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橡膠底皮鞋

元善回到莊子後一個星期的時間,劉家“小賣鋪”開業了,張燈結綵,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整個五里莊都熱鬧了,同來的是好幾個村子,馬里正,張里正周圍認識的全都請來了。

忙忙活活好幾百號人,大多數都是婦女兒童,劉里正這傢伙還挺會搞的,開業當天直接請了個戲班子在莊子上唱三天大戲,接着小賣鋪的花生瓜子,杏仁棗子賣的就好了,五里莊附近好幾個莊子每天都來,好幾百號人,吃吃喝喝的,一點花費根本不算什麼。

當天小賣鋪的生意就紅火起來了,生活日用品,鍋碗瓢盆全都有,尤其還有酒水出售,以後買散裝酒可以到小賣鋪,想要批量購進酒水也可以到“小賣鋪”預定,不用多花冤枉錢,因爲酒水銷售利益是銷售越多返點的錢越多。

而劉里正也會闊綽直接在家中屯了一大批貨,誰家有個喜慶的時候隨時都夠用,藍河村的瓜子銷售很好,尤其是有戲臺的地方,戲臺老闆見到這種情況,都在跟劉里正研究要購進花生瓜子的生意了,當然他們不是屯貨而是銷售返點。

元善這幾天沒事倒是天天都來湊熱鬧,戲臺唱戲也不錯,倒是讓他想起了話劇,若是表演話劇應該會更精彩,但是劉里正家裡條件雖然還不錯,但是還是請不起“快閃”這種話劇大班,演出的。

三天之後,劉里正的家中熱鬧了,還沒拿本金呢,就賺了幾十管錢,經過商量他們可沒有被眼前的收益衝昏了頭腦,畢竟劉家的大兒子在經發部跑銷售,所以打算三個月後貨品按照現在的一半量進貨,不但能夠滿足本村的需求,還能捎帶滿足隔壁幾個莊子的需求,投入再多就得不償失了。

劉里正這人就是這樣見好就收,拋出去僱傭戲班的錢,還能剩下不少,他很滿足,小賣鋪這種新型的小型綜合類商鋪很快就在五里莊附近傳開了,打酒再也不用跑出幾十公里外的縣城了,而起劉里正屯酒是對的,因爲五里莊的百姓賣酒都是按照大壇來購買,有錢了酒水肯定是少不了的,通過小賣鋪來買是非常方便的,一家買幾壇很快上百罈子的就就全都銷售出去,再次進貨就進了很少一半,爲了應急之中。

劉里正是個精明人,這麼多的當里正在村裡是非常有威望的,覺得一個小賣鋪的生意並不能夠滿足需求,於是跟家裡一商量,決定將生意開到其它幾個莊子上去,花些錢財在他們莊子上購買房子,然後將其改成小賣鋪用來分銷五里莊小鋪的貨物,看似投入多了,但是小鋪的銷售額度加大了。

由於其它莊子的人都挺多的營業額比五里莊的小賣鋪還要多。

劉里正一家人開小鋪做的是風生水起,而元善現在已經投入到了利用天然橡膠的工作中,這段時間的等待,元家工坊將設備全都打造出來,用天然橡膠來製作橡膠鞋底的目標已經實現,效果非常好,生產速度比較快,一天連續生產上千雙鞋底生產不費勁。

不過想要成鞋子就需要大量的工匠來進行製作,這批橡膠鞋底可他已經決定好了,物以稀爲貴走高端路線,全都做成牛皮鞋子進行銷售,配上棉質的鞋墊,成品鞋要比現在和平坊商城銷售的最好的鞋子貴出三倍的價格,因爲耐磨度更強,鞋子更加漂亮。

而且牛皮可不好弄,除了皮質的還要加工優質的布鞋,棉布面加上千層底縫上一層橡膠皮,這樣布鞋的壽命會更長。

“國公爺,這是剛剛製成的上好牛皮靴子請您試用。”鞋匠將一雙裝花配飾極爲漂亮的鞋子呈了上來。

元善一看就喜歡上了,立刻就穿上試了試比他的鹿皮靴要硬上一些,但是明顯感覺耐磨度增強了,走路的時候鞋面與地面的摩擦增加,更穩當了。

“好,很好,不過這鞋子上的花紋倒是可以好好琢磨一些,不好弄到太繁瑣,還有再做鞋子不要做成靴子,太浪費材料了,將鞋子分成三種,低,中,高要鞋子,長筒靴子以後都做成特種鞋子,鞋頭,鞋底都要加上鐵片,若是冬天用來登山的還可以在鞋底嵌入鐵釘等,稍後會給你資料的。”元善說道。

一種鞋匠都是這幾天請來的,既然見證了對方的手藝,元善毫不吝嗇立即說道:“以後你們就加入元家工坊吧,待遇上放心,不會虧待你們的,你們要好好努力,在你們的崗位上儘可能的體現你們的價值。”

