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張泰順來訪

午後的方家莊很安靜,只有微風拂過大地的聲音。

方醒坐在書房裡,以手托腮在打盹。

正夢到自己拳打倭寇,腳踢蒙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這個好夢。

“少爺,少爺,有個叫做張泰順的人拜訪你。”

被打斷了美夢的方醒很不爽,只是擡擡手說道:“請進來。”

哪怕酒精還在大腦裡起作用,可方醒依然強撐着精神,用手搓搓臉,擺出一副閒雲野鶴的模樣來。

“哈哈哈!德華兄,小弟有禮了。”

方醒的手還捂在臉上,聽到這聲音有些熟悉,就從指縫中看了一眼。

一身錦袍的年輕人看着精神奕奕,頭上戴着做工精巧的襆頭,正把摺扇合在手中,抱拳行禮。

“你是……”

方醒的臉上被搓的紅,他覺得這個年輕人有些眼熟。

年輕人笑道:“小弟張泰順,前幾日和德華兄在莊子邊上一席談話,驚爲天人啊!所以今日小弟冒昧前來拜會,失禮了。”

這人雖然笑意盈盈的,可身上卻帶着凜然不可侵犯的氣息,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

方醒一拍腦門子,哦了一聲道:“我想起來了,隔壁的莊子就是你家的吧?”

這是方醒在打混,想把那天自己駁斥幾位文人的事情給混掉。

那言論雖然很出氣,可在如今大部分人反對遷都的前提下,傳出去是要得罪人的。

雙方寒暄坐下,小白奉上香茶後,張泰順打量了一下書房,就說道:“德華兄,那****看你說的不大痛快,所以今日過來,還是想請教一下關於我朝遷都的事,還請兄不吝賜教。”

這話很客氣,可卻帶着些不容拒絕的味道。

好大的氣勢!

方醒瞬間就把這人的身份猜了一下,最後覺得應該是某位官員,而且是和遷都這事有牽連的官員的兒子。

方醒想拒絕,可又想到那位永樂大帝的執政時間還很長,最後只得假裝嘆道:“腐儒誤國啊!”

張泰順含笑聽着。

這種姿態很高大上,讓出身平常的方醒有些羨慕。

方醒用手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畫了一個圈,大致和大明的國土範圍差不多。然後又畫了一條線,最後又把金陵點了出來,揚看着張泰順。

張泰順皺眉用摺扇敲打着手心,良久才說道:“德華兄的意思是……遠?”

“正解!”

方醒又把北平的位置點出來,說道:“如若我朝不遷都,那我敢擔保,不出五十年,九邊必然糜爛。”

方醒的神情中帶着憂國憂民,一臉爲了我大明願意赴湯蹈火的堅定,可他的心中確實也是很贊同遷都。

如果不遷都的話,說不得自己還沒死,草原上的那些蠻族就會殺到北平來,到時候他能躲到哪去?

張泰順用摺扇指着金陵的位置,有些疑惑的說道:“德華兄,我朝如果不遷都的話,就算是北方示警,可京城也可以從容的調集大軍支援啊!”

從金陵,也就是南方調集大軍支援,這個論調在目前也是很有市場的。

方醒看到辛老七在門口晃了晃,一臉的警惕,就笑道:“那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畢竟是還年輕,張泰順的臉上有些震驚,有些急促的問道:“德華兄,這話何解?”

方醒有些尿急,所以也不管不顧的說道:“從金陵到北平,一路幾千裡地,等援軍到的時候,北方早就糜爛了。”

“那個泰順,我先去更衣,稍待啊!”

等方醒暢快淋漓的完事後,就現辛老七正守在茅房的外面,警惕的看着大門那邊。

“少爺,那個張泰順帶了兩個隨從,有點意思。”

辛老七一手扶着唐刀,一邊給方醒說着自己的現。

有點意思?

那就是高手嘍!

方醒從荷包中摸出顆薄荷糖,嘴裡塞一顆,扔給辛老七兩顆。

“晚點給大妞吃。”

搖搖晃晃的進了書房,方醒看到張泰順還在‘地圖’上寫畫。聽到腳步聲後,他把桌子上的水跡弄亂,轉臉說道:“德華兄,從剛纔你的分析中,小弟覺得你對大明的九邊並不看好,對嗎?”

方醒沒有科舉的壓力,所以很輕鬆的說道:“九邊出事是遲早的,最後葬送我大明的也必然是九邊。”

蹭的一下,張泰順就滿臉怒色的站起來,那眼睛眯着,淡淡的道:“德華兄,還請明示。”

方醒打了個酒嗝,一股茅臺酒的香氣就飄了出來,然後才悠然說道:“所謂九邊,不過是看門之犬,如果我大明的軍制不與時俱進的話,早晚和蒙古人一個德行,這不是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

用手扇扇嘴邊,方醒看到張泰順依然是憤怒中帶着思索,就說道:“你還年輕,回去多讀讀史書,看看那些王朝是怎麼從興盛轉爲衰敗的。”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啊!”

