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袁術想策反魯肅

bookmark

壽春城主府:

魯肅兵團駐紮在這裡,確保壽春安全。

經過幾年的發展,魯肅旗下不僅有李通,還應徵來了一名叫陳武的勇士。

陳武,陳子烈,廬江郡鬆滋人,身高1.80米,年齡十六歲,身材魁梧。

廬江是陸康的地盤,不過,與夏口秦琪關係不錯,二家建立有同盟關係。

廬江的安全,一直由夏口軍負責。

爲此,陳武也順利加入夏口軍,成爲魯肅旗下一名戰將。

陳武在另一個位面,是東吳帳下鼎鼎大名的江表十二虎臣之一,從孫策出山就跟在身邊。

深受孫策重用,爲吳國的創建立下赫赫功勳。

孫策掛掉,一直盡心盡力輔佐孫權。

儘管陳武武力值不是很牛逼,作戰非常勇猛,時常衝鋒在前,一名非常難得的戰將。

不論是陳武,還是李通,在魯肅帳下,能力得到體現,從小兵一步步提拔上來。

現在二人均是夏口軍方的旅長級高官。

爲了確保壽春安全,秦琪又把太史慈手下的騎兵師調往壽春,接受魯肅節制。

壽春野戰部隊有四萬餘人,步兵、騎兵各一半,足以抵擋袁術的進攻。

“諸位將軍,剛剛得到消息,袁術已經出兵了,一路撲向光州、固始等地。

另一路撲向咱們壽春。據調查,撲向光州、固始的是袁術的主力部隊,

前來攻打壽春的是袁術的偏師。但是,偏師也不能小看,兵力有十萬人,

是咱們的二倍以上。按照主公作戰原則,不允許在轄區內發生戰事,

把戰火放在境外決戰,我們必須迎上去,與對方決戰,不能傷害到轄區百姓。”

魯肅道。

“軍師,咱們是否可以把決戰地放在淮河沿線,等袁術軍渡淮河時,咱們再出擊。”

太史慈道。

半渡而擊之。

“太史將軍,你說的是想在淮河上截水,等袁術軍渡到一半時放水,再進攻。

不過,現在季節不對,一旦往上域筇壩,很可能會讓袁軍得知情況。

另外,袁軍半渡而擊之,會讓袁術十萬大/軍逃出一半以上有生力量,咱們到時候不好清剿。

本將軍覺得,咱們直接出兵拿下安風津碼頭,就在碼頭與袁術軍決戰,

一舉殲滅袁軍十萬大/軍,不給對方有逃走的機會。只要消滅十萬袁軍,

接下來的戰事會容易很多。那些郡城、縣城不會有多少兵馬,容易拿下來。”

魯肅道。

太史慈、李通、陳武、魯肅等人在大帳中細細商量作戰方案,幾人達成一致。

魯肅大/軍出動了。

在水師配合下,魯肅兵團偷襲安風津,一舉拿下安風津碼頭,確保四萬大/軍渡過淮河。

袁術軍呢?

張勳、韓暹、陳紀、楊大將四名戰將,帶着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壽春。

四名戰將帶十萬兵馬殺到潁上郡,收到安風津碼頭遭到襲擊,被夏口軍魯肅兵團佔踞。

一下子,令四人驚訝萬分!

四人做夢不會想到,壽春魯肅兵團居然敢主動出擊,大大出乎意料。

在四人心中,十萬兵馬來襲,夏口魯肅兵團不是應該萎縮在壽春城中嗎?

魯肅兵團的行動讓四名袁術手下戰將意想不到。

四人商量後,覺得派一名使臣到魯肅兵團,希望能說服魯肅兵團投降。

在四人心中,十萬對抗四萬兵馬,絕對是勝算在握,加上有四世三公的名頭。

誰敢不投降啊!

“報告魯軍師,袁術派出使臣來求見?”

傳令兵道。

魯肅微微一愣!

這個時候派使臣來,無外乎是想策反,袁術想多了,真以爲戰着四世三公名頭。

人人都會不戰而降嗎?

“請進來吧!”

魯肅道。

“見過魯將軍,本人是袁術使臣,叫吳景。”

吳景道。

原本居住在江東一帶的吳景,江東地區被高順大/軍拿下後,吳景並未保住官職。

秦琪也不爲難吳景,直接釋放吳景離開江東地區,後來吳景與孫堅會合,也成爲袁術旗下文吏。

“吳大人,你來我們夏口軍中,不擔心再次被俘虜嗎?要知道,再次被俘虜,你可就面臨死亡。”

魯肅道。

“魯將軍,本官奉袁術之命出使貴軍,想別貴軍是講禮儀的,不會做出劫持使者的事出來。”

吳景道。

“說吧!來我軍中有什麼事,貌似咱們沒啥好談的。”

魯肅道。

“魯將軍,袁術是四世三公之後人,振臂一呼會有大把地方官吏擁護,

將軍不考慮下自己的處境。只要投降袁術,會受到重用,袁術很愛惜將軍的才華,

希望將軍識時務,放棄抵抗。在兵力上,我們有十萬兵馬,佔絕對優勢。

魯將軍只有區區四萬兵馬,基本沒什麼勝算,請慎重考慮,不要作無畏抵抗。”

吳景道。

哈哈哈!

