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

第79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

“這有什麼區別嗎?”朱標正襟危坐。

官府經商,最終不還是交給官員經商嗎?朝廷不依舊只能從中抽取鹽稅?

夏之白搖頭道:“不一樣。”

“而這就是大明目前最大的問題。”

“當今陛下書讀的太多,某種程度上,已經把書讀死了。”

“只會照本宣科。”

朱標臉色一沉,卻也沒有發作。

夏之白道:“自漢代以來,歷朝歷代都採取將鹽鐵官營,設置專門的鹽戶生產食鹽,朝廷統一上收,而後通過各種商賈將鹽販售出去,朝廷從中抽取高額的鹽稅。”

“從宋代以來,官商漸漸合流。”

“不少官員通過手中職權,壟斷了一方的食鹽供應,藉此獨攬其中暴利。”

“大明吸取經驗,嚴禁官員經商,並多出各種限制。”

“最終卻是把路走窄了。”

“朝廷只看到了官商勾結,魚肉百姓,卻是沒有看到,在這種路徑下,官員攬獲了多大的暴利,更沒有看到,宋代朝廷,藉此收取了多少的鹽稅,大明如今的鹽稅佔商稅近半。”

“卻只到手區區百萬兩。”

“何等寒酸。”

“但殿下可還記得,當初我是如何批評陛下的嗎?”

“陛下是想成爲天下唯一的地主。”

“只是陛下這個想法,有時又讓人不禁發笑,因爲陛下想成爲的這個地主,卻是當的不倫不類的,心裡只想着視百姓爲奴僕,視官員爲長工,卻是沒有想過,將天下的產業,視爲朝廷的官產。”

“將過去的官商更進一步。”

“直接變成官府經商,這些暴利產業的餘利,皆落入朝廷的口袋。”

“陛下的視野哪怕開闊一點,野心大一點,貪一點,看到宋代朝廷收上的商稅,也該眼紅了,結果當今陛下是如何做的?分明自家田裡種着數不盡的莊稼,卻始終死守着那一個乞討的破碗,想着去哪討點飯。”

“讓人貽笑大方。”

朱標眼皮跳了跳,也是生出一抹慍色。

這畢竟是自己的父皇。

豈能這麼羞辱。

他在心中暗暗沉思了一下,卻又感覺不無道理。

但這個口子很難開。

太過離經叛道了,歷朝歷代哪有這麼做的?

官府經商,這豈不是與民爭利?而且這豈不是在放縱官員的貪腐?

這風氣一開,結果難料。

變數太大。

朱標猶豫一陣後,還是搖了搖頭。

太過冒險了。

而且要改很多東西。

這會造成天下極大的動盪跟不安。

朱標押了一口茶,將茶杯捧在手中,緩緩道:“你的想法很激進,也的確有幾分可取之處,但治國是不能這麼急功近利的,而且你能夠想到這些想法,宋代的朝廷官員豈能想不到?我大明朝的官員又豈會想不到?”

“但至今無人寫過這般奏疏。”

“這或許也足以證明,你的想法難經推敲。”

夏之白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他沉聲道:“這就是我這次來的目的。”

“我要親自去實踐一番。”

“不過我其實知道大致的問題所在。”

“一來,宋代是與士大夫共天下,公家跟士大夫並不是一體,士大夫自身獲利,自不會拱手讓利。”

朱標蹙眉。

夏之白繼續道:“至於大明官員爲何沒人上疏,因爲當今陛下不願意聽。”

“陛下對於商業運作,有自己的想法。”

“大明的食鹽生產份額,某種程度上是定額的,是朝廷通過計算人口,再規定食鹽的配給制度,進行量入爲出開採的。”

“陛下想要的天下是一個相對靜止的天下。”

“甚至是一成不變的。”

“定額規定天下收上的田租,定額生產多少食鹽,還有鐵器等等,讓天下始終處於一個缺少變化的狀況,通過這種形式,讓天下長期處於一潭死水,減少因爲需求增加,產量增加,可能出現的貪心跟慾望,讓自家天下一直持續下去。”

“大明的官員深諳這點,自不會去自討沒趣。”

“而且朝廷約束的越死,越能給下面官員上下其手的機會。”

“他們自也不樂意去變。”

