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監國的事

皇城之內,大殿經過了改動,現在辦公都開始採用圍坐的形式,人數上的縮減讓交流起來輕鬆了不少,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具體事情具體解決,就這麼簡單。

唐儉拿着準備出行的計劃道:“陛下,泰山封禪,出行計劃已經制定完善,此次去泰山預定是從長安乘坐火車出發,先到滄州人,然後以爲滄州爲起點在到泰山,準備時間到出行時間預計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恩,一切事物就由唐尚書來安排吧。”李世民欣然說道。

“陛下,人員物資這一塊我們都已經統計,可是關於護衛之事情,是否需要與兵部的人交接一下,到時候行政院好安排相應的事宜。”唐儉繼續說道。

“關於大唐兵馬的事情行政院就不要過問了,朕已經讓兵部全權負責此事了,等他們制定出方案之後自然會派人與你等交接,行政院與兵部就好好配合就好,兵馬的物資有大唐兵馬後勤保障部處理,你們不用管。”李世民說道。

現在都是分工合作,兵部的的形式做份越來越神秘了,不過有點一點事可取的就是他們不參與朝政,對於政務分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到時候省去了很多繁瑣的交流過程。

“是。”唐儉說道。

李世民這會兒沉默了一會兒,道:“朕到滄州之後,準備去一趟東海州,你們要早一些跟滄州方面進行溝通。”李世民道。

“陛下,咱們此次去泰山封禪就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若是再輾轉去東海州至少還要往後延續兩個月之久,可能年前趕不回長安了。”唐儉說道。

“留下太子監國又有什麼難的,朕意依絕。”李世民說道。

唐儉無奈隨讓人家是皇帝呢了,既然這樣計劃就需要重新調整一下。

其實他不知道李世民還想接着這次機會乘船去廣州等地呢,看看那邊的變化,據說南方的發展非常迅速了,生活環境要好過北方,他不相信,想要親眼過去看看,而且久居長安,難免會寂寞,而現在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洛陽。

在長安城內猶如梱籠,而且元善說過,希望他能夠到點去考察調研,這樣才能更好的瞭解當地的情況,還有當地的官員落實情況,只有親自去看,才能知道究竟如何。

李世民的新有些活法起來,他身爲大唐皇帝,整個大唐都是他的,可是去的地方卻很有限,這樣一來豈不是井底之蛙,見識還沒有販夫走卒來的實際,他不甘心。

從朝廷改組一來,這幾個月他勤於政務,感覺壓力比原來減了不少,倒是可以抽出一些時間,而這才只是剛剛開始,大框架是已經確定,現在要等的就是鞏固地方的制服。

行政院現在是全天都在辦公,其實就是將原來的尚書省搬到了皇宮之中,倒是方便了很多,畢竟進了嗎。

李世民剛回到御書房,兵部的人就來報信,現在的兵部就是一個統稱就是大唐戰略防禦部與大唐兵馬後勤保障部,實際上這些外勤的人員全都歸屬前者。

兵部自成體系倒是省下了不少的新,大唐國庫現在由發展部來監管,長孫無忌負責,一切花銷從源頭就給控制住了,倒是真的省力,掌控兵馬控制住“錢袋子”就好。

“陛下,兵部傳來消息。”來人將新建交給李世民退了下去。

李世民對突厥人十分擔心,所以一有他們的消息便會認真對待,兵部的消息,薛延陀部竟然真的暗中在聯絡同羅、僕骨、回紇、靺鞨、霫等勢力,看來誘敵深入計劃已經讓對方進入了拳套。

李世民將信件放在桌子上,他這次是真的去泰山封禪,並不是假的。

坐在御書房內,以前跟朝臣議論事情都是將人叫來,現在呢,雖然還可以叫來,但是肯定會影響其工作,所以忍住了,對一旁的馬和道:“你說,讓太子監國怎麼樣?”

馬和最怕遇到這樣的問題,但又不能不回答。

“陛下,老奴覺得,太子監國已經不是一次,而且現在有行政院官員主持朝廷大小事情,應該能夠好好的輔助太子殿下。”馬和道。

李世民心中早就有數,他就是疑心病太重,嘴上不願意承認,心中又總是想着,幾位皇子年紀不小了,對於儲君之外都是盯着很緊,他作爲父親可能不太稱職,但是作爲皇帝確實心如明鏡。

“那你認爲讓行政院獨自監國如何?”李世民突然問道。

這個話題十分的大膽,馬和不知道怎麼回答,其實他心裡有數,試問陛下你放心,那就自然放心,你若不放心,那誰能放心的下呢。

“如今文武分開,讓行政院監國其實並無大礙。”馬和道。

他還是知道一些的,掌握了大唐兵馬就等於掌握了唐國,文官再厲害手上沒有縛雞之力他們能做什麼?

