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便麪

發生的很多事情元善都不知道,此時的經發部正在籌備秋收的事情,鄭州的糧食數量很龐大,經發部爲了運輸這批糧食可算是動用了所有的運力。

鄭州的種植土地面積很大,再加上經發部的投資,這一年的收成可是整個鄭州的六倍,如此多的收成看似投入很多,實際卻是能夠節省一多半的成本,而獲得的利益卻是累積增加的。

大批量的糧食被運往長安,糧食價格比起上一年的還要多,成都的基地同樣收穫着大量的糧食,現在都已經開始供應給南方多個州府的百姓了。

成都的糧食基本上就不用往長安運輸了,鄭州糧食的收成足夠大唐北方很大一部分百姓消耗的。

豐收年對於商人來說可也不算太好,因爲糧食價格下降的幅度很大,米鬥三文錢都已經是高價了,平均穩定在兩文錢,這還是當屬好米。

玉米的價格更是降到了米鬥一文錢,於是今年的豬行形勢很好,養殖戶們打算售賣的小豬崽大部分都成了育肥豬。

肉價浮動較大,雖然糧食便宜了,豬肉在長安城可是非常流行的,就連洛陽現在的貴族圈也開始逐漸在適應豬肉,效果還非常好,呂子昂還以爲豬肉要被經發部收購呢,誰成想洛陽的客棧就將這些豬肉給消化了。

紅燒菜系等以豬肉爲主的菜單在洛陽正是流行的時候。

於是同時好消息也是一個接着一個的傳來,火車項目第二工程,已經基本完成,百餘公里的鐵路竣工速度提升了三倍。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爲鐵路讓李世民看到了它與邊軍的緊密結合,加上工部已經有了水泥的配方,生產起來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大規模的窯廠完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想不快都難。

另一個好消息是近視鏡加工技術有了新的突破,精準度再次提升已經達到了可以進行批量生產的水平,很多人都看不明白爲什麼遇到一個近視眼的問題,就投入如此多的人力與物力去進行解決,這樣一點都不划算。

因爲近視的人羣太少了,琉璃精品還極爲稀少,投入如此之多簡直就是得不償失。

不過事情竟然成了,便開始羨慕起這近視鏡能夠產生的利益。

之前都沒有什麼,讓元善最爲高興的是滄州船廠來信說是寶船完工,下水後的寶船很穩,行駛速度更快。

因爲船體的優勢強過普通船太多。

兩兄弟的名氣跟着也大了起來。

整個秋收的時節過後,經發部算是在鄭州徹底的建立起了威信。

經發部給百姓們帶來了直接的好處就是大量收購百姓手上的糧食,結果大量的糧食被經發部收購,數量多到差點就將經發部的錢庫給掏空。

緣來茶樓,大經發部量的錢幣流通出去幾乎已經沒有了存款,不夠的地方全都是從錢行借調。

正是因爲此時還有錢行幫助才能讓經發部順利的做了一個過渡。

對於賺錢可是元善的強項,近視鏡不是剛突破技術瓶頸正在進行實踐過程了麼,於是近視鏡面向市場銷售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第一個趕過來的就是鄭滿意,量身定做元善親自爲來人進行測試,一副近視鏡價格高到一千兩百貫,鄭滿意是第一個進行視力測試的,也是對外銷售中第一個得到近視鏡的人,也算是完成了元善對他說的話。

過了半月元善才將鏡子送到鄭滿意手上。

“鄭會長,近視鏡已經做好,需要戴上適應後才行。”元善道。

鄭滿意點點頭示意明白,接着就將眼睛給戴上了。

“有沒有覺得有什麼不適的地方,如果有你就說出來。”元善說道。

一炷香之後,鄭滿意興奮的道:“真清楚,是一種久違的感覺啊。”

鄭滿意在一旁感嘆着,元善心裡也是嘀咕着,這一千兩百貫可是一筆大收入,接下來還有一些訂單要進行製作,便跟鄭滿意道了別。

幾天之後經發部關於近視鏡的訂單全都被一一製作出來,交付完成後在進行收款金額總數高的離譜。

短短几天就將經發部欠下錢行債務給平消了。

經發部依然還是那個可以將大唐商業發展的更加昌盛的一個朝中的特例。

有了錢心就不會慌,經發部發展勢頭良好,第二輛火車頭的建設項目已經完成了七七八八,建造速速也是非常的快。

因爲工部派人過來告訴元善說朝廷會接管剩下的鐵路建設。

雖然突兀但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元善也只能將項目讓給朝廷來做,經發部從某種角度來說算是真的抽身了,不用在被鉅額的項目經費而壓着所有人的神經,元善反倒是省心了。

