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挖掘陵墓

bookmark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的嗅覺是十分靈敏的,那就是媒體記者,有很多媒體,都是在持續關注着陳逸。

而在考古隊剛剛到達酒店時,就有許多媒體得到了消息,聞風而動,迅速的來到了這裡。

更有一些記者,通過了另外的渠道,得到了一些更加深入的消息,那就是陳逸昨天晚上去徽陵抓到了兩個盜墓賊,這不禁引發了一陣陣的猜測。

一般來說,陳逸出現的地方,必然會有寶貝,那麼這是不是意味着徽陵之中,有寶貝呢。

許多媒體記者聚集在酒店門口,請求陳逸或者是考古隊介紹一下詳細的情況。

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陳逸和張文斌也是在酒店一間會議室中,召開了一次非正式的發佈會,公佈了一些內容。

只不過公佈的內容,十分的簡單,並沒有透過太多的信息,只是說陳逸在洛陽邙山地區遊歷時,發現盜洞,沒有打草驚蛇,然後昨天晚上,成功在徽陵抓獲了兩名盜墓賊,由於墓穴已經被破壞,他們將會對徽陵展開搶救性的保護,至於更多詳細的內容,將會等到之後再進行公佈。

這一些內容,讓媒體記者們,不禁有了更多的猜測,陳逸爲什麼會出現在徽陵呢,僅僅只是遊歷是說不過去的,恐怕是陳逸在尋找某一件寶貝,然後來到了徽陵,只是這件寶貝究竟是什麼,讓衆人都猜測不到。

發佈會的消息,在各大媒體上公佈之後,引發了一陣陣的猜測,很多人認爲,只要有陳逸參與的事情,不會是小事,這徽陵絕對有着大秘密,要不然,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也不會在第二天就直接來到了這裡。

一時間,關於徽陵之中,埋藏着什麼寶貝,在網絡之上。開始了熱烈的議論和猜測,其中也有人猜到可能是傳國玉璽,只不過,並沒有太多人去重視。

在許多人的內心之中,都是認爲傳國玉璽可能埋藏在一些著名皇帝的墓中。如成吉思汗,至於這後唐明宗,實在是歷史上一個沒太大名氣的皇帝,如果不是這次徽陵被盜,並且與陳逸有關,很多人估計還不知道這個皇帝呢。

當然,很多的媒體記者是不甘心就只有這麼一點收穫,他們有的前往徽陵墓葬地帶,想要一探究竟,不過剛剛靠近。就被數名警察攔了下來。

此時整個徽陵周圍,全部拉上了警戒線,沒多遠就站了一名警察,可以說是防範非常嚴密,讓他們想要偷偷的進去,都沒有機會。

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徽陵,用得着這麼的興師動重嗎,同樣,這也讓許多記者知道了他們的猜測是正確的,這徽陵裡面。真的有可能存在着大秘密。

除此之外,一些記者也是向通過各種渠道,使出渾身解數,向參與這次盜墓事件的人打聽詳細的信息。只不過,無論是孟津縣,還是洛陽市,亦或是中原省,包括國家文物部門,都對這件事完全保密。透露出來的,都是已經對外公佈的內容。

他們現在除了知道有兩個盜墓賊盜了徽陵之外,根本不知道這兩個盜墓賊的半點信息,甚至於連年紀都沒有打聽出來,可見這起事件的保密性有多大。

越是保密,這裡面一定有着驚人的秘密,很多媒體都針對這起事件,進行了許多的分析,引來了更多人的關注。

而陳逸和張文斌,則是在考古準備工作完成之後,與考古團隊,一塊來到了徽陵,開始了挖掘這座陵墓的進程。

墓葬考古保護,與盜墓賊的手法卻是不同,盜墓賊可以直接挖一個盜洞進去,偷取幾件東西就出來,而考古卻完全不一樣,必須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將墓葬打開,然後再進行一點點的探查考古。

對於墓葬考古,陳逸也是有着一些瞭解,只不過並沒有真正的實踐過,在這次徽陵的考古中,跟隨着張文斌等人,學到了許多的東西。

沒過幾天,經過一些考古設備的工作,徽陵墓葬的封土被挖開,露出了這一個後唐明宗的墓穴。

之後,墓門被成功打開,第一批考古隊員穿着防護服,戴着氧氣面罩,緩慢的進入了墓穴之中,而陳逸和張文斌也是跟隨在其後。

墓穴之中地面,是用石板鋪的,走進來時十分的平整,而墓室四壁均有仿木建築的形式,做出了倚柱,闌額,斗拱等等。

在大功率照明設備下,衆人可以清楚的看到墓室中的情況,除此之外,在墓室的頂部以及四周,還施了彩畫,內容看起來大多都是花卉圖。

從封土挖開後的墓穴面積來看,這一個墓葬和一些帝王陵墓一樣,共有前中後三個部分,而他們現在所在的自然是前室,除了繪畫之外,還擺放着一些傢俱,而這些器物,被稱之爲明器(冥器)。

