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136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一更)

第136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一更)

北平的風是狂野的。

北平的大營此刻卻是異常的沉寂。

沒有聲響,沒有躁動。

只有無盡的沉默。

朱棣不知何時從戰馬上下來了,手中並沒有持着戰刀,手裡唯一抓着的只有馬鞭。

姚廣孝和袁珙對視一眼,眼神十分的凝重。

他們如何察覺不到,在夏之白的幾番問詢下,場中的氣氛已經變了。

之前大營衆將士,對夏之白是十分不屑跟鄙夷的,而在夏之白這接連問詢下,或許朱棣、丘福等將領,依舊是不以爲意,但下方的士卒卻已有所動搖。

夏之白關心的事很細微。

也很無趣。

並不涉及什麼軍事大政,也不涉及什麼軍事機密。

只關涉士卒,也只關心了士卒安危。

夏之白緩緩去到了演武臺的高臺上,沒有經過任何人的允許,但朱棣卻也沒有阻攔,只是親眼看着夏之白走上去,他一人獨自面對着數千將士,一襲灰衫隨風飄動,給人一種飄逸脫俗之感。

立身於演武臺。

夏之白朝朱棣等將領微微拱手,又朝着下面的士卒微微拱手。

他沉聲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

“你們都是軍戶出身。”

“基本也都是貧苦百姓出身。”

“在成爲軍戶之前,你們大多沒有土地、沒有房子,備受地方地主、商賈、官吏的欺壓,也親眼見過蒙古人的暴虐,在那種民不聊生,天下凋敝的狀況下,你們絕大多數都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這時陛下的大軍到了。”

“或者說陛下的義旗到了,伱們中很多人望風而動。”

“投了軍,從了戎。”

“也是從那時起,你們開始了軍旅生涯。”

“那時的你們爲誰而戰?”

“爲了當今陛下,爲了自身榮譽?還是爲了實現自身價值?”

“都不是。”

“那時候的你們是爲自己而戰。”

“爲了推翻黑暗殘暴的暴元,爲了讓自己今後能吃上飯,穿上衣服,擁有田地,有自己的房子,而這一切,只要上陣殺敵,朝廷都會賞賜給你們,所以那時候的你們人人爭先,也全都悍不畏死,因爲你們是熬過那非人的生活的。”

“知道這一切的來之不易。”

“正因爲此。”

“在陛下的統帥下,大明以十五年時間,盪滌羣雄,戡定禍亂,平一天下,建混一之功。”

“大明立國的同年,元順帝棄都而逃,蒙古統治中原的時代徹底結束,明朝奪回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華夏丟失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但也是從這時起。”

“很多人對戰事有了一定厭倦跟牴觸。”

ωωω ¤ttκa n ¤C〇

“新朝已立,華夏舊土已歸,大明完全可以憑藉着長城,固守天下,護佑長城之內,不受蒙古人侵擾,爲何還要執意北伐?很多人不清楚北伐的意義在哪,也不知道北伐是爲了什麼,更不清楚北伐對你們有什麼好處。”

“這些話很多人沒說,不敢說,但心中的確是這樣想的。”

“在這種狀況下,軍心士氣都會跌落。”

“戰力自然也會下滑。”

“這樣的怯戰避戰的想法有沒有問題。”

“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給你們。”夏之白沉聲道:“沒有。”

“因爲打仗對你們而言看不到好處,你們唯一能做的,便是去獻上自己的血肉,來成全軍中將領的威名,獲得一些錦上添花的賞賜,但這些賞賜對你們絕大多數人而言,根本就不值得。”

大營更加安靜了。

很多士卒都垂下了頭,滿眼的迷茫跟茫然。

唯有朱棣雙拳緊握,看向夏之白的眼神,充滿了森然殺意。

夏之白在動搖軍心。

夏之白長身而立,繼續道:“你們是軍戶,朝廷給軍戶免除了一定賦稅徭役,爲的就是讓你們能邊生產邊訓練,等朝廷需要時,能直接手持兵刃上陣殺敵。”

“只是你們中有多少人認爲自己是軍人?又有多少人認爲自己就只是個農夫?”

