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滄州商城分店

“大家現在都知道漠南地區的突厥勢力已經被我大唐剷除,可是俘獲的突厥人沒有選擇殺掉一方面是出於人道主義,咱們大唐畢竟是禮儀之邦殺戮的做法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既然留下這些人就是希望他們能夠通過在大唐的勞動付出而承擔他們曾經犯下來的罪孽,還有救贖他們的靈魂,而這一切需要的是大唐每一個人的努力,現在是敵對麼至少在安置區的這些人不是因爲他們現在已經生活在大唐的版圖上了,而你們這些讀書人則是肩負着民族融合的重任,教化這些突厥人讓他們成爲我大唐子民,爲爲大唐做出更多的貢獻,大唐的昌盛有是有你們的努力的。”

元善說完就有學子們狀態變得狂熱起來,給他們先扣一個大方向的帽子這些人還不自己往裡跳纔怪呢,讀書人什麼作重要不是他們的學識,不是關係而是名聲,於是站在元善面前六十多人激動了。

他們不知道原來他們還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爲大唐做貢獻,這時候的他們心裡都是一腔熱血,元善很無語因爲他還有更多的說辭沒有說出來呢,只是見到現在這些人的狀態他就知道不用在說了,氣氛已經變得熱烈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由張承望來辦了,建設學堂的資金很充足,不但突厥人可以學習順帶着周邊地區的漢人家的孩子都可以受到教育,反正教授這些突厥人學習也是從最基礎的識字開始的。

沒有雙語教師那就是直接教授漢語好了,在現在這種時候突厥人也不會反對在,就算是用強制交易方法也要這麼做,不參與學習的人將不會獲得交易允許,這招非常的狠但是元善是不會在乎的,就算是有人要反抗那不是還有滄州都督在麼。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大車的三字經就發放給了眼前這一衆人,在書名的下面還印着明晃晃的三個大字“元善著”。這些讀書人一看眼睛就在發亮不是因爲三字經給他們的震撼而是因爲這個對國子監學子們不待見的人竟然出書了。

看着數量還真的不少,接着元善就說道:“這就是教材,到時候在課堂上就用這個作爲教科書來進行教學,希望大家能夠做到有教無類。”

說完元善就叫人將這些人遣散了,聚集在這裡並不是事兒,先讓他們拿着這些三字經回去先腹瀉一下,等學堂建設完善之後就可以直接上課了。

解決這個事情元善算是鬆了一口氣,這下對那些商人們也有了交代。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元善算是有了空餘的時間,滄州這個地方面朝大海環境非常的不錯,只是這幾天漁民們打撈的綸布數量有些減少,不是這些人不願意去打撈而是經過前階段的瘋狂打撈近海區域的綸布已經不是那麼多了,不過綸布的數量還是依然很多就是每次打撈也是需要一番周折。

元善坐在書房內看着賬本,這是綸布銷售的賬目,薄利多銷的產業還是很賺錢的,只是現在這個產業雖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可是冬季怎麼辦,可能面臨斷貨畢竟冰凍綸布的口味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接受的。

再說一味的打撈也不是辦法,畢竟這些東西生長速度也不能抵擋得了人們的食慾,吃到物種瀕臨滅絕的事情還少麼,所以元善在綸布這麼賺錢的時候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那就是一方面減少昆布的出貨量另一方面則是開始推廣海鮮產品。

現在元家工坊可是能夠生產玻璃瓶子的,於是海鮮罐頭的想法就應然而生了,這部分必然不是普及推廣的食物而是走的高端的路線,而且銷售的時候是隻賣罐頭不賣瓶子,而且這種罐頭食品最先則是開始在臨海區進行推廣。

不但如此在現在臨海區晚上燒烤攤上更是多出了很多海產品,比如說烤魷魚就是這幾個月工人們最喜歡的食物之一,另外一些章魚也是非常的美味,還有各種蟹類。

“夫君我們回來了。”獨孤若蘭和杜千羽走了進來道。

“滄州縣的商城情況怎麼樣。”元善隨口問道。

“已經有幾家商鋪開業了只是,只是滄州這裡不比長安銷量不是太好。”獨孤若蘭說道。

這段時間元善隨便弄了一個綸布的生意就好得不得了,於是獨孤若蘭和杜千羽商量了一下便想要在縣城內開設一家元家商鋪分號想着也是要好好的發展一些可是事與願違,雖然商城是開起來了是一家四層樓閣直接被獨孤若蘭兩女跟盤下來了,很快就開業了主要銷售和平坊商鋪的成衣之類的物品,可是這滄州本來就不富裕,而且那些衣服在長安是很流行的偶爾商人們也是經常穿可是想要在當地進行推廣效果並不好。