“此事還需要容朕考慮一番。”李世民淡淡道。

馬和心中送了口氣,總算是又回答了一個要命的問題。

半月之後,皇城宿衛第一批人就開始乘坐火車先行一步了,他們要在沿途做好防備,而一批絕對不是最後一批,後續還有好多人需要進行轉移。

更多的人由於火車空間原因,還有一部分是直接從陸路行軍的。

長安百姓看着大唐兵馬出了長安城,都知道當今陛下要去泰山封禪,一時之間很多人還想要過去都熱鬧,即便他們知道他們什麼都看不到,可是就爲了一個熱鬧,他們也會去的。

李靖和李績在兵部的總部正在商量事情,牛進達從外面剛好進來,道:“某回來了,這一路還真是辛苦,移花接木的計策能行嗎?”

“牛將軍,你這急脾氣真應該改一改,老程都比擬沉穩,現在這時候還不是帶着人在外面遛呢,估計這會兒都到洛陽了吧。”李績笑着道。

“程知節他那是沉穩嗎,分明是想要從洛陽乘坐火車回來,他那叫偷懶。”牛進達不屑的道。

“哈哈,能達到目的就行了。”李靖開口笑道。

第五百一十九章 安有林第七百四十四章 越州街道第五百一十八章 購買人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仙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死守王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千套軸承第三十九章 琉璃荷葉第八百四十三章 人不可貌相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行不是搬家第八百七十六章 唐儉拜訪第一百九十五章 單獨約見第九十二章 黑火藥與炸藥第四十五章 路遇狀況第六百二十九章 樸至善第二百二十三章 貨車訂單第九百七十六章 勞動力不足第三十四章 女婢家丁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羣憨貨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巧遇單芳芳第八百四十章 嗨起來第三百零二章 跟鄭奇談注資第十九章 元家莊園第三百九十三章 南靈草第九百二十七章 全武將配置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係戶上門第七百七十六章 三年大發展第八百六十一章 蘇定方心動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車計劃第一百九十章 二道販子第六百零二章 元善的詩第十八章 吃貨的味覺第四十章 和親西突厥第四百一十八章 鳥瞰圖第一百四十五章 上帝是誰第八百八十八章 橡膠鞋售罄第一百二十四章 冰場運動會第六百一十一章 高表仁到訪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一百五十六章 棉花能紡布第五百五十章 狀元書局第五百九十三章 血手人屠黃金湯第二十七章 琉璃換美人第七十四章 開心棋館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真人第四百六十章 喊話第八百二十五章 和親使團第一百零二章 早期複合弓第二百三十三章 商人的臉皮第六百九十七章 恢復四郡第二百三十章 瘋狂的夫人們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承乾的烤魚第三百三十一章 秦瓊的提醒第一百三十八章 楊山來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貞觀十四年第七百零二章審案衙門與緝捕衙門第九百二十二章 吐蕃簽約第二百八十四章 藍田經濟開發區醫館第四百六十章 喊話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話王第一百零四章 蒲州店鋪開業第三百一十章 校場放炮第五百八十一章 長孫衝的形象第九百一十章 蘭州鋼鐵廠第四百七十六章 空中飛人第二百九十章 黑膏藥第一百九十八章 找屎第九百三十九章 衆人密謀第九百二十六章 劍南道巡查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型蒸汽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紅拂女的面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跟蹤報道第二百五十二章 有錢再談吧第五百零四章 均田制的利弊第四百七十七章 花籃排行榜第三百五十八章 修路預算二十萬第二百九十八章 縫紉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招商登記表第七百九十三章 歷史放過誰第八百七十八章 魔怔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侯府招聘結束第三十七章 成製藥商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橡膠底皮鞋第七百七十二章 瑪瑙翡翠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薛延陀滅第八百五十四章 亂糟糟第九百二十一章 回到元家莊園第四百八十四章 陳華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四百九十二章 明天會更好第四百一十六章 六扇門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材商會的發展計劃第五百二十二章 役與雜徭第七百三十四章 加盟第九百零一章 青稞第四百六十章 喊話第三百九十一章 每石兩貫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士廉要種青稞第二百五十四章 煤油燈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巨響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