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五萬戰俘

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正在研究吐谷渾的地圖,大唐兵馬從蘭州一路行進,集結了二十萬大軍直接到了邊界河州在往前就是吐谷渾的地界。

他要在這裡一舉拿下吐谷渾的同時準備進軍吐蕃,這是一場大戰,二十萬兵馬消滅吐谷渾沒問題但是到了吐蕃後會建立大營分散兵力進行戰鬥,分散兵力進行戰鬥就很有講究了。

李靖正在琢磨的就是這個事情。

“大總管,先鋒軍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出發。”李君羨說道。

“一炷香之後先鋒軍出動直取吐谷渾。”李靖道。

大軍準備開拔,先鋒的責任重大,李君羨李靖認識,通過這段時間的整備倒是對李君羨的能力也是非常認可的。

就當大軍開拔之前,六百里加急信件從長安過來。

這種事情很少遇到,立即就重視起來,看了信件之後兵馬按時開拔。

蘭州城的人數每天都在增加,經發部將招工的信息都發到南方几個州府去了,很多想要出來務工的人一時間全都涌入長安,尤其是等待乘坐火車到蘭州的人更多,對於這些出來務工的人乘坐火車到蘭州是免費的,而商人的貨物卻是要收費的,當然這不包括元善採購的食物。

現在往返蘭州與長安的兩趟火車一趟主要拉人,另一趟拉貨物,大量的活豬被運到蘭州,導致長安城的豬肉價又漲了很多。

藍田縣,新豐縣兩個豬肉最大的養殖地的豬明顯有些供應不過來了,不得不從洛陽方面調集大量的活豬,而從洛陽購買的活豬價格要更好一些,因爲多的錢全都搭在路費上來。

而養豬的商人們則是笑了,他們的豬肉價格賣的比長安商人的高,賺的自然就多,這倒是鼓勵了他們大肆養殖,於是長安與洛陽兩地又掀起了養豬熱潮,連帶着周邊的幾個州府都開始進行養豬了。

除此之外皇帝陛下也是看中了這塊市場自己掏錢建設了一個超大的養豬場,交給幾個宿衛兵馬來負責,當了一個很牛掰的甩手掌櫃,養殖數量更是多的驚人。

連帶着影響河北道,山南道,劍南道等地的物資調配,尤其是成都的糧食在源源不斷的往蘭州運輸,往返兩地的商隊規模再次擴大。

就連朝廷都開始反應爲了供給要求李世民修建長安到成都的鐵路,成都可是開墾了大量的土地,每年有一定數量的糧食進行儲備,馬車現在已經成了制約,因爲運力實在是比不上火車。

李世民現在一聽到鐵路他就頭疼,一個蘭州鐵路就讓他付出了大量的錢財物資還動用了大量的人力,他實在是不想見到口袋裡錢就這樣快速的乾癟,消耗大但是帶來的好處還是很多的。

就比如蘭州現在的情況,他可是幾天就能夠得知蘭州的情況,朝廷中的人同樣在關注着。

原本縣城都不如的蘭州,經過一番折騰現在完全變了樣子,寬敞的道路,兩邊基本上都是三層樓的水泥建築一直延伸很長一條街,住宅區同樣是三層樓,建設的都規規矩矩有模有樣。

幾十萬人同時開工是何等景象,現在整個西北地區都熱鬧了起來,而且讓各個州府頭疼的乞討者現在全都有地方方可以送了。

而且什麼儒家涵養根本不提,只要見到流浪的,乞討的,無家可歸的一股腦的全都強制送到長安火車站,直接送到蘭州。

有這種事情其實跟元善多少有些關係,直接將消息發給大唐各個州府,每個州府內都有“累贅”,一個州府送幾百人加在一起隊伍可是相當龐大。

這些人到了蘭州之後立即就會有人將其編排到勞動組去,在蘭州想要飯,乞討可以啊,只要你敢立即就有官兵過來將其帶走送去勞動,管飯還發錢,不過錢基本都是三個月一次結算,想要離開都不行,必須要幹滿至少三年工期。

強制,霸道,現在就是蘭州建設的風格,更多的還是機會,錢財,不管是誰知道成了包工頭負責自招的人員幹活就能夠拿到錢,幹得多給的就多,乾的少自然就給的少,全都是按勞分配承包制度。

