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杜襲、陳羣

bookmark

次日:

秦琪起來鍛鍊身體,吃完早點後,到將軍府客廳等候荀彧帶人來相見。

“興邦,給你介紹下,這位是杜襲,杜子緒,潁川四大名士之一;這位叫陳羣,陳文長,出自潁川書院。”

荀彧道。

陳羣看上去只有十八九歲,年紀確實有點小,不過比顧雍還是稍大。

身高1.70米,清瘦,相貌俊雅,身上帶着書香味,不愧爲是陳紀家的大公子。

杜襲身高1.70米不到,歲數二十多歲,看上去比荀文若還稍大,長相一般,不算俊俏。

不過呢?

杜襲身上書香味更濃,象是飽讀詩書、熟讀經史子集似的,身上有一種優雅。

“見過秦將軍!”

陳羣、杜襲二人行禮道。

秦琪馬上起身,給二人回禮,禮儀在大漢朝非常重視,必須要一一做到。

“文長、子緒,不用客氣,快坐下,咱們邊飲茶邊聊,文若也坐下,一起聊吧。”

秦琪道。

“上茶,上好茶。”

秦琪道。

丫環端進來三杯龍井茶,琉璃杯中茶葉漂浮起來,看上去非常美觀。

淡淡茶香散出,不會飲茶的人聞到,也會想飲一口。

“秦大人,這就是傳說中的極品上等好茶?”

陳羣道。

哦!

“這個茶加工工藝不同,飲用方法也不同,不需要煮着喝,只要沸水泡即可。”

秦琪道。

“好茶!”

杜襲道。

呵呵!

“喜歡的話,走的時候,一人帶一袋回去品嚐。本官這裡還有點,等到新茶出來,再送給二位。”

秦琪道。

“秦大人,難道新茶比老茶好喝?”

陳羣道。

“這種茶屬於綠茶,也叫炒青茶,茶葉越新鮮,味道越好,能喝出茶葉原味出來。”

秦琪道。

“多謝秦大人。”

杜襲道。

“文長、子緒,不要客氣,咱們是私下聚會,不要叫什麼大人,承受不起。

你們二人可是文若推薦的大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經史子集無一不通。

看得起的話,叫興邦,或者名字即可。”

秦琪道。

“興邦,我從潁川來,一路上遇到好多百姓,拖家帶口遷移來夏口。”

杜襲道。

唉!

秦琪長嘆一聲。

“長時間不下雨,田裡農作物受災嚴重。百姓沒吃的,聽聞荊州地區安置,

給百姓吃的,是來避難的。作爲荊州刺史,有責任安置好受災的百姓。

到荊州,只要幹活,會領到糧食。若是願意在荊州地區生活,衙門會幫助修建房子,

免費分配田地。一切全看百姓,純粹是自願,沒人強制執行。”

秦琪道。

“據我所知,荊州這二年來,一直在安置百姓,衙門從什麼地方來的糧食?”

杜襲道。

“子緒,這個事是這樣的,糧食荊州地區肯定提供不了,加上軍方還在交州征伐。

糧食全由興邦私人出錢,派人到徐州、豫州、冀州、兗州等產糧區採購。”

荀彧道。

呵呵!

“我有點家產,被皇帝委任鎮南將軍,主管荊州、交州地區,必須要爲百姓操心,不能看着百姓餓死街頭。”

秦琪道。

“可能你們二人聽說過,我得來的官職不怎麼正,可是,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能爲百姓辦事,正與否不是問題關鍵。那些根正苗紅的官吏,他們看到災民盡心安置了嗎?

沒有!他們把災民、難民全趕到荊州地區來,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

秦琪道。

買官是秦琪的短板,時常會受人詬病。

雖然不是從宦官手中買來的,從皇帝手中買下來,可是,朝中官吏不曉得。

就算曉得,袁逢、楊彪等人也會視若無睹,同樣會給秦琪身上抹黑。

有這個詬病,秦琪吸引人才方面有些困難。

儘管這二年,秦琪大力安置百姓,按道理應該名聲大振,可是,好象有一股勢力在左右。

秦琪名聲並不受天下文人所知。

不過呢?

荊州周邊地區百姓到是知道,秦琪妥善安置百姓,不論從什麼地方來的百姓,會一一安置。

也就是說,秦琪好名聲在百姓中,在讀書人、儒生、讀書人心中,依然不待見。

“興邦,這樣做值得嗎?”

杜襲道。

“這個不存在值不值得,只途心安、只要到荊州來的百姓,我就有保護他們,

給他們提供吃的、穿的、住的地方。這是百姓最基本要求,也是官吏職責所在。”

秦琪道。

唉!

杜襲長長嘆口氣。

“要是全天下官吏,都象興邦一樣一心爲百姓,一心爲公,百姓還會亂嗎?”

