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施耐庵死於洪武三年!

bookmark

第47章 施耐庵死於洪武三年!

望着身前這嫩綠的稻苗,朱元璋心中五味陳雜,看向夏之白的眼神充滿複雜之色。

作爲真正下過地的皇帝,他自然是認得出來,夏之白遞過來的是真正的稻苗,而非是很多官員根本認不清的稗子。

只是這稻苗比其他稻苗要高產這麼多?

他有些不敢信。

只是看了眼左手握着的沉甸甸土豆,心緒一下沉默了。

一時間。

他有些不敢去接了。

只感到這一株稻苗重如千斤。

夏之白道:“陛下,拿着吧,這是你應得的。”

“只不過我希望這株稻苗是陛下親自去種下,而非又像過去一般,只是走個過場,亦或者讓大臣代勞。”

“作爲最親民、最懂得民生疾苦的皇帝,十八年在位,真正下到田間地頭的次數,竟是屈指可數。”

“這不應該。”

朱元璋深深的看着夏之白,第一次,他感覺看不穿眼前這個年輕人。

他沒有立即去接,只是好奇的問道:“你對咱如此不滿,爲何還要把此等神物,交到咱的手中?”

他的確很費解。

夏之白笑着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我的確對現在的陛下,有很多很多的不滿。”

“設百官爲家奴,視國庫爲私產,以一人之心,奪萬民之心,任由子嗣在地方爲惡四方,大興土木,無一舉真正念及與民休養生息。”

“以至上下臣民都戰戰兢兢,唯恐無端惹怒陛下,遭致滅頂之災,耗盡民財,天下不治,民生困苦。”

“但有一句話卻是對的。”

“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再完美的蒼蠅也終不過是蒼蠅。”

“陛下過去是有過豐功偉業的帝王。”

“再不濟也是帝王。”

朱元璋一愣。

他笑了笑,伸手接了過來。

夏之白繼續道:“大明立國時,陛下勵精政事,驅逐胡虜,幾致太平,漢地何其幸也。”

“只是陛下開創的大明,本該是中原大地,繼漢唐之後,又一個輝煌鼎盛的繁榮之國。”

“只是這一切,隨着陛下坐穩天下之位,就開始變了,陛下沉迷於私相內鬥,爭權奪利,窮盡天下之慾,而不足爲其家族長樂。”

“自此。”

“本該扶搖直上的天下陡轉直下。”

“明之長盛已不復存在。”

“人心似水。”

“只是水是往下流的,而人心,總是高了還想高啊。”

“然陛下忘記了。”

“權利只是實現理想的工具。”

夏之白輕嘆一聲,話語停頓了一會,神色複雜的看着這位背脊已有些佝僂,臉上佈滿皺紋的老者。

朱元璋垂着頭,眼裡只有那嫩青的稻苗,對這幾句話似是充耳不聞。

夏之白輕聲道:“當年陛下是何等意氣風發、雄圖大志啊,雖出身貧寒,卻依舊能堅定的說出‘兄弟們,咱們一起打下個大大的天下’。”

“只是當陛下即位後,當年的那股銳氣跟鋒芒漸漸不見了,變得驕傲自滿,還帶着一些傲慢了。”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終不敵當年的意氣風發。”

朱元璋恍惚間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當年的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霸氣時候,眼中滿是懷念跟唏噓。

“而今,哈哈。”

“只怕已漸漸變成了,老夥計們,切莫怪罪於我。”

“陛下,你老了。”

夏之白神色複雜的看着朱元璋,心中是感慨萬千,再英姿雄發的人,也終敵不過歲月啊。

“陛下不僅是人老了,伱的心也老了,變得頑固,變得固執,變得不思進取,變得害怕改變,更變得不敢去面對一些慘淡的真相。”

“現在的陛下,你只願活在爲人恭維爲人討好,甚至是自己給自己精心編造營造的天下了。”

“可那是真的嗎?”

夏之白搖頭道:“不是。”

“陛下年年說愛民,但立國十八年,陛下真正去到田間地頭有幾次?就連勉勵農事,都開始由大臣代勞,連點樣子都不裝了,這樣的帝王,跟過去的你,相差太多了。”

“陛下可知。”

“如今天下很多人,依舊對陛下是崇敬一生的,也始終對陛下無限的感激感恩。”

“只是陛下,你覺得自己真的擔得起這些崇敬跟感激了嗎?”

朱元璋張了張嘴,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出口,只是沉默着。

“一個朝代的萬代。”

“從不是一個皇帝能夠承載的,更不是一個姓氏能承載的。”

“而是天下的黎明萬方。”

“如今的大明天下,一眼便能望到頭,毫無生機,死氣沉沉。”

“亦如王朝末年。”

“夏之白,你夠了!”朱標面露慍色,當場怒喝出聲,他身爲人子,豈能一而再的容忍夏之白這麼羞辱自己的父皇,羞辱大明?

