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

伴隨着徐川將《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相關的論文上傳到arxiv預印本網站上,整個物理學界再度熱鬧了起來。

國際知名的物理論壇PhysicsForums上,相關的討論都快把網站直接擠垮了。

有支持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的,認爲這套理論符合邏輯的同時相當的精妙,能夠揭開目前暗物質的謎團。

也有反對這套理論的,稱以暗物質的性質不可能聚集成暗物質恆星,更不可能發生暗物質衰變現象,否則宇宙中的暗物質早就已經衰變完了。

一時間,各大論壇上爭議不斷。

【虛空場理論中的暗物質部分,不得不說,他的推測可真是大膽,除了對暗物質粒子做出了一份全新的解釋外,甚至還預言了由暗物質組成的恆星這種超級天體的存在。】

【大質量的暗物質粒子能夠衰變成中小質量的暗物質粒子,這的確是一份從未設想過的理論。但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思路,它不僅可以解釋宇宙的膨脹,還能解釋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等天體的形成。】

【不敢相信,你們居然會覺得這樣一套離譜至極的理論靠譜。暗物質根本不具備形成恆星的條件,它本身就是單粒子形態的物質,更不可能出現衰變釋放能量,這套理論簡直不要太過離譜。】

【的確,你們過於相信那位徐川教授了,他提出來的理論並不一定就是對的。愛因斯坦在世的時候都沒有被神話成這樣過,這簡直太離譜了。】

【而且更關鍵的是,就算是暗物質粒子能夠裂變,但什麼時候裂變釋放出來的能量會比聚變多了???這不科學!】

【科學與否,不是你我說了算的,而是要通過實驗觀測和數學計算完成的。而且前沿理論科學研究上的這些東西,如果說不相信徐教授,難不成還相信你嗎?】

【拋開那些我沒怎麼看懂的數學計算公式來說,我覺得徐川教授的新理論挺有意思的。】

【.】

PhysicsForums國際物理論壇上的討論只是學術界的一個縮影,不僅僅是物理學界,就連隔壁的數學界、天文學界甚至是各國的政府機構,都將目光投遞了過來。

如果僅僅是一套新奇的暗物質理論,除非是真的得到了證實,否則對於學術界來說通常情況下也就那樣。

哪怕是諾獎得主提出來的理論,恐怕也不會如此受各界的重視。

畢竟面對暗物質這種理論物理學界最前沿的東西,毫不誇張的說每一個物理學家心裡多多少少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但華國的這位徐川教授不同。

他不僅僅是一位頂尖的理論學者,更是一名能夠將尖端理論轉化成應用科技的學者。

光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完成,就足夠讓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重視他所提出來的每一個意見每一份理論了。

歐洲,日內瓦,CERN機構的總部。

“暗物質恆星?簡直在搞笑!”

坐在辦公椅上,看着手中打印出來的論文,普萊斯·卡特教授臉上帶着一絲鄙夷的神色,將手中還帶着墨香剛剛打印出來沒多久的論文丟到了辦公桌上。

“缺少了電磁相互作用的暗物質你告訴我怎麼輻射和吸收光子?怎麼聚變恆星?真是個腦洞大開的想法,這位徐教授現在是越來越異想天開了,他不去寫科幻小說拍科幻電影真的是可惜了。”

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的論文他看完了。

拋開一部分暫時還搞不太懂的數學計算外,其他的理論對於他這種頂尖的物理學家來說並不難理解。

不過看懂了論文是一回事,認可這篇論文又是另一回事了。

對於他們來說,徐川提出的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簡直離譜至極,爲了確保理論正確,那個人居然連暗物質恆星這種東西都捏造出來了。

按照論文中的意思,他是不是還可以說宇宙中還存在着玻色子星、夸克星呢?

要知道,無論是玻色子還是夸克,理論上都不會像普通的由費米子組成的恆星那樣發生湮滅,而是迭加成能量更高的物質。

尤其是夸克星,大小適度的引力完全是可能將粒子壓縮得比中子更小而不被粉碎形成黑洞的星球的。

這樣形成的天體密度介於中子星和黑洞之間,完全可以稱爲夸克星。

就暗物質的性質,還形成恆星,這種說法簡直太離譜了。

虧他以前還認爲對方是一名頂尖的物理學家呢,這腦洞開的簡直就像是業務的民科一樣。

“我倒是覺得他的論文寫得挺有意思的。”

沙發對面,來自慕尼黑大學的福克納·泰斯教授,用手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臉上帶着感興趣的神色,接着道。

“我們對於暗物質的瞭解並不多,他完成的理論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邏輯漏洞,數學方面的計算也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如果暗物質真的能夠通過一種力將大質量的暗物質粒子聚集在一起,通過自發性的虛空破缺來釋放一枚次級暗物質粒子。那麼.這可能將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發現。”

聽到這位合作伙伴的意見,普萊斯·卡特教授臉上帶着一絲不滿,哼哼的說道。

“你居然會對他的論文感到認同?”

