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的訂單

貞觀五年下半年。

大唐迎來了豐收,玉米作物產量持續增加,相應影響的就是長安養殖業的發展。

百姓們豐收的是糧食,商人們收穫的就是銀錢,朝廷收穫的是江山穩定,百姓安康。

“侯爺,集中倉儲今年的糧食太多了,馬車不足已經開始週轉的時間了,元家的車隊現在全都投入使用也不夠。”周到道。

藍田集中倉儲這邊的事情一直都是由這位周管家來負責的,名義上還是元家莊園的管家可是做的卻是管理產業的活。

元善聽了周到的苦難後心裡非常明白,可是馬車也不是說製作就能夠立刻有大批投入的。

“周管家,現在的情況雖然有些艱難但是問題始終會被處理的,馬車不夠那就暫時先用人力吧,必須保證客戶的利益。”元善道。

周到道:“是,老夫這就去辦。”

“老周你現在都是這裡的管事了,怎麼說話還是這麼客氣。”元善調侃道。

“侯爺,無規矩不成方圓。”說完周到就去做事情去了。

周到說的沒錯,元善今天過來就是來檢查自家產業的,一開始就採用現代化的管理,所以賬面上需要查的東西都有統計,至於經營上的事情他完全不用擔心。

查看了一番後發現這倉庫使用率還是不太高,還有大量的空間沒有利用起來,但是目前的運力來說也只能這樣了。

車隊一直都是制約着貨物運輸量,這引起了元善的關注,就算馬車再多也無法滿足大唐的需求,想着現在元家還是挺有錢的,不如開始建設一條火車線路,將蒸汽動力發揮出來。

修鐵路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不但需要大量的鋼鐵還需要技術投入,還有人力物力投入,不過這些事情能夠難住他麼,顯然不能。

他現在可是監管者軍器監,想要提高冶鐵技術並不難。

“藍田縣城到長安要修建一條鐵路,這樣往返兩地就很方便了。”元善嘀咕道。

接着在紙上開始塗寫着東西,上面是寫的是修建鐵路的事情,工程量很大,各方面體現大唐綜合能力的時候到了,想要讓元善出錢這沒有問題,但是前提是朝廷必須提供便利與支持,這條路可不能白修。

想着現在還不是時候李德謇與李德獎現在可是在滄州呢,想要讓他們回來製造火車頭可不現實。

將剛剛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後就走出了集中倉庫的辦公區,他還要查看一下倉庫的現場工作情況。

集中倉庫這裡存放的玉米都是從成都那邊運送過來的,開墾出來的地每年都會爲投資的富商們提供一個相對固定的利益,養豬長的利益鏈條就是從這裡來供應的。

長安周圍的種植用地都比較少,所以糧食主要靠其它州府來供應,這是長安地理位置的一個短板,不過有了玉米之後這個地區的發展也不會因爲糧食而受到制約了。

剛上秋養豬場的育肥豬就上市了,而主要消費羣體並不是百姓而是那些王公貴族們還有富商,早就習慣了豬肉的他們現在的生活更是離不開這些肉食。

以前總是吃羊肉,可是羊肉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價格還是數量可都不是普通人都能夠吃得上的。

好的食材決定飲食習慣,這不剛上市這的豬肉緊俏的狠。

經發部的三家分錢雖然賺的不多,但是勝在這是個長期的賺錢項目,還有就是已經建成的養豬場也是固定資產。

今天經發部就不用在與這些商人聯合了,就算要聯合商人們想必也會由於的,因爲他們自己養殖的話分出給經發部的利益將會重新回到他們手上,至於銷售,商人們可是不缺店鋪。

無論這些商人怎麼折騰,成都的糧食都是需要在集中倉儲來進行週轉的,不然這麼多的糧食商人們也是沒有地方放的。

“侯爺您怎麼過來了。”周到見到元善來到倉庫這邊立刻跑過來道。

“沒事,我就是過來看看,你們繼續忙吧。”元善道。

在倉庫這邊巡視了一圈後就離開了。

剛回到侯府綵衣就道:“侯爺,剛纔工部尚書派人過來說新的馬車已經準備交付了,讓您派人過去接收。”

