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朝會上撕逼

bookmark

洛陽朝會上:

“陛下,微臣彈劾荊州刺史秦琪,膽大妄爲,沒有聖旨就私自關押江陵太守、

襄陽太守、南陽太守、荊州刺史等重要的朝廷官吏,還有地方上的縣丞。

目無王法,無視陛下的存在,請陛下下旨,將秦琪抓捕歸案,還天下官吏一個清白。”

一名袁氏系官吏道。

“陛下,秦琪作爲荊州刺史,只有監察上報權,無權對地方官吏進行抓捕,請治秦琪之重罪。”

又一名官吏道。

這些個朝中重臣,早就從袁逢嘴巴中得知,秦琪被皇帝委任爲鎮南將軍,開府權。

可是呢?

大家裝逼,不點透,誰讓皇帝下旨時沒與朝中羣臣商量,想給皇帝難看。

“陛下,秦琪確實應該給以嚴懲不貸,否則,人人可以忽視陛下存在,這個口子不能開。”

楊彪系的官吏道。

朝中官吏紛紛彈劾,重治秦琪之罪,開口要求懲罰秦琪的官吏,不是袁家人,就是楊家人。

以何進爲首的外戚、清流,處於中立狀態,看着二大家族的官吏上跳下竄。

這次秦琪動的官吏,全是袁家、楊家的人,並未觸犯何進等外戚的利益。

“袁愛卿、楊愛卿,你們二個有什麼話要說嗎?”

劉宏道。

皇帝點名,二位大佬只好站出來,不能繼續隱藏在後面,當縮頭烏龜。

“陛下,諸位重臣說得有道理,不能輕饒秦琪,必須正明典,以儆效尤。”

楊彪道。

“陛下明斷,此事必須追究責任,給以重懲,否則,人人學秦琪,帝國律法有何用。”

袁逢道。

“你們說了那麼多,全是彈劾秦琪的奏摺,可是,朕手裡也有秦琪上奏的摺子。

好象與你們彈劾的事,有很大出入。張讓,拿出奏摺來讓袁逢大人當堂讀一讀,

給諸位重臣聽聽,秦琪是怎麼說的。

朕不能只聽一面之詞。”

劉宏道。

“遵旨!”

張讓道。

拿出二份奏摺,交到袁逢手上。

“袁大人,大聲宣讀,讓諸位大臣都明白到底是什麼內容,好讓大家評判下。”

張讓道。

無可奈何之下,袁逢只好接在手中,瞟了眼奏摺,瞬間後背冷汗冒出來。

“袁愛卿,快讀出來啊!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讀出來讓羣臣聽聽,到底何事?”

張讓道。

“陛下,這份奏摺是秦琪一面之詞,還有待覈實,不讀了吧!等覈實後再讀。”

袁逢道。

打臉啊!

哼!

劉宏一聲冷哼。

“張讓,把奏摺讓羣臣觀看,瞭解一下荊州到底發生何事。”

劉宏道。

“遵旨!”

張讓道。

搶過袁逢手中奏摺,交給羣臣速閱。

看到奏摺上的事,羣臣下巴驚掉。

勾結黃巾軍殘餘分子、光天化日之下明搶民女、霸佔百姓田地,掠奪商人財產。

還有數十條人命案。

這是太守大人、刺史大人乾的事嗎?

清流重臣沉默了,紛紛看向楊彪、袁逢二人,希望二人給個說法,二人可是清流的榜樣。

“陛下,這只是秦琪大人誹謗,並無真實證據證明王叡、張諮等人犯下此事,請陛下明察。”

楊彪道。

此時袁家、楊家達成聯盟,一致對外。

“陛下,這些事是真是假,還是個未知數,搞不好是秦琪陷害他人呢?”

一名袁系官吏道。

接下來,袁系、楊系官吏紛紛上奏,質疑秦琪奏摺上的事,要求皇帝嚴察。

外戚官吏則紛紛看向何進。

何進則一句話不說,安靜的聽着。

吵翻天!

皇帝劉宏呢?

看着一個個朝中重臣象跳樑小醜,義正詞嚴的撥斥,表現出得大義凜然的樣子。

虛僞!

劉宏得出二個字。

砰!

劉宏一拍案几。

“夠了!你們不是要證據嗎?張讓,拿出證據出來,給這些大臣看一下,他們力保的官吏是些什麼人。”

劉宏怒斥道。

“遵旨!”

張讓道。

幾名小太監擡着幾個大木箱走進來,把木箱放下,打開箱蓋,看到一卷卷竹卷呈現眼前。

“楊大人,你不當堂閱讀吧!你們不是需要證據,這些全是證據,上面字跡你們很熟悉。”

劉宏道。

“遵旨!”

楊彪心中也想知道,到底是些什麼證據,怎麼會讓皇帝那麼生氣。

當看到證據上的東西后,楊彪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上面的內容,令他閉上嘴巴。

這怎麼可能?

勾結黃巾軍殘餘分子!

還讓人家搜出來,這TM的什麼事啊!