根據之前的鑑定,陳逸知道,那傳國玉璽就在後室旁邊的一間側室的過道中,而那兩名盜墓賊,是在中室那裡挖開了盜洞,然後進來,在快要走到後面的主墓室時,其中一名盜墓賊提議看看他們所帶進來的東西。

當這二人看到了傳國玉璽的真正面貌時,面色大變,將傳國玉璽扔在了地上,然後連忙朝盜洞而去,只是他們耽擱的時間有些長了,外面的李重功,已然將盜洞用石頭堵上。

他們只想着挖開盜洞出去,只是裡面的空氣越來越稀薄,他們活生生的被悶死在了裡面。

在進入這個墓室之後,考古人員便開始進行了清理工作,將墓室中的一件件文物,進行清理保護,以避免它們接觸氧氣後遭到破壞。

而陳逸自然也加入到了這一個行列之中,每一個文物專家的清理,都是十分的細心,幾乎連墓室的角落都找了一個遍,因爲他們知道,這一座陵墓之中,很有可能存在着傳國玉璽。

如果這件傳國玉璽,他們能夠親自找到,那簡直就是一個莫大的榮譽。

按照現在的清理進度,還有墓室的規模來看。應該在一個星期後,他們可以到達有傳國玉璽存在的地方,陳逸的內心也是充滿了激動。

雖然他親手觸摸並仔細觀看過傳國玉璽,但那畢竟是在副本世界。論其意義,絕對無法與現實世界相比。

很多人在上學時,都曾經讀過關於和氏壁的故事,那個時候,內心之中都會產生一種想要見一見和氏壁的衝動。

只是。這一塊和氏壁,最後被製作成了傳國玉璽,然後消失不見,一直以來,都是華夏最大的遺憾。

陳逸在進入古玩行,在得到鑑定系統後,心中都隱藏着一個想法,那就是找到華夏失落的文物,特別是這一件華夏至寶,傳國玉璽。現在終於要實現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他根本沒有半點着急的樣子,淡然自若的與張文斌等文物專家,清理着各個墓室中的東西。

在清理到中室的時候,在左右兩側,他們看到了二尊高浮雕石刻武士像,武士頭上戴盔,身穿梅花魚鱗甲,雙手握長劍,足踏祥雲。相貌威嚴,作左右侍立護衛的姿態,乍一眼看上去,足可以嚇人一跳。

而在兩個武士之間的青石門上。刻着雙龍攫珠圖像,龍是五爪金龍,昂首闊步,張牙舞爪,生動逼真。

在這些墓室之中,或多或少都放有隨葬品。金,玉,銅,鐵和陶瓷器物,數量衆多,十分的豐富。

後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時期少有的開明皇帝,而且在位時間稍長,使得國家穩定,政治清明,人民休養生息,只不過晚年有了嚴重的失誤,疑心太重,隨便殺戮大臣,使得君臣離心,父子猜忌。

經過這段時間的考古清理,從建築的結構,還有上面的彩繪壁畫來看,很多文物專家,都認爲這後唐明宗的陵墓,所模仿的是唐代作風。

雖然這座陵墓被認定爲徽陵,但是迄今爲止,還未找到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物件,據文物專家推斷,應該是在最後的主墓室之中。

如果說在普通情況下,這些清理出來的文物,足可以讓這些文物專家們爲之驚歎,可是在知道了這墓中可能存在傳國玉璽之後,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這一件華夏至寶之上。

只不過,現在爲止,還沒有發現傳國玉璽的任何蹤跡,不免讓一些人內心有了些焦急。

張文斌看着陳逸在清理的過程中,彷彿一點都不着急,面上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這纔是真正的大將風範,陳逸雖然是一個年輕人,可是經歷過的風風雨雨,已然比他們這些文物專家更加的多。

一人對抗小不列顛政府,這根本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做到的,就連這個世界上那些最具權勢的人,都不敢如此去做。

在清理中室旁邊的側室時,所有人看到了整個考古期間,最令人震驚的一幕場景,在側室其中一處位置,他們看到了一個盜洞,而在盜洞與這一間墓室相連之處,正有着一具枯骨,這具枯骨一半身子在墓室裡,一半身子在盜洞之中。

“真的如那兩個盜墓賊所說,他們的兩個祖先進入了徽陵。”看到這一幕情形,一些人在震驚過後,面帶喜色的說道。

在此之前,他們也是看到了那個名叫王洪遠的盜墓賊,所拿回來的破舊本子,上面確實寫了那兩位祖先進入徽陵的時間,至於是真是假,就猶未可知了。

而現在這座墓室之中的一具枯骨,還有枯骨所在的盜洞,驗證了這一個事實。

陳逸面上並沒有太多的喜色,他親眼見證了這兩個盜墓賊在墓中被活活悶死的情形。

張文斌也是搖頭嘆了口氣,“想必是這兩個盜墓賊在發覺不對時,想要從盜洞中逃出去,卻是發現盜洞已經被堵住,他們應該在盜洞口掙扎了一會,直到快沒有氧氣時,才決定爬回墓穴,找尋其他的出路,只不過,已然爲時已晚,這只是一具枯骨,在盜洞之中,恐怕還有着另外一具。”

