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

吳山森林公園

吳山之峰,秀出雲霄,山頂相捍,望之常有海勢,其位西方,故曰西鎮。

——山海經

(一)

週六我和父母以及哥哥從新街鎮出發準備前往吳山森林公園遊玩,今天天氣晴朗氣候溫和非常適合外出旅遊,湛藍的天空銜接着一朵朵雲好像拿着顏料的畫匠把河流印染成了藍色,炙熱的暖陽朗照着花花草草在大地的心窩裡融化成了一首詩。我們開着私家車行駛在寬闊的水泥路上,道路的兩旁栽種着櫻花和海棠,沁人的芳香沖淡了世俗的煙火味讓心靈完全舒展開來,在櫻花和海棠之間偶爾可以看見奇形怪狀的山石,在山坡上盛開着白杜鵑、水桃花、婆婆納以及紫丁香,而在道路的另一側則是河水,清凌凌的流水在亂石中舞蹈然後奔向了光明的盡頭。

我們的私家車行駛了十多分鐘後來到了第一座牌樓的下面,只見牌樓上鐫刻着“西鎮吳山”四個大字,我們下了車在旅遊商店買了食品和飲料,然後繼續坐上車向美麗的吳山進發,我們說說笑笑忽而看到了第二座牌樓,牌樓的上面書寫着“吳山森林公園”六個大字,父親一邊開車一邊對我和哥哥講起了有關吳山的歷史文脈,他說吳山是吳帝后裔——太嶽部族與吳回部族發祥之地,也是我國祭祀吳帝、黃帝最早的地方,周秦王朝發祥於寶雞,周秦帝王認爲這是吳山保護之功,便將其封爲西嶽,西漢時曾有十一位皇帝二十三次來這裡祭祀,隋文帝開皇十四年,皇帝下詔建立西鎮祠,並正式確立了“鎮山”之名,分別是東鎮沂山,在山東省,南鎮會稽山,在浙江省,西鎮吳山,在陝西省,北鎮醫巫閭山,在遼寧省,中鎮霍山,在山西省,十六年又敕造吳山神廟,唐時又被加封爲成德公、天嶽王,後唐時被下詔加封爲靈應王,宋、金時又被封爲成德王,元時被封爲成德永靖王,明封爲西鎮吳山之神,清時被封爲吳嶽大帝,公元1703年4月,康熙皇帝御筆爲吳山賜頒“五峰挺秀”。

我和哥哥聽得十分入迷,好像吳山不是一座山而成了一位老者,這位老者經歷了爾虞我詐,經歷了勾心鬥角卻依然保守着真誠,不知不覺我們便來到了吳山的腳下,我們將私家車停在停車場,看見了停車場邊佇立着一塊景觀石,景觀石上鐫刻着“西鎮吳山”四個鮮紅大字,我們停好車後看到正前方有一條曲曲折折的山路,山路被來來往往的遊客踩踏的能照出人影來,而在山路的兩側是高高低低的樹木,蔥蘢的樹木垂下枝條猶如愛的擁抱看似簡單卻蘊藏着深意,我們撥動着頭頂的樹梢繼續向前走,各種各樣的野花野草像地毯一樣覆蓋了大地,我們行走在叢林裡好像漂泊在夢境裡,亦真亦假的幻象模糊了現實的界線讓一切都變得極其複雜,我們踩着崎嶇的山路聽着清脆的鳥啼向前走着,一條山泉猶如一條白絲綢輕盈地纏繞了樹木的每個側面,望向山坡到處都是野生的樹木,有毛栗子樹、核桃樹、銀杏樹、白樺樹、梧桐樹、欒樹和玉蘭樹,走着走着我們遇見了一對老年夫婦,他們說他們可能走錯了路,一路上沒看見一個人影,卻能聽見山上有人說話,我們說我們也是第一次來,就只看見了這一條路,再沒有看到其他路了,老年夫婦說他們實在沒有信心走下去了,如果我們想走可以繼續探行,我們思慮了許久還是決定向山谷的深處進發,我們相信總會發現一條上山的路,叢林中有的樹木的枝葉能遮蔽天日,有的樹木的根能扎進山石的縫隙中,還有的樹木倒在大地上,枝葉已經枯黃,樹幹已經朽爛,我們走的有些累了便坐下來歇息,父親和母親吃起了麪包,我和哥哥喝起了飲料,望着頭頂的驕陽我們雖然熱汗淋漓但心中卻是安逸的,休息了一段時間我們繼續向山谷的深處走去,我們一會兒登上一座山丘又走下了一座山丘,一會兒趟過一條小河又繞過一條小河,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仍然看不到一個人影,但還是相信有通往山頂的路,父親鼓勵我們說堅持一下總能看到奇蹟,就這樣我們鼓起勇氣向更高的山頭走去,山路在山間盤來繞去彷彿一條升騰的巨龍準備吞沒掉整個蒼穹,我們相互幫扶一點一點爬上了山頭,然而更高的石山卻像一道屏障擋住了我們的去路,走了那麼長的路途依然沒有發現抵達吳山的道路,父親說只要我們登上那座石山就能看到最美的風景,那座石山和吳山是連在一起的。

