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國從北到南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勢力起兵反抗新國王李溰的土地國有化政策,鄭芝龍帶領北洋艦隊士兵登陸以後,協助王師先後鎮壓了十多支叛軍,結果叛軍的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讓鄭芝龍也是焦頭爛額。
“如果我們要介入高麗國的內戰,預計要動用多少兵力?“楚雲對軍部、參謀部的一羣高層問道。
“我軍楊太率領的第一兵團駐紮在遼東城,可使其越過鴨綠江,12天之內可以走陸路抵達漢城之下。另外可以從海路運輸額外一個兵團從漢城登陸,從海路投放的實現兩個兵團的聯合作戰。楊太的兵團向南進軍,海路的兵團以漢城爲基地策應楊太之兵團,三個月內必定能夠平定高麗國。” шшш ☢тTk an ☢¢ ○
參謀部部長趙有光用一根指揮棒指着掛在牆上的高麗國地圖解說他的計劃。
三個月內平定高麗國?楚雲總覺得趙有光說的話和以前某個陸軍大將說的話有些相近啊。越是這樣自信,楚雲卻越擔憂會陰溝裡翻船。
“兩個兵團加上現在日益高配的後勤補給,需要派遣的人數多達4萬到5萬人之間。如果北洋艦隊需要封鎖所有海岸線,並且從西南等地港口登陸,那麼北洋艦隊這邊需要1萬到2萬人。”參謀部副部長張元補充。
“僅僅調用兩個兵團和一支艦隊就需要動用戰鬥人員加後勤人員多達6、7萬人,這樣的規模可一點都不小。”楚雲重新思索了一次全面介入高麗國的得失。
支持六七萬人發動戰爭,對於目前國內經濟建設並沒有多大的利益,反而會緊縮各項開支。
“是的,實際上戰鬥人員的數量就在2萬多人左右,其餘的人員基本上都是後勤人員,爲戰鬥人員提供援助,可能都無法勝任維持治安的任務。”趙有光說道。
“如果有當初經歷過萬曆年倭亂的將領帶路會輕鬆許多,可惜萬曆倭亂距離如今有40年了,當初的那批官兵幾乎都已經過世或者年邁不識路了。”同樣參與了這次討論的盧象升說道。
“至於成本的問題,因爲我們的火器很先進,反而增加了士兵對火器的依賴。士兵對火器越依賴,火藥的消耗就越大。而且我們的士兵俸祿高、伙食好、有自己的軍服,也都增加了開銷。萬一戰爭拖到了冬季,還要準備過冬的被褥、棉襖。更壞的結果是我們的兩個兵團被無限期地拖延在當地,每年的軍費開銷至少要三百萬兩。”軍需部的部長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
維持戰爭的成本,每年需要支付三百萬兩!
楚雲想到這個天文數字,不由想到了美利堅大頭兵。科技越發達,部隊的戰鬥力雖然越強,但是發動戰爭的成本也就越高。在冷兵器時代,大家的科技都差不多,只要拼命堆人命就行,士兵的待遇也很差,有些士兵還要自己準備衣物和裝備。而楚雲因爲實行精兵簡政的策略,每一個兵團都享受很好的待遇,讓軍隊對楚雲感恩戴德,但是問題就是要讓這些大頭兵出動,後勤是巨大的負擔。
“不打了不打了,現在進入高麗國對我們沒有一丁點好處!”楚雲一聽光維持兩個兵團和一個艦隊一年處於戰爭期間的成本就要300萬兩,立刻打了退堂鼓。
以前攻打南洋諸國還能夠壟斷與西方的香料貿易,開採當地的石油等礦產,每年光是婆羅洲煉油廠的產出就可以彌補楚雲發動全面南洋戰爭的費用。
但是打高麗國可以獲得什麼?高麗國所擁有的一切,現在華夏商人都可以用貿易手段源源不斷地得到,楚雲實在想不到爲了擴大領土和徹底將東亞併成鐵板一塊以外還有什麼理由要去強行將高麗國併入。
“高麗國發生內戰和叛亂對於我們兜售軍火也是一件好事。高麗國王李溰爲了武裝新軍,從我們這裡購買了一批淘汰的火器,我們後勤部因此回血不少。”後勤部長說道。
我靠,還真黑心!楚雲對於後勤部在高麗國內戰中販賣軍火的行爲在心裡表示強烈譴責,但他還是批准了這個出售淘汰火器的提案——軍火生意實在是太過暴利了。只是可憐了李溰,辛辛苦苦地支撐着叛亂不斷的高麗國局面。
“那就暫時不參與高麗國的內戰了,再給李溰多一批軍火讓他組織新軍鎮壓叛亂。”楚雲還不瞭解李溰的身體情況,以爲他能夠多撐一段時間。
“接下來是東瀛國的議題。對於高麗國我並不擔心,他們的軍隊孱弱,而且困守在半島的一隅之地。如果將東瀛變爲一個行省,那麼高麗國就被我們的領土、領海所包圍,遲早是囊中之物。”楚雲想要讓高麗國的地主階級、官僚階級繼續鬧騰一陣子,優先針對東瀛。
“用武力征服東瀛?”
在場都是軍部、參謀部、後勤部的大佬,他們相視而笑。楚雲既然將負責軍事的幾個部門都召集了過來,那麼楚雲動武的意圖很明顯了。
“當然。”楚雲不可置否。
“爲什麼軍主大人您打算對高麗國用武的時候,一提到軍費就痛心疾首,而對東瀛國用武卻一點都不覺得心痛呢?”後勤部長見楚雲無法支撐足夠介入高麗國的軍餉,但是對於攻打幕府倒很有興趣。
“一來東瀛國多銀礦,幕府也十分富有,我們可以從戰利品中獲得足夠的補償。二來嘛,只要我們想要對付幕府,一羣人都會落井下石,東南諸藩的倒幕聯軍,在野的華夏會,他們都喜歡幕府倒臺。三來,他們想要搞我的東京分行,東京分行的虧損就從他們幕府那裡掠奪的戰利品中獲得補償。”楚雲首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