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法度(三)

陳貞慧自從交卸了押解犯人的差使,又重回內廷爲巡查御史。他因仁途得意,不免與新朝官員走的略近,三番幾次下來,新黨並不信納於他,東林上下對他又很有意見,兩邊落空,簡直快成了風箱裡的老鼠。

痛定思痛,在此次吳遂仲首輔內閣大臣被黜罷之後,呂唯風受命接任。此人一向久在外任,與臺灣系的官員關係很是平常。張偉任用其人,一是取其能力才幹,二來亦是打擊黨派,不使黨爭重新干礙朝局。此人果敢勇毅,到不似吳遂仲那般權衡利弊,平衡實力,甫一上任,便大張旗鼓,興除積弊。陳貞慧因首鼠兩端,辦事不力,呂唯風上任不及三天,他便被首相大人下令褫職候代。心灰意冷之餘,正欲還鄉閒居,卻又遇着分封之爭一事。他痛定思痛,決意抱緊老師和諸親朋友好的大腿,跟隨衆人與皇帝對抗到底。至及東林諸臣都服軟認輸,這陳貞慧卻爲了挽回往日聲名,一意孤行,並不害怕。他現下父母雙亡,家中止有一個妻子,就隨他在這大報恩寺住定,其實全家老小俱在一處的委實奈不住,只得一個個依着張偉命令,手書:“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之後,狼狽而出。除了一寥寥幾個死硬的老儒之外,年青小輩中唯有他堅持下來,旬月間,外面天翻地覆,他卻不聞不問,只抱定了幾本經書,每天在茅舍中咿咿呀呀吟哦朗讀,到顯的很風骨極是硬挺。

此時已是漢興二年五月中旬,南京天氣已很是和暖。他身上的獸皮很是厚實,已漸漸穿將不住。他的妻子乃是名門大戶出身,雖然也學過一些針繡女紅,只是那纖纖小手卻怎麼也不能拿來捉針改這獸皮衣服。到了響午,他委實耐不住,只得將衣服脫下,只着一件繭綢中衣,挺胸凸肚坐在自家茅舍門前,手持一本週易,悉心研習。

正看的興起,卻聽得外面傳來一陣紛亂的腳步聲,他以爲是皇帝派來問話的禁衛,便也懶怠擡頭,繼續觀摩。反正張偉有言在先,並不以言罪人,到也不必擔心是派人來砍他的腦袋。流落以如此田地,他已是除死無大事,又哪裡有心思去理會旁人。

“定生兄,怎麼如此慢待客人!”

聽得聲音,陳貞慧愕然擡頭,正午時分刺眼的眼光將他滿臉的大鬍子映射的虯鬚飛揚,若不是他臉色白淨紅潤,紅皮嫩肉的書生氣質,到當真是一個莽張飛模樣。

他咪着眼注目半響,方看出來是吳應箕與候方域、朱之瑜等人站在眼前。忙起身笑道:“幾位年兄聯袂來訪,愚弟幸何如之!”

伸手向茅舍內虛邀道:“諸兄請入內,咱們坐了說話。”

見各人呆立不動,他突然醒悟,臉紅道:“這個,茅舍簡陋,內無坐處,這可怎麼是好。”

他扭捏尷尬,吳應箕與朱國貞亦是臉紅。除了候方域因護送老父還鄉,不及參與此事,吳朱二人都曾參與分封之爭。因奈不住全家老小蝸居一處,苦楚不可忍受,在此地又不是坐監下獄,亦不曾刑訊逼迫,既無皮肉之苦,又無血光之災。皇帝的詔書上聖言煌煌,是要煩勞諸君子先體驗一下三皇治世,若是堅持下去,既又博不到清名,又是苦不堪言。他們家中有老有小,委實忍耐不住,早早屈服,將自束髮讀書之日就有的信條拋棄,又是痛苦,又覺難堪。此時看到陳貞慧仍然堅守此處,兩人都很覺慚愧,因看到陳貞慧落落大方,滿臉書卷氣,閒適風雅,兩人想及自身,不免面紅過耳。

