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剛從教室出來就被王孝通給截了下來,心說這下是跑不了了,只能跟着老頭去研究數學……
三天之後,勤工儉學的人數從兩人擴展到了六個人,每天就是車接車送,要說這教學成本可比僱一個先生貴多了,但是這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從上次跟王孝通交流之後,瞭解到這個王孝通就是個數學狂人,元善就出了幾道題給他,於是這幾天就沒有見到他的身影。
剛走出國子監,就見到張三拉着一個小車過來道:“少爺,你出來了。”
元善怎麼聽怎麼彆扭,這話怎麼像是咋說老子被關監獄了一樣呢,於是沒好氣的叫道:“話這麼多,本子爵決定換一個車伕。”
“哦,等回到和平坊我立刻給你找新的車伕。”張三道。
這個張三還真沒什麼怨言,現在都是和平坊商鋪的掌櫃了,還主動跑來拉車,這點倒是讓元善很感動,但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個掌櫃做車伕的夥計,這也太大材小用了,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是要儘量避免。
“少爺,這個人力車還真是輕便,拉人比拉空車還要省力氣,要是多一些這樣的車就好了,咱們還可以在長安城拉人賺錢。”張三道。
“張三你這主意不錯啊,你覺得用這個人力車能賺到錢麼。”元善隨口說道。
其實能不能賺錢元善都是心明鏡的,原本弄出這個就是爲了方便自己出行的,沒想到現在的張三給了他驚喜,這都能夠主動的看到商機了。
“少爺,這個人力車肯定能賺錢,只是需要一些時間讓大家能認識到他的方便。”張三道。
“這個事情就交給你來做,可以開一家和平坊人力車商行,需要的銀錢可以去莊元裡拿。”元善道。
從國子監到和平坊這一路上,人力車的出現紛紛爲之側目,很多人都在議論,一個人拉着一個鐵盒子在跑,這需要多大的力氣才能夠做到,瞬間張三的形象就變成了天生神力,不但拉着一個鐵盒子而且上面還坐着一個人。
人力車回到和平坊,這熱鬧就更打了,附近的人都是熟悉的人,見到新鮮的事物都跑出來詢問,元善下了人力車後,張三就去跟這些人解釋起來,更多的還是對人力車的介紹。
“街坊鄰里們,這是一種雙輪車,叫做富貴車,以後這種車會製作很多都是用來拉客,到時候你們想要叫車出行直接到和平坊商鋪預訂就可以了。”張三介紹道。
原本這個人力車是要叫做黃包車的,爲了避嫌就改成了富貴車,長安城第一次出現這麼奇怪的車很快這個事情就被傳播了出去,新式的兩輪車,是用來拉人用的。
教書是枯燥的,元善那點筆墨從三字經之後,就沒怎麼正經的給國子監的學生上過課,科普知識被挑選出來一些講給學生們聽然後讓他們自己去驗證,然後些總結報告,這是一種非常新穎的教學方式,這些國子監的學生在元善的指點下倒是適應的很快。
接下來的幾天內,元善就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遲到早退那都是常有的事情,講經時間就給學生們出應用題與辯證體,基本都是要動手去實現的任務,比如製作水車的模型,幾個人分成一組然後去各自實現。
一來二去,元善都不用坐班了,幾天來一次就夠了。
弘文館元善可沒有少去,李承乾這些人真是閒的蛋疼,從上次說出跑酷的運動之後,太子等人完全就被吸引,這才幾天的時間,這幾人利用家中的侍衛僕從們都比過好幾次了,各種翻山攀爬的技巧竟然讓他們研究出了不少新玩意。
元善心說李承乾你這樣下去可不行,你這不是坑老子麼,你爹可是讓我好好陪你讀書,孔穎達你什麼時候去能好呢。
一想到這個事情,元善決定還是要去孔府一趟,於是上午準備翹課去了孔府,但是心裡忽然想到要是依照孔穎達那老頭的脾氣,估計是不會見我的,要是這麼去了非吃閉門羹不可。
“元善,你在想什麼呢。”李承乾湊過來道。
一見到李承乾,元善想到了辦法,說道:“這麼長時間了你就不想你的孔老師麼,反正現在無事不如咱們一起去孔府如何。”
“好啊,咱們現在就去。”李承乾立刻答應道。
一行人進入孔府,有太子李承乾在,沒人敢不給面子。
元善和太子過來的時候,正看到孔穎達在煮茶,看上去還挺精神的。
“太子殿下,今日來爲何事啊。”孔穎達直接問道。
“老師,我們是來看你們的。”李承乾說道。
孔穎達本來是想着太子帶着元善過來是跟他道歉的,本來是打算原諒的,可是聽太子的話中並沒有讓元善道歉的意思,這就讓他感覺不好了。
“孔大人,今日身體如何啊。”元善問道。
“老夫還死不了。”孔穎達脾氣還挺倔的。
元善聳了聳肩也沒有繼續在說下去,接着李承乾就將元善現在已經是國子監助教和幫助孔穎達處理國子監一些事情的時候,孔穎達鼻子都要氣歪了。
“哼,勤工儉學,社團活動,這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別以爲老夫這幾天沒去你就能胡作非爲。”孔穎達停了太子的話後矛頭再次指向了元善。
元善心說招誰惹誰了,但是對方是個小老頭,他也懶得理會,只是淡然道:“孔大人,這個事情咱們要說清楚,遵循守舊,固步自封這是一門學問走向衰敗的根本原因,如果想要讓儒家發揚光大那就要打開枷鎖包容好的學問,推陳出新能根據實際的環境來進行判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儒家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於大唐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就像你我都有各自的意見,總不能一棍子打死對方吧,咱們將好的東西發揚出來,去其糟粕不就有利於民,有利於社稷麼,所以在某些事情上面咱們應該放下個人恩怨,要往遠看。”
其實上次之後孔穎達就反思過,但是儒家經典傳承之今都是這樣的,這叫他如何接受改變。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