某些東西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算朝廷不會輕易的介入,他也是會適當的做出一些調整的,畢竟是封建社會好處不能夠一家獨享,若是一家獨大可是會被惦記的,俗話也說了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不是麼。

接連的好事過去了,經發部也在折騰中抽身出來,這倒是讓元善可以安心的好好的發展種植項目,有糧食纔是最基礎的。

只是讓很多人感覺意外的是,經發部沒有對朝廷的一紙公文後出現什麼特別的事情,而是都在好奇元善在做什麼。

很多人都意識到從上次他們見過元善的時間來算,已經快半個月沒有見到元善的身影了,元善也沒有去過元善茶樓。

此時的元善可沒有閒着,而是在侯府的院子內在製作一種油炸的麪條。

獨孤若蘭看着有些心疼似乎覺得元善的這種表現跟朝廷強行介入鐵路項目有很大關係,其實素不知是她想多了,只不過是元善想吃方便麪了,又不想直接從系統中兌換,所以他就持有一顆創造者的心態,在美廚娘云溪等一種幫廚團隊的合作下開始了嘗試。

“味道好香啊。”藍嵐在一旁看着,也不知道用油炸面是個什麼味道,在元家這麼就她也沒有吃過元善現在正在製作的麪條,看上去硬邦邦的看幾眼都不確定東西到底能不能吃。

щшш◆тt kan◆¢ ○

反而是元善很自然的將新制作出來的麪餅放入口中咀嚼,反覆的進行嘗試。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七百一十七章 藍田縣房契第八百五十三章 血腥征服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條大補湯第一百九十九章 跑酷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五百一十八章 購買人口第八百四十三章 人不可貌相第九百九十章 薛延陀異動第八百五十八章 又遇媚娘第六百九十六章 五萬戰俘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總會的構想第三百九十九章 班底第七百一十七章 藍田縣房契第二百一十八章 蒸汽打井機第七百零九章 商業家族第二百九十五章 實地考察第五百零五章 鄭奇到訪第四百九十八章 拍賣會第三百五十九章 誰說老實人傻第五百六十二章 陳華買酒第五百四十九章 制霸行爲第九百七十三章 突然爆炸第六百八十二章 太子賣煤第七百九十四章 再回蘭州第六百零三章 婉柔與玲瓏第六百九十一章 從建設倉庫開始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一千零九章 授旗儀式第三百五十三章 元氏活血通絡膏藥第七十九章 彈琴唱歌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五百六十一章 李元昌與蕭銘遠第七百七十九章 南北通商第一百二十四章 冰場運動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底洞第八百九十八章 薛仁貴的專業第九百四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九百零一章 青稞第一百一十八章 雞湯配藥酒第四百三十八章 滄州船塢第五百三十四章 緣來茶樓第九百四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奇的好奇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提賜婚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本久美第六百一十五章 擴大鐵礦產量第九百三十一章 壟斷與監視第四百三十二章 登船參觀第四百七十章 鄰家女孩第六百七十章 樣板房第五百六十二章 陳華買酒第七十七章 新生霍達第五百二十章 鐵礦產量增加第五百一十八章 購買人口第四百三十三章 獨孤氏血脈第七百七十七章 馮盎的氣色第八十二章 又快沒錢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滿春院佳麗第二十三章 石灰石第九百零四章 長壽酒第三百五十七章 押上血本的回報第五百六十六章 鳳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九章 落跑的程處默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豪投八十萬貫第八百七十六章 唐儉拜訪第七百零六章 昕月與綵衣第七百七十四章 戰報第四百零八章 紈絝高純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攝政王蘇文第八百二十一章 城防戰第六百零四章 研習素女經第七百六十四章 海島圍攻第六百五十三章 火鍋店相遇第八百七十七章 長生與不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鯨魚出沒第九百五十四章 禁軍教頭第九百四十四章 盧國公家程處默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錢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俏的棉花第二百二十八章 組團參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靜待風雲第四十二章 員工福利第一百九十四章 被氣暈了第四百零一章 招標計劃第三百三十五章 若蘭的反常第六百零五章 全民貨運計劃第九百零八章 安裝燈泡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宣而戰第四十一章 藥酒進行時第三百四十八章 醫療物資第五百七十九章 火車項目第五百七十五章 離開梁州第九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宮第六百九十一章 從建設倉庫開始第七百八十九章 參觀動物園第七十二章 陝西涼皮第四百三十一章 蒸汽動力船下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巨響震天第七百四十五章 遇到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