我和哥哥扭過頭望向了石山,的確,那座石山離吳山很近,我們爬上這座石山就能登上吳山繼而俯瞰一切,想着想着我們向那座石山走去,石山上生長着雪松、柏樹、銀杏、榆樹、白楊、槐樹、柳樹、紅楓等喬木,還有金絲桃、含笑、南天竹、大葉黃楊、海桐、金葉女貞、火棘、石楠等灌木,我們手腳並用向山頂進發,我和哥哥走在前面,父親和母親跟在後面,石山猶如刀斧劈砍過一樣異常陡峭,崎嶇的山路窄小的只容許一人通過,我們氣喘吁吁地向山頂爬去,雖然有些疲累,但一想到能看見吳山便充滿了希望,經過五分鐘左右的攀爬我們終於抵達了山頂,然而令我們失望的是這座石山是一座孤峰,吳山的山峰與這座石山之間隔着巨大的溝壑,我們坐在地上有些垂頭喪氣,父親走過來說這裡的景色也很美,挺拔的松柏沒人賞識卻依然驕傲的站立,無名的野花無人理睬卻依然綻放着它的青春,我漸漸地被父親的言語所感染,是啊,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原本以爲自己可以很順利的過完一生,沒想到路途充滿了各種坎坷,明明近在眼前的幸福卻無論怎樣爭取都無法獲得,有時自己以爲自己可以成爲超人、英雄,可最終卻成了一個最平凡的人,於是不甘心做一個俗人,眼高手低的只追求心中的夢想,最終忽視了身邊的親人自己也一事無成,然而人生就是這樣,無論怎麼生活都會留下遺憾,我們錯過了吳山的風景卻收穫了另一種平凡的風景。母親對我和哥哥說明天我們再來一趟吳山,那一對老年夫婦說可能還有其他的路我們就應該去找,我相信我們最終會登上吳山的,是啊,我們可以選擇再一次前往吳山,但人生沒有彩排,走錯了路無法回頭,我們要做的是讓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名與利,只需要一個簡簡單單的幸福。

(二)

週日我和父母以及哥哥再一次前往了吳山森林公園,一路上遇到了前去旅遊的私家車和旅遊歸來的私家車,我們望着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聞到了陣陣的濃香,清澈的山泉泛着白光撫平了憂傷帶來了明媚的星點,經過一個多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吳山的腳下,停車場上已經停着四五輛私家車,私家車的旁邊可以看到七八個人正在那裡交談,我們走上前去向他們打聽上山的路,他們說吳山景區現在已經暫停營業,要想進入景區就要翻越圍牆才能上山,我們向他們告別後向售票廳旁邊的圍牆走去,翻過圍牆果真看見了通向山頂的石階,我們後悔昨天爲什麼不仔細找找其他的路,等我們都翻過圍牆後便向山頂進發,今天天氣有些陰冷,但我們的心卻不覺得冷,我們相信只要心中有燈,再多的歧路也阻擋不了尋找正確道路的雄心,擡頭向山頂望去,吳山的五座高峰猶如空中樓閣忽隱忽現,一種若即若離的迷幻感消減了惆悵讓激情充斥在腦海,恍惚之間我想起了泰山,泰山爲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泰山因其氣勢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與泰山相比,吳山的名氣似乎小了很多,但吳山自身並不缺少絕美的風景,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吳山不爭不搶不卑不亢散發着獨特的魅力,我們踩着石階一路向上攀登,細密的石階一會兒偏向左一會兒偏向右在山間繞來繞去,而在石階的兩側生長着叫不出名字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上掛滿了許願的綢帶,走了一段路程後我們來到了滴水觀音雕像的前面,觀音面帶慈祥左手挽起蘭花指右手緊握淨水瓶,在觀音雕像的前面是亮如明鏡的觀音池,而在幾十米的懸崖上一道細小的瀑布從天而降落入了水池中,飛落的水珠猶如甘霖爲土地帶來了生機爲人民帶來了祥福,在觀音雕像的右側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山石,山石上分別刻寫着“緣”、“福”等字體。