候方域因其父候恂罷職還鄉一事,幾個月間一直奔波於商丘與南京之間,於政事無暇過問,到也能得脫事外。此時見各人尷尬,他灑然一笑,躬身進了那茅屋,在內裡大笑道:“咱們每常說,要是哪一天能脫塵世喧囂,歸野山林爲一野人,乃是人生最大之快事。今日定生兄能夠如此,正是得償所願,咱們該爲他賀喜一下才是……”

他正嘻哈打趣,卻突然噤口不言,滿臉通紅的竄將出來。因個頭稍高,在屋門處“砰”一聲撞在樑柱上,卻也並不呼痛,只站在一邊,默不做聲。

陳貞慧猛然醒悟,卻原來是自家妻子午飯過後,正縮在稻草堆裡歇響。候方域冒冒失失撞將進去,卻是失禮的很。

他到也並不在意,向這三位好友笑道:“難得諸位年兄這麼好興致,咱們不如在這裡寺裡略轉一轉,如何?”

這大報恩寺是南京名剎,各人久居南京,這佛寺雖然軒敞壯麗,大雄寶殿規制與宮城內奉天殿等同,殿內佛像亦是華美精緻,金碧輝煌。奈何衆人或是來此詩會,或是與家人禮佛,入寺隨喜的次數太多,對寺內風景早已爛熟於心,已是毫不在意了。

幾人一路上說笑談心,正自歡愉。卻有幾個和尚身着青布僧袍,迎將上來。幾人張目去看,只見爲首的那僧人正是寺內知客僧,與這幾個京城名流素有交集。因都向他笑道:“大師不必前來張羅,我等今日並不需筆墨茶水,亦不是進香添香油,只是略逛一逛,便即回去。”

那僧人雖聽得如此,到底過來與他們稽首問安,寒暄了幾句方纔離去。陳貞慧此時已披上獸皮衣服,與幾個身着綢緞長衫,頭戴方巾的好友站在一處,很是滑稽。那知客僧當面強忍笑意,待背轉身去,已是忍不住爆笑起來。陳貞慧隱約間聽到那和尚壓抑的笑聲,見幾個知交好友亦是神色古怪,便笑道:“罷罷罷,我不了來丟醜了。咱們還是回去,就在我房前說話的好。”

“定生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你今日此舉,將來必定名垂青史,成爲萬世典範。又有什麼丟臉的,咱們私底下說起你來,都只覺佩服的緊呢。”

陳貞慧苦笑道:“我只是盡人事罷了。其實,陛下一意孤行。這陣子,韓非楊朱等人的學說刻印成書,編給學生們看。學校裡原本就講些什麼幾何定理,現下還有加了那些夷人的什麼哲學,法學。這樣下去,陛下現在正是春秋鼎盛年紀,待他龍馭上賓之時,全天下已經沒有讀書種子了。”

吳應箕亦黯然道:“誠然。陛下前日剛有詔命,在京師興建大漢學士院。不管是醫相星卜,瓦匠木工、火器鍛造、機器修理,還是正經的讀書人,只要學問和技藝超凡入聖,均可入貢其內。名額一共止四十人,死一人,補一人,號稱不朽。現在入其內的止有徐光啓與孫元化師徒二人,還有江西教諭宋應星。陛下說了,日後有人在學識和貢獻上有超過或比肩此二人者,方能入內。入此院內,則親王公爵亦可抗禮,見陛下而不跪、不繳賦稅,由史館爲其立傳。入院者,一律爲大學士,由國家提供銀子,供其研究那些奇技淫巧的物什。學院正中,你們道供奉的是誰?嘿,是木匠的藝祖魯班,再有張衡、祖沖之等人。陛下如此行事,數十年後,匠人比讀書人都能比肩,還有什麼讀書種子?!”

陳貞慧聽到此處,忍不住問道:“徐大學士一生學問雖雜而不純,到底是進士弟子,其弟子孫元化亦是進士出身,那個宋應星又是何人?一向聲名不鄣,怎麼竟能有如此殊榮?”