“讓他說。”朱元璋擡手。

制止了朱標的責怪,聽到夏之白這些話,如今的他,並沒感到動怒,反而顯得很平靜。

夏之白重新回到牛車旁,翻了翻土豆植株蓋住的地方,從中取出了一本封訂的很嚴實的書。

他將其交到了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目光一挑,有些不明白,夏之白這是何意?天下的書籍,還能有他沒有的?

他低眉看了過去。

水滸傳!

朱元璋眉頭一皺,一臉茫然,他並沒聽聞過這本書。

夏之白道:“這是天下動盪之際時,一位叫施耐庵先生做的小說。”

“陛下抽空可以去看看,或許會有另外感悟,對於這本小說,在我看來,最妙之處就是造反有理,但這本書最好的地方,就好在投降招安。”

“而這位施耐庵先生的人生軌跡跟陛下的大多數時間重合。”

“他死在洪武三年。”

聽到夏之白的話,朱元璋臉色微變,神色帶着幾分警惕跟不安。

作爲一個政治生物,僅從這三兩句,就聽出了一些意味。

他是造反出身,所以對造反有理這句話,從內心深處是認同的,但作爲皇帝,他對這句話是深惡痛絕的。

還有投降是什麼意思?是在嘲諷自己最終投降妥協了?

朱元璋目光陰晴不定,望着書面上的《水滸傳》三字,難得的露出了一抹驚慌跟沉重。

甚至還有一抹強烈的殺意!

他感到了不安。

134.第134章 推演北伐可有?349.第349章 ‘家法’國法!209.第207章 百姓再教育!第298章 咱要興兵了!第224章 天下從不是非黑即白的!194.第193章 豈能讓宵小專美於前?169.第169章 佛說:你下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三更)416.第416章 考校之心!164.第164章 我大明還有利劍在!(第一更)201.第199章 大明沒有清官的土壤!155.第155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更)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第247章 籌碼是越來越多了!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第121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第二更)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第47章 施耐庵死於洪武三年!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第224章 天下從不是非黑即白的!第298章 咱要興兵了!第54章 當今皇上是聖人啊!第237章 槍,就是最好的道理!第7章 爛透的士大夫階層!399.第399章 做事不能只在嘴上!212.第210章 爲官之道!(第三更)200.寫的不滿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來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411.第411章 殺念!191.第191章 削江南士紳的‘藩’!347.第347章 可有折中法!第243章 司馬懿也忠!第239章 五軍都督府立足朝堂的根本!354.第354章 老了,也得替咱出謀劃策!399.第399章 做事不能只在嘴上!391.第391章 戲曲‘大帥來了’!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第109章 先感受一下爲民吶喊!(第一更)第301章 百姓心中,大誥不值得!389.第389章 藍玉是陛下替殿下磨的刀!!!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第123章 咱是不是對地方官員太寬容了?(第一更)333.第333章 天下要的是務實!353.第353章 密不透風的監視!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第125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三更)第274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第42章 士人是動亂之源!第123章 咱是不是對地方官員太寬容了?(第一更)413.第413章 天下三嬗,事繁變衆!第309章 再行破立之事!第263章 交代的事,完成的如何?第80章 要人要地要礦還要錢!第110章 天下不講平等,只講對等!(第二更)第29章 出爾反爾!第80章 要人要地要礦還要錢!第270章 南方是南方人的南方!第67章 狂士!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第225章 這是地方跟朝廷的博弈!415.第415章 務實才是今後的根本!第4章 既是天策,也是唯一!第31章 家有諍子,不敗其家!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第42章 士人是動亂之源!第121章 大衆的纔是天下的!(第二更)第233章 軍政不分家,一起抓!第239章 五軍都督府立足朝堂的根本!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第80章 要人要地要礦還要錢!第54章 當今皇上是聖人啊!第36章 既不長眼,那就別睜了!第319章 一切從簡!第259章 我說大人高見!第245章 南方有信來!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第225章 這是地方跟朝廷的博弈!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第49章 ,燒開水?是天下的未來?195.第194章 撕開南方內部的商貿口子!第270章 南方是南方人的南方!406.第406章 宜靜不宜動!410.第410章 擔心的是報紙壞了他們事!353.第353章 密不透風的監視!130.第130章 北方真正的天!第35章 大明不能只有南人!第283章 愁人!!!第50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222章 你說的沒錯,江南出事了!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177.第177章 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第二更)第288章 撼天動地的鐵馬!186.第186章 我,回來了!149.第149章 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367.第367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