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鐵爐子

交易完成,元善怎麼感覺有種被套路的感覺,但是這臺蒸汽機還是賺了三倍的錢,怎麼說也不虧,而且還是最初級的樣品蒸汽機,就讓陛下拿回去研究去吧,壓力錶這個東西可沒有給,他可不傻連同壓力錶的技術也給出去。

工部調集了大量的精鐵送到了元家莊園,加上元善跟太子買的鐵礦,現在莊園的精鐵儲備足夠楊工匠用來打造馬車的了,短短的幾天內工坊內的人全都投入到生產軸承的工作中去了。

只有盧鐵匠等一些精工巧匠開始打造新式的小型蒸汽機,這次元善要製作的是一臺用在車牀上的蒸汽動力,射擊圖紙還是交給了盧鐵匠進行打造,而元善不得不去長安一趟。

再不去問題可能會更嚴重,辛良疇這些天可是犯愁了,賣馬蹄特的錢財都被收走了,整個軍器監的運作現在全都靠火炮項目和手榴彈項目的資金來支持着,雖然生產商得到了保證,可他們自身的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沒了額外的油水生活就馬上歸於平淡。

元善乘坐馬車來到軍器監,軍器監外面除了負責守衛的士兵根本沒有其他的人,而軍器監內則是非常熱鬧,上百名工匠每天都忙個不停。

“元正監,你可算是回來了,監內的錢沒了。”辛良疇應上來說道。

“這就是今天我過來的原因,馬蹄鐵要繼續打造,而且還要新增加一個生產項目。”元善道。

“元正監,是什麼新的項目。”辛良疇問道。

“鐵爐子,辛監丞知道火炕吧,這個爐子按上煙筒之後會讓屋子更暖和,這就是咱們的新項目。”元善道。

回到辦公室開始召集衆人開會,幾名軍器監原來的大工匠們都聚集過來了,元善直接在紙上畫出了鐵爐子的模樣,而且着重介紹了爐圈子和爐箅子。

“你們看,只要有了這兩樣東西就能夠直接連接火炕搭建一個小一些的爐子,燒煤的利用率會更好,而鐵爐子做的地爐需要連接一個長長的鐵煙筒,可以達到很好的取暖效果。”元善道。

“就打造這個鐵爐子,先製作出來樣品在軍器監先使用一下,根據實際測試的數據再製定銷售方案。”辛良疇在一邊說道。

“沒錯。”元善道。

元善回了軍器監馬山就開展了地爐子項目,這個跟火炕生意並不衝突,在大唐工業產品是非常昂貴的,所以這鐵爐子面對距離的都是“高端市場”,主要針對王公貴族的,而且這還是從普通的地爐子開始的,之後還會有更好的產品比如說水套爐和暖氣片。

眼下就就生產簡單的鐵爐子,慢慢在將地爐子發展起來,元善將鐵爐子交給軍器監打造不是沒有理由的,畢竟在這裡有產量保障,而且從這裡銷售給王公貴族會更容易,再有使用爐箅子就需要燒煤,這正好能夠促進煤炭交易,最終受益的還是他。

工匠們見到元善都是熱情的,因爲在這裡幹活有豐厚的銀錢,雖然幾乎沒有自由但是他們的工作能偶讓他們的家人豐衣足食,而且這些人在元善的堅持下還有一些小特權,比如元善提出了軍器監私塾這個福利,讓工匠的子女都可以參加學藝,而且保證有推薦有能力的人到軍器監工作。

從一開始元善就將軍器監當成了一個利益團體來進行運營,以至於現在有火藥監的人加入也無法改變他們自己的小圈子。

剛在辦公室跟衆人聊了一些事情,杜如晦就過來了,杜如晦在朝廷中可是身兼多職,火藥局的事情全都有他監管,火器的設計圖紙以及測試數據最終都會落到他的手上進行保管,另外他還複雜監督火器的生產工作。

而這些對於軍器監的“原班人馬”並沒有影響,因爲元善這邊生產基本靠分包生產的鐵匠來完成,監內的三十名鐵匠只負責打造樣品和打造一些精品,火藥局併入前後都一直是這樣的。

能夠實現這種分配的原因,主要是因爲整個軍器監的人都是有元善來管理的,只不過是分出了不同部門而且,工匠組也是一樣,這沒什麼稀奇的。

杜如晦是什麼人,軍器監的事情他能不知道麼,見到這些人聚在一起商量事情就趕過來湊個熱鬧。

“杜尚書您來了,屋裡請。”宋康德立刻迎上去說道。

宋康德原本是九品錄事,現在是八品官,主要負責記錄和測試數據,所以這兩個人最近由於關係上的往來相處的十分融洽。

“元正監,你們在商量什麼事情呢。”杜如晦過來道。

“杜尚書,我們正在研究一種新的鐵爐子。”元善坦言道,這種事情肯定滿不足不如就直接挑明瞭說,這樣也避免了相互猜忌的麻煩,畢竟杜如晦是李世民的人,而且軍器監搞分包生產的事情也不是秘密。

