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每石兩貫

元家莊園,太子到訪可是元善不在,於是太子等人又去了經濟開發區。

到了醫學院才找到元善,就見到元善身邊圍着一羣人女護士在似乎在解釋什麼東西,李承乾好奇的走過去叫道:“元善,你們在幹什麼呢。”

“原來是太子殿下。”元善轉過頭立刻說道。

“元善,想要找你可真不容易我剛從你的莊子上來,我有事情給你說。”李承乾說道。

“咱們去醫館的會議室談。”元善對李承乾說道,然後叫女護士們去工作。

剛進醫館的小型會議室,李承乾就開口說道:“元善朝廷準備買玉米了,這個事情由我來辦你快幫我想想辦法怎麼才能做到最好。”

“太子殿下,這買賣的事情自然是要與商人們談,不如這樣先將種植玉米的幾個大商家召集在一起談一談這個事情如何。”元善說道。

“這價格該如何談呢,朝廷開出的是每石兩貫錢。”李承乾說道。

每石兩貫錢也就是合每斤不到十七錢,這比現在的麥子便宜一半呢,朝廷這價格看來已經是知道成都玉米底價每斤十文錢了,再加上運輸費用價格差不多。

“漢中缺糧,大批的糧商都等着往漢中運糧賺錢呢,這個時候的玉米價格可能會稍微高一些,太子殿下要做好心理準備。”元善隨口說道。

朝廷收糧是在玉米計劃的時候就已經商量過的,這一部分糧食富商們是怎麼都可以出的其目的還是爲了商人本身,擴大商人的影響力,而李承乾像他問的事情元善只是隨便應付一下畢竟他不是李承乾的幕僚也沒有必要爲他出謀劃策,這涉及到站隊的問題。

皇家的事情元善是不準備參合進去的,但是李承乾要是跟他談生意那就另當別論了。

而現在的元善確實是跟李承乾談生意,現在已經有很多商人租賃集中倉庫來儲存玉米這短短的半個月就存儲了不下千萬斤的糧食,這還不算元家自己購買運輸過來的四百萬斤糧食。

而且這個數量每隔十天都會增長,集中倉庫現在都成了一箇中轉站了熱鬧的很,元敬在其中除了是倉庫租賃商還充當着貨物運輸商的角色。

跟太子聊了一些玉米的事情之後,第二天長安第一樓李承乾就召集了參與玉米計劃的富商們,當初這個玉米計劃可是頂着李承乾的名頭開展的,這會兒商人們都非常給面子。

元善今天也來了,他參與的玉米種植面積不多但是元家車隊現在可是一股不小的運力,但是這股運力並不是唯一,上次買馬其它大家族也是購買了很多馬匹加上在其它渠道購置的馬匹說實在的並不比元家車隊少,區別就是很多大家族的馬車都是在各地分配的,而不是像元家一樣將其集中起來使用。

人已到齊李承乾就叫人講明朝廷收購糧食的計劃的,今天在場的可不只是李承乾一人,而是朝廷派遣了好幾位官員一起參與,今天算是正是談判。

很快官員們和富商們就開始了一番脣槍舌戰,最後商人們絕對按照每石兩貫錢的價格出售玉米,但是不負責運輸。

朝廷是考慮到運輸經費後纔開出每石兩貫錢的,但是這運輸並不是集中運輸而是要直接分發道各個州府去這樣成本就會大大的增加,因爲路況和運輸距離不同耽誤的時間也不同商人們在經過仔細商量之後決定放棄負責運輸。

這樣兩方就有了分歧接着就在這個問題上開始太假還價,不過商人的態度非常的明確雖然朝廷採購的數量很大,但是比起他們自己銷售來說其實並不少賺多少。

李承乾這時候有點蒙了,他沒有想到商人們的態度會如此強硬,結果負責運輸的價格被商人們定在每石兩貫四百錢,這下輪到朝廷官員們爲難了。

結果第一場採購談判就沒有成功,其實朝廷採購的這部分糧食其實並不多在,經過跟朝廷稟報之後第二場價格以每石兩貫的價格進行收購,不需要商人負責運輸,統計朝廷一共購買三十萬石糧食,合計六十萬貫錢。

這些糧食足夠二十萬人吃半年的了而且加上朝廷從百姓手上收集的糧草足夠朝廷正常消耗的,商人們倒是不以爲意這點糧食對於他們來說不算什麼,免除了糧食運輸的麻煩商人們也是樂見其成。

