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武舉考試

“分數就能夠說明都是人才?”李世民忽然問道。

“他們能夠考出這樣的成績從算術專業掌握上來說都很優秀。”元善自信的說道。

“你挺有信心的,不知道敢不敢讓朕隨意挑選幾人出來現場測試一番。”李世民說道。

“當然可以。”元善說道,想着什麼九章算術都非常的老套了,有什麼不敢的。

李世民已經確定既然元善敢這樣說一定不會錯,考覈的事情肯定會有,他想要的可是人才。

“現在這些滿分的考生何在啊。”李世民問道。

“迴避下現在正在經發部辦理入職手續。”元善道。

“你下手還挺快的。”李世民冷哼道。

“陛下算學人才難得,經發部的賬目還缺人打理比快點讓他們入職可能會影響工作進度。”元善說道。

人才學校參加考試的是剩下的一部分人,精英學生現在都在蘭州參加實習呢,所以考試只不過算是應付一下,這些學生加入經發部後還是從實習做起。

真正培養的精算師都是準備這學成之後錢行內部吸收的,所以科考對於這些人來說並不算什麼。

就當李世民提出要考覈學生的時候,同樣的算學考題都正好呈上來。

皇帝哪裡懂得這些東西,看着各種數字一頭霧水,爲了找老師過來印章學生的能力,特別叫來了國子監的幾個算學老師,先將試卷讓他們看看,結果不看還好這一看倒是難住了幾位算學老師。

急的都冒汗了。

“怎麼難道這些算學題你們都無法解開嗎。”幾位老師聽到後立即嚇的給跪了。

“這些好題目我們都是涉及過的,算解出來需要很長的時間。”

“哼!”李世民有些不高興了,堂堂國子監的算學老師竟然無法立即解出答案,還在外人看着的情況這不是在打臉嗎。

“這不是考試是允許使用算盤的。”元善提醒着幾位老師。

接着就聽到御廚房內傳出噼裡啪啦算盤珠子的碰撞聲。

好半天幾人纔將題目算出來,可是比對答案之後又出問題了,幾個人都有錯題。

李世民都不好意思說些什麼了,是能力不行嗎,這幾位老師以前可都是跟着王孝通學習的,應算算得上大唐比較頂尖的算數高手了可還是在細節上出錯,在卷子上的答案有幾道是錯了可是接替步驟基本上看似都差不多。

所以能說他們得不到滿分就能力不行麼,頂多就是知識點掌握不夠。

一看這樣的情況李世民也是無心去找考生們測試了,而起及格的人全都讓經發部給招收做實習生了,他還有什麼可說的。

文考結束後,朝廷的官員任命李世民是非常重視度,原本都是走流程然後補充官員的空缺,前三甲更是待遇不凡,準備上門提琴者更是比比皆是。

不過李世民最終還是決定查看了這些人的補充題目的答案,忽然覺得就算是前三甲的人回答的補充題目也是十分不盡人意,不懂得變通還是陳詞濫調。

於是實習六個月的方案出來了,各地新任命官員需要任職六個與,能否轉入正是職位全憑藉他們的能力。

無奈當時在御書房元善在李世民的追問下他只能想出這個點子,而任職考覈內容新上任的官員們都不知道,這些人都是戰戰兢兢的儘快的上任,什麼遊街之類的都取消了。

文考之後武考就比較熱鬧了,分數制,主要考覈被分成三項。

第一項就是筆試,基礎的題目都非常的簡單,目的就是要考察武人們的問話水平,要是字都不認識如何看懂官文如果統計數據,所以在這一方面筆試是必不可少的,題目簡單但都是基本必備的考不好實屬不應該。

可是唯獨這第一項考試就讓很多人抓狂了,尤其是基層的士兵們很多都參加了考覈,筆試不佔優勢只能將重點全都放在個人武藝比拼上。

第二項考試中的個人武藝比試分成很多種類,大唐兵將若是不擅長舞刀弄槍惡的怎麼上戰場殺敵報國包圍家園,在兵部的極力支持下,元善乾脆還是按照之前的選拔標準在體育場搭建了五個擂臺。

個人拳腳擂臺,騎馬射箭,還有體力與耐力的比拼,活脫脫就是異常田徑運動會,同時還有特殊武藝展示,比如說有點人擅長投擲長矛,即便是拳腳功夫不行但是投擲長矛的準頭達到標準同樣會給分。

