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樑昊辰修理過的獵人,一個個都只能哀嚎着躺在地上。
可憐巴巴的用手,揉着自己被摔疼打傷的身體,看着他光溜溜離開的身影。
雖然,他離開時,沒有頭足倒置。但是,他卻是背朝前面朝後走路。
這樣使那些被修理過的獵人,連起身去偷襲他都不敢。
就這樣,樑昊辰在縲稷山附近的山裡,過着山霸王一樣的生活。
也幸好此時,他已經是神智不清了。要是他還像正常的話,估計又會在這山頭上,佔山爲王,落草爲寇了!
如今,於是這片山林實在是有些大,他又神智不清。
因此,就算是成天在這山裡轉悠,他也不記得方向。
就這樣一直在山裡轉來轉去,過着最原始的人類生活。
餓了,找野果和獵物生吃!
困了,石頭上、山洞裡、大樹上、草叢裡,哪裡合適睡哪裡。
這樣的樑昊辰,估計再也不會給齊國百姓,帶來災難了。
更不可能威脅到,樑梓墨和陳漫雲的幾國合併計劃。
因此,紫香和紫霄在去送消息的途中,在高空看見了樑昊辰,也沒有再出手傷他。
就像陳漫雲當時的想法一樣。都覺得:再怎麼說,樑昊辰也是樑梓墨的親叔叔!
他犯了錯,就算是要懲罰他,也得樑梓墨發話。
他現在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
要是誰在樑梓墨不知情的時候,傷了他,或者殺了他!
都有可能,惹得樑梓墨不高興!
所以,誰都不願意再去動樑昊辰,一根手指頭。
也就因爲這樣,樑昊辰現在在這山裡,過着無憂無慮的野人生活,真算得上是逍遙快活。
樑梓墨聽陳漫雲,說了關於樑昊辰的情況後。
作爲一個,有着血緣關係的至親,和一個國家領袖來說。
他也覺得,不肖於再去追究一個神智不清的人,所做的錯事了。
就由着他,在那片林子裡自生自滅吧!
陳漫雲決定了!等成親後,她就要做一個賢良淑德的王后。
不再插手政事,讓樑梓墨一個人去管理國家大事。
她這些年,一直過得很辛苦!
等成了別人的妻子以後,她就要輕輕鬆鬆的過好每一天。
讓自己也體會一下,做女人的幸福!
所以,樑梓墨現在要忙的事情很多。
因爲陳曼雲告訴他,多國合併首先要分工分明。
朝臣輔政的權利,要分爲三股。就是所謂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所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六部指的是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是中央最高中樞政務機構,其中的中書省,爲決策機構。
專門負責草擬,頒發皇帝的詔令。
門下省,是審議機構,負責審覈政令,駁正違失。
尚書省,執行機構,負責貫徹執行重要政令!
三省長官分別爲: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這三位官員,共同爲宰相之職!
六部,爲尚書省屬下的中央行政機構。
分掌各方面的,政務及政令的貫徹執行,並對中央擔任具體事務的,九寺五監及地方的府、州、縣有領導、監督之權。
六部中又分別掌管,官吏的考覈任免,戶口和賦稅,禮儀制度,軍政,法律,刑獄,水陸工程。
六部各部的長官,被稱位某某尚書。
樑梓墨聽了,陳漫雲的管理制度後。覺得辦法倒是好辦法。
可是,這麼複雜的事情,這一時半會兒,樑梓墨這個從小,被當作郎中養大的大王。
哪裡能夠那麼快,就能把每個合適的人員安排就位?
況且,這幾國合併後,現任的在職官員們,有該如何反對。
他們能依從他這個大王的安排嗎?
樑梓墨自知,他這個齊國大王要實現大統一,將合併後的官員們訓得服服帖帖。
可能還需要長時間,與這些國家的官員們磨合。
在他看來,這些官員應該通過一次公開公平的考覈,才能勝任。
而這個事情還急不來,要是太過急躁。那些原有的官員不服下臺,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所以,他得從長計議!
那些各地的官員,得慢慢的替代掉,才能讓政權穩固。
關鍵是,在官員更替的過程中,百姓們的生活不要受到影響。
因此,他跟陳漫雲商量,決定那些地方官員,暫時不着急精簡。
先將自己的直屬機構,六部的人員定下來。
三省的官員位置太重要了,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覈後,才能上任!
而他與陳漫雲的婚事,卻必須儘快操辦!
於是,他暫時任命,楊宏、陸剛、蔡銳、秦鬆、張超、袁凱六人,爲六部的頭目,官銜爲各部尚書。
楊宏是武將,現在任命他爲兵部尚書。專門管理全國各地的,軍事防守和邊防調派。
其他五個人,都是陳漫雲培養出來的文武全才。
他們的位置可以隨便安置,他們都會做得很優秀!
