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

進入九月,在常興島那一片被劃定的區域,陸上和水上都是中船工業集團公司的勘測人員,這一次是動真格的了。

沈歡站在中船工業集團公司的208號測量船上,看着那一片荒蕪的灘塗,不禁想起了另一個畫面,那就是前世的時候,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全部建成後的場景,那時候這裡真的是一座超級的造船基地啊,整個造船基地都忙碌無比,一條條的052CD型驅逐艦,還有055萬噸大驅,都在這裡下水,成爲保衛祖國海疆的主力。

這些海軍的主力軍,不止是在家門口保衛祖國海疆,甚至還遠赴海外,保衛祖國的海外利益,比如亞丁灣護航,比如撤僑行動,甚至這些還被拍成了電影,沈歡記憶最深刻的電影畫面,就是電影《紅海行動》當中,當無數枚火箭彈朝着海軍臨沂號護衛艦撲來時,臨沂艦上的七三零近防炮,一陣點射,將來襲火箭彈全部擊落的場面,太震撼了,當時沈歡甚至看到那一幕,也是爲之落淚了。

海軍官兵就是需要像054A型護衛艦,052系列驅逐艦,以及055型萬噸大驅這樣先進的艦艇,才能更好的遂行祖國和人民賦予他們的使命和任務,也才能夠保護好自身的安全。

而中國造船工業如果不強大起來,又如何能夠讓祖國的海上長城變得更加的堅固更加的強大呢?未來還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這些都迫切需要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只有更快更好的把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建設起來,才能爲海軍提供更多更好的遠洋艦艇。

沈歡感到了江南常興造船基地所承擔的使命,所以現在,在規劃建設的時候就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把這裡打造成爲世界超一流的造船基地,而不僅僅是最大的造船基地。

只待測繪完畢,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詳細設計規劃就要緊鑼密鼓的開展了,沈歡深知自己的責任,因爲他現在不僅僅是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江南研究院院長助理,更是中船工業集團常興工程工作組的成員之一。

同樣站在船上的中船工業集團勘察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王洋和中船工業集團第九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興華也是興致勃勃地看着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們,踩着泥砂,在那一片荒蕪的蘆葦絲中來來回回的做着鑽探和測量的工作。

王洋感嘆道:“這真是咱們院有史以來接下的最重的任務,工期緊,技術人員和工人們真是辛苦!Q”

張興華點頭道:“是啊,爲了這一個超級工程,我們必須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和努力呀。不過我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想想看,當這個基地建成之時,咱們中船工業集團一定會成爲位居世界前列的造船集團。”

王洋笑道:“咱們的時間都非常緊,這個圍堰工程的確很龐大,超過十平方公里的面積,要用吹砂填起來,算一算這個重量,這個工程量,不比小本子人工造島差多少了!”

沈歡這時候也轉過身來,笑道:“是啊,我們這可不就是人工造島?而且不比小本子造的島面積小。不過,你們兩家單位的同志,就真是最辛苦的了。”

在沈歡的記憶中,勘察工作的確是僅僅用了一個月就完成了,爲此勘察設計院鑽孔多達一百三十個,最深的孔有六十米深,加起來有幾千米。這裡的地質結構比較複雜,因爲整個常興島都是由長江的泥砂沖積而形成的一個沙洲。

而現在由於規劃的面積增加了不少,所以無論是勘察的工作量,還是設計的工作量都會大大增加。當然後面的吹填工作量也是如此。

張興華苦笑道:“是啊,後面的難題還得我們九院來破。就目前來看,這個吹砂工程由於要在灘塗上施工,又很容易受到潮汐和風浪的影響,再加上新建大堤也是要構築在粉土灘地上,在水流作用下容易形成深溝,所以不僅僅是設計,還有施工,都是存在着很大的難度。特別是在圍堤龍口的合攏時,更是出不得一點差錯。”

沈歡點頭道:“確實如此,僅僅是新建大堤,就是按二百年一遇高潮位加十二級風力的標準,抗震標準也是要達到七度!”

