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魔神傀儡

bookmark

姜晨歌轉世後遲遲潛藏伏龍舟之中,不敢現身,就是看破徐崢、常暨乃羿族之人,擔心淪爲受他們控制的傀儡;伏龍舟又長期都在常暨的直接控制之下,最初徐崢也都盯着伏龍舟,懷疑過姜晨歌有可能借伏龍舟的器靈龍魂轉世。

事實上,姜氏內部也非沒有不屑子弟或虎狼之輩,在宗族殘破、法統不存、尊卑混亂之時,姜晨歌即使千方百計能繞過徐崢、常暨的視線,離開伏龍舟去找到姜氏子弟,也不見得就一定安全。

姜天仇這樣的角色,真要有機會控制老祖、奪取五雷遁空瓶、執掌姜氏大權,就一定能按捺住他的野心?

要不是在蓮山之中,被陳尋識破行藏,姜晨歌有可能潛藏到恢復他自以爲足夠安全的修爲或血海魔劫徹底無法收拾之後。

姜晨歌在伏龍舟蟄伏兩百年,而這兩百年對姜氏殘族而言卻是難言慘痛。

澶洲破碎、億萬凡民淪爲魔族血食自不用言,而退大量殘族勢力退到雲荒山以北,也沒有那麼好捱,時時要面臨他宗的吞併野心。

永明帝朝及姜蜀,就是徐崢、常暨控制之下的傀儡,這也是姜雲涯與諸多姜氏殘族子弟始終遊在外、沒有加入永明帝朝的關鍵。

而姜熹武雖然也算是姜氏一系,但二百年來也受到嚴厲壓制,在雲荒山僅能苦苦支撐,還是在陳尋回歸天鈞後,青梧嶺與澹州帝朝的體系才重新建立起來;又在止魔嶺大捷之後,再次整合原雪龍山的勢力,成爲雲荒嶺不容忽視的一支力量。

事實上,即使老祖姜晨歌再不出現,姜雲涯等人看到形勢不能再拖延下去,都已經開始考慮加入澹州帝朝。

這一刻知道老祖姜晨歌竟然已經在他們之前加入青梧嶺、澹州帝朝,甚至都已經恢復涅槃中三境巔峰的修爲,姜雲涯等人內心的激動,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西京城裡的數百萬凡民,他們暫時還不知道,都是託庇於迦黛,纔沒有淪爲魔族的血食,此時都已被陳尋遷到西賀洲進行安置。

西京城此時僅僅作爲天道蕩魔軍的臨時駐營,但也重新建造了一座規模稍小的城池與大殿。

蓮山還是太狹窄了一些,併入姜雲涯所統率的援軍,天道蕩魔軍的規模驟然增加到足有二百萬衆。

到這時候,姜晨歌也不可能再懷疑陳尋的誠意,與姜雲涯等人匯合後,就正式出任青梧嶺太上長老,姜氏子弟也正式併入澹州帝朝,同時冊立熹武帝爲姜氏一族的大宗子,代他執掌姜族大權。

雖說姜晨歌消失兩百多年,其間姜氏殘族又經歷太多的磨難,但姜晨歌以涅槃中三境巔峰的修爲執掌五雷遁空瓶重新出世,擁有與魔帝仙君級強者抗衡的戰力,陳尋相信至少雲荒山附近的姜氏子弟,包括姜蜀在內,都不會公然違擰姜晨歌的令旨。

陳尋與姜晨歌不會廢掉姜蜀,但從此往後,永明帝朝至少在名義上是隸屬於澹州帝朝的,相信青梧嶺與神宵宗的關係很快也能理順過來了,玉虛子這些人是該禪位讓賢了。

魔族並沒有摧毀東勝洲的地脈,九天罡風層還籠罩在大地的表層,將星域風暴阻擋在外,還是有不少宗門玄修、宗族子弟攜帶不少凡民躲藏起來,沒有被魔族徹底吞食掉。

這也是魔族有意爲之,微弱的天道神雷非但不能對魔君級魔族強者形成威脅,這些魔族強者還能借雷霆之力淬鍊肉身魔軀。

進入東勝洲的三路魔族大軍,一路在雁蕩山盡數被全殲,兩路魔族大軍倉皇逃入星域深處,東勝洲本土宗門、宗族那些倖存下來的玄修、子弟就帶領凡民,便陸續從藏身之地走出來、重見天日。