我們離開滴水觀音繼續向上攀登,在路邊隨處可見供人休息的石桌石凳,我們繞過一座八角亭向高處走去,不一會兒便看到了懸崖上的洞真真人洞,真人洞繫於志道修煉之所,洞中側面巖壁鑿有“洞真真人洞戊戌年上石”十個顏體大字,看完真人洞我們手扶護欄一點一點向前走去,穿過一天門眼前瞬間豁然開朗,山水相融、草長鶯飛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我們擡頭向高處望去,黑虎殿孤零零地佇立在山頭,相傳周武王起兵伐紂時,崇黑虎又助武王以鐵嘴神鷹破高繼能的蜈蚣袋,力斬高繼能,使周軍獲勝。走了沒幾步我們看到了一方祭臺,在祭臺的內側有兩個人工砌成的水池,因水質甘甜遊人至此可以品嚐,登上一座高臺我們來到了吳嶽老廟,在老廟前佇立着一塊石碑,石碑記載了重修吳山老廟的詳細過程,而在庭院中有一棵古欒樹,樹幹粗壯有力但已經失去了往昔的華彩,我們走進吳嶽老廟拜了拜然後繼續前行,在草木叢生的山坳處我們看到了王婆洞,相傳有一位王氏的仙姑在此洞修行,因積善積德最終羽化成仙,離開王婆洞我們依舊沒有停止探險的腳步,在石階的兩側是一棵棵茂盛的參天大樹,滿地的落葉猶如蝴蝶等待着重生的那一天,走着走着我們看到了路邊的迴心石,迴心石是讓遊人選擇前行還是回頭的一個決斷點,有的人迷戀山頂的美景因而繼續出發有的人因困難重重因而會一蹶不振,我們沒有氣餒而是選擇繼續前行,望着長長的石階我想起了太伯奔吳的故事。

傳說周太王古公亶父繼承后稷、公劉的事業,率領部族從彬地遷居到渭河北岸岐山之南的平原地帶,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太伯爲長子,仲雍爲次子,季歷爲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聰明伶俐,儀表堂堂,古公亶父從周人的長遠發展考慮,想把王位傳給三子季歷,這是因爲季歷的妻子太妊是姜姓部落頭人的女兒,聯姻可以達到政治聯合,深謀遠慮的古公雖是如此打算,但又怕引起紛爭,按當時的授權規定,長子太伯應順理成章的繼承王位,太伯看見父王憂心忡忡很快便知道了他的心事,當即和二弟仲雍商議後,就以給父王進山採藥爲由,奔到離岐山不遠的吳山避居,季歷在大哥、二哥毅然出走的情況下只好接受王位。後來古公去世,太伯、仲雍奔喪,季歷定要將王位還給太伯,太伯自認無謀略之才便迴避退讓,相偕二弟再回吳山,季歷不願委屈大哥,追到吳山執手恭讓王位,太伯無奈,只好與二弟帶着族人南遷,在江蘇無錫一帶建立了吳國。