“這麼離譜的觀點,你居然也會相信?”

福克納·泰斯教授聳了聳肩,道:“爲什麼不呢?拋開偏見來說,我覺得徐教授寫的這篇論文還是非常不錯的。”

“至少它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對暗物質粒子的勘探做出深入的瞭解不是嗎?”

“老實說,我覺得我們應該重視這篇論文。畢竟對暗物質的瞭解恐怕沒有人比他更加的熟悉了。”

福克納·泰斯教授的話,很明顯就直接引起了普萊斯·卡特的不滿,他直接就憋不住了,嗤之以鼻的開口道。

“瞭解?我們才應該是對暗物質最瞭解的團隊!”

“卡德拉暗物質粒子已經向我們展示出了詳細的粒子性質!就從這點來來說,暗物質根本就不具備坍縮成恆星的能力!”

福克納·泰斯攤了攤手,沒有繼續說什麼。

很顯然,雖然是合作完成卡德拉暗物質勘探實驗的夥伴,但兩人在對於那位徐教授的虛空場·暗物質理論論文上有着明顯不同的見解。

或者換句話來說,這位普萊斯·卡特教授心中是帶着明顯的偏見去看待這篇論文的。

他堅信自己的研究纔是對的,堅信卡德拉暗物質粒子的探索正確性。

這種‘偏執’的特性,其實在絕大部分的科學家身上都有,包括他自己,很多時候認準了一件事也同樣會固執的認爲自己的看法纔是對的。

只不過相對比大部分的學者來說,普萊斯·卡特的偏執已經不能叫偏執了,更多的是已經被其他的情緒,如不滿,怨恨等情緒所影響,已經開始不理是非了。

而且,換個角度來說,他們發現的卡德拉暗物質真的是暗物質粒子嗎?

一開始的時候,福克納·泰斯的確是相信的。

因爲從各種數據和惰性中微子的指標信息數據上來看,他們發現的物質的確是可能最接近暗物質粒子的現象。

但是自從那個叫林風的學者代表那位徐教授來到CERN參與驗收報告會後,他便已經對卡德拉暗物質是暗物質粒子不報什麼希望了。

現在依舊繼續和普拉斯·卡特合作研究,只不過是想看看他們的發現到底是什麼罷了。

沙發對面,普萊斯·卡特用帶着些嘲諷的語氣繼續補充道:“還暗物質恆星,簡直在胡編亂造。真要有暗星存在,天文學界早就發現了!”

雖然說嘴上還是不相信徐川公開出來的虛空場·暗物質理論,但事實上,就連他自己心裡都沒有意識到的是,他的內心其實已經接受了這篇論文。

現在的嘲諷,只不過是他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內心,他在抗拒自己,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更不願意去承認對手的成功而已。

暗物質恆星,如果天文學界真的通過觀測設備找到了這種神秘的星體,可想而知的是,他所研究的卡德拉暗物質,將徹底迎來失敗。

畢竟以他的粒子和研究,雙方的成果存在着顯著的差異。

如果說徐川的理論被驗證是對的,那麼意味着他的研究和卡德拉暗物質將被掃進垃圾桶中。

他現在只期望CRHPC機構在暗物質的研究上遭受重大挫折,至少在他優化完卡德拉暗物質的缺陷前項目停滯,沒有什麼成果。

只是在思考這些東西的時候,普萊斯·卡特甚至都沒意識到自己的心態已經完全失去理智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意識到了,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

與此同時,歐亞大陸的另一邊。

華國,星城。

桃花嶺CRHPC的總部,新一輪的對撞實驗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着。

站在總控制室內,盯着一塊巨大無比的定製顯示屏幕,徐川戴着耳麥,收聽着各個工作小組的工作彙報。

從門口走了進來,手中捏着一份對撞實驗報告文件的阿瑟·麥克唐納教授走到了他的旁邊,好奇的問道。

“我看到了對撞實驗的安排,這一次的實驗設置在了35Tev以上,按照你之前公開的虛空場·暗物質理論,尋找不同能級的大質量暗物質粒子,能級在17Tev以上應該就足夠了吧?”

