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

“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則是我們的液化氣船。”馮海波繼續道,“十年前我們江南常興造船與米國TE公司老闆克拉克先生,簽訂了一個對於雙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合同,兩艘四千二百立方米液化氣船建造合同。”

“這讓我們江南常興造船與該公司形成了戰略合作關係。同時也讓我們開始進入液化氣船這種高附加值高技術的船舶領域。當時我們也缺乏建造這類船舶的核心技術,無論是液化氣罐體設計還是液化氣系統的設計和調試,材料和設備供,集成都是我們沒有的。”

停頓了一下,馮海波又道:“但是TE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氣體工程公司,這正是他們所擅長的,並且歐洲的船廠在建造液化氣船時,同樣也是與氣體工程公司合作,形成有效的戰略合作關係,當時我們無法自己研究或者是買到那些核心技術,正是通過與TE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我們才能夠在液化氣船的建造當中,掌握相關技術,並且至今我們也建造了十餘艘液化氣船,將來可能還會承接更多液化氣船訂單。這種借雞下蛋的方法,也讓我們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獲得了一定的進展。”

說到此處,馮海波又看向總工程師符建設:“符總,你來講一講,咱們在三艘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建造當中,遇到的具體技術問題吧!”

符建設點了點頭,便站起來道:“好,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七萬噸級自卸散貨船,在技術方面是領先的,但同時本船的自卸系統,同時也並非是我們自己的技術,而是由楓葉國SBS公司負責設計。”

“這套系統,首次採用了SBS公司開發的新型貨艙料斗結構,可控喂料斗門和PLC計算機控制系統。其開發的目的,是爲了解決以往的自卸船在喂料過程中,物料易於結拱堵塞,物流不暢通的問題,達到自動控制流量的目標……但正是由於這套系統太過複雜,所以才造成了如今超期大半年,還無法交船。”

符建設神色凝重地道:“當然更危險的是,這套系統的調試工作,核心技術掌握在SBS公司的分包商,希門子楓葉國子公司的少數幾個人手中,我們也無計可施,但是卻承擔了全部的技術風險。”

“所幸的是,我們在合同中,把船東列爲SBS公司的履約保證人,因此我們儘管脫期了,但是在商務談判時,也不至於會有什麼災難性的後果。從這件事情我們也總結出一條經驗教訓,那就是一定要選擇可靠的關鍵供應商,特別是在建造新技術多的雙高船舶時。剛纔沈歡同志提出的供應鏈管理戰略,我認爲的確非常有必要把它理出來。”當符建設把這次經驗教訓的痛點講出來,在座的領導專家無不動容。

事實上國內造船廠都面臨着這樣的問題,核心技術不在自己手中,大型國有造船廠還好,那些地方造船廠,很多都是完全的外包,買技術,相當於只是一個組裝廠,這對整個中國造船工業來說,的確是很危險的。

要知道船舶工業,所需要的材料,配套設備複雜,品種多不勝數,那些萬噸巨輪就好像一座移動的城市,因此造船廠的供應商也是多不勝數,它們和造船廠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集羣。

比如說主機供應商、通迅,電子,鋼材,儀表等等供應商,有很多還在國外,因此十分的複雜,要進行供應鏈的有效管理也是非常的困難。

甚至有的供應商,控制了某個領域的話語權,造船廠還會處於弱勢地位。按照配套產品的用途來分類的話,船舶製造的各種配套產品和通用材料多達上萬種,並且佔造船企業成本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造船廠就好比是一家建築承包商,船東就好比是開發商,那些配套產品企業就好比是建材供應商,只不過造船要比造房子複雜得多,因此船舶配套產品供應商也遠遠要比建築複雜。

很多關鍵的船舶配套產品,都要從國外進口,特別是歐洲國家,在進口關鍵設備時又涉及到報關等國際貿易的手續,有的甚至會涉及到禁售,這就導致了很多不確定性。

由於中國的船舶配套產業起步晚,而且由於技術水平不夠,很多關鍵設備都不能提供,這也是中國造船工業之痛,甚至可以說不僅僅在造船工業存在這種情況,在航空工業,汽車工業領域,也是同樣存在這樣的情況。