吳應箕不屑道:“崇禎五年中的舉人,一個舉人!中舉後,任江西分宜教諭。不知道怎麼讓他著了一部淫書,名曰《天工開物》,上書農工諸事,還有怎麼打彈弓的學問。”

他忍不住搖頭,向陳貞慧攤手苦笑,道:“長此以往,怎麼得了!”

候方域亦皺眉道:“弟這次回南京,感覺與半年前又有很大不同。京師中有大賽馬場,凡比賽賽馬或是馬球之時,全城百姓爲之騷然,讀書人都是駕車佩劍,往之觀戰。比賽之時,呼喝叫喊,血肪賁張,甚於有拔劍揮舞者!如此不成體統,還說是從孔子習六藝,要恢復上古漢人尚武之風。除了賽馬馬球,還有擊劍、射箭、火槍,如果執刀弄槍的,竟把書本拋在一邊了。聽說,陛下鼓勵人往海外,言道凡是在海外立功,爲大漢開疆闢土者,均不吝封爵之賞。最少,在海外發現島嶼領地,先發者可以任意圈佔土地,立下標識,立了多少,多少土地就是他的。陛下如此窮兵黷武,以利誘民,不知道我華夏千載之下積聚的仁德之氣,還能留存多少。”

陳貞慧見這二人越說越憤,唯有朱之瑜默然不語,因向他問道:“魯嶼兄,你怎麼看?”

朱之瑜微微一笑,答道:“弟每常細思,覺得陛下這些舉措,未嘗不是有些道理在。比如法家,雖然失之殘暴嚴苛,到底亦有些可取之處。若是不然,當時諸國的國君,爲何多有信者。秦始皇之前,秦國即尚法家學說,直至一統天下,這法家未必就是一無是處。始皇殘暴,不恤民力,非法家之過。況且有百家爭鳴,不以學術罪人,只要有學識之人,足以傲王候,等若上賓。陛下恢復此古制,多些學術流派出來,咱們儒家門徒又有何懼?咱們的學識是對的,則自有信衆,若是錯的,也能有別家指出,豈不更好?”

他見吳應箕等人漲紅了臉,意欲與他爭辯,忙擺手道:“不必如此。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我不勉強諸位仁兄,望諸兄亦不要相強於我。況且,不久後就要與諸兄長別,想再見弟,亦是難事了。”

陳貞慧驚問道:“賢弟要往何處,竟是長別?”

“弟聽說在呂宋和爪哇島左近,島嶼衆多,或是土人模行,或是無人居住。雖然有前明太子殿下與諸多屬臣宗室發配,到底是人口太少。今陛下有命,凡在海外開闢新土者,可以賞賜給土地。弟與各位年兄不同,家境甚差,人稱是破落戶子弟。雖然讀書小成,奈何朝廷改弦更張,不再純以讀書取士。況且,就憑着俸祿,也很難富貴如昔。小弟雖不在乎,家中尚有父母妻兒,是以要帶些族人,往海外去試試運氣。”

陳貞慧等人先是詫異,繼而默然不語。以他們才子身份,平日裡語不言利,此時朱之瑜堂而皇之的將這些謀奪利潤的話赤裸裸說將出來,以彼此交情,又不能斷然斥責,是以只得以沉默以對。

候方域父親是明朝尚書,家中良田萬畝,僕從過百,委實難以理解朱之瑜的想法。現下雖不好做聲,卻忍不住在心裡想道:“語不及義,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讓阿堵物薰臭了良心,真是可惜。”

陳貞慧亦耐不住,向朱之瑜勸道:“且不說海上風浪危險,出海者十不歸一,就是那海外的諸島,蠻人橫行,毒蟲遍地,吾弟又何苦如此。”

朱之瑜知道這些人心中如何想法,因笑道:“大丈夫當佩三尺劍,橫行天下!區區蠻夷毒蟲,有何可怕?君不聞昔有投筆從戎之事乎?”