只有一些大戶人家的公子小姐們有時候纔會購置一些,但這畢竟是少部分,這幾天元善明顯感覺獨孤若蘭和杜千羽從長安縣商城回來的時間越來越晚,元善也是很好奇。

杜千羽有些尷尬,她對做生意沒什麼主見這段時間跟着獨孤若蘭也是累壞了,不過見獨孤若蘭這麼積極她也只能跟着一起。

滄州商城分店,商品主要是還是來自於元家的,一些小吃在這裡放在商城中售賣並不是很好的選擇,元善也一直沒有參與其中,最近他太忙了現在看來不得不參與一下了。

聽了獨孤若蘭說完商城的情況,元善就知道其實這跟商城經營管理沒有關係,更多的還是因爲滄州這個地方還是難以接受這種形式的商鋪,歸根結底還是因爲這種趨勢在滄州並不明顯,感覺商城中的衣服都非常另類。

別開在長安這些衣服賣的很好,可是地方不同經濟水平和潮流不一樣所以只有那些有錢人家裡有在長安來往的人才弄的東西,而更多不懂的人則是佔了多數。

想要改變那就只能靠日積月累的宣傳了,但是顯然現在並不能夠滿足這樣的要求,畢竟不能在滄州帶太長時間。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九百六十三章 南衙十六衛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靜待風雲第二百一十三章 炸膛第一百七十二章 棉布上市第七百二十六章 獅武大會第六百零九章 手動紅綠燈第五百一十三章 開礦授權會議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條大補湯第八百九十六章 衆女閨話第八百六十九章 李承乾要地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家調料第九百零二章 戶籍落戶第二百三十六章 素女經第八百二十九章 女婿不好當第七百五十章 田遠與薛仁貴第六百四十九章 麪條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土陶工坊第八百六十章 山本一山第七百六十八章 發現礁石第五百零七章 新羅遣唐使金明忠第八百七十章 哥哥弟弟舅舅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衙校場第一百三十章 李淵陛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鬧事鬧大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賬房先生的人選第四百一十一章 貞觀二年八月第五百三十七章 選擇禮物第四百九十四章 元善的態度第四百一十四章 貶官回家第一百一十一章 整人計劃第八百四十七章 觀察人才第一百二十章 糖葫蘆第五百六十五章 談起素女經第四百六十四章 再次虛弱第八百六十四章 三島在手第九百零四章 長壽酒第八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五百萬貫第五百二十三章 機械與人工第四十八章 秀寧心思第四百五十二章 綸布第五百四十九章 制霸行爲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家調料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富戶第三百五十九章 誰說老實人傻第三百五十一章 永和坊薛家商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冠名商家第三百四十章 宣傳廣告第四百三十七章 相親活動第九百三十四章 吳天德第八百八十二章 洗衣設備第八百七十章 哥哥弟弟舅舅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仙子第五百五十章 狀元書局第四十八章 秀寧心思第四十二章 員工福利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五百與三五千第四百一十七章 溫泉項目第五百六十五章 談起素女經第七十五章 熊孩子們第三百三十章 受關注的玻璃第三百九十一章 每石兩貫第四百九十章 此處應該有掌聲第九百九十章 薛延陀異動第六百五十章 新羅女的機會第三百五十章 百貨商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藍河村項目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選計劃第六百七十四章 圈地建商貿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貨商城開業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十六計第九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夢想第一百六十三章 衝進杜府第四百三十五章 烤魚第三百七十二章 準備招收三百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最近有點虛第二十三章 石灰石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八百一十三章 欽贊回來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朝堂扯淡第五百二十八章 煤炭競爭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稅第一百一十章 蒲州相遇第九百八十章 媚娘侄女第三百六十四章 指示牌第九百七十一章 開學儀式第四百零四章 皇家冰庫第七百一十四章 太子的入股計劃第六百六十三章 三輪蒸汽貨運車第三百八十五章 養豬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俏的棉花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選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成第四百零七章 油炸蝗蟲第一百七十三章 加入裁判隊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礦事宜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三百六十六章 倉庫視察第七百一十二章 出售軸承製作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