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排好隊,救濟糧還有不少,都不要心急。”
被白雪覆蓋的江戶城陷入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領取救濟糧食的人們排成了長龍。
所謂的救濟糧是華夏商人開設的米鋪熬稀粥,然後往裡面加入少許野菜葉,才能夠勉強滿足江戶城中難民的需求。
僵持不下的戰爭和寒冬讓饑荒在東瀛蔓延,爲了維持戰線穩定,大量的糧草被運往前線,後方城池的糧食吃緊,人口最爲集中的江戶城遭受了江戶幕府成立以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除了中上層的武士以外,底層的平民和流民食不果腹。江戶城中的米鋪幾乎沒有糧食出售,只有華夏商人開設的米鋪仍然每天限量供應糧食。
“原本每天限量出售的糧食有三成被東方公司徵用爲救濟糧,熬成稀粥賑災,我們的盈利因爲糧價一漲再漲,倒沒有減少。”拿到糧食出售許可證的華夏商人在舀着稀粥發放給江戶城的窮人。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端着木碗的江戶城流民一個勁地道謝。
“他們華夏的商人還真是好人,在我們缺少糧食的時候不但賣糧食給我們,還煮野菜粥發放給我們買不起糧食的窮人。”
“不只是米鋪發放野菜粥,東京學堂、東京分行、九州報社等九州軍的機構都有在煮稀粥,有時候還派發饅頭、大餅、花生,如果不是有他們,我們江戶城街頭可能多出幾百具屍體了。”
“還有華夏會也有發放救濟糧,他們也是好人啊。”
“都是幕府的過錯,他們讓戰爭拖延到了現在,讓我們沒有飯吃。我所有的積蓄因爲前一段時間糧價上漲用來買糧,現在身無分文,哪怕一點糧食都買不起,只能夠靠救濟糧來維持度日了。”
江戶城的窮人們端着稀粥蹲在牆角,七嘴八舌。
東京學堂附近,黃宗羲正帶着學生在熬粥發放給窮人,旁邊還有華夏會的十多個攤子。
“可憐的難民,一切都是幕府的不作爲,他們發動十萬規模的戰爭,讓大量的農民沒法種田,還消耗了大量寶貴的糧食。幕府的存在,會降低我們居民的福祉!”田中成一在發放糧食的時候,同時爲江戶城的難民宣傳自己的思想。
“幕府無能啊,早在幾個月前幕府就說自己勝券在握,結果大半個冬天過去了,戰爭遙遙無期,估計要拖延到開春,要我們怎麼活下去。”難民們也在抱怨對幕府的不滿。
“別擔心,只要我們華夏會還有一點資金,就會用這點資金從海外購入糧食發放給各位。我們華夏會是站在平民這一邊。不過令我惋惜的是,大量的金錢和糧食都聚集在武士手中,我們華夏會的成員都是平民,所以資金並不多,每天能夠派發的糧食也有限。”田中成一嘆息道。
“唉,可不是麼,武士老爺們高高在上,哪裡會管我們的死活。要是我們敢冒犯他們的儀仗,我們甚至會被杖打至死。”領到稀粥的流民紛紛譴責幕府的行爲。
幕府戰爭的不利讓糧食短缺的人們開始對幕府逐漸不滿,怨氣逐漸積累。
“本來統治天下的應該是織田家,可惜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被殺害,後來應該是豐臣家,只是豐臣秀吉病死才讓德川家取得了天下。可見天下並不一定德川家的天下,也不是上天讓某一家擁有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我們華夏會的目標就是帶領我們東瀛之百姓建立大同社會,取消武士之特權,讓平民能夠和大名、武士平起平坐!天下大同之下,人人平等,每個人都需要勞動,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民間有吃不完的糧食,糧倉之中甚至因爲糧食堆積太多而發黴……”
田中成一向難民們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田中先生,你說的世界真的存在嗎?難道我們這些平民不是天生就被武士統治的嗎?”
“人人平等真的有可能麼?”
難民們聽到田中成一無比超前的理念,彷彿天方夜譚。他們在長期以來就被武士階級統治,注重出身,結果田中成一和他們說要建設大同社會,叫他們如何不吃驚。
“華夏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句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豐臣秀吉不也是平民?武士制度的存在是他們爲了對我們平民進行剝削才設立,這種制度已經不適用了,我們應該主動要求幕府廢除武士制度,取消武士所有特權,學習華夏的考試取官用官制度!”田中成一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理念。
凜冬中無處可去的難民們一邊喝粥的時候,一邊停田中成一描述更爲理想的國家,其中一羣人不禁被田中成一的說法所吸引。
“田中成一這個人還真的是言出必行,竟然真的想要建設什麼大同社會。”黃宗羲在東京學堂的攤位施捨稀粥,見到田中成一向難民們佈道,不由有些佩服這個人。
田中成一經過與幕府幾年的明爭暗鬥,逐漸從一個東京學堂的貧民學員成長成爲了帶領華夏會建設東瀛大同社會的領袖人物,讓黃宗羲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際遇,時勢造英雄,也許他能夠推翻幕府。”另一個東京學堂的漢人講師同樣見證了田中成一的成長。
田中成一現在是擁有十萬多信徒的華夏會的社長,在江戶城中擁有巨大的輿論能力,就是幕府也不敢隨意逮捕他了。
“江戶城民間有消息傳出來,說我們的軍隊打算介入他們東瀛國的內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們東京學堂說不定也要進行學校制改革。國內的科學院已經分拆成爲了京師大學堂、南京大學堂、遼南大學堂和其他十幾個功能大學堂,估計很快我們東京學堂就要改組成東京大學堂了。”東京學堂的講師對院長黃宗羲說道。
“東京大學堂……”黃宗羲想到將來要在東瀛四島全面普及漢語教育,就深感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