他話已說到此處,旁人自然不能勸解。衆人正自沒奈何,卻遠遠見了不遠處山門外來了一隊禁衛班直,執刀持戟直奔衆人站立處而來。

陳貞慧見的多了,到也沒覺得如何。吳應箕等人卻立時臉上變色,禁不住向陳貞慧問道:“這隊兵定是來尋你的,難道陛下有旨意下來?”

“諸位年兄不必慌張,陛下這陣子,到沒把咱們幾個冥頑不化之人給忘了,隔幾天便會派人來詢問一番。我只答難改初衷,他們自然就會回去覆命。”

說到此處,他忍不住笑道:“估計是哪位老世叔從中斡旋,我料想陛下哪有精神管我們這些微末小吏,他只要把章程交待下來就是,哪能如此關切。”

他並不知道,其實不但是南京城內,就是全國各地,因不肯同意分封,或是反對恢復百家,降黜儒學獨尊地位的朝官或是地方官,一律如南京城內一體處置。至於那些無官無職的儒士,則並無絲毫處斷,而是交由地方好生撫慰,並且交待讓他們在報紙上發言批評,然後再由支持改革的一派撰寫文稿反駁,不但沒有強制之事,就是一點過激的手段亦不準施行。總因儒學獨大了千多年,在國人心中地位太過尊崇,以強力手段對付官員則可,對付平民則萬萬不行。就是官員,亦得防備着他們受壓不過,不欲屈服又忍受不住原始生活,奮然自殺。所以此事張偉時時掛在心上,諭令各地負責此事的官員一定要好生照料,防着官員自殺。至於陳貞慧等人身在南京城內,他自然是親自關照,不使出事。

第72章 法度(三)第60章 鼎革(二十二)第67章 激戰(五)第11章 北港(下)第55章 偷襲(十二)第18章 平亂(上)第67章 激戰(七)第50章 和談(二)第59章 爪哇(二)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35章 兵制(上)第53章 造反(一)第66章 北伐(十二)第68章 滅明(四)第23章 閱兵(下)第67章 激戰(五)第73章 南洋(九)第43章 攻城(中)第59章 爪哇(一)第34章 開礦(上)第36章 崇禎(上)第43章 攻城(下)第67章 激戰(一)第1章 回到明末第45章 設縣(中)第48章 滅鄭(六)第69章 相峙(七)第67章 激戰(九)第65章 治平(十)第58章 呂宋(八)第9章 爭拗第66章 北伐(八)第68章 滅明(六)第50章 和談(一)第49章 鎮倭(九)第61章 伐明(七)第51章 騎射(一)第53章 造反(二)第60章 鼎革(十七)第58章 呂宋(五)第64章 關寧(二)第68章 滅明(三)第73章 南洋(八)第49章 鎮倭(七)第12章 安身(上)第64章 關寧(一)第63章 倭亂(十)第61章 伐明(十)第73章 南洋(八)第27章 協議(下)第8章 宴客(上)第58章 呂宋(二)第69章 相峙(四)第27章 協議(上)第47章 遼東(十)第64章 關寧(五)第63章 倭亂(八)第6章 結交(下)第42章 圍城(上)第58章 呂宋(二)第61章 伐明(十四)第61章 伐明(十一)第1章 回到明末第30章 械鬥(上)第47章 遼東(十)第48章 滅鄭(五)第62章 江南(一)第66章 北伐(九)第65章 治平(七)第58章 呂宋(六)第64章 關寧(一)第64章 關寧(四)第59章 爪哇(二)第67章 激戰(三)第21章 招兵(下)第63章 倭亂(十二)第70章 決戰(九)第73章 南洋(一)第48章 滅鄭(八)第33章 利炮(下)第55章 偷襲(十一)第32章 堅船第45章 設縣(上)第7章 機遇(上)第68章 滅明(二)第49章 鎮倭(五)第70章 決戰(九)第73章 南洋(四)第55章 偷襲(九)第35章 兵制(下)第5章 初會(上)第65章 治平(九)第63章 倭亂(八)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1章 伐明(五)第65章 治平(八)第73章 南洋(二)第63章 倭亂(五)第13章 赴閩(上)第67章 激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