不知不覺我們踏着石階走到了靈官殿前,靈官殿坐落在一方土丘之上,古樸的磚瓦比不上現代磚瓦的大氣但卻透着一抹安定的韻味,王靈官三隻眼睛耀大地,手執金鞭巡世界,爲鎮守山門的護法神。走下土丘我們扶着護欄向下走,不一會兒便來到了手扳崖,手扳崖陡峭無比只允許一隻腳踩踏,而另一邊則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懸崖,離開手扳崖原本寬闊的石階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凹凸不平的亂石小道,我們手扶護欄小心翼翼地繼續前行,在石山的峭壁上鐫刻着毛zedong的詩句,“無限風光在險峰”七個大字瀟灑而飄逸,我們吃着零食喝着飲料走到了大賢峰的腳下,大賢峰峰左有四小峰,只有大賢峰凝峭插天,秀拔突起,我們邊說邊笑手扶護欄向高處走去,在護欄的一側是棲霞島,登上棲霞島有騰雲駕霧、漂洋過海的美感,繼續向上攀登我們看到了留有登山孔的山頭,登山孔的旁邊書寫着“壯志凌雲”四個大字,繞過登山孔我們一步一步攀上了最高處,山頂上有四五棵松樹,而在松樹間是一塊塊形狀不一的山石,只見一塊山石上雕刻着“望月”兩個字,觀望了許久我們走下山頂向另一座高峰挺進,扶着護欄我們準備攀上閻王砭,然而還沒走幾步便退縮了回來,望着接近垂直的峭壁我們差點嚇破了膽,我們可以勉勉強強攀登上去,但從上面下來卻舉步維艱,思量再三我們選擇了放棄,回到棲霞島我們望向了鎮西峰,鎮西峰其四周皆爲絕壁,只能從他峰遙望,鎮西峰猶如一座寶塔,又像花朵的花蕊,威武而獨秀,鎮西峰與其他四峰並立,但高度略低,古人特取“羣山低,高山爲主,羣山高,低山爲主”之意,將鎮西峰立爲主山。站在棲霞島,望着鎮西峰我們好像置身在世外桃源中,凡塵的喧囂似乎遠離了心境,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純淨,沒有虛僞與狡詐的爭鬥只有一顆嚮往至善的赤誠之心,我迎着徐徐的風浪想起了長孫皇后醫治乳疾的故事。

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娶大將長孫無忌的妹妹爲妻,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封長孫娘娘爲皇后,有一年,長孫皇后患乳瘡,流血流膿,久治不愈,長孫皇后見自己久病不愈,便推說自己思鄉心切,要回鄉省親。唐太宗爲了不使皇后失去最後的希望,便讓她多帶幾名隨從官員前去,那時正值盛夏,她乘坐轎子一邊觀看美景一邊催促轎伕快行,可是轎伕越走越慢,她剛要訓斥,卻見轎伕汗流浹背,一個個捂着口鼻,她知道一定是自己的一身腥臭氣味薰得人家才這樣,於是她命令隨從官員全都回去,之後她獨身一人前行,一天傍晚,她走進了一座華佗廟,在睡夢中華佗告訴她奶瘡並不難治,只需十年陳黃酒洗浴便會治癒,幾天之後,長孫皇后來到了吳家溝吳嶽開的酒店,吳嶽給她取來十年陳黃酒爲她洗瘡,接連洗浴兩天乳房上便結了一層痂,漸漸地她的乳疾已經痊癒,之後唐太宗將皇后從鄉里接回了京城,皇后回京後念念不忘吳嶽的救命之恩,便讓唐太宗派人前去接吳嶽進京封官領賞,不料朝廷大臣偏巧遇見鄉間混混李二,李二信口開河地說曾經在他酒店中洗奶瘡的婦人是當今的長孫皇后,這事讓皇上得知後派人抓他來了,吳嶽見李二說的繪聲繪色,沒有多想,便拿上麻繩來到岍山腳下吊死在了一棵柏樹上,唐太宗和長孫皇后聽說吳嶽自縊後都悲痛不已,於是下令將吳嶽封爲成德王,把岍山改爲吳山,並增設吳山縣。

我們走下大賢峰繞過山泉進入了玉皇灣,走在山嶺中高大的樹木彷彿變成了鳥獸的翅膀,巨大的陰影覆蓋了山路也覆蓋了零亂的石塊,我們越過倒下的樹幹向高處爬行,攀上細密的石階我們一刻也不敢懈怠,石階兩側的野草從山腳一直延伸到了山頂的縫隙中,許久之後我們看到了一木挑二峰,一棵松樹生長在兩座山峰的夾縫之間,傳說二郎神擔山填大海的故事便發生於此。繼續向上走我們便來到了會仙峰,會仙峰由北一小峰,南四小峰組成,傳說天庭諸位神仙常常駕雲遊此,並常常有文人雅士前來遊憩,我們站在山頂向下望去,山腳的行人如螻蟻一般微小,石塊如沙粒一般粗細,然後我們擡頭向天邊望去,飛鳥的鳴叫猶如洪鐘,燦爛的雲霞猶如絲錦。

