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高表仁到訪

兩地銀錢大額交易的問題,元善早就想要開辦銀行出來,最早的銀行其實也是在唐朝出現的,只是不多那時候都已經是晚唐了。

“這大額金銀運輸風險太大,若是能夠在江南開一些銀行就會減少很多麻煩。”元善說道。

“元僕射說的這個銀行是什麼。”蘇振南問道。

“銀行,簡單地說就相當於銀錢兌換商,無論誰再哪個銀行存錢,都可以在其它各處的銀行憑藉存錢憑證進行取錢,這便是銀行的支取功能,若是今天有銀行在江南開設,收復貨款就不用蘇掌櫃到長安來跑這一趟了,叫人將取錢的憑證直接快遞過去就可以了。”元善解釋道。

“銀行竟然如此便利。”蘇振南讚歎道。

“是啊,話雖如此但是想要將銀行開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元善道。

“元僕射謙虛了,如果真的能夠開啓這個銀行,到時候錢財中轉就方便多了。”鄭滿意道。

“其實銀行除了可以在異地支取之外,還可以將錢儲存在銀行收取利息,蠢得越多收穫的越多,通常都是以年限爲準,利滾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總比將銀錢放在家中合適的多。”元善道。

“這麼一說還真是如此,如果元僕射能夠開這樣的銀行,鄭某倒是不介意將錢財存入。”鄭滿意道。

“哈哈,鄭會長真是豪爽之人。”元善道。

“好了,你們繼續吧,本官還有事情要談就先忙了。”元善道。

“元僕射真是有勞了,我們的事情已經談妥也不打擾了,蘇某就告辭了。”蘇振南道。

隨後他就跟鄭滿意一起離開了。

人走之後,元善便叫來樑明道:“最近虞景明他們的情況怎麼樣。”

“他們都在反應人手缺乏,火車項目進度提高了不少,剛剛軍器監的人傳來火車頭製造的進度情況,這不剛要拿給您。”樑明道。

“恩,如此看來也指望不上他們能夠騰出手來了,這樣吧我這裡有一個銀行的提起你先去找一些人先籌備,等時機成熟再實施。”元善道。

“銀行?”樑明知道這肯定又是個新奇的事物。

“是,屬下稍後就去辦。”樑明道。

“元僕射,樓下有個叫做高表仁的想要求見。”迎賓人員上來道。

“高表仁,讓他上來吧。”元善立刻說道。

這高表仁不就是新州刺史麼,因爲出訪扶桑沒有在舒明天皇的面宣讀聖旨因此被罷官,他能來元善感到非常的意外。

“在下高表仁見過元僕射。”高表仁道。

元善見到除了高表仁自己還帶來了一衆人等,約莫能夠三四十人的樣子,這樣的場面還是有點奇怪。

“前來長安是爲了感謝您在陛下面前爲某開罪,不然某可能早就成了階下囚,聽說元僕射開了船廠,也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只能將新州的造船工匠帶來,也是爲他們某個生路,如若不需要某便讓他們回去。”高表仁道。

元善看向一羣工匠,心裡是喜歡的緊,要說這北方造船工匠可是非常缺乏,通常都是南方造船工匠的手藝更勝一籌,再看高表仁,按照朝廷那些人反應的情況是他絕口不提扶桑的事情,沒有想到竟然是如此開朗之人,通過觀察他確信在扶桑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過這個事情似乎已經告一段落再去糾結也沒有意義。

新州造船工匠,按照地理位置來說大致新州在廣東,而廚房扶桑的時候應該就從那裡出發的,再說這個高表仁隋朝的時候可是渤海郡公,而且也是渤海人,對於海路可是非常的瞭解。

看高表仁帶着一衆人這次來可不簡單,總感覺這是有納投名狀的意思。

而這人帶來的“禮物”可算是投其所好,根本無法拒絕,這些船匠是可遇而不可求啊,於是問道:“高兄,本官好奇這些船匠可不好僱傭,你是如何將這些人帶離新州的呢。”

“某不才是散盡了家財才讓他們跟來的。”高表仁道。

元善一聽心說果然是投名狀,這個人可沒有那麼簡單。

想了一下知道這人似乎還真有可能是爲了報恩來了,畢竟他們之間沒什麼交際,再說現在人家被罷官從新州回到長安也沒有什麼不對。

“高兄以後有什麼打算呢。”元善道。

“某來長安主要是爲了感謝您的大恩,你我素不相識竟然能夠爲某開脫,此事已了某就打算回渤海老家了。”高表仁道。

“這樣也好,滄州與你的老家距離不遠,不如就跟着這些匠人隨行好了,如果高兄想要謀個工作到時候可以到滄州船廠看看有何時可做,現在滄州船廠可是需要人才相助的,不知道高兄是否願意幫忙。”元善道。