東勝洲最終也有不到六千萬人族倖存,但相比東勝洲人族極盛時二三百億人口,實際上可以說是滅絕了。

但東勝洲不到六千萬倖存人族裡,玄修、武修的比例特別高,除了一部分率領凡民撤入西賀洲外,就有將近二十萬還胎境以上的玄修弟子加入天道蕩魔軍。

天道蕩魔軍奪回東勝洲之後,實際也同時解除與東勝洲有空間裂縫相接的十數中小天域的魔劫大災。

幾年來時間來,天道蕩魔軍以東勝洲爲根基,與這些中小天域取得新的聯繫,前後差不多也有十數萬修爲在還胎境以上的玄修弟子加入天道蕩魔軍。

其後,陳尋率天道蕩魔軍挺進天爐,一年之後橫渡茫茫星域,卻沒有捕捉到魔族大軍的蹤影。

從迦黛留下的密信裡,陳尋才知道隨着諸多中小天域中悟得浩然天道的人族修士越來越多,魔族侵伐中小天域越來越不那麼順利,魔族這時候已經開始分散到茫茫星域深處的兵力,往太元秘境集結。

天爐的環境,還是不適宜普通玄修入修;裂天谷的規模也相當有限,特別是混沌老祖、方嘯寒等人撤出後,已無人再有能力繼續擴大地底靈山的範圍。

東勝洲在凡民盡數遷出後,山海生靈想要恢復過來,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東勝洲恰好成了天道蕩魔軍在茫茫星域深處最佳的駐地,最後陳尋還是率天道蕩魔軍,暫時退回東勝洲。

東勝洲的地脈沒有摧毀,靈氣充裕,又沒有天道神雷的壓制,諸多涅槃境以上的玄修都可以從蓮書洞府裡出來,大肆吞吸靈氣修煉,也不用擔心會影響到凡民。

同時也唯有在祖脈山系的基礎上,纔有可能與天鈞境構建穩定的空間通道。

黑巖部魔族大軍潰敗,留在雁蕩山北麓的天衍誅邪大陣都沒有來及撤走。

錢塘老妖歸降,除了它從澶洲奪取的吞天烏雲兜等道寶都歸還姜雲涯等姜氏子弟之外,它多年的貼身私藏,包括一座天地四階的地火熔天陣,自然也是乖乖的被陳尋敲詐出來。

地火熔天陣雖然僅僅是天地四階,卻又是佈設天地洪爐大陣的中樞法陣。

以澶洲失陷算起,血海魔劫持續到第二百一十九年時,天道蕩魔軍終於在天衍誅邪殘陣的基礎上,在雁蕩山成功構建了與天鈞境青梧嶺相接的空間通道。

雁蕩山的深處,在擒龍子徐斌、紀烈兩人引導下,熹武帝、蘇守思、左青木通過外圍的傳送法陣,走入地火熔天陣的核心區域。

這裡也是天道蕩魔軍的禁地,黑衫軍不在蓮書洞府之中,就在這萬里餘方圓的山嶽深處修煉。

地火熔天陣也隔絕外界對這片山嶽的窺視;不經在蒼穹之門基礎上煉製、佈設的傳送法陣,任何人試圖強闖地火熔天陣,唯一的下場就是身亡魂滅。

地火熔天陣佈設於雁蕩山深處,上接太陽真火、下引地脈炎火,兩火融合,天地熔斷。

然而此時在地火熔天陣的核心,在太陽真火及地脈炎火的交匯處,卻是黑巖魔帝的千丈魔軀憑空懸浮在那裡,承受天火的融煉。

在太陽真火、地脈炎火的融煉下,千丈魔軀透漏出數以億計的玄符秘篆組成一張神秘的圖篆虛影,黑巖魔帝的魔軀,要比它生前縮小一半以上,但此時散出的氣息,卻要比黑巖魔帝生前更爲浩大磅礴。