一種工匠立即躬身行禮,從普通的鞋匠躋身到元家工坊,他們的命運從事就算改變了,利益是其次,在元家工坊他們可就算是當世一流工匠了,說出去別工部的頂級工匠牛多了,在工匠心中無不惹人羨慕。

鞋匠們的工作很重,和平坊的鞋形從現在開始全都要換成橡膠底的,備貨需要消耗他們大量的勞動力,手工皮鞋可不是段時間能夠搞定的。

Wшw⊕ тtκan⊕ ¢ 〇

打版,縫紉,鉚釘,皮質的加工處理,裝飾的搭配,鞋墊的縫製,粗中有細,元善制定的號碼都是後世的標準碼,不同的鞋號都需要備貨,尤其是中等的鞋號鞋子都是需要很多貨品,一時間元家工坊全力投入橡膠鞋的生產。

鞋匠們生產鞋子,工匠們在研究生產鞋子的工具設備,掌鞋機,鞋撐子,都是他們精心打造的,除了定製的鞋底壓板,還有直接壓制成薄皮的橡膠,這些都是用來補鞋子用的,還能夠幫助舊鞋加底,各種配件非常齊全,修鞋的營生目前只有元家工坊出品的鞋子有這種服務,所以富商們都喜歡購買元家出品的鞋子,每雙新鞋質保三個月,其中不包括正常磨損,只要是出現非正常磨損的任何問題三個月之內都可以進行更換。

廣告一打,和平坊商城一鋪貨,價格直接翻三倍,立刻就成了長安城的焦點,而且新式的皮鞋展銷都是放在一排排玻璃櫃架上的,一打眼就能看出不凡。

第九百四十六章 滿春院佳麗第八十九章 王府中的李世民第六百八十七章 李君羨做先鋒第八百零二章 鬆洲準備第三百七十三章 招生準備第十八章 吃貨的味覺第五百九十二章 用人緊張第四百六十二章 辦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花露水第四百五十五章 採購第九百五十九章 瀘州酒廠第五十二章 我會對你好的第九百九十一章 逐級升學第九百九十三章第九百二十六章 劍南道巡查第六百五十七章 達爾達出手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產降落傘第六百六十六章 建房問題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一百五十九章 招工搶宮女第七百六十章 穆慶元與薛仁貴第二百五十七章 徵兵安排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經第三百一十六章 問公主第八百三十四章 發展吐谷渾第七百九十章 迎賓樓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名谷口太郎第一百二十一章 準備禮物第二百三十九章 來跟我扭第八百章 趙吉祥第三百一十一章 推銷蒸汽機第五十章 牛軋糖與棉花糖第四百七十二章 侯府招聘結束第八百零九章 談判第八百八十三章 兩門生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底洞第七百一十九章 考場第五百九十四章 張之榮與祝寶山第八百零二章 鬆洲準備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孝通的學生第四百三十三章 獨孤氏血脈第二百七十八章 姚正與孫思邈第五百一十一章 元善三策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貞觀八年第一百九十一章 弘文館助教第三百二十章 元善的書房第七百九十三章 歷史放過誰第四百八十一章 軍器監的問題第九十四章 火柴的誕生第五十章 牛軋糖與棉花糖第三百四十三章 買馬計劃第九百四十四章 盧國公家程處默第四百六十四章 再次虛弱第五百三十章 戶部侍郎高履行第六百一十三章 貞觀七年第七百八十一章 扶桑大名第十七章 高明公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抓捕行動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 宵禁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煤礦計劃第九百七十章 加大投入第三百五十八章 修路預算二十萬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第九百五十九章 瀘州酒廠第四百零三章 茶葉生意第八百零三章 噶爾·欽陵贊卓第七百八十三章 隆太的事端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醫生第九百六十三章 南衙十六衛第六百九十一章 從建設倉庫開始第八十二章 又快沒錢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秀寧的工作第八百五十章 利來利往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騎襲營第八十八章 第一筆水泥生意第七百二十六章 獅武大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將軍營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官失財第五百二十六章 煤炭生意第一千零八章 養虎爲患第五百九十四章 張之榮與祝寶山第一千零五章 監國的事第二十五章 嚎叫派的野獸們第五百六十五章 談起素女經第五百五十六章 陛下的安排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六百九十五章 洛陽工程隊加入第五十一章 尉遲敬德第八百四十六章 初次見面第五百八十三章 圖書館第三百三十一章 秦瓊的提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蘇振南第七百八十一章 扶桑大名第七十章 大唐灌鋼第六百二十七章 小商品牙刷產業第八百七十四章 飛天的辦法第三十章 還是個老外第八百六十九章 李承乾要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月事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