“張讓,給諸位重臣分發證據,讓大家看一下,朕的重臣就是睜大眼睛說瞎話。”

劉宏道。

“遵旨!”

張讓道。

一份份鐵證分發下去,羣臣看完後又相互交換,一下子,羣臣不言了。

何進一系外戚、清流系官吏,眼睛死死盯住袁逢、楊彪二人,這就是二人要力保的。

這是貪官污吏啊!

“袁大人、楊大人,現在你們二人有何要說的,這些官吏可全是你們二個家族推薦的絕世才子佳人。

犯下如此重罪,難道你們二人不應該負責任嗎?要是人人象你們二人似的,

胡亂向朝廷推薦人才,把品德極壞的人放在重要崗位上,對國家傷害極大,對百姓爲害更大。

難道你們二位大人不清楚嗎?”

張讓得瑟道。

今天張讓心情特別好,很很打了袁逢、楊彪的臉,打了所謂清流的臉。

昨晚上,左豐把一顆東珠送給張讓,告訴是秦琪送給他的,把秦琪的話帶上。

只要爲秦琪辦事,會有好處。

通過絕世東珠,張讓對秦琪也有了信任感,覺得秦琪是可以拉攏的對象。

他們太監怕什麼?

擔心地方上沒有自己人,鬥不過袁逢、楊彪之類的重臣。

儘管皇帝寵愛太監,這是衆所周知的事,皇帝不寵愛太監,難道去寵愛外戚、大臣。

外戚、重臣容易發生搶班奪權,太監不一樣,沒後人,權利再大,不也是讓皇帝子孫上位。

外戚、重臣可不一樣,有可能奪了子孫後代的皇位。

歷史上,好多朝代,其實都是外戚搶奪侄子、孫子得來的皇位。

隋朝楊廣、唐朝李淵、宋太祖等開國皇帝,誰不是搶奪侄子侄孫得來的皇位。

劉宏很忌憚外戚、重臣,擔心外戚坐大,把江山丟了,不擔心太監掌權。

很多人罵皇帝昏庸無道,其實,皇帝有苦衷,沒有信任的人,無法牽制外戚、重臣。

皇帝身邊除宮女就是太監,不親近太監親近誰啊!

第331章 老曹刺董第598章 沒找到小皇帝第753章 步度根被迫全軍出擊第765章 變味了第736章 袁紹昏倒了第870章 徐庶出兵線路第462章 《百家講堂》第280章 麻煩找上門第882章 殺進碎葉城第892章 木鹿城危急第112章 水軍人選第555章 田豐 沮授進大牢第709章 阻擊羌人鐵騎第628章 袁紹派人出使呂布第704章 殲滅二萬羌人鐵騎第562章 郭圖押着田豐、沮授到夏口第603章 青州戰役開啓第123章 黃承彥第375章 悲摧的劉繇第730章 麴義第641章 釋放孟獲第542章 回到夏口第019章 花前月下第904章 孔雀人的底氣第549章 幽州人才濟濟第336章 宛城第124章 離開沔陽第298章 升級版秦弩第133章 蔣欽 周泰第666章 遼東騎兵師出擊第260章 攻城戰第856章 擊殺馬賊頭目第315章 許褚冒險第559章 袁紹妥協第256章 不用美人陪第660章 制定方案第655章 夏口軍敗退第377章 殺樂就第253章 拿下半島第337章 宛城私會太后第495章 瞭解徐州情況第842章 陷入困境第780章 激戰拓跋力微部落第394章 袁紹質問孫堅第202章 慈善基金會第918章 制定方案第545章 書院缺錢第817章 太史慈射殺一名萬夫長第350章 都想當聯軍盟主第231章 皇帝下旨出兵第474章 拿下九真城第779章 攻擊拓跋力微部落第825章 包圍王庭城第438章 劉焉與袁術結成同盟第332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395章 曹操遭伏擊第428章 老曹派曹仁來夏口第479章 周瑜的消息第627章 河內拒絕投誠第067章 張夫人第080章 病危老人第579章 邪馬臺國使臣是徐福的後人第165章 陸康太守第253章 拿下半島第059章 找到馬鈞第188章 王叡頑抗到底第377章 殺樂就第059章 找到馬鈞第704章 殲滅二萬羌人鐵騎第616章 收復陳倉第225章 麋竺第681章 軻比能想投降第508章 二軍相遇第433章 袁術的算計第007章 王家人追殺而來第915章 苦戰第065章 皇帝出新招第814章 和連下戰書第419章 各取所需第252章 青匪第916章 趙雲趕到木鹿城第308章 虐殺濊貊人第897章 孔雀帝國殺來攪和第236章 採購糧食第556章 逢紀的陰謀第804章 商量對策第307章 再見陳宮第068章 皇帝送人蔘來第733章 碾壓、橫推第242章 濡須塢第567章 瞎聊第072章 徐晃第672章 張繡首秀第636章 收服土著第425章 參觀工坊第621章 眼皮底下收保護費第739章 呂布第489章 大海航行危險重重第740章 呂布跪了第328章 賈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