“介不介意我也看看這個爐子呢。”杜如晦問道。

元善心裡說介意可是嘴上卻說:“當然不介意,這只不過是一個爐子而已,連嘉你就給杜尚書介紹一下。”

停了連嘉的介紹,杜如晦突然說道:“這東西好啊,我大唐樵柴很貴而煤炭便宜,若是能夠普及這個爐箅子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沒想到杜如晦會從這個角度出發來看待一個爐子,這還是隻看到這個爐子,要是讓他知道有爐圈和爐箅這兩個東西能搭建簡易的爐子的話,不知道他會怎樣想。

不過這個爐子雖然很獨特但是杜如晦並沒有繼續就這個話題繼續,而是對元善說道:“今天我過來主要是詢問一些關於火炮的事情。”

元善一聽是來談正事的就讓其他人先去忙了,然後單獨留下杜如晦在書房。

“杜大人,現在不是已經在生產火炮成品了麼,難不成出了什麼問題了麼。”元善問道。

“目前計劃生產十臺火炮現在正在打造之中,只是關於火炮的用法上還需要元正監給點意見。”杜如晦說道。

“不同的火炮有不同的作用,像這種小口徑的火炮要是用來圍捕罪犯更爲有利,只需要馬車拖拽就能夠讓其隨時移動,用來剿滅匪患是不二選擇,若是非要用在戰事當中最好是製作更大口徑的火炮才能滿足需求。”元善說道。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七十五章 熊孩子們第八百三十一章 客氣什麼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便麪第七百五十八章 福州刺史吳青遠第三百六十九章 非賺不可的買賣第三百四十六章 冷飲店與火鍋店開業第一百九十八章 找屎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真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巨鐵第一百二十四章 冰場運動會第五十六章 賬目第一百八十六章 錢堆滿倉第九百一十四章 貞觀十四年第五章 烏雞白鳳丸第一百二十六章 里正趙老實第一百九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體校擴建第三百一十七章 跟公主攤牌第一千零五章 監國的事第三十八章 蛇膽川貝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藝高強第一百八十章 開國縣子第六百七十六章 蘭州都督李君羨第四百零九章 蝗蟲熱賣第八百零一章 一個字“拖!”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宮的錢款第九百七十七章 面值一百貫第三十六章 三輪自行車誕生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扯到科考第六百八十一章 陛下的酒宴第四百七十五章 酒令到手第五十五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轉移話題第四百零六章 蝗災爆發第八百三十九章 升級擴音設備第七百八十九章 參觀動物園第五百二十章 鐵礦產量增加第九百一十八章 參觀工廠第十八章 吃貨的味覺第七百九十三章 歷史放過誰第五百四十四章 運輸擔保第六百六十章 建造十艘寶船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十二章 方正椅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開口五十萬貫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魄馬周第四百一十七章 溫泉項目第七百七十四章 戰報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三百二十三章 義診結束第一百零二章 早期複合弓第八百四十二章 鶯鶯燕燕第一百三十章 李淵陛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逐級升學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現礁石第四百九十五章 合成橡膠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五百與三五千第三百零三章 時間與金錢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勇的商業計劃第九百零九章 蘭州的鐵路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都督第六百六十九章 溜號的元善第九百五十九章 瀘州酒廠第六百六十九章 溜號的元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齊王李佑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唐小報第七百八十三章 隆太的事端第四十四章 被禁足的高明第六百八十七章 李君羨做先鋒第五百零九章 分產業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齊王李佑第三十七章 成製藥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落跑的程處默第四百八十八章 勘探隊第八百三十九章 升級擴音設備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行不是搬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侍女的晨練第六十九章 若蘭探病第九百七十三章 突然爆炸第九百六十一章 地方兵權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年煙花第四百零五章 起痱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富戶第七百九十五章 吐蕃來犯第二百七十章 撕名牌大作戰第三十二章 電擊療法第七百六十九章 船尾漏水第一千零二十章 皇帝出動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唐礦業公司第五百六十章 漢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化肥工坊會議第九百八十章 媚娘侄女第九百七十七章 面值一百貫第五百四十九章 制霸行爲第八百七十七章 長生與不死第七百五十章 田遠與薛仁貴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富戶第九百二十七章 全武將配置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第四章 大唐第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