以熹武帝的修爲,眺望圖篆虛影看了片晌,都覺得神魂倦怠,直覺再看片晌,道心都有崩潰之虞。

熹武帝連忙收斂心神,震驚的問紀烈:“這就是玄衍都天魔神傀儡秘圖……”

熹武帝很早就開始修煉玄衍訣中的仙訣真法,知道玄衍都天魔神傀儡是何等強悍的存在,也知道想要煉製一樽真正的玄衍都天神魔傀儡,需要多麼苛刻的條件。

他沒想到陳尋率天道蕩魔軍進入茫茫星域才二十年,真就獵殺到魔帝級的角色,開始煉製真正的玄衍都天魔神傀儡了。

“要將玄衍都天魔神傀儡秘圖完全煉入這具魔軀之中,將這具魔軀與黑衫軍完美無暇的融合在一起,還需要好些年的祭煉,但眼下也勉強能用了。”

熹武帝回頭看去,卻見是陳尋等人從身後的灰巖巨峰裡飛下來。

熹武帝與陳尋平輩相交,但姜晨歌則是姜氏一脈的老祖,容不得他半點放肆,趕忙上前給姜晨歌、混沌老祖陳徹、方嘯寒、青牛兕師以及姜雲涯等人行禮。

以往熹武帝僅僅是姜氏微不足道的一脈旁系,甚至都沒有機會見到姜晨歌。

姜晨歌與青牛兕師此時都恢復涅槃第七境的修爲,都已經重塑肉身,但他們與常曦一樣,重塑肉身是一回事,但重塑的肉身還是需要重新修煉,不然就會像陳尋以前那樣,肉身修爲與神魂修爲出現嚴重的脫節。

好在神魂修爲提升上來,諸多強大_法寶都能祭用,提升肉身修爲就要輕鬆得多。

———————————————————————————————

第27章 七處禁地第22章 殘壘惡戰第101章 天道照形第19章 再見師兄第2章 何去何從第93章 伏敵第11章 落草再爲寇第79章 傀儡魔兵第3章 棄徒風雪歸第103章 女帝第70章 仙胎道種第49章 珠中世界第100章 休戰第101章 地脈之火第8章 蒼龍脊第89章 隻手補天裂第48章 神光伏魔第130章 逼走第68章 師姐師弟第25章 浮空寶殿第4章 宗門有經難念第42章 百年再相逢第59章 北斗玄將印第99章 這樣也行第56章 還一押一第56章 趁亂逃出第75章 波瀾第137章 第四大道第129章 魔蠻入侵第15章 陳族子弟第145章 七峰靈山第49章 珠中世界第20章 翼魔第97章 捉賊捉贓第143章 攻守易勢第170章 漸行第73章 重傷第5章 蠻荒的生活狀態第17章 冰山封人第169章 應對之策第142章 出兵第38章 魔將紅茶第38章 星墟遁行第22章 渡劫第59章 蒙天第145章 了卻因果第9章 雷鍛術第30章 金瞳銀瞳第166章 時間廢墟第159章 還胎第49章 玄陽真火第219章 誰捉誰第150章 血戰第41章 舊識應相識第51章 相勸第11章 流放罪民第40章 分別第76章 無鱗女第83章 戰幕第121章 自投羅網第39章 八荒玄塔陣第49章 開宗立派第12章 遙遠的滄瀾第11章 月牙城第98章 真相第170章 蘇武陽第113章 修羅古殿第97章 洞府第133章 抉擇第61章 單槍匹馬第51章 相勸第47章 發難第22章 兩儀玄天盤第140章 徐崢的意第44章 大勢已去第24章 瓏山秘地第56章 多臂魔族第134章 玄修願力第9章 戰意控制第79章 龍肉第25章 三百死士第66章 弟子別院第211章 常真轉世第10章 妖蛟第48章 秘境殘第10章 以勢壓人第34章 噴發第84章 兵出赤火山第181章 火中取栗第216章 天焰蓮子舟第69章 異變第60章 贖金第6章 封印魔墟第46章 傳法第44章 五行之地第27章 翠微湖第219章 誰捉誰第78章 肉身不滅第18章 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