魯肅笑了。

“吳大人,這是不識趣啊!別人把袁術當成寶,在我們主公心中,袁術就是個志大才疏的廢物。

當初釋放你,是讓你回去好好勸說孫堅,不要爲虎作倀,沒想到,你居然成爲袁術的狗腿子。

記住,舔袁術的屁股不會有好下場,趁早離開袁術,還能有個好的結局。

一味頑固不化,只會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魯肅道。

吳景老臉一陣赤紅。

“你也是江東人,難道不清楚我家主公之志,要儘快掃平天下,不能讓百姓再受戰火肆虐。

凡是阻擋者,絕對不會有好下場,任何人也阻擋不了夏口軍的車輪。

不要說一個廢物袁公路,就算是袁逢、袁隗再生,也改變不了結果。”

魯肅補充道。

秦琪確實想盡快掃平天下,還百姓朗朗乾坤,再混亂下去,中原百姓損失會巨大無比。

既然到了東漢末年,秦琪有責任保護百姓,保護天下蒼生,不讓百姓損失過大。

特別是三百多年的黑暗歷史不能重現。

中原民族必須崛起、復興,立於世界之巔。

“魯將軍,不好好考慮一下。要知道,這次可是三個諸侯從三個方向進攻夏口軍,

只要有一個方向突破,會給夏口軍造成極大的麻煩。加上兵力上的優勢,魯將軍覺得有勝算嗎?”

吳景道。

“在本將軍眼中,袁術十萬大/軍就是來送人頭的,沒有什麼了不起,咱們戰場上一決高低。”

魯肅道。

吳景走了。

其實呢?

吳景是在袁術的逼迫下,纔出使夏口軍,按吳景本意,真不想見夏口將軍。

畢竟,被人家俘虜過。

第846章 救出徐晃第212章 朝會上撕逼第647章 反包圍土著第568章 曹操跪了第481章 與周瑜對話第697章 多放點血第473章 孫堅逃走了第234章 土燮第726章 城門爭奪戰第311章 秦琪遇刺第238章 許美麗來了第067章 張夫人第798章 血戰第580章 談判第506章 攻心爲上第583章 弓箭揚威第277章 釣魚—願者上鉤第109章 李嚴第154章 入主荊州第049章 慈善之舉第532章 劉備投奔曹操第058章 又得罪袁紹第250章 東海盜第252章 青匪第716章 當前問題第684章 決戰前第507章 下搦戰書第239章 幫許奶奶檢查下第224章 夏口難民第178章 說服大佬第727章 拿下德州城第545章 書院缺錢第081章 出手救人第016章 衝突又起第096章 安排人手迎接甄宓小羅莉第852章 定位北海第167章 喬國佬第585章 攻進都城第120章 初步走上正軌第172章 與皖城郡兵發生衝突第244章 佈局濡須塢第734章 白癡第878章 清剿第149章 火鳳凰第660章 制定方案第809章 水師在行動第346章 蔣幹回來了第542章 回到夏口第714章 抱罕城中沒糧食第866章 探馬出擊第704章 殲滅二萬羌人鐵騎第657章 生猛的藤甲兵第445章 李嚴兵團出征第854章 金山匪第779章 攻擊拓跋力微部落第670章 追殺第497章 袁遺出使東郡第339章 皇家族譜第448章 拿下一個城池第549章 幽州人才濟濟第050章 幫女孩葬父第774章 殺向拓跋部落第330章 董卓的決斷第352章 公孫瓚第621章 眼皮底下收保護費第225章 麋竺第371章 雙方損失慘重第482章 水師下一個征伐目標第190章 蔡夫人第253章 拿下半島第254章 到達州濟島第598章 沒找到小皇帝第760章 匈奴使臣來求見第201章 王氏遭報應第049章 慈善之舉第501章 高覽第675章 突襲匈奴人第858章 圍剿馬賊第264章 抓捕王家第601章 呂布掌控幷州第722章 不戰而逃第584章 繼續轟砸第766章 壓力山大第872章 征伐計劃第681章 軻比能想投降第289章 皇帝病危第116章 黃巾軍殘餘來襲第012章 搞定周倉第830章 王庭城門打開第364章 拿下武關第732章 交戰第312章 拿下遼東主城第521章 拿下陳留第119章 袁逢下課第706章 激戰第446章 戰象出動第814章 和連下戰書第677章 死貧道不如死道友第216章 長沙會議第135章 碰上丁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