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十九章,入住龍乾宮(二)



皇帝將壽郡王打發出京,是爲了不讓這人在京都只中礙兒子的眼。但是那也不代表皇帝就完全放心壽郡王天高皇帝遠的自個兒呆着了。那不是,給他分陵南去了嗎?

陵南若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陵南的世家江氏,和皇帝關係很好。江氏這輩的青年才俊,在京裡任職的不在少數——之前說的那個陳永惹的江知頤姑娘,她爹爹和她兄長,就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江家說話很有分量的一些人都在朝中爲官,給皇帝說好話,是以江家從上到下整族人就都覺得皇帝是個好人了。給壽郡王分到陵南,就算是那在那裡封地爲王,那也越不過當地盤根錯節的世家去。皇帝拿江家制擎壽郡王,可說是非常高秒的一招棋。

只是皇帝同時更留了個心眼兒,他把壽郡王家的小世子給留京裡了。

壽郡王走的時候沒能帶走他唯一的嫡子一同出京,這事兒可挺有趣的。皇帝用動作明明白白的告訴了壽郡王,你小子要是敢給我兒子找不自在,我就不單是給你兒子找不自在的事兒了——你兒子可是在我手裡,到時候有什麼事兒,還不是任我搓扁捏圓了算?我看你敢哎陵南翻出什麼大天兒去!

壽郡王倒也不大擔心自個兒兒子,畢竟他的膽子倒還沒大到真的能起兵造反的地步。皇帝給壽郡王世子留在京裡的時候爲了擺的好看,給出的待遇倒也好——讓他去國子監讀書了。別說壽郡王這人糊塗、想法也跟人不一樣,但是壽郡王腦子是完好的,不然也不可能少時讀書讀的很好,叫先帝爺很喜歡。他只是偶爾腦瓜子不靈光,抽風而已。

他也知道自個兒兒子什麼德行,讓皇帝強行給他送去國子監讀書,也是好事一樁呢。

而郡王世子叔先瑜,這貨就更高興了,絲毫沒有因着離開爹孃而難過失意。在他眼裡,陵南那就是個鄉下,他纔不願意去呢!自己能留在京中鬥馬遊花,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了。至於說什麼國子監?哦,那個再說那個,自己人先留下來再說。

因此,郡王世子被留在京中當隱形的“人質”這件事,竟是除了壽郡王妃因着看不到兒子而哭哭啼啼的,剩下的,不論是壽郡王,還是郡王世子本人,都覺得頗爲高興和滿意。這頗能讓京中之人感到驚奇。

建蒙國地勢偏北臨東,故而建蒙國的京都中的秋天過得很快,沒多久,就已經入了冬,整個京都都是冽冽寒風了。

天嵐國是個四季常青的國家,也因此養成了人人都是謙謙君子的個性。這樣的個性說得不好聽的,那就是不硬氣,沒骨頭,溫溫軟軟的。縱有兵,也是輕易不喜歡嚴苛訓練的。所以在符長寧所熟知的上一世的最後,天嵐國落了一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而榮國卻更靠近地勢之中一些,因四季分明,環境好,所以那裡兵強馬壯,人也是天南海北的都有。

建蒙國是三個國家中地理位置最差的了。這裡地勢以北全是料峭山壁,而本身建蒙國又處於整個中原的最東北的地區。夏天還好,冬日裡嚴寒凜冽,聽說曾還有落後的地方凍死過人來。

符長寧生在溫軟之地,上一世的後來又嫁去了四季分明的榮國,可以說建蒙國的這種天氣她是從不曾感受過的。這甫一入冬,符長寧就怕冷的將箱籠中所有的皮草都拿出來,輪換着穿了。幸好她早有遠見,在秋高氣爽的時候就將過冬的衣服翻來覆去攤曬了許多次,直曬得皮毛軟軟暖暖的,才叫人收起來。

這剛入冬,人家還穿夾棉的襖子呢,她就披上了毛氈的大披襖。可是大披襖又怎麼樣啊?那款式確是新穎景緻——連上面的袖釦兒都是光澤無暇的海水珍珠做的。披襖的的樣式做成了豎領對襟,前面用着金邊兒掐牙,就門襟那麼窄窄的一條都鑲嵌了緞子面兒。毛氈又是整整齊齊的,細絨絨,顯然是十分罕見的好料子。

可就是這麼精緻好看的披襖,關鍵就是不那麼防寒啊?