杜絕渾水摸魚的人,有各種制度的管理下,幾十萬人的工程建設速度是相當的快。

一個月後,從河州回來的一隊人馬押送着五萬吐谷渾人返回蘭州。

當返回的大唐將士回到蘭州後完全就是陌生的,寬敞的主街道可以並排跑至少十匹馬,要知道跑馬可不是緊緊貼着相互直接是有間隔的。

除了路面還是土路之外兩排豎立起來的三層樓房簡直讓他們震驚,吐谷渾人見到更是驚訝尤其是戰俘們,他們可是知道蘭州的情況的。

很多人都在用蕃話交流着,這時候大唐將士們也沒有心思去管他們了。

立即有迎接的士兵過來纔算穩住這些人的情緒。

在守城兵的指引下,大隊人馬就到了早就爲他們準備的區域,周圍全都用木頭柵欄圍了起來,是單獨規劃出來的一片區域。

元善親自過來處理這邊的事情。

將領進到元善後立即說道:“末將陳克參加元僕射。”

“一下子送回來這麼多的人倒是能夠緩解一些勞動壓力,接着來的一段時間就麻煩陳將軍了,不過還請遵守蘭州城內用工制度,就算這些人是俘虜最好不要用強,跟他們將講清楚,幹活吃飯表現好不但有工錢還能夠讓其恢復自由。”元善道。

“末將明白。”陳克答應道。

問道陳克身上一股血腥味,元善還真不確定到時候這些人會變成什麼樣,不夠現在處於交戰狀態也就無所謂了。

想要得到就必然付出。

第一隊押送俘虜的將士們返回,商人們全都沒有閒着,有錢的全都組織起來進行戰利品收購,但是經發部哪能讓這些人得逞。

於是新的市場形成了,在經發部的規劃下圈出了一個臨時的市場,就是專門用來讓戰士們售賣戰利品的,而經發部要做的就是收取攤位費,一本萬利旱澇保收,各地州府的商人們全都聚集在此,每天都有上百名買家,倒是讓戰士們欣喜不已。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五百八十八章 綻放光彩第七百三十二章 驍龍號第二十章 天生麗質第八百二十一章 城防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笑場第六章 一千五百貫錢第六百六十六章 建房問題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稅第三百七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主意第八百八十五章 天然橡膠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種植項目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四百八十九章 貞觀五年運動會第六十章 兩人誰贏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防守態勢第一百二十章 糖葫蘆第九百零八章 安裝燈泡第八百一十四章 肉香第五百零五章 鄭奇到訪第二百三十七章 和平坊商城舞廳第七百一十六章 考生們的暫住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衝進杜府第七百三十五章 加盟培訓第六百四十章 靈南草出口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吐蕃後方第七百五十章 田遠與薛仁貴第九十四章 火柴的誕生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都護府副都護第一百一十章 蒲州相遇第一百五十六章 棉花能紡布第九百八十六章 收藏錢幣第七百六十七章 薛仁貴的箭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鬼獵騎第七章 shopping第六十八章 執事丫環第八百零一章 一個字“拖!”第五百八十四章 宵禁第七百五十一章 鯨魚出沒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子遠庖廚第三百五十章 百貨商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貨商城開業第四百六十章 喊話第六百二十章 教育第七十五章 熊孩子們第六百三十八章 奏摺第八百六十章 山本一山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都督第三百三十三章 彭徼巡的難題第三十三章 李秀寧的故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新羅女婢第六百六十七章 魏侍中的好奇心第四章 大唐第一夜第六百九十三章 蘭州刺史張文毅第六百三十五章 倒黴的文澤第二百零五章 拜訪孔穎達第一百九十一章 弘文館助教第九百八十八章 提升效率第二百六十章 集中倉庫預算第六百三十七章 元家食品工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權萬紀的決定第六百四十四章 某勝要他命第九百六十一章 地方兵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皇帝想親征第五百一十七章 妙蓮直播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六百九十六章 五萬戰俘第十六章 傳奇公主第九百六十章 經發部有錢嗎第六百八十九章 悶聲發財第七百五十四章 魚脂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罈一千貫第三百五十一章 永和坊薛家商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採購第九百零八章 安裝燈泡第七百八十七章 搞事情的魏徵第一百八十九章 被打臉第五十五章 回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五百零四章 均田制的利弊第三百七十一章 紅拂女的面子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名談判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俏的棉花第一百零五章 程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子與秦王第九百一十章 蘭州鋼鐵廠第八百四十六章 初次見面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元昌的目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空置店鋪再利用第三百二十六章 侍女的晨練第八百四十五章 三五百與三五千第九百五十四章 禁軍教頭第一千零一十章 薛延陀部來了第四百一十章 新豐縣的變化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第五百六十八章 元善的懷疑第四百四十六章 喜憂參半第五百三十三章 廣告牌第一百八十八章 尉遲敬德的收藏癖第九百三十二章 二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