說着這就有些邀請的意思了。

高表仁可不傻立刻就聽出來了,他沒有想到對方能夠邀請他,再想到他散盡家財回到渤海其實也無事可做,而且在官場也是受到了挫折,忽然覺得去滄州船廠工作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再說他對於海路與造船並不陌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許更好。

“既然元僕射這樣說了,某自然元善去滄州船廠做事。”高表仁道。

“好吧,樑明你去安排一下先去準備一下讓他們安置在客棧。”元善對樑明道。

“高兄旅途勞頓,就先去休息吧。”元善道。

衆人離開之後,元善還囑咐了樑明讓他將船匠的情況統計出來。

一天見了兩撥人了,今天的經發部的工作都還沒有辦呢,接下來的時間他決定將一些還沒有看到進度報告看完。

看來半天,才發現現在火車項目施工的進度雖然有所提高,但是鐵軌的生產依然還是硬指標,另一方面滄州的窗廠來信說寶船已經開始建造,蒸汽動力將會安裝在一艘三十米長的船上。

雖然船體不算太長,但是有了蒸汽動力後這艘船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

“元僕射,棉花商會會長鄭奇到訪。”樑明走進來道。

“今天這是怎麼了,怎麼這麼多人來。”元善感覺有些無奈,只能先放下手上的報告出去迎客。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六十四章 獵人訓練班第一百零二章 早期複合弓第七百四十七章 越州基業第八百零八章 襲擾不斷的騎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師哥們第五百二十三章 機械與人工第六百八十四章 錢行借貸第四百章 經濟發展部第九百一十四章 貞觀十四年第八百七十八章 魔怔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蠟燭代理商第九章 枯茗羊肉第九十九章 買十送一 上不封頂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跟女人講道理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五百九十五章 高表仁歸唐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十六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材商會第七百五十四章 魚脂第六百零八章 認了幾個小弟第三百五十章 百貨商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役與雜徭第九百零二章 戶籍落戶第三十九章 琉璃荷葉第五百二十章 鐵礦產量增加第九百二十四章 免費運石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準備禮物第七百零五章 國公們再次投資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車計劃第九百三十九章 衆人密謀第九百九十四章 獨立部門第二百二十七章 昕月落枕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人送禮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平坊商城開業第六百三十三章 近視鏡第六百三十三章 近視鏡第六百六十章 建造十艘寶船第一百三十八章 楊山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榮升酒宴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始花錢第八百五十七章 雖遠必誅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便麪第三百四十三章 買馬計劃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都督第六百五十六章 金釘棗陽槊第三百五十二章 專利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聚集在藍田縣第四百九十二章 明天會更好第八百九十八章 薛仁貴的專業第七百二十七章 冠名商家第八百一十五章 第二天談判第八百五十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平坊商城開業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輸南拜訪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藝高強第八百二十六章 吐蕃公主乘火車第三百六十四章 指示牌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封回信第五百五十三章 洛陽商團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銷三輪車第八百七十八章 魔怔了第七百零七章 不淡定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上帝是誰第八百九十六章 衆女閨話第一百九十五章 單獨約見第九百七十六章 勞動力不足第四百四十九章 滄州刺史姜承望第九百零三章 青稞藥酒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型鋼材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行不是搬家第六百零四章 研習素女經第三百八十八章 滷蛋第七百九十七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六百七十六章 蘭州都督李君羨第五十八章 棋館會員費第三百三十三章 彭徼巡的難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弘文館助教第五百九十七章 五石散第五百零一章 火車的預想第八百九十八章 薛仁貴的專業第二百八十七章 義診開始第二百八十二章 繼續忽悠第二百九十九章 厚德載物第三百七十二章 準備招收三百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爭霸比賽第七百三十一章 經發部內的決定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地醫館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千萬貫第八十六章 水泥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底洞第二百六十九章 將軍營第七百三十六章 開店熱潮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稅第二百六十五章 苑君璋降唐第一百二十九章 八字犯武第三百一十三章 玻璃板第五百九十七章 五石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