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權宜之計

(今天就一更,抱歉)

策天府無意強攻黑陰嶺,陳尋等奉符詔聚集周武山待命的修士,卻也不能隨便離去。

策天府並未明確接下來是攻是守,接下來兩月有餘卻是按兵不動,玄都教則趁着天人境、法相境強者雲集之際,將玄都天門陣佈設於周武山的主峰上。

玄都天門陣作爲玄都教,甚至整個北域僅有一座的天地法陣,威力比鎮魂山河陣還要強出數倍,從玄都山遷來佈設於周武山中麓主峰,無疑意味着玄都教從此之後,同時擁有兩處山門重地。

靈脈資源,對宗門而言,永遠都是排在最前列的。

靈脈所透溢之靈氣越是精純,越有助於弟子的修煉,這是共識。

常曦客居龍門宗,借龍門宗的蓮花峰聖地修煉,閉關七年就修成元丹。

要是換一處靈脈品階稍差的峰谷,可能就要多耗費雙倍的時間。

而法相境強者,修煉時吞吸巨量精純靈氣,大概僅有三脈甚至五脈匯於一處的奇形靈地,才能滿足其需求;天人境強者對修煉靈地的選擇更爲苛刻。

除了這些之外,宗門弟子修煉,所需巨量丹藥大多數都是在自家山門內闢地種植靈藥異草,豢養珍禽靈獸。

不然的話,雲洲除了些窮兇絕險的絕域之地,哪有那麼多的靈藥異草煉製丹藥,給普通弟子服用?

宗門內用法陣封鎖山嶺,充裕的靈氣從靈脈、靈穴源源不斷的透出,一處藥田封閉生長百年,靈草藥性甚至比野外山嶺生長三五百年的靈藥還要純正。

只是高品階的靈藥,生長週期都極長,宗門通常都需要爲一種靈藥開闢數百處藥田,才能確保每年都源源不斷有同種靈藥供應。

靈藥異草種類極爲繁多,對藥田的選擇又極爲苛刻,更不要說珍禽異獸的活動範圍極廣,這就意味着宗門想到維持靈藥及珍禽異獸的供應,就需要佔據大量靈氣充裕的山嶺。

玄都教多佔一處數千裡縱橫的山門,以後宗門的發展潛力,就能倍增,而且這還是策天府支持的。

策天府即使不願玄都教的勢力倍增,但此時指望玄都教能出大力氣盯住北面退守黑陰嶺的魔族,好處自然則不能不給足了。

玄都天門陣在中麓主峰佈下,玄都教又從北域調集大量的世俗子弟進入周武山開闢石徑洞府、修建亭臺殿閣,這時候大家都很清楚,策天府接下來的策略是指望玄都教能守住周武山一線,而非是強攻黑陰嶺……

