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梓墨聽了陳漫雲的話,倒是有些心動。不過,自己只是齊國的大王,板土太小。
要是真像雲兒說的那樣,把幾個國家合併起來。
自己是男人,是齊國百姓心目中的大王。
自己要是對自己的妻子俯首稱臣,百姓們會不會反對?衆文武大臣們,會不會不同意?
其實,最主要的一點還是,樑家的列祖列宗會不會覺得蒙羞?
而且,作爲一個男人,他樑梓墨好不容易纔奪回來的江山。
還沒有真正治理過國家大事,就要將這個權利轉讓給別人。
雖然,這個人是自己心儀的女子,是自己最愛的人。
可是,答應她合併以後,就不好再要回來了。
這個事情,以後會不會爲羣臣譏笑?
因爲,以自己雲兒的能力,自己以後會不會就是閒王一個,什麼個人權利都沒有呢?
可是,此時雲兒都提出來了,自己如果不答應,她會怎麼想?會善罷甘休嗎?
唉!這還真是求人不如求己啊!要是自己真正的足夠強大。
就像現在的雲兒一樣,這時她提出幾國合併的事情,自己還用得着這樣爲難,舉棋不定嗎?
偏偏她提出這樣的建議,自己作爲她的未來相公,還不能輕易拒絕。
看來,現在只能將事情問得清楚一點,免得到時候爲了國事,夫妻之間意見不合就不好了。
於是,樑梓墨在聽了陳漫雲提出,合併幾國後。
沉默了一會兒才問道:“雲兒所說的,幾國統一,還要統一度量衡。
這個怎麼個統一法?
比如說,齊國百姓們都已經用習慣了,用齊國的鬥來量糧食交賦。
我們這突然換一個東西去收,會不會引起百姓們的反對啊?”
陳漫雲見樑梓墨,聽了自己提出合併幾國後,態度冷漠的樣子。
就知道他其實是最擔心他的王位,並不是百姓們能不能接受,改變度量衡?
心裡就想着,要讓樑梓墨不要太過注重名利了。
他要是成天都想玩弄權術,那自己今天提出合併幾國,可就錯得一塌糊塗了。
於是,便笑着說道:“樑大哥,我這樣做並非爲我個人!
這是推進咱們這個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
這第一,如今我擁有四個國家,和十幾個小屬國。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治集團,也就是文武百官。
而能做主的只有我一個人。這些在朝爲官的人,每月都得發放俸祿。
按官品等級發放,一個四品官員,(也就是侍郎官銜的官員)每月發放一百兩銀子。
一個國家,至少也有十個以上,四品官銜的人吧?
那就得,每月發放一千兩白銀,養活這些四品官員。
這四品就是中級官員,那麼每個國家還有那些高級官員呢?
比如說,什麼位處三公九卿的,他們的俸祿就更高了。
這一個國家裡,品級這麼高的官員,月奉少說也得三百兩吧?這已經算是最低的了。
那麼光是一個國家,這些官員每年的月奉,都得花去十幾萬兩。
這還沒有算,那些地方官員的收入,已經是這麼龐大一個數字了。
你想想,我手裡管理着十幾個國家,一年只算給那些官員發月奉,都得花上千萬兩銀子。
要是將這筆開資,用在百姓身上或者,修建水利工程的話。
得有多少後代子孫受益啊?而且,現在就能減輕百姓們的負擔,咱們何樂而不爲呢?
現在這樣,我們養活的官員太多。百姓們肩上的壓力太大。
如今齊國你也奪回來了,以後就是我們兩人掌管着,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定幸福了。
咱們得真正做到,那些賦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爭取做到,在官員身上不多花費一個銅板。
因此,只要我們倆把諸國合併了。朝廷官員這一塊,就可以精簡很多人員。
這人員一減少,月奉的銀子也就省下來了。
比如說,三公九卿就只需要十二個人。
相對現在的,十幾個國家一百多個,三公九卿級別的官員,一年就能省下上百萬兩銀子。
你覺得這筆賬,咱們該不該算算?
不過,高級官員精簡了,每個人都會比以前忙碌。
咱們就給每個品級的官員,每月多發個一二十兩銀子,他們同樣會幹勁十足的。
也許,你會覺得我這個人摳門。但是,你也要知道,我這樣做目的只是想讓,百姓們過得好一點。
至於其他的,我根本救沒有想過!