杜襲道。

“子緒,這個事情沒那麼簡單,文明要推進、社會要進步,這是歷史發展趨勢,

任何人也阻擋不住。表面上看是地方官吏不作爲,其實,地方官吏好多都是朝中重臣的門生故吏,

他們身不由己,只能聽大家族的命令行事。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非常困難。

皇帝不清楚嗎?不!皇帝心中很明白,可是,皇帝也束手無策,無法制約朝中重臣。

特別是四世三公的袁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今天皇帝把袁逢拉下馬,

明天地方上會有雪片般奏摺保袁逢,這股勢力太強大,皇帝也無奈,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秦琪道。

杜襲、陳羣二人驚訝萬分!

二人知道袁家勢力強大,可是真沒想過會如此之大,有對抗皇帝的實力。

“我剛接手夏口城時,抄了好多大家族,把搜索到的證據送到洛陽,

袁逢被皇帝當場拉下馬。可是呢?接下來發生的事,令皇帝不得不恢復袁逢的官職。

天下間,一半以上的州刺史、太守給皇帝上奏摺,力保袁逢,這就是大漢王朝現狀。”

秦琪道。

“興邦,不懼怕袁家?”

陳羣道。

呵呵!

“我只效忠於皇帝,其他人不理會。皇帝敢用我,說白了,就是因爲我在朝中沒人罩着,

也沒什麼太大後臺,只能依仗皇帝,不會倒向袁家、楊家、外戚、清流等。”

秦琪道。

“只要皇帝活着,我就是安全的。加上時常獻給皇帝美酒,皇帝肯定會爲我擋子/彈。

皇帝爲什麼委任我爲鎮南將軍,不就是讓我在荊州、交州攪動風雲,

掃清大家族安插在地方上的官吏,慢慢扭轉不利局面。我呢?沒有選擇,

只能按皇帝的意思執行。既不倒向袁家、楊家,也不倒向外戚、清流,

更不會倒向宦官,只對皇帝負責。除皇帝的話,誰的話在這裡都不好使。”

秦琪道。

第012章 搞定周倉第085章 鑑定七星寶刀第565章 格局決定成就第919章 夜襲第208章 搞定劉巴第608章 情報滯後第933章 最後的準備第400章 阻擊匈奴鐵騎第027章 達成合作第895章 安息帝國進攻郝拉特城第697章 多放點血第159章 提出活字印刷術第867章 夜襲第276章 左慈第114章 強行接管夏口兵權第786章 圍追堵擊第039章 蔡邕第708章 轟砸金城第521章 拿下陳留第201章 王氏遭報應第492章 新貨幣出來了第450章 公孫瓚第236章 採購糧食第377章 殺樂就第609章 鍾繇第227章 到書院看望大佬第494章 陳登第922章 建立商品交易區第120章 初步走上正軌第858章 圍剿馬賊第597章 小皇帝失蹤第525章 西涼軍大戰呂布幷州軍第334章 進攻紇升骨城第748章 決戰前夕第607章 下密城頑強抵抗第899章 安息重步兵很強悍第724章 張郃的想法第040章 蔡大儒,女兒嫁我可好?第920章 屠殺第454章 陸康讓出廬江第698章 曹軍出兵涼州第080章 病危老人第116章 黃巾軍殘餘來襲第415章 宛城事務第920章 屠殺第817章 太史慈射殺一名萬夫長第562章 郭圖押着田豐、沮授到夏口第560章 袁紹派人忽悠曹操第721章 魯肅兵團出動第576章 一個小島上的土著部落臣服第862章 樓蘭國王第081章 出手救人第090章 挖出好多青銅器皿第042章 忽悠盧植、蔡邕二位大佬第867章 夜襲第638章 斬孟節第172章 與皖城郡兵發生衝突第015章 蔡琰第333章 卑鄙無恥的高句麗人第606章 田楷帶着家眷跑路第521章 拿下陳留第457章 殺到襄城第456章 孫堅潰敗第424章 制定戰略第292章 太史慈第402章 全殲二萬匈奴鐵騎第424章 制定戰略第240章 返回夏口第772章 聚集九原城第739章 呂布第268章 人口達到1200萬第797章 張任擊殺一名萬夫長第051章 左豐第136章 衝突再起第298章 升級版秦弩第453章 消滅袁術十萬大/軍第478章 蔣幹出使益州第674章 匈奴人來攪局第267章 奏袁逢一本第240章 返回夏口第450章 公孫瓚第452章 交織在一起第408章 兗州軍潰逃第156章 查看病情第711章 轟砸金城第615章 拿下蒲阪第307章 再見陳宮第533章 郭嘉第132章 盧植出面邀請鄭玄、管寧、華歆第761章 無條件投降第291章 聚集一堂第401章 戰鬥很慘烈第060章 讓人挖墳第550章 瞭解民生第033章 意外發生第862章 樓蘭國王第352章 公孫瓚第864章 攻打樓蘭城第092章 委任文書下來了第332章 高句麗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