方大善人悲天憫人的說道。

目前的大明兵鋒鼎盛,打的草原蠻子屁滾尿流,可用不了一百年,甚至用不了五十年,那位寵幸王振的明英宗就會在土木堡葬送了大明最後的士氣。從此後,大明的兵鋒就再也沒有大規模的進入過草原。

張泰順臉上的怒色很神奇的消失了,他重新坐下來,言笑晏晏的彷彿剛纔是另一個人。

“德華兄,那你看我大明的軍制可是有什麼弊端。”

這個題目太大,而且方醒也不敢亂說,怕被那位永樂大帝給砍了腦袋,所以他就敷衍道:“華夏史冊中,獨有大漢和大唐以強亡。”

這一點張泰順是認可的,所以他的眼神有些炙熱的看着方醒,把他看得有些毛骨悚然。

“咳咳!”方醒乾咳道:“有宋一朝,軍士地位可謂是歷代最低,可你知道宋朝爲何還能堅持那麼久嗎?”

張泰順有些懵懂的說道:“大概是因爲文治出衆吧。”

宋朝的文治確實是‘出衆‘,直接是和士大夫共天下。

方醒斜睨了張泰順一眼,指着他說道:“你不老實。”

張泰順喊冤道:“德華兄,小弟確實是是心裡話啊!”

方醒懶洋洋的說道:“宋朝不過是仗着開海的好處,國庫充盈,所以才能在沒有長城的保護下,並且軍士地位低下的不利環境下,堅持到了南宋,甚至南宋還差點就把蒙古人給拖死了。”

“這就是有錢的好處啊!可我大明呢?”

第2108章 發情的公狗第1371章 江陰動手第1753章 埋釘子第1751章 是狗屎第101章 真名士自風流第2296章 菜鳥的青樓之行第1938章 焦躁不安第159章 風光無限的洪炳正第725章 認錯,暈倒第1432章 對此我深信不疑第283章 漢王的‘鴻門宴’第531章 擒獲阮帥,蠱惑人心第850章 欲罷不能的朱高熾第1152章 背叛與忠誠第1603章 悲情牌,不諳世事第1721章 城府,恩人第2227章 人未至,風已到第2401章 玉米的啓蒙老師 爲盟主‘大官人到此一遊’賀,加更!第2020章 海晏河清第570章 測試青銅火炮第548章 處理豪族,移民和儒生到第525章 三方對峙,爾虞我詐第1150章 開始! 爲盟主:‘161001010742221’賀!第274章 死裡逃生第526章 斥候遭遇第709章 凱旋而歸第639章 老朱,哥果然沒看錯你第175章 久別重逢論方醒第768章 抵達第478章 劉明火了,嫌貧愛富第1598章 各自的責任165章 方醒不想跟你說話,並向你扔了一道腦筋急轉彎第1694章 強硬的朱高熾第60章 抓賊第1116章 火槍齊射,大炮轟鳴第453章 那不是正義之戰第59章 過年發福利第1105章 世界之王的野望第586章 屈膝求救,冷漠以對不是迷,而是醞釀.第1642章 內訌,喪家之犬第263章 方先生還是…識大體的第2154章 誰能執掌水師?第1819章 拿下前衛 人心映照第1532章 撩撥第2344章 一主一僕,威震都查院第916章 夜色第1066章 野心難抑第1569章 噁心人的懸賞第1948章 絕望……第1917章 這纔是大明軍人第2299章 風聲鶴唳的地方第67章 第一排…齊射!第1906章 和法蘭克使團的尷尬接觸第696章 坐視,援軍,希望,第2218章 誰的鼉龍灣第2127章 決然的一撞第976章 明修棧道第304章 失望和驚喜第1606章 獨木難支的老金忠第2286章 誰的反擊第955章 誠實的方醒,作假的上林苑監第336章 爭奪主導權第480章 你們將被世人所矚目第248章 被虐殺的同袍第2002章 讓他們……魂兮歸來第1092章 爭執,熬鷹第1651章 火併第854章 你想說方某要謀反嗎?第1008章 馬踏常悅樓第551章 尚武精神第106章 一往無前第2447章 從來都不存在互相體諒第44章 我沒偷腥啊!第2586章 談妥了的親事第1858章 錦衣衛內的傾軋,暴發戶到來第2145章 涿州第239章 方醒臨別的禮物第1861章 帝王逼迫第2234章 人之初,利益驅動人心第1843章 這特麼的不是我的弟子吧?第717章 薩穆爾公主,脫歡第483章 背後交鋒,方醒出馬第64章 大運河邊論得失第522章 俘虜屯田,警告朱瞻基第721章 迴歸,君臣第516章 我錯了嗎?第2430章 紅塵浪濤第91章 你牛筆第2479章 朱高煦的告別 2第709章 凱旋而歸第562章 你不來,方某如何動手第1454章 進軍!進軍!進軍!第2491章 華州是大明的第1116章 火槍齊射,大炮轟鳴第2018章 回京第705章 主動進攻第1035章 深夜求見,朱棣出手寫這本書的初衷第714章 坐蠟的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