其實也不怪披襖不防寒。本來麼,這些衣裳就是符長寧的嫁妝。符長寧原先帶的本就是爲了

抵禦榮國風寒而做的皮草,在天嵐國,是根本用不上這個的。但是榮國的冬天又哪裡像是建蒙國這樣,來的實打實的呢。故此,她準備的那些衣裳,在建蒙國就有些不夠看了。

所以自打入了冬開始,符長寧愈發懶怠出去了。一個是因着家裡冷,外頭更冷。一個就是因着,出去也沒什麼意思。

沈從景不在,她也再不想去委屈自己應酬那些粗鄙的婦人了,索性將家門兒一關,自個兒在屋子裡頭呆着。

這幾日符長寧的精神顯然不是很好,但榮國那頭梅氏卻傳來了消息,叫她忍不住爲之一振——榮國皇帝一入冬,就又病倒了。這已是榮國皇帝今年第四次病了。

符長寧有天生政客的敏感,她似乎嗅到了什麼風雨雨來的味道。

於是她又精精神神的就修書就送去了皇宮,給沈從景看了。

沈從景看到了那書信,心中也默默地記下了,卻想着好些時候沒見到符長寧了,於是加緊將手中皇帝交由他代批的奏章批覆完畢,看這天色還早,就穿了外套,帶着一二隨從出了宮。

沈從景出宮這事兒不算瞞着,但也沒有擺儀仗,故此他一溜兒悄沒聲息的到達了沈府的時候,聽由僕從通傳,符長寧才知道,沈從景這是回來瞧她了。

她好久沒見着沈從景,本也有些提不起精神的,這時候聽說沈從景回來了,她雖不願跑那麼遠去迎他,但到底還是叫人拿了大氅裹上,捧着暖爐在院兒門口兒等着他了。

沈從景不知她如此畏寒怕冷,見到符長寧就離屋子那麼兩步路,還外頭套着雪白的水貂大氅,裡面裹着厚厚的夾襖的時候,還當是人病了,頗爲關懷的問她,“身子不爽利嗎?”

符長寧懶得理他。

倒是一旁的妱衣,對着沈從景偷笑道,“姑娘身子可好,就是有些懼冷。”

嘁,妱衣說的好像很想那麼一回事兒似的,實則跟着符長寧來的四個衣,哪個不是裹了一層又一層的防寒呢?

(本章完)

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章,被貶浣衣局(二)正文_第五百章,攝魂之術正文_第四百零五章,開始打老虎(八)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次大選(八)正文_第四百五十八章,出逃娜(八)正文_第兩百零四章,一拜天地正文_第四百零九章,擊鞠大賽(二)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章,一損俱損正文_第十九章,入京都安身立命(三)正文_第七百二十一章,說漏嘴(一)正文_第兩百章,俗世纏身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章,天牢探監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章,護妹心切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章,一筆交易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章,蓬船聽雨聲(十一)正文_第四百九十三章,送出城去正文_第四十二章,真乃奇葩也(一)正文_第八十八章,心生懷疑正文_第五百五十六章,令人懷疑正文_第二百八十八章,蓬船聽雨聲(四)正文_第七章,對於三年後的賭約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章,出逃(四)正文_第三百八十二章,恨不相逢未嫁時(三)正文_第四百零八章,擊鞠大賽(一)正文_第兩百零五章,信守承諾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章,故意相邀正文_第六百零六章,酩酊大醉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章,小人之心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章,成婚大典(二)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章,瓊嬪之女早夭(四)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章,一損俱損正文_第五十四章,風華依舊(二)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章,二等丫頭(二)正文_第四百零三章,開始打老虎(六)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章,躲閃不及正文_第七百一十五章,她變了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章,這番苦心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章,饒你不死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章,臨危不懼正文_第六百零二章,心存芥蒂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章,卻終究不是卿(二)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章,一朝得盛寵(四)正文_第七十四章,獨立正文_第七百零五章,雙生兒皆體弱身虛(二)正文_第五百三十章,再次出門正文_第十七章,一些秘密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章,也不選你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章,龍顏大怒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章,因果循環(四)正文_第七百零二章,柔弱女子正文_第三百四十章,氣憤不已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章,出手相救正文_第九十六章,異變突生起波瀾(七)正文_第五百零五章,登門拜訪正文_第一百八十五章,挑撥離間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章,見死不救正文_第四百六十三章,一筆交易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章,小產起風波(二)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章,被人跟蹤正文_第四百三十五章,目光陰沉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章,也不選你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章,度己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章,博取同情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章,“擊鞠大賽”(六)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章,功臣與佞臣(二)正文_第七百零六章,商量婚事正文_第六百零四章,目瞪口呆正文_第六百九十九章,不知如何說起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章,心如蛇蠍的女人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章,進宮一聚正文_第九十一章,心有所屬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章,尋找證人正文_第五百九十六章,前來中宮營救(三)正文_第六百三十章,再次動手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章,鶯鶯燕燕們(五)正文_第四百三十八章,心生懷疑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章,信或不信正文_第三百八十章,上府抓人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章,有心利用正文_第六百九十一章,婚嫁隊伍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章,半路攔截正文_第九章,我不想你死在我面前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章,決定離開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章,有此忠僕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章,品賢殿中又起波瀾(五)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章,到底是誰的五子香(一)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章,知道行蹤正文_第七十七章,你竟是重生的?(一)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章,試探真心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章,無回頭之路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章,甘犯大不韙罪名正文_第三百零六章,辦事不力正文_第九十章,有所隱瞞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章,掌捆事風波(三)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章,與中宮大妃達成協議正文_第五百六十章,大懲小戒警醒人心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章,到底是誰的五子香(二)正文_第三十四章,回報大夫人正文_第四十五章,啞口無言正文_第四百九十三章,不想再回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