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疏導員的待遇問題

兩位夫人都想去看看,元善很爽快的答應了,做着馬車就去了長安。

“夫君,我們要去看舞廳你怎麼還叫上曼妮,曼寧她們了呢。”獨孤若蘭問道。

“都說去舞廳,當然要有會跳舞的一起去纔好,到時候夫君教你跳。”元善說道。

“哼,夫君是嫌棄妾身跳的不好嘍。”獨孤若蘭嬌嗔道。

元善立刻解釋道:“誰說你跳的不好了,我還記得第一次跟你跳貼面舞的時候你表現的就很好,那手感…是舞姿柔美,天生就是個舞者。”

在一輛馬車內的杜千羽都聽不下去了,立刻道:“若蘭姐姐的身材真的很好。”

“千羽妹妹你也取笑我。”獨孤若蘭害羞道,其實她不知道此時的杜千羽比她還要羞澀,她可是知道跟元善跳舞時候的種種狀況,基本上都要注意元善那無時無刻不亂動的手。

聽着兩個女子聊天元善心情大好,但是元善對於馬車的減震效果還是很不滿意,想着怎麼樣才能將其改進的時候,目的地到了,和平坊商鋪門口現在這邊商鋪門前都成了停車專用了,一邊被富貴車車伕們給霸佔了,另一邊則是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停車位,當然這是要收費的。

只要在商城買東西,有消費憑證就能夠免費停馬車,給馬加草料服務是另外收費的,分爲高中低檔草料可供選擇,這些都是受到元善在開心棋館時候搞出來的那套,張三將這裡打理的井井有條,爲商鋪賺了不少的錢,元家有自己的獎懲制度這些都會記爲他們的紅包裡面。

元家的馬車一到,就立刻見到了和平商鋪的幾名家丁出來迎接,然後又是安排車位又是加馬料,服務是相當到位。

“這個張三真是越來越會賺錢了,看來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和平坊這裡的變化還挺大的。”元善嘀咕道。

從馬車上下來就看到旁邊商城的門前限流的人羣又換了一撥人,從後面馬車上下來的綵衣過來解釋道:“少爺這些人都是彭大海找來的一些傷殘將士,他們雖然上不了戰場可是在這裡幫襯着解決了人手不夠的問題。”

“給他們多少工錢。”元善一邊看着那幾個斷臂的中年人,一邊問道。

“每天五文錢。”綵衣道。

“豈有此理。”元善有些怒了。

綵衣還以爲給多了呢,便道:“少爺,五文錢已經很少了,現在長安用工每天每人最低都是這個價。”

“胡鬧。”元善再次叫道。

這下還真給綵衣嚇到了,她這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家少爺因爲工錢的事情發脾氣,頓時心中沒了主意。

就在這時彭大海過來道:“元正監。”

彭大海粗人一個以前見到元善也就還算客氣,畢竟這大唐縣男這種勳貴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尤其還是元善這種沒有繼承下來還沒有爵俸的人,就算有錢也沒用,在他們眼中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但是現在元善名氣可不小不是因爲他經商賺錢,而是因爲元善現在是軍器監正四品正監,是個實職官員掌管軍器監大大小小各種事情,更何況現在的軍器監名義上還算是工部的,可實際上那是陛下直屬機構。

彭大海離着老遠就先抱拳,然後纔過來打招呼,元善見到彭大海過來了,隨口打招呼應了句。

剛纔元善發怒的時候彭大海剛好過來也聽到了元善和綵衣的對話,還以爲有什麼不妥呢,這纔過來先打了聲招呼,接着說道:“元正監,這些傷殘兵,都是我找來的,每天五文錢也是在下替他們說的,如有不妥之處還可以少幾文錢,但是希望能夠給這些傷殘兵一個謀生的機會。”

“真是氣煞我也。”元善火氣聲來了叫出聲來。

頓時就引起了幾個傷殘兵的注意,其實元善等人剛過來的時候這些人就注意到了只是他們有職責在身都沒有擅自離開自己的崗位。

這些傷殘兵都是軍戶出身,家裡都是當兵吃糧的,傷殘之後他們的下場會很慘,想要賣力氣吧去胳膊少腿的也不好乾活,總之生活過的疾苦,彭大海這人面橫但是心腸不壞,他們前段時間幫着數到人流,可是他們每天也有公職不能長時間做這個,於是就想出了用一些傷殘軍戶來替代他們在這裡,每個人每天按照長安僱工標準,能讓他們每天吃上一頓飽飯就夠了。

這不今天這個事情沒有跟元家家主商量就定了下來,這不就看着元善發怒了。

“真是氣死我了,這些軍戶爲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爲長安城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而獻出青春,獻出血與肉,如今英雄落寞還遭到這麼不公平的待遇,他們幹着別人一樣的活爲什麼要只拿每天五文錢的工費,張三去哪了給我叫過來。”元善怒聲道。

