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

周鐘的發言令大順皇帝陸四遐想連篇,依周鐘的意思,大順要將前明殘餘勢力徹底清除乾淨,不給他們留下活動餘動,然後再考慮大順新朝新策問題。否則,前朝餘孽於大順繼續盤根錯節,勢必會對大順造成危害。

這番道理也可以用“打掃屋子再請客”這句話歸納。

陸四欣以爲然,對周鍾這個畏罪潛逃的明朝庶吉士也是刮目相看。

真是叛出階級的英雄啊。

細論起來,你周鍾也屬於前朝餘孽噢。

不過,陸四喜歡給人發揮的機會,不喜一棍將人打死,所以心下便對這個周鍾大有印象,尋思回宮之後要題在屏風中,等南征之後着此人於江南進行吏治及經濟整頓。

這種人,雖有投機性質,但也屬於有本事的,用得好了,便是大順的尖刀,能真正爲君上解憂的。

朝那周鍾輕許點頭後,陸四忽的話鋒一轉對那大金主孔尚德微一搖頭,爾後道:“你們孔家不好。”

“啊?陛下!”

孔尚德一個激靈,雙腿爲之發軟。

陸四一手扶着雕欄玉砌,一手輕挼鬍鬚,語氣加重:“不是聖人不好,是衍聖公不好!”

“這...”

孔尚德更是發怔,不知皇帝此言何意。

倒是邊上的刑部尚書陳不平心中冷哼一聲,不動聲色看着那孔家代家主。

當日陳不平在濟寧主持淮軍後勤事項時,可是親自拍板對孔林進行挖掘性保護的,大量從孔林以及衍聖公府、孔家若干家業中查抄的古董字畫、珍玩寶物也多是經陳不平之手往江南販運。

由於大量古玩突然面世並且一下涌進江南市場,造成市場供大於求,導致原本可以賣幾萬兩一幅的書畫只能賣出幾千兩,貶值的厲害。甚至有兩幅名畫得搭一付八大家字貼發賣的。

但架不住量大,前後至今,僅地下挖掘性保護所得給淮軍及大順政權輸入的白銀就高達數百萬兩,很大程度上支撐了大順統一北方之戰。並且這個古玩行業也爲大順對江南的滲透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所以,現爲刑部尚書的陳不平最喜之事就是辦案、抄家、挖掘。

對於辦案所得各式古玩,陳不平也歸檔劃類。年代久遠具有極其珍貴意義的單獨保存,其它都由秘密渠道往江南發售,以換取大順急缺的金銀。

根據陸四的指示,陳尚書前幾日上書請求於京中建一展館,使天下人不管富貴貧賤都能一睹先人遺產,而不使這天下人共有之寶藏淪於私人玩物,帶到地下不見天日。

遼東總督高傑聽聞京師要建展館,上書請爲遼東提供獨館,概因高總督自遼東滿洲數陵繳獲甚大。

對皇帝陛下心意最瞭解不過的也是陳不平這位刑部尚書,故而對孔家將來也是心中有數,就看這孔尚德知趣不知趣了。

若是不知趣,北孔全族拔起於大順也不是什麼難事,至於聖人之後,衢州的南孔更名符其實一些。

眼看閱兵式在即,陸四也無意與孔尚德歪歪繞繞,直言道:“你既然來了,朕就不妨與你們掏心窩子說幾句...這個衍聖公你們孔家還是讓出來吧。”

“啊?!”

這回不止孔尚德大驚失色,就是前明定遠侯鄧文明、都督袁佑等人也都是聞言震驚。

要知道衍聖公可是孔子嫡長子孫世襲封號,始於北宋年間,歷經宋、金、遠、明四朝,不論哪朝哪代,這衍聖公都是由孔家人擔任,怎的到了這大順朝,卻要孔家讓出來呢?

不姓孔的人當了衍聖公,這衍聖公還是衍聖公麼?還是班列文官之首的超品麼?那孔家的種種特權還有沒有了?

“我看你們孔家就不要再爭這個衍聖公了,朕以爲凡聖賢子弟都可爲衍聖公,都可祭祀大成先師。何以把個衍聖公定成你孔家一家了?”

陸四語氣帶有詢問,實際卻是不容置疑,就是你孔家沒有選擇餘地。

之所以保留衍聖公,也是出於時代特色考慮,否則按陸四心意直接廢了便是。

當然,他也允許重修衍聖公府,但新衍聖公府不在曲阜,就在北京城。並且新衍聖公府的規模不是僅次於皇宮的最大府第,而是類似文廟一樣的建築。至於曲阜哪裡,除了是孔聖故鄉外,於政府層面不再具有任何象徵性意義。

衍聖公的“改土歸流”是勢在必行的,新一任衍聖公陸四早就定了現在的吏部侍郎文彥傑擔任。

任期爲五年一任。

後面則統由禮部侍郎兼任,專事祭祀大成先師,從前衍聖公府各種特權當然是一律沒收,賜田祭田全部分配百姓。

換言之,孔家自此後完全喪失任何政治特權,所有族人都必須自食其力。

“陛下,使不得啊!...”

孔尚德險些要吐血,族人湊了十萬兩白銀供他進京,爲的是請大順冊封新任衍聖公,最好是能冊封他,爾後如歷代一樣繼續享受朝廷給予的特權尊貴,不想這位大順新皇帝卻將他孔家直接一棍子按到底,連祖傳的衍聖公名號都要交出,簡直是欺人太甚,也不可理喻,無法無天的很。

其餘各家代表也是面面相窺,孔家的衍聖公有沒有,他們不在意。但是大順皇帝對孔家的態度讓他們意識到,往後在大順新朝可能要夾着尾巴做人。

“陛下,吉時快到了。”

侍衛統領陳威力過來提醒皇帝要開始閱兵。

陸四點了點頭,看向那臉色極度難看的孔尚德,說道:“朕這人向喜平等公正,不喜強人所難,故你們孔家若覺得朕不應該剝奪歷朝給你們的特權,可以離開大順。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你們去嘛。”

孔尚德剛要開口,擡頭卻見大順皇帝雙眼竟有寒意,駭得他一句也不敢說。

陸四不再理會孔尚德,上到城樓舉目眺望下面廣場,遠處大順將士正在列隊,讓人豪氣大發。

從刑部尚書陳不平那裡得知陛下對孔尚德所言後,左輔顧君恩坐不住了,趕緊過來提醒皇帝道:“陛下,孔家萬一南遷,怕是影響不好。”

“所謂千年世家,朕想讓它存在,它便能存在。朕不想讓它存在,不過南朝四百八十寺而矣。”

陸四輕笑一聲,右手揮起,頓時幾十支菸火彈騰空而起,廣場下方鼓聲雷動,號角聲聲。

閱兵儀式後,陸四於順天門頒大順定國功勳冊,計封親王二人、郡王四人,國公六人、侯三十二、伯四十七,共計九十一人。

九十一人名單是陸四親自擬定的,此名單相較朱元璋建立明朝所封一百五十名功勳少了近一半,但全部是在世者。對淮軍及順軍戰死有功之臣的追封,政務院同禮政府會另行擬定報批。

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三百三十二章 拿酒給我!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八十五章 我話講完了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二百零七章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稱皇帝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