“只怕軍人少,農夫居多吧。”

夏之白目光平靜的掃向下面士卒,只是並沒有多少人敢擡頭對視,全都垂着頭,盯着腳下,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也沒人敢發出質疑的聲音,似乎默認了這種說法。

夏之白笑了笑道:“你們的確談不上是軍人。”

“至少是不職業的。”

“你們現在惦記的從不是什麼上陣殺敵,拋頭顱,灑熱血,而是老婆孩子熱炕頭,想着農時,想着秋收,這其實沒有任何問題,因爲你們從軍本就是爲了得到這些,如今這些都已得到,那剩下的對你們而言,已並無那麼緊要了。”

“甚至是可有可無的。”

“只是朝廷似乎不這麼想。”

“朝廷認爲你們首先是軍人,其次纔是農夫。”

“某種程度上,你們跟朝廷是有一定對立跟衝突的,甚至是矛盾的。”

“你們不想打仗,就算是打仗,也只是想守土安疆。”

“並不想北伐出去。”

“因爲你們認爲自己就是個農夫,閒時爲農,戰時爲兵,不該本末倒置。”

“燕王有着自己的雄心,也有着一番抱負,你們作爲他們的衛兵,自然要參與到這些排練中,不過對你們而言,就是陪王爺演場戲罷了,只要賣力一點,讓王爺開心了,那就一切都好。”

朱棣臉色鐵青。

他有些接受不了這句話。

“只不過你們這種想法是錯的。”夏之白突然道。

“如今的朝堂上下,其實很多人都跟你們的想法一樣,覺得大明已據有華夏故土,也坐擁了長城之內,完全可以憑藉長城,抵禦外敵,減少兵伐,甚至是減少戰事,讓天下能有更多時間,更多精力用於修養。”

“這種想法在士人心中很多。”

“但當真如此?”

夏之白笑了笑,笑容有些冷。

他冷聲道:“這種想法自然是錯的。”

“而且是大錯特錯。”

“若論當今天下,誰最不希望有戰事,那必然是當今陛下。”

“但正因爲不希望再有戰事,當今陛下才不得不一而再的發動戰事,這兩句話,在你們聽來,或許是自相矛盾的,其實不然,只是看待的角度不同罷了。”

“蒙古人的確北逃。”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蒙古人窺視中原的心並沒有死,天下也還有很多地主、豪強,在暗中期望蒙古人捲土重來,重新殺回來,統治天下,所以大明跟北元註定還要戰事,而且短時間都不會停下。”

“據險而守,的確很美好。”

“但做不到的。”

“你們眼下的確是有了自己的土地、房子,但你們這些土地、房子來自哪裡?”

“來自過去的地主、豪強、士人、官吏、商賈等。”

“這些人會甘心被你們搶了東西?他們不會想着把這些東西搶回來?”

“他們自然是不甘心的。”

“北方很多的士人都思念蒙古人,甚至在暗地幫助蒙古人,就是想借蒙古人的手,拿回被你們奪走的一切,所以靠城池能守得住嗎?守不住的。”

“因爲你根本不知道那些人是敵是友。”

“而且蒙古人是北逃了,但並不是徹底衰亡了。”

“等蒙古人舔舐好了傷口,再度南下,在城中內應的串通下,攻破了城池,到時北方將會化爲一片煉獄,他們會糟蹋你們的妻女,霸佔你們的田地,摧毀你們的屋子,你們願意看到這種局面嗎?”

“不願意!”底下的士卒爆發出了震天的聲響。

話語中充斥着瘋狂跟殺意。

還有滔天怒意。

“該死的韃子,敢搶我的田,老子跟他拼了。”

“殺死這些死韃子。”

“.”

