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經發部內的決定

長孫無忌犯難了,於是散朝之後便開始着手這個事情。

建設蔬菜大棚首先還是要尋找適合的地點,至於戶部撥款這些事情和可以稍後商量。

工部配合燒製的水泥隨時可以拿來使用,青磚也是一樣,但是唯獨玻璃板纔是需要用錢最多的。

難是難了一點,但是這事情分放在誰的身上,長孫無忌在朝廷的權利再加上是陛下的親近之人戶部能夠給他撥銀子嗎。

區別就在於無非幾個縣城內的蔬菜大棚規模上建設小一些。

“陛下,建設蔬菜大棚花銷巨大,燒製的玻璃的事情元善說給出一定的優惠,即便如此還是需要至少支付至少八十萬貫錢才能夠辦成這個事情。”長孫無忌說道。

御書房內李世民很是不爽,玻璃板燒製實在是太費錢了,就算現在玻璃門窗的應用開始普通起來可是價格同樣非常昂貴,聽了長孫無忌的彙報他很清楚。

“爲了大唐建設讓戶部撥錢吧,朕只想能夠快些收回本錢。”李世民說道。

長孫無忌得了資金支持他非常高興,但是說立即回收本錢是絕對不可能的,畢竟種植物不可能剛種下好就立刻迅速成長起來,這是需要時間的,而且不同時節對播種的種子都是有要求的。

長孫無忌離開了,去戶部去支錢去了。

“八十萬貫,這可是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夠回本啊。”李世民糾結着。

長孫無忌雷厲風行的作風有錢後立即去找元善談購買玻璃板的事情,長孫無忌這次帶着工部的閻立德還有高士廉一起找元善談判。

幾位國公出面元善自然是要給面子。

“八十萬貫的費用可着實不少了。”高士廉說道。

元善在一旁附和着,說道:“放心好了,這些玻璃板在運輸的時候元家會負責到底的,破算會包賠,若是安裝後出現問題更換價格非常低廉,這點你們放心而且這個協議十年內有效。”

長孫無忌點點頭,說道:“好吧,既然這樣咱們就簽訂合約吧。”

元善也不墨跡,在那都籤合同,於是特意找來經發部的意中人,與戶部,工部的人一起過來作爲見證。

賣玻璃非常的順利,元家的玻璃廠有大量存貨,製作玻璃門窗都可以先行裁切玻璃,這有玻璃刀在怎麼割都可以。

簽訂合約之後,元家這邊就開始從工坊內開始搬運玻璃,玻璃非常的沉,元家馬隊全部出動都需要來來回回運輸很多趟,而且直接負責運輸到幾個縣去,運輸費用就花費不菲了。

幾天時間玻璃一直在不停的運輸,公佈的速度比想象中的要快,材料第一時間就備齊了,幾個縣城內的百姓全都躍躍欲試起來,因爲他們早就聽說新豐縣在修建蔬菜大棚的都是都是僱傭的縣內的百姓。

不知道是不是朝廷主持的的這個項目不同,看到如此熱情的百姓竟然沒有反應,用工全都是從工部調派的,再說長孫無忌根本就沒有在多餘僱工費用上打主意。

於是幾個現場內的百姓全都是乾瞪眼,在施工的過程中僱工的徭役心裡都非常的不願意,大部分服役的人數依然不夠,材料充足但是工期速度非常的緩慢。

出現這個事情之後,接縣令又開始上奏摺說明這個問題,李世民極爲無奈,沒辦法按照民意他還真的又下撥了一部分銀錢,於是僱工開始,待遇條件比不上新豐和藍田,還低於長安城僱工的最低工錢,可是幾個窮縣的人依然很高興,終於能夠多賺點錢。

坑就這樣越變越大,工錢低就算了必須要管飯,這導致長安城內豬肉價格持續增長,僱工人員工資同樣有小幅度增加。

五路呢怎樣朝廷籌建的幾個蔬菜大棚算是開始建設了,模式依然是照着新豐縣的模式進行的。

戶部,工部都開始上心起來,爲了萬無一失還叫經發部抽掉了一些骨幹進行進行指導,工程開展的算是有模有樣。

“賺錢了賺錢了!”元善在藍田侯府嘀咕着。

八十萬貫玻璃款項,元善立刻對纏在身邊的綵衣去準備,他要將這些錢進行分配,大部分全都成了錢行的資金支出,剩下一部分還需要作爲動物園的經費使用。

轉眼間這筆錢又被直接分配下去了。

不知不覺從蘭州回來元善已經在長安待了有三個多月,科舉考試,獅武活動,他覺得應該收收心了,滄州船廠方面消息始終在保持着,朝廷定製的寶川建設速度只有滄州的寶船建設速度最快,梁州大船基本的框架都已經搭建差不多了。

