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大家的議論,陳漫雲笑眯眯的說道:“大家不要急!
咱們這裡可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人啊!
你們看,這周大哥不就是一個,現成的會做織布機的能工巧匠嗎?”
一聽陳漫雲一樣提醒,嶽秋平那心情一下子就舒爽起來。
站起來大聲說道:“哎呀……對對對!這周老弟可不就是,在天魁鎮上有名的木匠嗎?
有他在!相信這織布機,是難不倒他的!哈哈……
這一下好了!這一下好了啊!織布機的問題一解決,可就解決了大問題啊!哈哈……”
衆人聽到嶽秋平這樣說,都跟着複合道:“是啊!是啊……”
嶽秋平和衆人,都覺得這樣以後就不用愁沒衣服穿了。高興的相互訴說着心裡的激動。
也憧憬着未來那,有吃有穿的好日子。
這時就聽見,幾個婦人在一起嘀咕着,曾經在幹活時發生過的糗事。
只聽沈青梅,輕聲說道:“這下好了!你們看,我們身上的衣服,都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那天在地裡,就是在小漫雲同我們一起去弄花生的那塊地裡。
那天,我跟着他們幾個男人一起去種麥子時,我一腳就踢出來一個花生。
高興得忙彎腰下去撿,誰知道腰剛彎了一半,就聽見‘嗞’的一聲,背上的衣服給撕出來一個大口子。
當時我尷尬得不得了!瞬間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該繼續趴下去,撿那個害人的花生呢?
還是馬上放下手裡的木棒錘?回駐地來?……”
沈青梅說完,衆人都看着她憋着笑,沈青梅自己都忍不住掩嘴笑起來!
李翠萍聽了,也爽朗的說道:“哈哈……現在,再也不用擔心,什麼時候幹活,幹着幹着褲子就破了,露出嫩白的光屁股來了,哈哈……”
“哈哈……”
衆人聽了李翠萍的話,再也忍不住了,都放聲哈哈大笑起來。
陳漫雲聽了,卻是怎麼也笑不出來。
心裡想着:這羣人跟着自己不離不棄的。而大家眼下,都穿得破破爛爛的,形同乞丐。
可是,從麻織成布需要一個過程,做衣服倒是快!
那這段時間,大家總不能光着身子幹活吧?
她們這裡可是,有男有女的,這還真是愁人的事兒啊!
不過這些事情,只能等會和紫玲商量一下,看看她有沒有別的辦法?
暫時讓大家在衆人面前,都保留住這最後的一點自己的尊嚴。
於是,她清理一下嗓子,提醒那些聊的正歡的婦人們小聲點。
後又繼續對周桂生說道:“周大哥,你今天下午就帶一批人,去把那些已經幹了大樹,弄回來剝皮待用。
從明天開始,你就找幾得力的人,儘快做些織布機出來,我們等着用!”
周桂生聽了陳漫雲的話,也知道眼下所有人都等着衣服穿。
於是,忙點頭應道:“好!請師傅放心,我吃完飯馬上就去!
不過,我現在沒有幹活的傢什,做普通的織布機都成問題,就更不要說做那織絲綢的……”
陳漫雲一開始,並沒有想到他來這裡時,沒有帶那些幹活用的傢什。
不過,那倒是不要緊,目前自己空間裡鋸子。只要能把整樹劈開就行。
等會兒再問問紫玲,空間裡能不能找得到木匠用的那些傢什。
要是沒有的話,自己就只能去其他地方買或找了。
於是,她對周桂生說:“沒事兒,那就先把要用的木材弄好,關於傢什的事兒,我來想辦法吧!”
周桂生聽了陳漫雲的話,起身恭敬的答道:“是!”
只見,那周桂生說完就往外走去。
陳漫雲看着周桂生走出去的背影。她對這個,二十多歲皮膚黝黑,五官端正的青年。
心裡非常滿意,他就是個行動派。做事說做就做,毫不拖泥帶水。
飯吃過!大家都又開始自己的工作。
陳漫雲和樑梓墨不在的時候,嶽秋平讓莫少寒和紫玲,安排人們的分工。
這裡一共有三百三十多個男勞動力。
女人和孩子們,加起來也是近三百人。
其中,男子六十歲以上的有十二個。
五十歲以上的有四十三個;四十歲以上的有一百零七個;三十歲以上的有一百二十四個。
十四到二十九歲之間的,就四十四個。
莫少寒把他們分成了幾個組,六十歲以上的男子。
每人每天,帶着一個女人或者孩子,去駐地附近撿柴火。包這幾百口人每天的煮飯燒水夠用。
五十歲以上的男子,三人一組每組帶着一個半大孩子,去扯草拔土開荒。
四十歲的男子比較多,但是,在這除了陳漫雲帶來的一些用具,幾乎什麼都沒有。
由於,這四十歲的男人裡,有幾個是在天魁鎮上開陶罐鋪子的。
他們懂得燒製陶器的技術,莫少寒就讓那幾個會燒製的人。
帶領着他們的同齡,先去燒製一些必須品。
比如說,碗,裝鹹菜的罈子、裝水的瓦缸等等。總之就是,各類陶器都燒製一些出來先用着。
等他們燒製好這第一批東西,就要正式投入開荒種地。
這不,這第一批陶器,昨天剛好停了火。今天,他們就被分配到,開荒種地的隊伍裡去了。
三十歲的青壯年最多,他們既要擔起開荒壘埂的工作,還要照顧好跟他們一起去,幹活兒的老人和孩子們。
這壘地埂的活兒,可不好乾啊!
