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

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

六月初旬。

天氣已略發顯得燥熱。

郭桓坐在轎子中,朝自己府邸回去。

作爲戶部侍郎,朝堂正三品大員,他自洪武四年被朝廷以賢良舉薦爲官後,便一直官路亨通,備受皇恩,在去年更是爲陛下‘試任’戶部尚書,可謂是春風得意。

但也是從去年開始。

他並沒真被任命爲戶部尚書,而是被降爲了戶部右侍郎。

從這時起,郭桓就感到風向漸漸不太對了。

一來:朝廷開始有御史彈劾自己了,雖都被自己以各種理由搪塞回去了,但陛下對自己的親近已大不如前,二來:最近朝中傳出了一陣風聲,便是陛下感覺朝中有人在矇蔽視聽。

最後。

在幾天前,翰林院官員突襲戶部,拿走了戶部不少賬目,至今都沒有送回。

從傳出的種種傳言跟氛圍來講,陛下明顯是對戶部有了不信任,想要對戶部進行一番嚴查。

這讓郭桓如何不驚顫?

他深知陛下對貪官污吏的處理的殘暴。

若是真爲陛下發現戶部有徇私舞弊,只怕戶部真要出大事情了。

只是任憑郭桓這幾日怎麼打聽,都始終沒有打聽到具體消息,這讓他本就懸着的心,此刻也是愈發緊張忐忑起來。

他是知道自己如何上位的。

便在於精通經濟學問,憑藉着對賬簿的審理,他入到戶部之後,可謂是如魚得水,任憑朝中大風大浪,他自巋然不動,始終長青,還在歷經‘胡惟庸案’、‘空印案’後,一步步的填補朝中空缺,最終坐到了如今位置。

他對自己的纔能有着足夠的自信。

甚至於.

他還有更大野望。

想成爲大明真正的戶部尚書。

轎子內。

郭桓始終難以平靜心神。

這次翰林院的動作,讓他一直如鯁在喉。

他總感覺會出事。

良久。

郭桓目光一沉,他掀開轎子的簾子,望向一旁引路的官差,道:“李常,你去給左侍郎王道亨,侍郎胡益傳個話,問下他們,對於這次翰林院動作,可有什麼眉目,我有些心神不寧,總感覺要出事。”

“還有.”

郭桓遲疑一下,還是搖了搖頭:“算了,就先去問這兩人吧。”

“希望只是我庸人自擾吧。”

郭桓放下轎簾,重新閉目養神,心裡依舊不安。

他回想着近幾年來,朝廷的大小事宜,思索着自己可有落下把柄,最終都一一否定了。

他在戶部任事,向來手腳乾淨。

但這次的風向,明顯不是空穴來風,陛下想查戶部,也不是一日兩日了,歸根到底,並不是戶部被發現了問題,而是陛下對戶部的情況有了不滿。

至於爲何不滿。

郭桓其實早就清楚原因。

便在於陛下對北元始終不放心,想要一鼓作氣將北元覆滅,但朝廷開國以來,已開始了五次北伐,耗費了大量的民力國力,短時間根本就沒法再徵繳那麼多錢糧。

正因爲此。

戶部尚書一直被替換。

從最開始的粟恕,再到自己的‘試任’再到如今的徐鐸(duo),兩年換了三次,但都難以達到目的,但陛下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再一而再的強壓,要他們籌集到北伐的糧草,最終戶部的確找到了辦法。

