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侯爺!”
帶着呂不韋給的戰馬鎧甲和幾十車糧食返回北地,剛下車李凌就得知了嫪毐已經被呂不韋送入宮中做了宦官的消息,李凌不免感覺到一陣惡寒。
也不知道這趙姬在見到少了某個物件的嫪毐之後,會是個什麼樣的表情。
“你們有沒有搞錯?瘋了?小麥全都倒了餵豬?”
前往咸陽之前李凌就專門安排桓齮再多建幾處豬圈養豬,士兵們總是吃素身體素質還是不如吃肉來的強,再加上反正北地沒人管沒人問,李凌也想利用豬肉來收買人心,招兵買馬。
可李凌哪想到纔剛回來就看到了士兵正在拿小麥餵豬,瞬間氣不打一處來。
“大人,這...這就是餵豬的東西啊。”
楊熊一臉憋屈,李凌入主北地實施軍改,自己直接被擼成了一個連長,手中只有區區三百多人,這就算了,現在還被桓齮安排去餵豬,餵豬就算了,沒想到還被李凌直接不分青紅皁白抓住一頓批,憋屈死了。
“娘希匹,暴殄天珍!難倒就不能磨成麪粉嗎?”
“之前也的確是用石磨磨了,但是豬都不喜歡吃,所以就乾脆不磨了。”
“啥玩意?”
聽了楊熊的話,李凌氣得夠嗆,麪粉那麼好的東西,怎麼可能連豬都不喜歡吃?這不是開玩笑麼?
“來人,去給大人取些糟糠來!”
得,李凌總算是知道爲什麼小麥沒有人吃了,這完全是因爲工藝流程的問題,這些小麥磨過之後根本就不能稱之爲是麪粉,裡面雜質太多了。
“你找些絲線來,然後編成一張網,要讓絲線排列足夠緊密但又不能密不透風,製成篩子,將裡面的雜質都過濾掉,把那些什麼麥皮啊之類的拿來餵豬,剩下的再次研磨,多過濾幾次之後,然後送到我那裡。”
“要磨幾次?”
“磨成白色,純白色,磨到細如塵埃!懂麼?”
“是,卑職明白。”
兩天,足足兩天這楊熊才總算將磨好的麪粉送到了李凌的面前。
時間浪費的有些長,不過出來的麪粉卻是非常精細,幾乎與後世自己吃的麪粉相差不多了。
“你去告訴桓齮,以後小麥都必須這樣處理,讓他專門安排人手建一些磨房出來,提高產量,儘量爭取做到每天每名士兵可以領到一個白麪饅頭吃!”
李凌怎麼都沒有想到,一直制約自己發展的糧食問題,居然會如此輕而易舉的解決!
民以食爲天,在這個沒有軍餉甚至連武器裝備都需要自己出資軍隊只管吃住,老百姓一年四級只能吃素的年代裡,參加李凌的軍隊就能夠吃到白麪饅頭,甚至每隔幾天還能吃到一頓只有擁有爵位的人才能夠吃得上的肉,這種誘惑是何等強大。
一直都不太平的北地,如今卻一夜之間掀起了參軍浪潮,無數青壯年都來報名參軍,而且由於是北地,家家戶戶都有馬匹,所以李凌此番擴軍,甚至連買馬匹的錢都省了!
唯一讓他感覺美中不足的是鐵器的產量,馬刀的鍛造工藝太過繁瑣,產能極其有限。
馬刀的缺口龐大,難倒李凌就只能裹足不前了麼?
當然不是!
他還有別的辦法!
沒有馬刀的騎兵主要進行騎射訓練,而後他又改進了現有的長兵器,去掉前端橫刺,直接做成了長矛。
由於戰馬三件套的裝備,騎兵已經完全可以解放雙手,在沒有馬刀的時候,手持李凌改進之後的長毛進行集團衝鋒產生的效果也是非常恐怖的!
以往的騎兵作戰大多都是進行遠距離機動,利用弩箭遠程壓制一波之後再衝上前去廝殺,正面戰場的用處並不是特別大,特別是當敵人擁有大量戰車之時,騎兵更是完全落入下風。
可現在裝備了改進型的長矛之後,結果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改進型的長槍槍尖在刺穿敵人之後由於沒有橫擋的存在,便於直接抽離敵人身體,不會遲滯騎兵的行動,同時槍尖後方又加裝了紅纓,讓槍尖沾染的鮮血可以順着紅纓直接滴落到地上,而不是順着槍桿一路下滑,導致騎兵握不住長矛。
李凌手中的作戰力量正在從量變轉化爲質變,待到李凌重返戰場之時,勢必會讓天下爲之震顫。
這邊李凌專心發展自己的實力,那邊中原戰局也開始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廉頗叛逃魏國之後,趙王也曾想過把廉頗給接回來,可在郭開的阻撓之下,廉頗並未能如願歸趙。
與此同時魏王也根本就不信任廉頗,一直仰慕廉頗的楚王抓住機會立刻採取行動,派人將廉頗接到了楚國爲將。
魏國沒了廉頗,蒙驁便沒了忌憚,果斷下令對魏國全面開戰!
膠着了將近一年的有詭戰場,在蒙驁親自領兵出戰之後,局面立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僅僅用了不到十天,有詭便被秦軍佔領。
打下有詭當然不算完,蒙驁馬不停蹄繼續進攻,歷時三月,連破魏國十五座城池!
眼見秦軍東山再起,又有席捲天下之勢,聯盟的想法再一次被魏國提出,不過這一次,魏圉並沒有請信陵君魏無忌出山。
沒有魏無忌出來,想要組成聯盟又談何容易?
而且作爲北方最爲強大的趙國,又在全力進攻燕國,顯然是不可能對秦國用兵的,所以聯盟一事一拖再拖,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直到蒙驁率領大軍又接連打下魏國五座城池,前前後後攻佔魏國二十座城池之後,楚國春申君黃歇站了出來!
黃歇先是說服了自己所在的楚國願意牽頭成立聯盟,旨在遏制秦國吞併中原之勢,隨後便開始來往於中原各國,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各國!
直到這年冬天,趙國大將龐暖滅了燕國二十萬大軍,將燕國主將劇辛斬殺,趙燕戰事徹底結束之後,有了趙國的支持,合縱之盟纔算真正達成。
次年開春,趙、魏、韓、燕、楚、衛六國聯軍傭兵一百三十萬,兵分兩路,對秦國形成夾擊之勢。
秦國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