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說服大佬

bookmark

秦琪可不敢裝逼。

面對這些天下聞名的大儒在盧植介紹下,一一給各位大佬鞠躬行大禮。

大儒在漢王朝,絕對受人尊敬。

要想獲得人才,眼前的大儒門下弟子可不少。

只要搞定眼前大儒,何愁沒有人才。

幾名大儒隨便推薦下,秦琪用不完的人才。

亂世要來了,人才的重要性越來越急迫。

丫的!

睡覺送枕頭啊!

秦琪真想放聲狂笑。

腦海中出現幾人的情況。

鄭玄:北海郡高密縣人,東漢末年有名的儒家大師,經學家,一生不受徵辟。

不論是皇帝,還是老曹、何進等人徵辟均不應徵,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

門下弟子多如牛毛,如趙商、崔琰、公孫方、王基、國淵、郗慮等即爲著名者。

鄭玄學生常常超過千人,爲一時之盛。

真正的大儒。

管寧:北海郡朱虛縣人,三國時期著名大儒,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後人。

管寧與華歆、邴原合稱一條龍,天下大亂時,管寧與邴原、王烈等人隱居遼東。

管寧只談經典,不問世事,做講解《詩經》、《書經》,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百姓。

一名學者型大儒。

畢生只研究儒學經典。

真正世外高人。

邴原:北海郡朱虛縣人,東漢末年著名名士,家境貧困,小時候喪父。

邴原年輕時與割席斷義的管寧齊名,二人都以節操高尚著稱於世,不願貪圖榮華富貴去做官。

割席斷義:

管寧和華歆二人在菜中鋤地,見到地裡有一塊金子,管寧視磚頭瓦碴,照舊鋤之,不予理會。

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然後扔了出去。

二人在同一張席上讀書,遇有達官貴人從門外經過,管寧依舊讀書,不受影響。

華歆卻把書拋在一邊,出去看熱鬧。管寧便把席子割爲兩半,跟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這就是有名的割席斷義。

王烈:平原縣人,師從陳寔,聞名遐邇,多次拒絕老曹徵辟,也是一名了不起的大儒。

終生沒出仕,避難遼東,老死在遼東,一生致力教書育人,一位了不起的人。

秦琪心中震撼無比。

丫的!

要是能把這些牛人留下來,好好呆在夏口書院中,何愁沒人才治理地方。

要如何留下呢?

秦琪心中明白盧植的意思,人給你叫來了,留不留得下來,要看秦琪的本事。

秦琪心中不斷思考。

要咋辦?

秦琪看了下,發現牛人們喝的酒是小白酒,心中馬上有了主意。

不管你是什麼牛人。

絕世美酒絕對是能吸引人的,加上紙張那種大殺器,何愁留不下來呢?

到了東漢末年,秦琪發現,任何一個大儒,看到紙張都會眼睛泛紅光。

嘿嘿!

這就好辦了。

“小子在這裡熱烈歡迎諸位大佬蒞臨夏口書院!同時希望諸位大佬能留下來,

爲天下百姓多發揮點餘熱,教化百姓,提高百姓文化素質,讓百姓懂禮、識禮、知禮。

在夏口書院,不用擔心生活問題,雖然書院是免費教育,一切費用由衙門支付。

諸位大佬在書院的薪水,會按州刺史水平發放。美酒免費供應,銅板紙免費使用,

不收取任何費用。接下來,一旦印刷術研究出來,會幫助諸位大佬免費印刷大作,讓其世代傳承下去。”

秦琪道。

盧植、蔡邕、胡昭三人點點頭。

秦琪確實下血本了。

丫的!

貌似不熱烈啊!

好象沒多大反應。

秦琪眉頭微微一愣!

“小傢伙,你書院中的紙,是否可以送老夫一些,讓老夫撰寫一些東西。”

鄭玄道。

嘿嘿!

“鄭大儒,只要留在夏口書院,紙張問題不用操心,想用多少小子確保滿足。”

秦琪道。

“小傢伙,老夫在泰山還有好多弟子,不能不管啊!送老夫一些紙使用如何?”

鄭玄道。

“鄭大儒,小子可以派人到泰山,把你家中書籍拉到夏口書院,並同時通知您弟子,

讓他們全到夏口書院接受鄭大儒教誨。難道書院太差勁,留不下鄭大儒?

沒關係,有什麼要求可以提出來,小子馬上改進,一定讓大儒滿意。”

秦琪道。

鄭玄點點頭。

秦琪話說得很明白,想要使用紙張,必須留在夏口書院,否則,不會給紙張。

再說了,秦琪也講明白了,搬家的事交給秦琪安排,一定會把所有書籍搬來。

至於弟子,想繼續入學,跟在鄭玄身邊,可以到夏口書院來讀書,而且書院是免費上學。

關鍵是秦琪解決了大儒們後顧之憂。

吃的、住的、花的、用的全部由衙門承擔,這種事天下間到那裡找。

“小傢伙,我們這些老傢伙可不會入仕,這一點要講清楚,不要到時候徵辟我們出仕。”

鄭玄道。

哈哈哈!