便是預徵。

提前向地方商人和里長徵後幾年的賦稅。

不過這些東西,都是不能擺在明面上的,就有了很多暗箱操作的機會。

而這一切都是戶部在不聲張的暗地操作。

但無論是郭桓還是徐鐸,亦或者是左侍郎王道亨,侍郎胡益,他們都很清楚一件事,這是私下做的,並不爲‘朝廷’認可,那些高出的攤派指標,最終都不會去兌現,也沒法兌現。

因而最後一定會有人‘背鍋’。

在他被陛下從戶部一把手,貶爲‘三把手’時,郭桓心中還暗暗高興了一陣,因爲他不用承擔這個主責了,真在地方鬧起了民怨,也是徐鐸要面對的。

只是他沒有想到,陛下沒按他們預想去做。

而是直接開始了查賬。

郭桓有些慌了。

戶部的賬,經得起粗查,但經不起細查。

最終查到誰頭上,誰就可能背下這最大的‘罪’,以陛下對外展示的‘殘暴’,只怕滅九族都不夠,這不是郭桓能接受的,他可以承擔一定罪責,但決不能是主責。

他還不想死。

他必須搞清楚,陛下是怎麼查賬的。

作爲經濟學問出身的官員,他很有信心,只要知曉陛下是怎麼查賬的,就能大致猜到會落到誰頭上。

唯有弄清楚了,他才能安心。

郭桓睜開眼,眼神很煩躁,始終沒法定下心。

他伸手,想掀開簾子,只是在觸到簾子時,又把手縮了回來。

就在這時。

外面響起一陣嘈雜聲響。

這讓本就心緒難寧的郭桓更加心煩意燥,也終於是發起火來:“來人,去給我查一下,究竟是誰人在街上大聲喧譁?讓他們都閉嘴,大庭廣衆,當衆喧譁,成何體統?”

郭桓的貼身管家鄭襖連忙道:“小的這就讓他們安靜。”

郭桓點點頭。

也讓轎伕走快一點。

他現在很不喜歡聽到這些大聲。

鄰街。

相較其他街道,卻是人氣高漲。

今天是京都鹽業開業一個月,也是最終數據定格的一日。

因而鹽鋪外早早就圍了不少人。

都想看看經過一個月的販售,京都鹽業究竟賣出了多少鹽,能否達到五十萬斤鹽的高標,而今距離閉店只有不到一刻鐘了,每當有人繼續購買,都會換來四周陣陣喝彩聲。

氣氛可謂熱鬧。

羅乾等商賈鐵青着臉。

他們依舊坐在對街的茶樓,再無過去的談笑風生。

眼神嚴肅至極。

一個月時間,京都鹽鋪,賣出了他們近三個月銷量的鹽。

整個應天府,現在都只知道京都鹽鋪,而不知道他們羅氏鹽鋪、張氏鹽鋪等,若非京都鹽鋪的鹽,只銷售到‘縣’一級,不然他們這三個月,很有可能顆粒無收。

這是他們之前怎麼都沒想到的。

而且京都鹽鋪的產鹽速度也遠超他們想象。

竟真的能拿出五十萬斤。

這可是五十萬斤。

只用三個月。

放在過去,他們根本無法想象。

他們最初的想法,就是幫京都鹽業‘墊上’不夠的數量,讓京都鹽鋪不得不破產,但現在,就應天府就賣出了三十萬斤。

若是加上其餘八個縣的銷量,只怕已近四十萬了。

他們已不敢再去墊了。

倒不是墊不起,而是在暗中調查後,發現京都鹽業並沒有虧,還有得賺,只是賺的少,他們這墊下去,反而讓京都鹽業大賺特賺。

他們現在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不希望達到五十萬斤,讓京都鹽業售價回到二十文一斤,這樣他們鹽鋪還能生存。

不然他們就真要被餓死了。

而且他們現在也面臨了一個巨大的生存問題。

就是賣不出去鹽了。

以京都鹽業在應天府的名氣,就算日後有人真想賣鹽,恐第一反應也是去京都鹽業購買,他們的鹽哪怕價格一樣,也根本賣不出去,而且的確質量也趕不上。

這段時間,他們沒少抹黑,但都無濟於事。

他們眼下已徹底無奈。

關鍵夏之白還有官身在,他們拿夏之白一點辦法沒有。

眼下看到京都鹽鋪這麼受歡迎,他們也是恨得牙癢癢,手裡的拳頭攥的很緊。

就在這時。

一道身影擠了進來。

正是郭桓管家鄭襖。

鄭襖鼻孔朝天,眼中充滿了倨傲,根本不把四周的人放在眼裡,也的確無須放在眼裡,作爲三品大員的管家,就算是應天府府尹,見到他都得和和氣氣,又何況是一個商鋪?

他冷冷望了望四周,呵斥道:“知道腳下是什麼地方?”

“是應天府,是大明京師所在,這是你們能夠隨意喧譁的地方嗎?”

“這麼多人聚衆想幹什麼?”

“想造反?!”

“務農的不好好務農,做工的不好好做工,跑到城裡聚衆,擾大臣們清閒,我看你們都是想死了。”

“一個個刁民!”

“.”

