”

“這是什麼?這就是在給子刊定級別,沒到他寫的這篇論文級別,也沒想着投稿了。”

頓了頓,他接着道:“以他那個性格,《探索》的子刊怕是對標的《自然》《科學》這一類頂級期刊。”

“至於總刊”

“老實說目前我在學術界還真找不到一家能對比的標準。”

說到這,王勇年也有些感慨,徐川將強電統一理論往《探索》的總刊上一扔,直接就將這份期刊的標準拉上天了。

目前學術界的期刊,沒有任何一份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哪怕是《現代物理學評論》這種影響因子高達五六十分的綜合性頂刊,也無法和《探索》總刊做對比。

硬要說,甚至能說一句前者不配。

強電統一理論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這是理論物理學大廈的基石,是標準模型的支柱,還可能會是未來物理學界的大門。

別忘了在徐川的研究中,強電統一理論僅僅是那個還未完全面世的虛空場論的一部分而已。

而現在,強電統一已經得到了大部分的驗證,它的核心已然經過了對撞機的檢測,這意味着後面的虛空場論,相對比其他的理論,如‘SU5大統一理論’‘弦理論’‘M理論’等理論更容易被物理學界所接納,也更容易得到驗證。

聽到這話,候承平無奈的笑了下,道:“按照你的說法,整個核工業集團怕是都沒有幾個人有能力給它投稿的。”

“這是一份頂級的期刊啊,不過想要收稿和驗證恐怕也會極難。”

感慨了一句,候承平大概明白了徐川的想法了。

這也的確符合他的性格,不做則以,做就要做到最好。

《探索》是他親手創建的,他肯定不會允許那些魚龍混雜的論文刊登到上面的。

如果他猜的沒錯,《探索》的子刊,徐川都會先發一篇自己的論文,或者說尋找到一篇符合標準的論文才會正式發行第一期。

這就是王勇年所說的定標準。

以第一期刊物上論文的標準,來給《探索》的總刊和子刊確定級別。

不得不說,這是個很瘋狂的決定。

因爲沒有人可以保證《探索》一定就會在全世界流行起來,也沒有任何一家期刊起步就能直接將收稿的標準拉到《自然》《科學》這個級別。

所有的期刊都是慢慢發展,慢慢擴大影響力的。

而現在,那個人要打破這份規則,直接一舉將《探索》送到世界頂尖的位置。

這件事的難度,別說是站在他的角度上來考慮了,就是放眼全世界,恐怕也沒有其他人能夠做到。

因爲當代學者的影響力,是斷檔的。

他們的徐川院士獨一檔,站在金字塔尖。而其他學者再如何偉岸,整體上來說也難以追上他的角度。

他們沒有這個能力,沒有資格創建《探索》這類期刊,也沒有強電統一理論、室溫超導材料的機理這些學術界無法錯過的論文去推動期刊的影響力。

如果說在當代學術界,唯一有這個資格且還有這個能力的,恐怕也就只有徐川一個人了。

這是活在當代,寫入教科書和歷史書的存在,他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時代的發展。

儘管作爲一名學者,他並不迷信。但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還有神的存在,那個遠在金陵的人,肯定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候承平很期待,期待《探索》期刊的發展,期待它帶領華國的基礎科學領域崛起,期待中文漢語與英文平分秋色,甚至是如現在一般,一統學術界!

第862章 載人登火的前期準備工作第275章 數學界的狂熱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1056章 構建於黑洞之上的時空蟲洞第981章 龍藏一代存儲產品,對比強悍的美光!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909章 該不會是你自己想去月球吧?第389章 命運的紛爭,開始了!第393章 你們自己玩去吧第562章 舒爾茨:MMP第753章 不要臉的米國佬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427章 能有先生您這樣的學者,真是祖國的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811章 NASA的‘脈衝等離子體火箭’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897章 被釘在恥辱柱上!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161章 從數學出發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502章 換一條路線就好了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73章 證明弱化Weyl_Berry猜想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634章 彎道超車都不足以形容!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第40章 國集測試與額外加分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220章 回國第51章 發現規律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425章 聚變之光!第5章 重生的缺陷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840章 中微子通訊技術第37章 論文刊登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279章 那還真是一件好事(爲盟主高山流水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2章 魂歸故里第627章 首航第880章 ‘家鄉’遇發小第708章 徐川:我需要兩個幫手!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640章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你這樣的數學能力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983章 顛覆整個半導體產業界!第35章 光明下的陰影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823章 米國的小心機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73章 證明弱化Weyl_Berry猜想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270章 邱成桐的讚歎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402章 大亞灣捷報!第633章 未來的路線第973章 那就分擔點壓力好了!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932章 你看出來了嗎?第687章 費薩爾親王:我上學的時候都沒這麼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889章 第三大碳基半導體產業鏈第502章 換一條路線就好了第116章 回國第840章 中微子通訊技術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41章 做題(投資過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916章 雷神號!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靈感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