聽到耳邊的詢問,徐川扭過頭看了一眼這位1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微微一笑,開口道:“準確的來說,35Tev的能級只是這次對撞實驗的起點。”

“在完成第一次的實驗後,後續的能級會進一步提升到50Tev、75Tev、100Tev以及125Tev四個檔次。”

阿瑟·麥克唐納張了張嘴,忍不住開口問道:“你懷疑更高的能級中還存在着比之前勘探到的最大質量的暗物質粒子更大的存在?”

徐川笑着搖了搖頭,道:“那倒不是,理論上來說應該不存在超過125Tev能級的大質量暗物質粒子。”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接着道:“調高能級,只不過是爲了讓我們的實驗數據變的更加清楚而已。”

阿瑟·麥克唐納:“.”

張了張嘴,他開口吐槽道:“但是你知道要將能級提升到100Tev以上,需要多少電能嗎?一次100Tev能級的實驗足夠進行至少五六次35Tev的能級實驗了。”

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修建、運營以及進行科研實驗都是極爲消耗資金的事情。

比如高能粒子本身對裝備帶來的破壞,對撞機的很多裝備都是特殊化、缺乏通用性的。

一旦某一個關鍵零部件損壞了,需要替換或者維修都是一件異常麻煩的事情。

但要說真正消耗資金的,還是對撞機運行時需要的龐大能源供應。

君不見此前歐洲缺乏能源的時候,甚至一度關停過沒升級前的LHC。原因則是LHC每一次的實驗消耗的電量都是以兆瓦爲單位計算的。

而僅僅能級在14Tev的LHC對撞機,每年消耗的電量就堪比足以爲超過30萬戶家庭提供整年的電力。

換成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將能級拉高到100Tev以上,恐怕一次對撞實驗,就要消耗掉LHC至少半年的電能了。

畢竟能級的提升,就意味着電能消耗呈指數級上升。

聽到電能消耗這個話語,徐川忍不住笑了笑,道:“對於CRHPC來說,電能的消耗幾乎沒有意義,它也不在我們安排對撞實驗的考量因素中。”

“就算是它每次運行消耗的電量再龐大,對於建在它旁邊的聚變站而言,也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早在CRHPC修建的時候,他就考慮過了對撞機耗電量龐大的事情。

因此,在靠近湘江的周邊,有一座專門爲這座龐然大物而修建的聚變發電站。

數十萬兆瓦的電能,每一次對撞實驗需要的龐大能量,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旁邊的聚變堆隨隨便便消耗一些氘氚原料就能生產出的東西。

當然,即便是CRHPC即便是專門建了一座聚變堆爲其提供電力,也不是天天都能進行對撞實驗的。

畢竟對撞的能級越高,產生的高能粒子對探測器和相關實驗設備的破壞也就越大,需要維修的時間也就越長。

不過爲了快速驗證自己的理論,徐川已經不在意這些東西了。

維修什麼的,不就是花點錢的事情嗎?

對他來說,只要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

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第481章 我更建議你們去看精神病科!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371章 畢竟,他本身就是個善於創造奇蹟的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14章 論文第85章 南大的獎勵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第67章 新的征程第14章 論文第571章 刷新所有人眼球的決定!第46章 兩條加密訊息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89章 數學建模(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306章 又一項諾獎級的成果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177章 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第820章 年輕就是好啊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635章 星海號的危機第506章 戰忽直接變戰恐第70章 難住數學教授的題目第269章 因爲我沒有時間第1046章 征服來自地球之外的世界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479章 南韓:這是剽竊我們的成果!第248章 國家自然科學獎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675章 啓動載人登火工程!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937章 卡德拉暗物質的驗收報告會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712章 和徐川搶人?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975章 可憐的華威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626章 星海號!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823章 米國的小心機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1004章 徹徹底底的輸了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770章 LHLHC的重啓與倒黴的櫻花國第158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14章 論文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958章 C粒子第476章 哪怕等上一個月,也只是值得的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617章 提爾曼:我怎麼感覺被NTR了?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111章 見證奇蹟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37章 論文刊登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736章 我是你的忠實粉絲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來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682章 少俠,我想去太空旅行!第735章 從天上掉到嘴裡的餡餅!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980章 真正意義上的降維打擊!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