鄭襖雙手叉腰,對着四周一陣叫罵,將四周人都罵了一通,後面似還有些不解氣,把目光移向了京都鹽鋪,見到是京都鹽鋪,他瞳孔微微一縮,隨即面露不屑。

若是平時,他就放過了。

如今自家老爺發話,他自然不會放在眼裡。

別說是一個狀元了,就算是應天府府尹,他也照罵不誤。

“京都鹽鋪?”

就在鄭襖想開口時,一道身穿粗布麻衣的身影,出現在了街上。

見到這個目光堅毅的青年,鄭襖眼皮微微一跳,夏之白的大名他還是有所耳聞,很狂很傲。

但那又如何?

他背後站的可是戶部侍郎。

鄭襖看向夏之白,譏笑道:“伱就是哪位夏狀元吧,果然是名不虛傳,自甘墮落,甘於跟商賈爲伍,但你的這些破事,沒有人關心,我這次前來,只是想告訴你一下,這是應天府。”

“經商可以,但不要喧譁。”

“我也給你定個規矩,以後不準再聚衆喧譁。”

“我作爲戶部侍郎的管家,應該有這個資格吧?!”鄭襖冷笑一聲,一臉玩味的看着夏之白,主動道出了自己的身份。

他相信。

夏之白會識趣的。

在應天府,官大一級,就是能壓死人。

何況他代表的還是戶部侍郎。

大了數級。

第318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187.第187章 海運!編制!北鳥歸巢!402.第402章 立了規矩,再殺!第85章 磨去鋒芒的狀元纔是好狀元!第63章 讀書人的事,從不止四書五經!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價的!!!177.第177章 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第二更)188.第188章 得國最正,但心最爲不正!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387.第387章 暗藏禍心!209.第207章 百姓再教育!357.第357章 夏之白跟其他人不一樣!126.第126章 商人必須服從政治!(第一更)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第48章 我要給陛下看的是未來!188.第188章 得國最正,但心最爲不正!第77章 有的人身子站着,心卻還跪着!(求訂閱)第3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第244章 你着相了!第242章 那就犁一遍南方!!!第112章 人教人百言無用,事教人一次入心!(第一更)第217章 百姓只管種地,官員考慮的就多了!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第217章 百姓只管種地,官員考慮的就多了!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198.第197章 掩耳盜鈴!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第243章 司馬懿也忠!419.第418章 可行試點!第50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303章 陛下想爲天下留下什麼!第252章 身懷利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151.第151章 相信百姓!(第一更)334.第334章 告狀!第69章 工農大學士!第299章 熱血難涼!第304章 餘蔭後輩的智慧!159.第159章 朱棣:被算計還是爲我好?(第三更)344.第344章 太師你已有取死之道!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341.第341章 天冷,該添衣了!第15章 文治武功,不容置喙!190.第190章 可以不爭,但不能沒有!第123章 咱是不是對地方官員太寬容了?(第一更)143.第143章 大好山河,寸土不讓!(第二更)191.第191章 削江南士紳的‘藩’!第236章 朱元璋的忌憚跟不安!第43章 我回來了!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185.第185章 他敬咱,但不畏咱!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第47章 施耐庵死於洪武三年!第14章 當街摔死!第104章 借人頭平民怨!(第二更)144.第144章 朱棣:你讓我爲你的刀?!(第三更)170.第170章 勞動改造,重新做人!(第一更)第68章 草民認爲大明缺人才!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392.第392章 國之重臣,還是要有牽絆!第66章 我要改制天下!205.第203章 這可牽涉到周德興等開國將領!(第一更)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281章 有人懦了!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第230章 這纔是雙管齊下!(第二更)第33章 暴力出清!第240章 勸學!第286章 說不如做!200.寫的不滿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來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第70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396.第396章 湯和回京!第67章 狂士!352.第352章 只做引路人!200.寫的不滿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來第306章 江河出了問題,不在河水,而在源頭!第59章 朱元璋認錯!339.第339章 我大明民哀多於民悅!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第222章 你說的沒錯,江南出事了!209.第207章 百姓再教育!199.第198章 惡政後必有巨大的紅利!第91章 循循善誘!(求訂閱)201.第199章 大明沒有清官的土壤!209.第207章 百姓再教育!第110章 天下不講平等,只講對等!(第二更)205.第203章 這可牽涉到周德興等開國將領!(第一更)419.第418章 可行試點!第242章 那就犁一遍南方!!!第39章 張榜一甲!第13章 郭翀的急智!415.第415章 務實才是今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