他不想去滄州的原因就是路程太遠,若是能吧鐵路修過去就好了。

幻想是美好的,不過滿意號的行商陸玄現在變得豐富起來,經過前一陣子的出海運輸,基本對沿海的幾個點都非常的熟悉,港口的建設正在進行中。

大量的人力物力,每一刻都在燒錢。

嶺南港口在馮盎刺史的帶領下,加上衆多的僚人加入,水泥窯建設過程非常順利,現在都已經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嶺南的港口早就開始動工,水泥窯等建材商會負責的部分投入的全都是他們自己負責。

生產出的水泥用來建設港口這部分就變成了收費的項目,沒辦法經發部的是僱主,每一天都在燒錢,水泥磚頭都是錢。

同樣的事情還有蘇州,杭州等各個港口,南方以上還好一些,蘇州等地的材料,人力準備的都很充分,建設速度自然就快些。

長安城緣來茶樓,經發部內部一羣現有的負責人全都集結在此,缺錢了他們都在想辦法。

“繼續開展項目吧,鄭州那邊運輸過來的糧食不是還沒有賣出去麼,正好可以用來養豬,經發部接下來要開展自己的發展項目,豬肉要抓緊時間進行養殖。”元善道。

經發部的發展策略再次轉變,從與富商們在項目上進行分享之外,着力還是發展自身的項目,比如說南方的茶園與北方的養豬場,之前是通過富商們進行項目往來,現在是打算開辦新的養殖場。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第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第一樓第七百八十七章 搞事情的魏徵第四百零八章 紈絝高純行第三百九十二章 馮智戴的突然來訪第五百三十六章 徐智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罈一千貫第八十八章 第一筆水泥生意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人議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舞廳內部第九百五十七章 城牆塌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到達王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死守王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發展畜牧業計劃第八百三十三章 比例投資第一百零四章 蒲州店鋪開業第九百八十九章 貞觀十五年第五十二章 我會對你好的第四十二章 員工福利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條大補湯第三百二十七章 玻璃板風波第九百二十九章 糧商壟斷第六百六十八章 郭守義嘚瑟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落跑的程處默第九百九十四章 獨立部門第七十五章 熊孩子們第六百零一章 作詩助興第七百五十二章 出海捕魚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八十二章 又快沒錢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準備禮物第九百八十三章 紅袖團體第十九章 元家莊園第九十六章 杜伏威之女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堂瑣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俏的棉花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介中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扶桑大名第八百九十五章 善嘉與吐蕃使者第五十六章 賬目第四百五十二章 綸布第九百章 八十萬貫交易第一百九十八章 找屎第三百二十五章 轉移話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陶福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方合作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劍仙第九百零六章 程知節的想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封第五百九十五章 高表仁歸唐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承乾的烤魚第九百七十二章 化學實驗第一百六十章 墨鏡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封回信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三個火車頭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壺茶五百文第一百一十四章 蠟燭代理商第七百零五章 國公們再次投資第二百八十九章 分科診斷第八百六十七章 晉王遇刺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秀寧的表白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棉花種植計劃第二百一十二章 火炮項目第三百四十一章 化肥工坊會議第六百零一章 作詩助興第七百九十一章 長安動態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係戶上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玻璃板風波第三百七十四章 漢語拼音第八十六章 水泥第二百三十七章 和平坊商城舞廳第七百四十三章 歡樂鬥地主第六百六十五章 機械動力學第九百九十八章 甲乙丙三級第三百八十六章 固定資產投資第一百四十三章 是來洗澡的吧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材商會的發展計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攝政王蘇文第五百八十八章 綻放光彩第七百零七章 不淡定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八卦新聞第八百三十六章 黑色料理第七百七十六章 三年大發展第八百三十八章 赴宴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醫署七老第四百五十六章 安置區第八百六十四章 三島在手第五百四十一章 新行業的崛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承乾的烤魚第六百三十章 格物學第八百六十三章 四國島平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CBD開工第九百九十四章 獨立部門第七百二十二章 爭霸比賽第四百二十八章 蘇振南第六百四十章 靈南草出口第四百零四章 皇家冰庫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火藥配方的價格第五百八十三章 圖書館第七十七章 新生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