泥石流之後,原本有很多可以用來種莊稼的地方,都是被那次的山洪衝得沒多少泥土了。
他們得從別的地方,把鬆軟的泥土用藤條編的筐子,一擔一擔的挑過去。
那地埂就得用石頭壘起來,免得下大雨時,泥土再次流失。
所以,他們三十多歲的人,雖然是最多的,可是也是最累的。
還有那十四歲至二十多歲的,其中,十四歲的半大孩子幹不了什麼活,都得那些二十多歲的人帶着幹活。
而那些二十多歲都是些,體力好腳程快腦子靈活的人。
所以,莫少寒就將他們帶着,跟紫玲一起去修河道築堤壩。
他們去築堤壩的地方是越走越遠,如果腳程不好的話,忙活一天到了晚上回來就沒勁走路了。
那樣會讓大家都被拖累在路上,所以,莫少寒只選一些年輕人,和那能跑能跳又不知道累的孩子們。
今天還是因爲早起時,嶽秋平說天氣越來越冷了,得先把麥子種到地裡,然後,再去修河築堤。
莫少寒和紫玲一商量,都覺得還是種麥子重要些。
這才湊巧留在駐地,等陳漫雲回來。
陳漫雲聽了,嶽秋平說起莫少寒的安排,心裡很是滿意。
覺得要是讓他去管理蜀國的話,應該沒問題!
於是,她在心裡就暗自決定,明天就讓紫玲送他去蜀國。
那邊有紫玉輔佐他辦政事,自己只需要把重要的事情先寫成一本博。
比如,現在的蜀國政治和經濟,該往那個方向發展?
如何才能得到蜀國百姓們,對他這個新去的代理大王的信任?
還有如何管理、約束那些叢王手裡接管過來的官員們?
以及五年內,所要推出的政府條例和政策?等等!
她都一一寫在了一個本子上,準備明天紫玲走時,讓她帶上交給紫玉。
還要讓紫玲告訴紫玉,她在蜀國只是暫時的,等她培養出合適的人選了,就把她換回來。叫她不要急!
下午,所有人還是按部就班,做着自己的事情!
只有陳漫雲一個人很悠閒,她是一個閒不住的人。
在山上到處轉悠,看到有人搬被拔出來的雜草,弄不動時就去搭把手。
有老人撿到大的枯樹,弄不動了她也去搭把手。
這樣轉來轉去的,時間一長她也覺得沒意思了。
Www.TTKΛN.c○
她在心裡哀嘆道:唉!自己還真是個勞碌命啊!
只適合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的,看!這才一閒下來,馬上就不自在了。真是個沒有福氣的人!
儘管心裡這樣埋怨着,可是還是想要找點事情來做。
她一個人在山裡轉着轉着,突然,她想起了莫少寒,讓那些人燒製的陶器。
心裡想着:這縲稷山上的土都是黃土,就算是燒製出來的陶罐也不會白,更不可能精緻。
第一,土質決定了陶器的顏色,第二她們這裡沒有釉。
燒製陶瓷不上釉就不就陶瓷,那隻能叫做粗製陶器。
那樣的東西表面粗糙,在燒製時容易龜裂易碎。
要是他們能找到,一些天然釉那話又要兩說了。
只是,在這樣短的時間裡,他們就把第一批成品燒製好了,她心裡實在有些不敢相信。
這要燒製大型的陶器,光是揉泥也需要好幾天吧?
再怎麼人多,在這個沒有機械幫助的縲稷山上,全手工操作的話是不可能這麼快的。
於是,她就去找正在和大家一起,拔草的莫少寒帶她去燒製陶器的窯看看。
她想看看那些陶器,究竟燒得怎麼樣?
陳漫雲去找莫少寒時,樑梓墨也根了過來。
三個人一起往那燒製陶器的地方走。
陳漫雲邊走邊問莫少寒:“莫大哥!他們燒製這陶器,一共花了多長時間啊?”
莫少寒想了想答道:“從開始到今天爲止,大概也就九天時間吧?”
陳漫雲聽了,心道:九天時間?能行嗎?
她對那個不懂,只聽說過流程。至於具體需要多長時間?她就真的只能去問內行了。
於是,又笑着問道:“這麼快啊?真厲害!”
人說有事沒事誇他幾句,壞事都會變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