這要統一度量衡,其實也挺容易的。我有辦法,讓任何一個百姓都不會反對統一。”
樑梓墨聽了陳漫雲說的話。他也在心裡仔細的盤算着。
陳漫雲所說的那筆,關於朝中三公九卿,那些高級官員的月奉。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可是把他嚇就一跳啊!
就這筆開資,自己的雲兒每年就要多花費,上百萬兩銀子在那些官員身上。
若要是真的像雲兒所說,他們倆個人把這些國家,全部合併統一管理。
每年真的能省下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可是,他心裡卻還是有顧慮。並不是他不願意合併!
而是合併後,他與陳漫雲誰來做大王?
要是按照傳統來看!他是男人,當大王是理所應當。
可是,雲兒的那些臣子會同意嗎?就算所有人,都被雲兒的威望給壓制住了。
可是,以後自己少不得,會被人們在被後議論,是靠女人趴上大王之位的。
還有,自己還真的是,有很多事情不會處理。或者是處理得不後妥帖完美!
很多國事,都需要雲兒在身旁輔佐!
比如說,雲兒所說的那個,什麼統一度量衡的事情,他就連屁臭都不懂。
所以,就算是合併幾國後,要去監督這個工作,都只能讓雲兒去。
自己的這點才能,其實只能在雲兒身旁做陪襯的。
但是,自己這個大男子主義的,自尊心又受不了。
唉!這還真的是一個,非常難逾越的鴻溝。
不過,之前自己在衆大臣的面前,也理直氣壯的說過,自己對雲兒是非常信任的。
而且,看那些大臣們,聽說有云兒輔佐自己,那個高興勁兒。
樑梓墨就知道,其實自己在這些大臣們的心中,就是沒有自己雲兒可靠。
唉!此時此刻,樑梓墨心裡一陣痠軟的醋意襲來。
自己的大臣們,怎麼會那麼看好雲兒呢?真是豈有此理啊!
可是,他就算是心裡有所不甘,那有能怎麼樣呢?
那個女子,可是他自己的未來夫人啊!
這個時候,想起大臣們看她的眼神,自己怎麼還妒忌上了呢?
這也真是太好笑了吧?他樑梓墨居然還,吃起自己雲兒的醋來了。
樑梓墨啊,樑梓墨!你究竟還是不是個男人啊?
這點心胸都沒有,今後還怎麼當得了一國之君啊?
就你現在這樣一個小肚雞腸,還能裝得下萬里江山和天下蒼生?
你要學會大度,大度!你懂嗎?
樑梓墨在心裡,跟自己做了一系列的思想鬥爭後。
才緩緩的對陳漫雲說道:“雲兒!這合併諸國的事情,我看行得通。
只是,你所說的統一度量衡的事情,我不懂!有空你還得多教教我。
現在,我們就先談談遷都到哪裡吧?”
陳漫雲聽了樑梓墨的話,心裡很開心。因爲,樑梓墨這就算已經答應了,合併諸國的事情了。
而且,聽樑梓墨的口氣,這遷都的地址,也是由自己來定的。
現在她得在心裡好好想想,這都城的位置了。
想當年,那個首位完成華夏國大統一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號稱鐵腕政治人物的――秦始皇!
秦始皇,他是華夏第一個,統一多民族集權的皇帝。
他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就是他第一個開始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
廢除地方上的分封制,以郡縣制代替。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他北擊塞外匈奴人,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還把華夏九州,推向大一統時代。爲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新局面。
對天朝和世界歷史產生着深遠影響。
他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還被明代政治思想家――李贄譽爲“千古一帝”。
陳漫雲和樑梓墨現在,也跟秦始皇當年一樣。
統一了這麼多個國家,大家的語言不通。學習的文化不同,習慣也不一樣!
唯一不同的事,當年秦始皇登基後。
爲了使周邊的國家,都對秦帝國俯首稱臣。
他還在繼續南征北戰,戰事不斷!百姓們,因爲長期經歷戰火的摧殘。
所有的青壯年,都被徵兵徵走了。家裡就剩下一些老弱婦孺。早已經沒有多少生產力了。
所以,秦始皇他只能採取以戰養戰,來打仗!
什麼叫以戰養戰呢?
也就是說,仗打到哪裡,士兵們就擄掠到哪裡。
他這樣就嚴重讓軍隊壞了規矩,讓百姓看見秦軍就十分害怕,和恐慌!
這樣,軍隊不論走到哪裡,都不受百姓們待見。
因此,後來的很多民亂。都是因爲這些之前,就已經深種在百姓心目中的矛盾被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