合劑每斤二十文的價格商人們還是賺到的,就在朝廷採購糧食的時候成都那邊的糧食已經被銷售到了距離近的各個州府,採購價依然是二十文每斤。

元善都沒有想到這糧食價格會有如此波動剛開始的時候元家收的糧食才十文錢,經過朝廷採購之後這價格立刻就上升到了二十文錢。

大唐各地的糧商們紛紛趕往成都進貨,而且南方的糧商特別的多可是他們銷售的地方確實在北方,三十多個富商也是將玉米快速的運往各個家族中的產業中去,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整個大唐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人買到了便宜的玉米。

集中倉庫作爲張安的一箇中轉站也迎來了來自洛陽等地的各大糧商,經濟開發區每天都迎來送往大量的車隊,而藍田縣內的客棧酒樓等生意也是跟着異常的火爆,甚至連租借農家院的生意也開始興起了,沒辦法誰讓需要住宿的人多呢。

到了十一月底元家已經有三千輛馬車投入使用了,同時也接到了朝廷的一部分軸承的訂單,現在的軸承價格已經降到了一百貫一套,朝廷當即就訂購了兩千套軸承,生產這些軸承也就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至於朝廷怎麼用那元家工坊就不管了。

十二月初,元家工坊的第一臺蒸汽磨面機被打造了出來,飛輪帶動磨面機箱體中的長條鐵片將玉米打碎之後通過濾網來調整玉米麪的粗細,這臺機器看似簡單但是濾網的生產可是用了很多的功夫。

蒸汽磨面機的磨面速度非常的快,不過弊端就是磨出的玉米麪並沒有用石磨的細緻但是用來餵雞和餵豬完全夠用了。

以現在的玉米價格來看還並不穩定,所以元善現在也不收購糧食了只是將元家在成都種植的玉米先運輸回來,希望玉米價格降下來之後再另行打算。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承乾的烤魚第七百三十三章 鍋爐設計圖第四百一十七章 溫泉項目第一百八十九章 被打臉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你在朕放心第八百零四章 不好,有詐!第八百九十四章 善嘉的裝扮第二百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六十二章 花露水第八十二章 又快沒錢了第七十八章 扎針拔罐病好一半第六百九十九章 “打土豪”的銷售模式第五百二十八章 煤炭競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陳華第六百六十九章 溜號的元善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蹄鐵營生第六百八十九章 悶聲發財第五十七章 刁蠻凝洛第二百三十六章 素女經第五百二十六章 煤炭生意第七百五十一章 鯨魚出沒第三百二十五章 轉移話題第八百一十三章 欽贊回來了第七百七十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呂達第六百九十七章 恢復四郡第九十三章 轟掣天地第三章 藍田元家第四百一十二章 飲酒茲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高句麗亂第一百八十七章 財務危機第八百三十五章 勞工與奴役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成第八百三十五章 勞工與奴役第二百二十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五十章 田遠與薛仁貴第七百九十章 迎賓樓第四十二章 員工福利第五百六十四章 千羽隨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一千零七章 忙的不可開交第七百五十一章 鯨魚出沒第五百五十四章 長安的模式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皇帝想親征第七百四十二章 認女兒第七百五十三章 捕殺第九百零九章 蘭州的鐵路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五百與三五千第七百一十五章 最近有點虛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第四百八十八章 勘探隊第七百零五章 國公們再次投資第一百四十一章 紅佛女張出塵第二百九十七章 賬房先生的人選第一百八十四章 CBD開工第二百二十六章 巧遇單芳芳第一千零四章 真珠毗伽可汗第五百八十章 麗質的禮物第九百七十章 加大投入第三百三十九章 抄課本第四百五十九章 安置區出事了第二百九十章 黑膏藥第七百一十八章 落戶風潮第六百九十三章 蘭州刺史張文毅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妙蓮直播第七十一章 兵法的誕生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九百八十四章 皇子喝高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程處默和程懷亮第三十章 還是個老外第五百八十三章 圖書館第七百四十八章 仿製的窯第五百四十章 說書人董成第一百八十四章 CBD開工第三百四十八章 醫療物資第九百二十七章 全武將配置第四百五十八章 滄州商城分店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思考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元昌的目的第六百八十四章 錢行借貸第五百八十三章 圖書館第五百一十章 自作自受第九十九章 買十送一 上不封頂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更好的辦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車載大炮第五百六十七章 外來戶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騎襲營第六百三十二章 少府監正監何踱第六百五十八章 此刀無華第五百一十六章 參觀舞廳第六百九十一章 從建設倉庫開始第六百零九章 手動紅綠燈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裝玻璃大門第三十四章 女婢家丁第五百二十五章 防曬霜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堂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