這樣一來,除了北域諸宗弟子將奉玄都教號令,以及策天府直屬的兵馬,繼續堅守周武山、在兩翼佈設更多的法陣,封鎖魔物南下的通道外,其他諸域的援軍,就陸續撤離。

兩個月多的時間,陳尋與常曦她們一起都留守在周武山西麓的谷地裡。

無所事事,陳尋陸續將十五枚小魔將元神都煉成精魄戰魂。

陳尋想要陰陽璇元與玄元聖體所具備的異能,吞噬天妖級魔將真身法相所蘊的魔道秘意,就需要將元神攝入靈海進行煉化,更要先承受魔將元神真身法相的攻擊。

陳尋身爲玄元聖體,尋常神魂層次的攻擊,根本無法撕裂他百骸之間的隱脈,但真身法相所具備的神通,就像老夔元神所能施展的電蛇雷光,能直接攻擊神魂及百骸肉身。

陳尋覺得他還是先修成元丹,待元神修爲更爲精進後,再煉化天妖級魔將元神,更爲穩妥些。

陳尋將玄雷戰車的煉製之法抄錄兩份,一份交給褚月真人,一份交給羅餘澤。

陳尋覺得他此時就應該着手修煉元丹,而左青木也需要閉關修煉靈元,短時間內就無人能替推演爲龍門宗推演新的聚靈禁制。

陳尋將玄雷戰車的煉製之法,同樣抄錄一份送給龍門宗,也算是還龍門宗此前的援手之情。

陳尋、趙承恩、谷承卓離開周武山的前夜,陶景宏真君派羅餘澤過來,將他們喊過去說話。

“策天府會全力助赤眉真君恢復修爲,”陶景宏在他的臨時洞府裡,跟陳尋、趙承恩這些小輩人物說話倒不用繞來繞去,直截了當的將一些情況告訴他們,“雖說魔墟口此時由四宗鎮守,暫時不虞再有多少魔物能從千魔境進入魔境,但退守黑陰嶺之魔族,隨時都有可能從周山武以西的荒原穿過,再度進入塗山北嶺——西北域還是缺少一名天元境強者鎮守。”

陳尋看向趙承恩、谷承卓,策天府的安排確有其道理之處。

雲洲雖然有十數天人境強者,但無一不是坐鎮宗門的核心人物,很難說有多餘的人能到西北域坐鎮。

再說了,天人境強者都高高站在芸芸衆生之上,是神一樣的存在,誰樂意冒着生命危險,到西北域接手這個苦差事?

策天府最佳的選擇,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助赤眉真君恢復天人境修爲。

陳尋微微蹙起眉頭,問陶景宏:“策天府以前可不像有如此慷慨啊?”

“赤眉真君將加入策天府,待他恢復修爲,就將成爲策天府五大真君之一!策天府計劃在固山重建西北域都護府,到時也將由赤眉真君代表策天府鎮守西北域!”陶景宏說道,“神宵宗會不復存在,谷陽子會在蒙山開闢谷陽宗……”

陳尋看向趙承恩、谷承卓,看得出他們眼裡都是一片黯然。

他們都是出身神宵宗的弟子,誰能想到神宵宗從此之後,就連名義上都將不復存在?

策天府從諸宗擇元丹境強者編入策天衛,人數極少,往日以府主姜明臺等四大天人境真君爲首,與宗門瓜葛極少,僅向帝室效忠。

陳尋沒想到赤眉真君竟會向姜明臺及姜氏帝室效命,以換取策天府全力支持他恢復修爲的機會。

也許策天府的言意之外,是想限制一下玄都教勢力過度膨脹,但這對四宗及滄瀾侯府而言,絕對不能算什麼好消息。

“陳尋,你可以到龍門宗客居修行,以你的資質,與常曦多半有可能晉入法相境……”

陶景宏對小輩弟子頗爲和善,羅餘澤亦敢在陶景宏面前直抒己見。

他心想四宗未來若能有四到六名法真境強者,在西北域未必真就畏懼赤眉真君的壓制;而陳尋此時可以說是西北域頗果僅存的煉器宗師,他若能客居龍門宗百年,對龍門宗自有極大的益處。

“陳尋修行不在宗門之內。”陶景宏微微一笑,雖然當年是他主動提及請陳尋客居龍門宗修行,此時卻又主動替陳尋擋回羅餘澤突兀的邀請。

羅餘澤尷尬一笑;宋玄異、趙惟楚等人神色古怪,猜不透祖師真君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怨陳尋此前拒絕客居龍門宗?

陳尋給陶景宏行了一禮,與趙承恩他們就告辭離開。

常曦還要隨陶景宏回龍門宗客居修行,而陳尋返回梧山也不會停留多久,索性就在周武山分別。

滄瀾這次所承受的傷亡,主要集中在四宗弟子與蠻武這一塊,但在雲中、元武、固山等郡近乎徹底糜爛之際,滄瀾數千萬蠻荒族人未受損失,實是四宗及滄瀾侯府的根基未受丁點損失。