甚至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這種情況都很難改變,作爲一個重生者,沈歡看得最爲清楚,所以全球化採購也是必須的。這不是誰能改變的現實,哪怕就是有一百個他這樣的重生者,也不可能在短時間改變現狀。

現在,沈歡覺得江南研究院,更是有必要再次提出來了。

所以當馮海波和符建設都說完之後,沈歡又接着道:“劉總,馮總,還有各位領導專家,我認爲現在,咱們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是到了成立咱們自己的研究院的時候了!我想咱們的研究院,不僅僅是要開展軍民品的核心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研究,強化設計研發能力,同時也要加大基礎研究,以及推動我們的船舶行業管理創新研究。這是我的建議,謝謝!”

劉玉龍聽了之後,神色凝重地道:“剛纔沈歡同志提到了成立江南常興造船集團研究院的想法,其實在這之前,我已經和馮總他們討論過此事,沈歡同志早在幾個月前,就書面提出過了。我想現在的時機的確也成熟了,會後我們就要落實這方面的工作,爭取儘快成立咱們的江南常興研究院,推動咱們的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更好更快的發展!”

有了中船工業集團副總經理劉玉龍的表態,這事兒算是板上釘釘了,沈歡也是打心裡的高興!

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建設常興造船基地的項目,雖然中船工業集團領導班子也極爲重視,但由於一系列的原因,現在進展不大,現在如果能落實江南常興研究院這件大事,那的確對江南常興造船集團的未來,有極大的好處。

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遊項目第五百四十章 船舶配套公司也要技術研發中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總師們圍爐夜話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二百九十章 我們的夢想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六百零九章 約會美珠第四百六十九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第五百六十五章 四兄弟終於在一起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九艦隊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又一位女總師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底亂流第五百八十九章 明月造船的目標第二百九十七章 小山村迎來洋媳婦第五百零七章 船舶設計方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對稱海上作戰第四十二章 攻關小組第一百四十一章 技能比拼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機會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黨李鐵竟然來應聘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一百九十一章 沈歡是傻子?第五百四十章 船舶配套公司也要技術研發中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瘋狂的造船熱第一章 重啓一九九七第三百一十九章 液體懸崖和海洋內波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三百章 春節的一些有趣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爭奇鬥豔第八十三章 深厚的“友誼”第三百七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的爭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較勁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客機也玩垂直爬升第二百零六章 女船王要競拍瓦良格號第三百八十四章 PHC管樁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途充滿光明第四百三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二百八十八章 慶祝一下第二百七十章 離別的車站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底亂流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酬第一百七十四章 間諜是怎樣煉成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閃亮登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術的至誠之道第五百七十章 狡猾的船廠老闆第四百二十章 開展3D打印技術前瞻性研究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四章 好白菜給豬拱了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三型潛艇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對稱海上作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殲七MF和FC1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國怎能沒有藍水海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四百二十六章 成爲專家委員的好處太多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兩道嘉獎令第八十二章 數字化造船第六百零一章 時評瓦良格最新動向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四百七十三章 基地建設指揮部領導要來視察第三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第六百章 農業臺軍事欄目特約評論員第四百九十二章 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開工典禮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屆朱海國際航展第二百八十章 沈歡的想法第九十一章 有限元分析第四百八十二章 給員工打雞血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從前第五百二十四章 頻繁跳槽的原因第三百五十七章 令人羨慕的一對新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總師天團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一百二十九章 陪同領導參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側斜七葉螺旋槳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同之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應鏈管理第六百一十八章 同在一個屋檐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那些中專生的悲哀第四百九十九章 客滾船動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產裝備的“心臟病”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二百一十四章 馬雷舍夫機械廠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途充滿光明第十二章 當了回逃兵第四章 好白菜給豬拱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奔赴誠業機械公司第二百六十章 飛豹露真容第一百零八章 工藝室的小聚會第二百八十二章 老鐵的面試第六百五十一章 萬噸大驅論證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安頓下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爭取首艇建造權第四百九十五章 新塢登艦載武器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