夏之白的衣角隨風而動,道:“你們不願意,朝廷同樣不願意,朝廷辛辛苦苦經營了十幾年,好不容易纔讓北方恢復了一些元氣,豈能容忍蒙古人入境踐踏?豈能眼睜睜看着蒙古人摧毀北方?所以朝廷才這麼執意北伐。”

“與其讓戰事爆發在境內,還不如打出去,至少毀的是蒙古人的。”

“你們以爲自己在爲朝廷而戰。”

“殊不知是朝廷也是在爲你們而戰,朝廷完全可以據長城而守,到時蒙古人南下後,再把他們趕出去,朝廷不會有太多的損失,因爲南方不會受到太多影響,但你們這些北方人,卻是會家破人亡。”

“你們如今的備戰,不僅僅是爲了朝廷。”

“更是爲你們自己。”

“更是爲了你們的子孫後代。”

“你們不打仗,日後就是他們來打。”

“蒙古人對中原大地的覬覦從來不會放棄,一旦他們強大起來,一定會再度南下,所以朝廷的北伐,爲的就是徹底摧毀北元,徹底擊潰蒙古人,讓蒙古人不再敢生出覬覦之心。”

“爲北方爭取數十年的太平!”

“你們現在知道自己在爲誰而戰,爲了什麼而戰了嗎?”

“你們是在保家衛國。”

“爲的是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不再時常受戰爭的侵擾。”

“更爲了護住自己來之不易的田地房子。”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雖遠必誅!”

“大明萬勝!!!”

第312章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162.第162章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第一更)第220章 竈戶暴動!182.第182章 咱什麼時候當過地主?(第一更)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第250章 百姓迷信權威,而你們就代表着權威!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第296章 回京?!第20章 你不該愛民的!第219章 都是夏之白的私心!167.第167章 斬草除根!(第一更)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179.第179章 投桃報李!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第78章 官府經商,創辦國企!(求訂閱)第289章 機器的出現是爲了解放百姓!第219章 都是夏之白的私心!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第56章 舅舅,等等保兒!378.第378章 窮人口袋無餘錢,富人身上滿綾羅!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第109章 先感受一下爲民吶喊!(第一更)第241章 書信李善長!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380.第380章 陰陽的相反面!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212.第210章 爲官之道!(第三更)383.第38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219章 都是夏之白的私心!第328章 中庸錯了!第224章 天下從不是非黑即白的!377.第377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第35章 大明不能只有南人!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141.第141章 天氣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第三更)126.第126章 商人必須服從政治!(第一更)第303章 陛下想爲天下留下什麼!126.第126章 商人必須服從政治!(第一更)344.第344章 太師你已有取死之道!第71章 上架感言419.第418章 可行試點!411.第411章 殺念!第95章 開紡織廠!(求訂閱)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150.第150章 爲百姓鑄器!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137.第137章 望帝春心託杜鵑!(第二更)第19章 村夫夏之白參見洪武皇帝!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134.第134章 推演北伐可有?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222章 你說的沒錯,江南出事了!341.第341章 天冷,該添衣了!第96章 人人有衣穿,豈不美哉?!(求訂閱)394.第394章 被害妄想症?第79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第216章 儒家只是工具!第252章 身懷利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個黨派!140.第140章 本王不善治民!(第二更)203.第201章 陛下當以陳友諒跟張士誠爲鑑!第224章 天下從不是非黑即白的!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第23章 百姓當是你的衣食父母!第90章 蒸汽機車的佈局!(求訂閱)第77章 有的人身子站着,心卻還跪着!(求訂閱)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13章 郭翀的急智!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200.寫的不滿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來第61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187.第187章 海運!編制!北鳥歸巢!第111章 郭桓案發!(求訂閱)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377.第377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381.第381章 從戰亂恢復,跨入到和平治世!第222章 你說的沒錯,江南出事了!191.第191章 削江南士紳的‘藩’!188.第188章 得國最正,但心最爲不正!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第110章 天下不講平等,只講對等!(第二更)第114章 朱元璋的強權烙印!(求訂閱)第79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382.第382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第87章 你先壞的規矩,就別怪我們掀桌子!(求訂閱)第222章 你說的沒錯,江南出事了!334.第334章 告狀!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第303章 陛下想爲天下留下什麼!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362.第362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