張三在元家馬車來的時候就已經趕過來了,正巧元善正要找他他自己就來了,立刻驚慌失措的道:“少爺,我來了。”

“他們的工錢是你談的麼。”元善問道。

“是的。”張三道。

“胡鬧,以後記住不論是什麼人只要到元家工作,能適應這份工作就必須要給足他應得的崗位工資,你去算一下他們的工錢把之前的補上。”元善說道。

張三小心臟是砰砰的亂跳還以爲元善要懲罰他呢,沒想到是他想多了,於是在衆人的面說道:“這個事情是我考慮不周使家主惱怒,按照原價僱工標準普工每人每天十文錢管三餐,也就是說現在還欠在場的十二名疏導人員二百文錢,另外三餐摺合下來三千六百文錢。”

聽到這個價格,人們都驚呆了,尤其是那些軍戶們,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三餐的伙食費會有這麼多錢,在元善公開叫來張三說這個事情的時候,張三就明白了這是自家少爺要豎立一個典範,無論目的是什麼,他都相信這絕對不是出自同情。

張三也沒有算錯,因爲按照工人三餐標準來算每天每人每餐吃一張煎餅,一天三餐就三張煎餅,而這些煎餅都來自商城三層美食大廳,一張煎餅三十文,四十天,可不就這麼多錢麼。

接着和平坊商鋪內就有家丁擡了一個錢箱子過來,裡面裝的慢慢的四貫錢,這裡就是要給傷殘軍戶們分的錢。

彭大海都這會兒也是蒙了,沒有想到元善發怒是因爲錢給少了,心說有錢人的世界沒人懂。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名談判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八百四十七章 觀察人才第八百二十七章 盡了本分第九百四十八章 安排第三百一十二章 五星級酒店的構想第一百零七章 腦震盪第一百一十八章 雞湯配藥酒第八百零七章 祿東讚的建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職能變動第五百八十四章 宵禁第四十二章 員工福利第九百二十章 蘭州鐵路擴展第三十三章 李秀寧的故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綵衣的主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碎石廠第一千零一十章 薛延陀部來了第六章 一千五百貫錢第八百九十六章 衆女閨話第七百四十六章 沉船事件第九百四十八章 安排第七百五十八章 福州刺史吳青遠第六百二十六章 李淳風的求知慾第五百四十八章 職能變動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奇的好奇心第九百四十五章 狗不理包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便麪第三百零四章 藿香的作用第九十七章 和平坊蠟燭商店第四百三十二章 登船參觀第四百一十八章 鳥瞰圖第六百二十四章 挖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打土豪”的銷售模式第八百零三章 噶爾·欽陵贊卓第九百零九章 蘭州的鐵路第一百三十章 李淵陛下第九百一十一章 魏徵求見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唐礦業公司第五百八十三章 圖書館第一百三十四章 萬兩豪投第二百三十二章 肥皂工坊第七百六十章 穆慶元與薛仁貴第六百八十六章 碎石機訂單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貨商城開業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淵讓出太極宮第九百七十八章 錢票宣傳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高句麗滅第九百九十一章 逐級升學第四百四十二章 潰敗之勢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元昌的目的第三百七十章 大唐八月第七百三十二章 驍龍號第九百二十二章 吐蕃簽約第四百三十章 來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吐蕃來犯第三百一十三章 玻璃板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年煙花第六十九章 若蘭探病第二百零八章 告發元善第五百六十二章 陳華買酒第一千零六章 兵部日常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兵東突厥第八百六十八章 晉王李治第四百零一章 招標計劃第九百二十二章 吐蕃簽約第四百一十三章 鑰匙呢第一百六十六章 程處默和程懷亮第一百七十五章 女人花第八百五十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靖上門第三百五十九章 誰說老實人傻第七百七十四章 戰報第五百四十八章 職能變動第八百一十一章 幸福美滿嗎第二百二十五章 人滿爲患第五百六十二章 陳華買酒第三百六十二章 招商登記表第六百四十九章 麪條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肥皂批發價第六十五章 糧食不見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豪投八十萬貫第六百章 自行車貨運第四百五十五章 採購第九百九十八章 甲乙丙三級第三百二十五章 轉移話題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第八百章 趙吉祥第二百七十九章 孫思邈的聽診第八百零二章 鬆洲準備第八百九十一章 繼續海貿第六百一十三章 貞觀七年第六百八十章 外界地區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俏的棉花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官失財第六百七十章 樣板房第六百四十二章 扶桑三武士第六百五十章 新羅女的機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