陳尋他們再回天柱峰,已經是三個月之後;策天府及諸宗的援軍都已經從塗山北嶺撤出。

此前魔族主力聚集魔墟口,是在四宗防線的南面;此時魔族輾轉數萬裡之遙,退守北荒絕域的黑陰嶺,倘若反攻魔墟口,則會從塗山北麓,甚至有可能從奚嶺以北的冰原繞道南襲。

這意味着四宗又要重新安排北線的防務,商量多日,最後決定由谷問天率蒙山宗,遷往奚嶺重立山門。

此時曾不可一世的夷山宗,涉及與魔物勾結,陳尋與赤松子重新塗山之時,夷山宗長上長老夷清泉就失蹤了。

隨後夷山宗就分崩離析了,夷清湖等人雖不曾與魔物勾結,但畏懼陳尋等人清算,亦逃往西荒絕域深處,近十年都未聞聲訊。

此時,塗山北嶺,以及塗山北嶺以西萬里方圓的山山水水,可以說都是四宗的勢力範圍。

四宗及滄瀾侯府廣邀宗門殘破的西北域修士以及諸域居無定所的修士,進入滄瀾,以充實腹地的防禦力量。

塗山北嶺,梧山以南的滄瀾荒原,以北的湖澤荒原,奚嶺兩翼、夷山兩翼,靈脈資源極其豐富,就是修士太少。

四宗僅在天柱峰、奚嶺中麓、梧山東麓、焰霞嶺劃定宗門範圍,又選擇一百餘靈脈,作爲築城之地或作爲滄瀾軍的駐守要塞。此外,滄瀾尚有四五百處靈脈、靈穴,可以供中小宗門、宗族及散修立足。

唯要求遷入這些區域的中小宗門、宗族及散修,皆需接受滄瀾侯府的統轄,需按比例派出弟子編入滄瀾軍……

千魔沙海一戰,四宗的聲望在西北域可以說達到鼎盛,陳尋三個月後從周武山返回,就已經陸續有近百家中小宗門、宗族,從殘破的元武、雲中、固山等郡,遷入滄瀾;還有數十萬難民,隨這些宗門、宗族遷入地廣人稀的滄瀾定居。

第204章 圖窮第55章 黑山部的分歧第121章 降服第87章 破敵妖身第34章 魔骸之海第七十四章第148章 收取靈池第162章 魔君往事第18章 撤兵第62章 生擒第116章 赤血雷芒第65章 第四重禁制第5章 山門石像第42章 鬥魚第110章 分道第138章 疑雲第194章 渡海第52章 黑衣人第26章 瓏山第12章 遙遠的滄瀾第71章 紫微古殿第161章 再返天鈞第5章 投靠第165章 殺機暗藏第8章 善後第5章 山門石像第2章 好辛苦第30章 金瞳銀瞳第76章 獅子大開口第81章 玄雷陣第22章 替死鬼第102章 離開第40章 慶王世子第81章 蜃龍屍骸第4章 以絕希望第69章 異變第107章 風雲漸起第113章 身世第73章 勢不兩立第90章 百年真相第101章 地脈之火第39章 三方牽制第52章 鴻蒙紫氣第55章 黑山部的分歧第26章 敵友莫辨第63章 潰敗突圍第100章 晉入天元第108章 奔襲祭壇第24章 調解第73章 不負此生第84章 拜師青陽子第78章 療傷第143章 秘殿第50章 北斗玄兵第168章 進退兩難第163章 守殿戰將第36章 遷入第10章 吞日異相第161章 破陣第106章 靈池島第56章 趁亂逃出第153章 降服第53章 故人相援第1章 赤楓堡第118章 黑巖魔帝第2章 好辛苦第14章 玄京第161章 破陣第219章 誰捉誰第84章 途中第13章 身世之秘第66章 紫庚金母第150章 失蹤之秘第82章 援兵第117章 各懷鬼胎第86章 誅殺魔頭第197章 祖龍殘訣第22章 身化乾坤第9章 八百萬道意第70章 再遇羅剎第81章 擒龍子第17章 蛇藏於穴第37章 修煉要學會撿漏第7章 道意錯亂第49章 融入刀勢第30章 擊退火猿第140章 徐崢的意第5章 挑撥第27章 寒冬苦修第25章 天劫第198章 衆生血雲第22章 殘壘惡戰第23章 報信第47章 半道劫寶第92章 強奪血河第18章 信任第70章 縛龍山第101章 補天遺錄第38章 一起入彀第39章 艦中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