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決定出發的那一刻起。所有人多了一個課業,騎腳踏車。
金麥城出產的腳踏車跟長安少府的畢竟有一些差別。
長安城少府的用料講究,工藝精湛,而金麥城的結構合理,至少要維持平衡上面,沒有那麼困難。
這一批腳踏車是先在長安完成模型,讓後到金麥城加工。
所有人都說這是最完美的腳踏車。
有些作坊,甚至決定跟進。
錢汝君沒有反對。世界能進步,錢汝君還是樂觀看好的。
不過她覺得少府的人,估計沒有這麼好說話。
當然,錢汝君沒有傻得騎二輪腳踏車出發。而是要求他們騎比較窄的小輪,但還是單人騎乘的。
到時候腳踏車集合起來,上面罩塊布,就是最好的帳篷。
這時候的路,出了金麥城勢力範圍,實在不適合騎雙輪腳踏車。
只是去摘人蔘,還不是攻城拔寨。錢汝君還是敢帶一些金麥城人。跟陳初冬調了二百人跟隨,錢汝君就向北進發了。
如果一路走陸路,錢汝君就是傻了。
除了學堂島之外,現在錢汝君在北面還有棉紡島,以及秦皇島。這兩個島比較沒那麼費勁,基本上已經開始生產了。只是第一臺引擎,還沒有生產出來。他們還在失敗中前進。
錢汝君坐船出發,船上擺着他們的腳踏車,前進靠人們的划槳。
錢汝君覺得幸運,沒有決定去南方。要是去南方,這槳得劃死。看來,在蒸汽引擎或電動引擎沒有做出來以前,別想透過季風前往南方。
雖然帆船蠻好用的。但是受季節控制太大。錢汝君迫切有一種掌控的心裡。就算是大自然的控制裡,錢汝君也希望獲得她的自由。
至於電動引擎,大概是因爲金麥城用了電線,讓人們產生了一種靈感。
他們想做,錢汝君沒道理不認他們做。或許,是錢汝君自己依照學習,引擎應該由蒸汽開始,卻忘掉引擎也能用電力發動。
只是想維持引擎大動力運轉,需要的電力比起電燈之類的,多出無數倍。電池的需求,又被提上日程。只不過,他們需求的再也不是小電池,而是大容量電池。
人想要進步,似乎總是要做一點犧牲。錢汝君愈來愈喜歡看天空的星星。這片與空間裡不同的星斗樣子,有時候會讓她恍惚的覺得,每一次她進空間,就是一次的穿越。
或許古時候故事裡的傳送陣,的確是存在的。只是在大漢,她似乎沒聽過什麼傳送陣的傳說。
或許,她該讓金麥城的人收集一些民間故事了。
想到漢武帝收集的一些樂府古詩,或許,她應該做這件事。
這件事,她做了不會賠本。
因爲她能將書印刷或書寫成冊,再賣出去。
這些書不好賣,她可以賣便宜一點。基本還是賺得。
她覺得沒有故事的世界,太過無聊了。
不過,船隻的緩慢速度,讓錢汝君覺得會不會在陸地慢慢騎腳踏車會更快一點。
錢汝君沒有貼進海岸線。至少,沒有讓陸地人發現他們出海了。
看不到陸地,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無法辨別方向,在海上迷路最可怕的一點就是,他們會不知不覺得往深海航行過去,還不自知。
錢汝君雖然不太清楚。因爲後世有太多衛星定位的東西,學習的時代裡,也教過他們辯識東西南北的方法。
金麥城由於開了金麥到學堂島的這一個航線,自然也是需要知道海上分辯方位的方法。
錢汝君也換了一套星座導航的辦法。幸好,大漢時期的星空,美麗又明亮。他們很容易在天空找到北極星座。
會了教學需要,所有的人分成六批次來學習星座航海。
對這些少年少女來說,能在海上,在一個無法辯別方向的地方航行,實在是太過奇特的一項經歷。因此所有的人學習都很認真。學習最好的五個人,免去划槳,全心記錄和換算航程和方位。
錢汝君換了一張大漢地圖給他們。這張圖可不是大漢的水墨圖,而是真正依照某種地圖法則畫出的圖。
爲了讓他們學習,最初的行程很慢。
對於這個時代的船隻來說,最爲艱難的就是飲水的補給,還有綠色食物的補充。對錢汝君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不過,她還是讓所有的學生在環船的地方,種下許多綠色蔬菜。
而船艙裡,有米糧,還有能耐久放的馬鈴薯和蘿蔔,這些作物都是大漢原本沒有的。錢汝君給了種子,種了起來的。
雖然時代提早了很多,但這些作物長得很好。更令人興奮的是,他們可以種在原本不能種糧食的土地上,改善土質。
錢汝君告訴她能告訴的農人,一個地方一種作物種久了,就長不好,施肥是一回事,但更好的還是輪作。
他們捨不得稱田,但這些新開發的菜田,倒是可以試試。
城市附近的農人們,慢慢發現,菜田給他們的收益,要比糧田來得好。
但大漢收的田稅,是實物稅,如果家裡不種糧,到了繳稅的時候,糧價會變高,最終他們還是要吃虧的。
錢汝君沒有想什麼利益的問題,只是想告訴學生,在海上航行的注意事項。
“有人落水了!”喊叫聲喊了起來。
金麥城人生活在海邊,生活在渠道交通的城市裡。很自然的就認識了水。
對游泳來說,他們是不陌生的。
而這羣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只有極少數的金麥城人。金麥城人,根本上就很容易被淘汰出去。生活好了,吃苦耐勞的能力不就太足夠了。十歲的孩子,本來就不太容易找遵從長輩的話。
而學堂教的東西,對金麥城的學生,起點又有點太低了。也難怪他們疏忽了。
對他們來說,會游泳是不正常的,不會纔是正常的。雖然聚落的行程,必要的幾個條件裡,最重要的就是水源。但有的水源,並不適合游泳。
幾個學生如長虹般跳了下去。等錢汝君得到消息時,已經有兩個學生滅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