“鄭大儒,小子從來沒想過要邀請諸位大佬出仕,只想讓諸位大佬安心教化百姓,

教教弟子。小子想把夏口書院辦成天底下規模最大,藏書最多、學生最多、

教學質量最好的書院。雖然現在有點寒磣,不過,接下來,只要我們努力,

一定會達到目標。這個書院,不只是教授學生經史子集,還會開啓很多專業學科,

最終建成一個綜合性的書院。一旦印刷術研究成功,書院會籌建一個雜誌之類的圖書,

讓各位大佬著書立說。讓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有不同觀點,可以上臺演講,

在講臺上爭辯。是非越辯越明,真理越辯越清楚。不論什麼學說,必須符合社會發展需要,

只有不斷總結、修改、完善才會一代代傳承下去。造福人類,推動社會進步,

文明推進,這是諸位大佬的職責,也是努力的方向。我們不能固步自封,

要把眼光看遠一點,看久一點,不斷吸起社會上的有用知識,一門學科纔會發展壯大。

千萬不要什麼事都是古人說,古人亦。古人也有錯誤的地方,或者說,

在當時歷史背景下,是正確的,可是呢?隨着社會進步,文明推進,

確實不適合時代需要。怎麼辦呢?只有靠諸位大儒,不斷分析研究、

校訂、註釋,讓百姓、學生學到更先進的理論知識。若是固步自封,任何好的學說,

遲早會被歷史拋棄,慢慢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我是一個喜歡百花爭豔、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讓各種傳承留下來。那些東西全是中原種族數千年積累下來的精華,

對國家發展極其重要。斷了什麼都可以,千萬不能斷了傳承。”

秦琪道。

啪啪啪!

掌聲雷動!

一下子,屋子裡的諸多大佬鼓起掌來。

開始時覺得秦琪太年青,有點看不起的大佬,重新看待秦琪。

第731章 約戰第324章 對戰烏丸鐵騎第194章 回到書香門第第755章 勝利了第856章 擊殺馬賊頭目第393章 呂布撤出虎牢關第250章 東海盜第125章 龐德公第636章 收服土著第610章 毒士賈詡第557章 袁紹想結盟第640章 俘虜孟獲第481章 與周瑜對話第191章 送走左豐第520章 袁術要逃第259章 仰望遼東第481章 與周瑜對話第398章 追殺到函谷關第809章 水師在行動第586章 拿下邪馬臺國都城第170章 許褚憤怒出手第424章 制定戰略第243章 魯肅第006章 周倉半路搶劫第036章 到達魔都第180章 出征前第868章 殺戮第636章 收服土著第383章 逮到劉繇第107章 懲罰何氏弟子第831章 拿下王庭城第709章 阻擊羌人鐵騎第540章 許爺爺來訪第172章 與皖城郡兵發生衝突第478章 蔣幹出使益州第853章 西征第806章 一頭栽進陷阱第261章 接管交州第019章 花前月下第685章 趙雲殺進戰場第277章 釣魚—願者上鉤第272章 何進送來一千匹馬第093章 準備截胡吧!第748章 決戰前夕第802章 與賈詡閒聊第076章 許美麗找上門第758章 一死一逃第283章 到京都第165章 陸康太守第798章 血戰第788章 拓跋鄰驚訝萬分第497章 袁遺出使東郡第658章 火燒藤甲兵第489章 大海航行危險重重第357章 老董使臣來聯軍中分化瓦解第763章 南匈奴除名第727章 拿下德州城第622章 臣服,馬上出兵第108章 何家報復第772章 聚集九原城第681章 軻比能想投降第764章 全民投票結果出乎意料第105章 黃忠認主第396章 救下老曹第182章 佈局第712章 韓遂丟下步兵逃跑第435章 拿下廣陵第483章 曹仁又來了第726章 城門爭奪戰第004章 拜訪陳宮第905章 孔雀戰象出擊第057章 拜蔡邕爲師第099章 遇到土匪、路霸第528章 朝廷困境第204章 射擊場第087章 買辦公用房第654章 制定作戰方案第703章 破局第885章 西域面臨的問題第351章 推選盟主第324章 對戰烏丸鐵騎第765章 變味了第307章 再見陳宮第694章 蔣幹勸說袁紹第641章 釋放孟獲第799章 擊敗拓跋族鐵騎第012章 搞定周倉第617章 姜家的選擇第884章 大好時機第183章 強行接管江陵水師第079章 買房第822章 圍剿秦琪失敗第056章 皇帝想白嫖第664章 夜襲第480章 周瑜第925章 勸說第550章 瞭解民生第737章 袁紹跪了第457章 殺到襄城第836章 羌人鐵騎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