第三項考試爲分組對抗兵棋對陣,十個沙盤每次兩人進行這個在兵部是將領們族喜歡的,所以考官和都是兵部派來的都是都尉,他們的經驗豐富很快就能夠得知雙方的結果。

武考就是這些內容,至於武狀元的待遇其實跟文考一樣,只不過沒有試用期而是直接成立一個新兵營開始進行爲期三個月的訓練,然後根據實際成績再被分派到各個隊伍當中成爲隊正一級的小隊長,未來升遷與否全憑藉戰功本事。

武考沒有太多拘束,元善直接邀請了國公助戰,接着武將們全都齊聚,像盧國公程知節這樣的還會親自主持兵棋推演的賽事。

藍河村體育場觀衆席同樣對外開放,觀看者每天五文錢,結果人山人海吶喊的,助威的都是來看熱鬧的,很多人覺得看這個比看足球賽都有意思。

這種氣氛不得不說很有意思,武考人員衆多就單單個人擂臺賽報名的人數就有上萬,每天幾百人進行對戰,從上午到夕陽西下。

武將們看着看着都躍躍欲試了,尤其是看到自己帶過的士兵跟人家比鬥更是在一旁喊個不停,甚至都有武將跑到擂臺前幫忙加油,結果另一方的隊長肯定不高興面對這麼多人也不好和直接上手開打,但是紛紛表示等武考之後借用這裡的擂臺進行切磋。

元善樂得不行,越開這些在擂臺上的人越喜歡,他都沒有想到武考竟然這麼賺錢,門票雖然才聊聊百貫,但是在看看上萬人手上吃的小米糕,爆米花等一些食品,可都是由元家食品工坊提供的,各種提着食盒子的小販,提着水管子的帶着碗的賣水的商販,一文錢就能喝到茶水。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五百八十八章 綻放光彩第一百八十八章 尉遲敬德的收藏癖第九百二十六章 劍南道巡查第八百一十三章 欽贊回來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唉頭疼啊第九百五十一章 防守態勢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萬多兩黃金第九百七十六章 勞動力不足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夜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人送禮第三百三十一章 秦瓊的提醒第三百一十六章 問公主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底洞第八十四章 單芳芳第三百零二章 跟鄭奇談注資第七十九章 彈琴唱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官失財第九百八十四章 皇子喝高了第四百零六章 蝗災爆發第八百三十六章 黑色料理第八百九十四章 善嘉的裝扮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型鋼材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十六計第五十三章 下象棋第五百一十四章 張勇第六百一十八章 錢行初設第八百一十三章 欽贊回來了第三章 藍田元家第五百二十八章 煤炭競爭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跟女人講道理第一百三十三章 棉花項目申報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上帝是誰第五百一十二章 搓衣板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人議事第八百九十四章 善嘉的裝扮第七百九十二章 商人的無奈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吐蕃後方第五百七十一章 到達梁州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三百零二章 跟鄭奇談注資第九百六十九章 印染技術第三百四十四章 窗簾第五百二十三章 機械與人工第三百九十章 皇家典藏第九百零六章 程知節的想法第八百三十二章 貿易商討第二百一十七章 蒸汽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俏的棉花第八十四章 單芳芳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宮的錢款第九百三十二章 二狗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機械動力學第五百二十一章 工部尚書閻立德第五十六章 賬目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羣二貨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產降落傘第八百七十九章 降落傘試飛第六百五十三章 火鍋店相遇第四百四十九章 滄州刺史姜承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老年人最愛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五百五十五章 洛陽水泥廠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史局第六百零八章 認了幾個小弟第三百五十八章 修路預算二十萬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豐縣經濟發展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貨商城開業第一百九十五章 單獨約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單獨約見第七百三十七章 蘇州船塢造船進度第八百九十四章 善嘉的裝扮第七百六十二章 浦元鑄的刀第七百三十四章 加盟第八百三十四章 發展吐谷渾第二百七十五章 夫君你好壞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第八百六十八章 晉王李治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材商會的發展計劃第九百零二章 戶籍落戶第四百九十二章 明天會更好第一千零八章 養虎爲患第八百七十二章 百姓的態度第九百一十二章 蘭州鋼鐵廠開建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棍當定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民間建築隊伍第六百六十八章 郭守義嘚瑟了第一千零五章 監國的事第九百七十四章 體校擴建第六百三十章 格物學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唉頭疼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齊王李佑第二百七十一章 場面很亂第二百六十二章 花露水第六百四十五章 戰利品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四百一十一章 貞觀二年八月第七百一十三章 銷售蒸汽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