在山頂拍了幾張照片後我們又匆匆下了會仙峰,走過玉皇灣我們來到了對面的一座小山,沿着石階向上攀登,幾分鐘後便來到了山頂,山頂上生長着松樹、柏樹、海棠、櫻花等樹木,而在山頭的地方有兩塊小的山石和一塊大的山石,三塊山石好像一頭母獅子守護着兩頭小獅子,兩頭小獅子凝望着這個綠色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遐想,沿着山路向下行走我們踏上了一座山嶺,這座山嶺橫亙在兩座大山之間搭建起了築夢的橋樑,我們走下山嶺向上攀登看到了靈應峰,靈應峰由左邊兩小峰和右邊一小峰組成,靈應峰的峰頂有兩個馬鞍形的小山包,南側呈不規則長方形,北側呈橢圓形,東西兩側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看完了靈應峰我們走下山路向望輦峰挺進,清冽的泉水從石縫中流出來潤溼了前行的道路,我們不緊不慢地行走着生怕摔上一跤,經過一番跋涉我們終於到達瞭望輦峰,望輦峰左側有一小峰,秀並羣芳,形若北顧,名爲望輦。我們原本也想攀登到峰頂,但看到無處下手的絕壁只能望而卻步,站在山峰上,兩座山頭一直向前延伸,它們似乎發覺了山河的秘密,又似乎找到了家的感覺,我坐在一棵倒下的柏樹上休息了起來,看着遠處山崖上的一孔孔山洞我想起了土匪王友邦駐紮吳山爲非作亂的故事。

王友邦出生於河南,由於河南老家遭受災荒,他和同鄉被迫一起來到陝西乞討,王友邦在騙借了一支步槍後,糾集了數十個不務正業的閒散人員,開始打家劫舍,燒殺擄掠,在將土匪隊伍搬遷至吳山後,王友邦的土匪隊伍達到了鼎盛,匪衆高達3000多人,還有300多餘馬匹,數百支步槍,他甚至還在吳山設立了炮局,擁有上百名工匠,能夠自己zhizaoqiang支彈藥。王友邦在所盤踞的吳山地區,猶如土皇帝一般,他完全不顧民衆的承受能力,向統治區的民衆要錢要糧,稍有不從,便打砸搶燒,甚至殺人泄憤。民國17年,馮玉祥麾下的國民軍甄士仁奉命圍剿王友邦,甄士仁繞開了吳山險要的地勢,一舉攻破了王友邦的老巢,經過激烈的戰鬥,匪幫被消滅,王友邦被迫潛逃,然而他在投奔國民軍聯軍魯大昌旅後,被一個團長知道了他的斑斑劣跡,王友邦被該團長處決,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完) 完稿於:2021.4

第十二篇 行政中心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四十二篇 天台山第二十八篇   二十九廟會第二十八篇   二十九廟會第四十五篇 關山草原第十五篇 植物園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十篇 渭河公園第一篇 大美寶雞第十二篇 行政中心第六篇 金臺觀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三篇  炎帝陵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四十五篇 關山草原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三十四篇 臥龍寺第二十一篇 步行街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十九篇 渭河上的橋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六篇 金臺觀第十二篇 行政中心第五篇 代家灣生態公園第五十篇 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第三十七篇 姜子牙釣魚臺第四十八篇 靈寶峽景區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三十九章 旋瓦山第二十六篇   寶雞展覽館第四十一篇 蜂泉山第五十七篇 水城·三國小鎮第九篇   青銅器博物院第五十二篇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第二十三篇 西陽洞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四十六篇 大水川景區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十篇 渭河公園第十二篇 行政中心第四十五篇 關山草原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四十七篇 九龍山景區第十九篇 渭河上的橋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十九篇 渭河上的橋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五十五篇 周公廟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十九篇 渭河上的橋第四十篇 古大散關第二十四篇 轉藏寺第四十八篇 靈寶峽景區第九篇   青銅器博物院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五十一篇 太白山湯峪溫泉第四十一篇 蜂泉山第三十六篇 西虢水上樂園第三十一篇 六川河生態風景區第五篇 代家灣生態公園第三十篇 玉池公社第四十四篇 馮家山水庫第二篇 中華石鼓園第十五篇 植物園第七篇 陳倉老街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四十二篇 天台山第三十八篇 吳山森林公園第十四篇 炎帝園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四十四篇 馮家山水庫第四十四篇 馮家山水庫第四十三篇 銀洞峽第四十六篇 大水川景區第四十六篇 大水川景區第四篇 西府老街第四十八篇 靈寶峽景區第三十四篇 臥龍寺第二十七篇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第八篇   民俗博物館第五十八篇 東湖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五十三篇 紅河谷森林公園第十三篇 國金中心第三十六篇 西虢水上樂園第九篇   青銅器博物院第二十二篇 北首嶺遺址第十三篇 國金中心第三十三篇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第三十六篇 西虢水上樂園第十一篇 中華禮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