陸剛做人沉穩嚴謹,適合做考覈工作!把他放在吏部的尚書位置上,應該有一番作爲!
等他歷練得差不多了,幾年後再將他爲以重用。
戶部,這種天天要說很多話的部門,就讓能言善道的蔡銳去做尚書。
相信以他的聰明才智,應該能做得非常出色的。
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就由一向循規蹈矩的張超來做吧!
相信他那沉穩的性子,也能將這各方面的禮儀,做得非常盡人意。
袁凱就讓他做刑部的尚書,相信他的執行能力也是非常強勁有力的。
善於機械製造,機關設計的秦鬆,就最適合擔當工部尚書這一職務。
樑梓墨相信,他們五個人無論安排什麼工作,都能做得最好!
他與陳漫雲的婚事操辦,這就是禮部的事情了。
於是,他先把他們六個人都召集到勤政殿來商議。
在勤政殿裡,只有他們七個人。
蔡銳見其他的官員,都沒有來!
心裡非常納悶兒!看看其他人,好像也並不知道樑梓墨這個大王,把他們叫來所謂何事?
於是,就恭敬的低頭拱手問道:“不知大王召集我等來,有何吩咐?”
樑梓墨聽了,開心的一揚嘴角,露出一個好看的笑容。
和顏悅色的說道:“蔡卿家永遠是最急的那一個!呵呵……”
衆人聽到樑梓墨這樣開玩笑,都呵呵的站起來!
樑梓墨又邊笑邊說:“呵呵……今日我召集大家來,是要與衆卿家商量一件大好事兒!”
大好事!什麼大好事?
自登基大典那天,鬧出刺客後。
這兩天,他們追查那些刺客的事情,毫無頭緒!
而大王又下令,舉國三天後遷都的事宜。他們都忙得不可開交了。
而他們的大王,這時居然又有一件大好事,要跟他們商量。
這也太讓人顧及不暇了,也不知道接下來的大好事,會是什麼?
難道會是與遷都有關?對!應該是這樣!
三天前約好的,說是三天後動身!可是,今天都時近午時了。
大王約好的遷都,卻還沒有下令動身。
也不知道,此時都城外百姓們,是不是都已經等急了?
這大好事,難道是要宣佈不用遷都了?
師傅也不知道去了哪裡,怎麼一直都沒有照面呢?
記得大王那天說過,師傅正在找遷都的地址。
到現在都還沒有照面,難道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新都城地址?
唉!這樣等,人的心裡非常着急的。究竟有沒有找到,得給個信啊!
要是不用遷都那就更好了,其實這都城也蠻好的。
最重要的是,這裡是齊國曆代帝王坐鎮都城。肯定是風水寶地!
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大王剛剛奪回王位就想着,那勞民傷財的遷都。
正在蔡銳心裡胡思亂想的時候,又聽見樑梓墨問道:“蔡銳,你們今年都多大了?”
蔡銳忙拱手低頭行禮,回話:“回大王!臣與其他四位師兄弟,都是一年的。
過來年就滿十六歲了!
不知大王問這幹嘛?”
樑梓墨聽了笑眯眯的說道:“嗯!你們還記不記得,你們的師傅今年多大了?”
“記得!當然記得!師傅與我們幾個是同歲!
既然我們都十六了,師傅肯定……”
蔡銳說道這裡,眼睛馬上就晶亮了。擡起頭來,看着樑梓墨說道:“啊!我知道了!
大王好不容易盼着家師長大,行了笄禮就可以成親了,是吧?”
樑梓墨聽見蔡銳這樣一說,俊臉馬上就被臊得通紅了。
這裡的七個人裡,年齡最大的人要數楊宏。
他一聽見蔡銳的話,也忙附和道:“對啊!現在也算是天下太平了!
依臣等看,兩位大王也是時候該成親了!
只是之前,大王急着遷都……”
“遷都!咱們的都城已經都遷好了啊!難道你們不知道嗎?”
樑梓墨聽見楊宏說起遷都的事情,馬上就搶過話題說道。
衆人一聽,都不可思議的瞪着眼睛,看着樑梓墨。
似呼是在判斷,他們的大王說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
遷都!他們都是在接到命令後,把東西收拾好。
等待着大王的一聲令下,準備一起風塵僕僕的跟着大王,舟車勞頓的長途跋涉,遷去新都城。
可是,沒有想到,大家都還沒有收到出發的通知。
這時候,他們的大王卻告訴他們,已經把都遷好了!
這是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