“張局長,將這兩具枯骨小心的收拾起來,交給王洪遠吧,讓他的這兩位祖先,能夠在千年之後,魂歸故土。”陳逸緩緩的說道。

張文斌點了點頭,“自然應該這麼做,你們注意保證枯骨的完整,同時,仔細觀看周圍的東西,看看有沒有傳國玉璽的存在,分出一個人去盜洞裡,將另一具枯骨收拾起來。”

在衆人開始清理收拾這間墓室的文物時,張文斌不禁向着陳逸問道:“小逸,你覺得傳國玉璽會在這間墓室裡嗎。”

“應該是在這座陵墓之中,而不會是在這間墓室,張局長,你在內心問一下自己,如果在發現自己所拿的東西是傳國玉璽的話,是慌不擇路的扔下傳國璽逃命,還是帶着傳國璽逃命。”陳逸輕笑着說道。

張文斌想了想,然後說道:“當然會慌不擇路的扔下傳國玉璽,心中所想的只是逃命,這麼說,這間墓室,不會有傳國玉璽了。”

“雖說如此,也要仔細的清理,張局長,我們也開始吧。”陳逸笑了笑,開始和其他人一同,清理起墓室中的文物來。

在清理完中室周圍的幾間側室,並沒有發現傳國玉璽的蹤跡,讓很多人在遺憾之餘,對最後的墓室,充滿了期待,隨後,衆人慢慢的向後室出發。

在經過通往後室的走道上,陳逸和另一名文物專家,走在了最前方,他們的頭上戴着探照燈,將前面道路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咦,陳大師,前面好像有什麼東西,你看到了嗎。”這時,旁邊的那位文物專家,在燈光的照射下,似乎看到了前面有一個東西在地上。

陳逸此時面上強忍着激動,點了點頭,“我也看到了,從形狀上看,極有可能就是傳國玉璽。”

聽到這些話語,後面的文物專家產生了震動,開始議論了起來,在傳國玉璽這一件華夏至寶上,他們根本無法鎮定下來。。

第1197章 一個故事(上)第758章 得見柴窯第553章 讓人震驚的作品第376章 泡茶品茗第1214章 昆吾刀展覽第1445章 文物入駐第268章 鑑定玉佩第1015章 試驗第1347章 梅花三弄第936章 流浪漢馬爾科第682章 原料問題第1330章 開始調查第489章 品茶論道第1317章 書體發佈會(中)第147章 石中藏物第1182章 陳公子第255章 董其昌真品畫作?第1037章 書法比試(中)第1060章 濃郁的香氣第1470章 挖掘陵墓第1182章 陳公子第803章 陶瓷小人第613章 靈氣入玉第584章 國寶發佈會(下)第38章 杜高犬信息第453章 藏寶第1264章 飲茶交流第888章 甘甜之水第208章 沈羽君師傅的大壽第1178章 皇上題字第394章 紫砂壺和花神杯第943章 尋找賀文知的下落第560章 逛街第146章 海關鑑定(二)第1367章 圖書館第455章 意外找到的寶藏第1174章 欺君大罪第304章 神奇的點睛第580章 竹簡的鑑定結果第794章 挑選柴窯(下)第364章 味道太美了第216章 準備出發第100章 你是不是喜歡我姐姐第864章 神奇的夜明珠第1013章 子岡制合巹杯第466章 賀文知的傷心之地第839章 華夏至寶驪珠第17章 古玩店摸寶(上)第468章 我認識你第1504章 各方反應第1413章 鑑定開始第533章 品藝畫廊第1309章 飛機起飛了第700章 汪士傑的約見第1207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1286章 白鵝暴動第407章 松下對弈玉牌第1203章 決定離去第557章 沈羽君忽然來到第1119章 我來自神秘的地方第1148章 百倍奉還第140章 淘寶大賽的獎勵第733章 激烈的競價第982章 我們以前見過面第1190章 夜入王府第642章 七塊瓷板畫的展現第1335章 隱藏着秘密第829章 後續事宜第767章 估價第854章 雕玉第412章 你究竟如何做到的第846章 於非暗四喜第99章 陳逸的成就第40章 興奮狀態第1010章 全民討論第297章 價值百萬第816章 準備出海第167章 讓人無法相信的戰鬥第1173章 陳逸的題目第562章 濃郁的香氣第443章 隕石拍賣會第251章 師傅,我錯了第1280章 庭院風光第1257章 初見王羲之第1305章 王府請辭(上)第922章 到達意大利第1003章 兩條道路第1093章 陳逸有嫌疑第310章 升級版撿漏任務第1398章 詹姆士唯一的機會第1093章 陳逸有嫌疑第533章 品藝畫廊第494章 毫無收穫第1051章 直接答應第155章 蘆笙節開幕第298章 修復翡翠第253章 題字第349章 汽車中的流動攤位第935章 油畫的處理第303章 兼工帶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