“恩,備車去工部。”元善道。

這剛進家門還沒兩分鐘就又出門了,不過不是乘坐馬車出門的,而是做的富貴車,這是張三特意留在侯爺府的專用車。

現在元家的馬車全都調到集中倉庫去了哪裡還有,所以只能靠人力來拉車。

車伕一路小跑,從侯府到工部沒用多久,元善到了工部就見閻立德早就等在這裡了。

“元僕射你可來了,這是最後一批五百輛馬車,正在套車這些是需要簽收的單據。”閻立德道。

“沒想到你們工部速度還挺快的嗎。”元善道。

點貨這種事情自然有人來完成,他只負責簽收文件就可以了,事情談妥這邊將馬車交接給經發部,尾款也隨後就進行結算。

從尚書省經發部的錢庫運錢過來還需要點時間,於是兩個人又開始聊了起來。

“元僕射,這臺鋸實在是好用,目前陛下已經承諾讓軍器監爲工部定製一批設備了,這個事情不會影響到你吧。”閻立德問道。

“用老子的設備進行仿製不影響纔怪呢。”元善心道。

“當然不會軍器監已經付過錢了。”元善說道。

其實朝廷給的並不是專利權使用費,而是發明費,就像在曲轅犁一樣幾十貫錢的樣子,他根本都沒有在意。

“陛下對工部十分的重視,有了這些臺鋸以後的木材加工可就省力多了。”元善隨口說道。

“是啊,對了今天還有一件工事要談。”閻立德道。

“什麼事情。”元善疑惑道。

“是這樣的朝廷準備定製一批馬車,馬車上所需要的軸承是否能夠再讓一些利。”閻立德說道,顯然他並不擅長講價,但卻是很容易講價的。

元善一聽就明白了是朝廷下訂單了,很好奇的問道:“要多少軸承呢。”

降下這種事情他可不會輕易答應,促銷是促銷基本都是出於某種目的的,眼下他又不缺錢自然不會主動提出降價的,但是既然閻立德開口問了他也不好不給面子,所以就試探的問問。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三百七十章 大唐八月第八百七十四章 飛天的辦法第五十五章 回家第七百三十六章 開店熱潮第一百二十四章 冰場運動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場面很亂第二十五章 嚎叫派的野獸們第九百九十二章 滄州會議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宣而戰第七百零一章 國公參觀團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九百一十六章 蘭州菜刀第四百七十一章 陶福第六百六十六章 建房問題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發部年終會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羣憨貨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三百一十一章 推銷蒸汽機第八百六十九章 李承乾要地第三百零八章 單道真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棍當定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被打臉第九百九十七章 五萬新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宮的錢款第七百九十二章 商人的無奈第三百零三章 時間與金錢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相聚第九十九章 買十送一 上不封頂第八百八十四章 洗衣設備訂單第五百四十一章 新行業的崛起第七十八章 扎針拔罐病好一半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六百零七章 單車幫第五百八十五章 打太僕寺的主意第八百五十九章 遇到風浪第二百六十章 集中倉庫預算第九百六十五章 擴充兵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富戶第六十九章 若蘭探病第四百八十四章 陳華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鎮老中醫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七百九十四章 再回蘭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四百二十五章 蒸汽動力船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家調料第七百零四章 牛馬市場第九十章 元家二夫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找屎第三十五章 開窯燒石灰第六百一十九章 建設基金納入錢行業務第八百三十六章 黑色料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承乾的烤魚第四百零八章 紈絝高純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李承乾要地第六十一章 這不是緣分麼第四百九十二章 明天會更好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選計劃第九百九十九章 推廣衛生紙第六百七十一章 豆腐第七百八十八章 藍田縣開國公第二十八章 走着繼續花錢第七百七十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玩球有癮的一羣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鍋爐壓力第三百章 六名女賬房第五百零五章 鄭奇到訪第九百七十四章 體校擴建第九百六十五章 擴充兵馬第八百九十六章 衆女閨話第一百八十八章 尉遲敬德的收藏癖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礦事宜第四百零二章 錢山變錢堆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時工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錢第三百九十二章 馮智戴的突然來訪第七百一十二章 出售軸承製作設備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材商會的發展計劃第七百二十七章 冠名商家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高句麗亂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雞吃米圖第一百五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哨箭第二百三十九章 來跟我扭第五十一章 尉遲敬德第四百三十四章 魚鉤第四百九十八章 拍賣會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一千零四章 真珠毗伽可汗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第九百二十章 蘭州鐵路擴展第二百零六章 呂達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賜婚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衝進杜府第八百零六章 侯君集急了第九百六十章 經發部有錢嗎第六章 一千五百貫錢第三百零三章 時間與金錢第五百六十一章 李元昌與蕭銘遠第二百八十四章 藍田經濟開發區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