張興華道:“我們準備採用斜坡式土石壩複式斷面的大堤結構,並且加上圓弧形反浪牆結構,以及外坡消浪平臺,這樣可以確保大堤在遇到大風大浪時仍然可以穩固無比。只有大堤穩固,整個工程的基礎才能牢固。”

沈歡還記得前世的時候,中船勘察設計院的勘察結果當中,對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這一片地地質確實是非常的複雜,從標高以下六十多米的土層來分析,有五種土質,這是數千年以來沉積而成的。

這地下的幾種土層,分別叫做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砂層,粘質粉土夾泥質粘性土層,灰色砂質粉土層,灰色淤泥質粘土層,灰色粉土層等。

沈歡道:“這一次常興工程領導小組,確定了這項工程項目管理的模式,要有設計單位參與,所以你們九院的責任也是非常的重啊,張總工!”

張興華點頭道:“沈工,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確保項目的進度。造船基地的建設,的確是太特殊了,這跟普通的工程建設模式不一樣!”

當年不僅僅是九院這個設計單位參與了項目管理過程,沈歡還記得當時也專門成立了中海中船常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中船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這也是爲了發揮專業管理的優勢,集合了中船工業集團各個單位的專家技術人員成立的公司,公司在集團領導下開展工作,與中船工業集團下屬的九院一起開展了規劃設計工作。

而現在這個公司的組建也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要成立了,當然沈歡這個中船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項目的領導小組成員,肯定是要進入這家公司了,這在前世的時候沈歡是不敢想象的。

不過他現在的擔子確實很重,要身兼數職了。

第八十三章 深厚的“友誼”第四百零九章 船塢底板樁基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價的主動權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一百零六章 三管齊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液體懸崖和海洋內波第四百零一章 進軍MP4和山寨手機第一百二十六章 隱形穿浪雙體導彈艇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鞍交大之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態鏈商業模式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五十章 送粉還是送絲?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直徑PHC管樁第五百五十三章 給米潔慶功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還是與傳統結合?第四十七章 說服明月第一百五十二章 涉足船舶配套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三十一章 男才女貌第五百三十二章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文引起關注第四百六十八章 搶灘登陸戰遊戲第九十章 開了個好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國產大客機展望第二百七十二章 安頓下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伊萬的漢語老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這個還能幹什麼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着奧迪買桑塔納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動計算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九十四章 金融風暴的反思第六十七章 學術研討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醉倒陳老家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底下最偉大的是母愛第一百五十九章 可以當導遊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應聘者衆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一百零九章 總師來了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七十四章 好望角型的優勢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評審副高級職稱第二百一十一章 拍賣瓦良格第四章 好白菜給豬拱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立的桃花運來了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要做你的王寶釧第二百零三章 有可比性嗎第四百七十二章 又一位女總師第二百七十八章 兄弟同心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九章 普江上的船第一百六十一章 導彈艇調研工作組到來第六百四十四章 借塢造船第五百一十一章 沈歡的疑慮第五十五章 愛立信GH398第一百章 撲倒明月第五百九十九章 閃亮登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樁板樑式結構建材碼頭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六章 好兄弟第六百四十二章 海軍題材電視劇組顧問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媽第一百五十五章 爭取首艇建造權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四百八十章 試生產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低頭就滾蛋第五十六章 大煞風景的來電第四百二十七章 挖入式港池設計論證第一百二十五章 拋磚引玉第三百零四章 李鐵家的年飯第五百八十四章 成爲你的粉絲第八十九章 降噪工藝優先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興發展戰略第一百二十章 收乾女兒第一百零五章 又是有限元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價的主動權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灰狼和小白兔第三十五章 感情增進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是普通朋友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樂得了絕症第六百零五章 一不小心成了網絡紅人第二百八十章 沈歡的想法第六十四章 現代級驅逐艦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位老專家槓上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年可裝備三個大隊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底下最偉大的是母愛第二百零六章 女船王要競拍瓦良格號第二百七十二章 安頓下來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個人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