“最後一點,也是很多官員望而卻步的,便是運輸問題。”

“食鹽運輸不易,若是朝廷負責,定然要拿出不少的錢糧,而這是當下朝廷根本給不起的,加之一些官員有意誇大運輸成本和販售價格,也讓陛下不禁望而卻步。”

朱標目光微闔。

他已大致明白了夏之白的來意。

他要動大明鹽政制度。

但只有這三個理由,不夠,而且是遠遠不夠。

夏之白並不急。

他要先把問題給說清。

這樣他能索要的特權纔會更多。

夏之白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也是感覺嗓子有些幹了。

他喝了一口,繼續道:“我在開封時,深入瞭解過大明的鹽政。”

“明初鹽政,循元的舊制,洪武元年,朝廷整理場產,遷民爲竈戶,按戶計丁,名曰鹽丁。”

“朝廷規定按丁計鹽,名曰額鹽,每鹽一引,歲給竈戶工本,不許私賣,凡屬竈戶,免掉其雜役。”

“大明的竈戶有一部分是元朝時就存在的,在明朝建立之後,朝廷繼續讓這些人生產食鹽,還有就是一些犯法之人戶籍被強制改爲竈戶的,其次便是因爲一些地方鹽業資源豐富,官府也會選擇將一些普通百姓改戶籍爲竈戶。”

“但朝廷改來改去。”

“都只爲保證能定額的完成食鹽產量,根本沒有考慮過竈戶的負擔。”

“但朝廷卻沒有考慮過,竈戶家中有的人口多,而有的人口少,但是不管人口多少,每戶都要繳納三十引的鹽稅。”

“這也導致有的竈戶不堪重負,而有的竈戶家存不少食鹽。”

“最終私鹽買賣成災,竈戶也怨聲載道。”

“這些年朝廷一直在嚴打私鹽走私,還有就是不斷收緊竈戶手中的餘鹽,試圖維持食鹽市場的穩定,只是效果並不好。”

“歸根結底是大明鹽政就不合理。”

“不僅對竈戶不合理,對朝廷的稅收不合理,對需要食鹽的百姓也不合理。”

“明朝對這些竈戶的管理十分嚴格,一旦入籍,子孫後代不允許脫離戶籍,而且也不能更換行業。”

“他們生產的食鹽只能賣給官府,並且嚴禁私自買賣。”

“官府給這些竈戶們唯一的好處,就是免除了他們的雜役。”

“竈戶一年辛辛苦苦製鹽,最終只能換取到官支工本規定的糧食和錢財。”

“若是遇到官吏剋扣,很多家庭基本都要餓着肚子去製鹽,在這種情況下,爲了生存,爲了活命,他們只能去販賣私鹽。”

“不然活不下去。”

“再有。”

“大明食鹽一年銷售額高達幾千萬兩。”

“朝廷的稅就一百萬。”

“竈戶手中沒錢,官府沒收到錢,其他的錢去哪兒呢?”

“大明官員說着天下欣欣向榮,卻不肯給百姓更多的食鹽供給,讓百姓能買到的食鹽,始終處於一個堪堪夠用,又無比緊張的地步,這就是大明的治理之道?”

“如此狀況下,怎麼能讓人不心生不滿跟怨念?”

夏之白目光變得犀利起來。

他直視着朱標,緩緩站起身子,冷聲道:“大明的制度是畸形的。”

“甚至是扭曲的。”

“爲了所謂的穩定而穩定。”

“乃至是強行穩定。”

“分明知道天下不適合,卻也要用着高壓、用着強迫、用着粗暴的方式,逼迫天下接受這種穩定。”

“大明上至君,下至臣,都有問題。”

“至於伱父皇的問題,一直都是眼界的問題。”

“考慮的太片面跟粗暴。”

“只看得到自己想要的,看不到最終的實際情況。”

“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哪怕最終結果不是那樣,也會用着強權,強行讓天下變成他想要的模樣。”

“至於大明的官員,問題其實更大。”

“你父皇是因爲出身的問題,有時候的確考慮不到那麼多,但作爲大明的臣子士大夫,這些人卻欺上瞞下,變着法的侵佔朝廷的利益。”

“說着商稅太高,會打擊商人的積極性,也會變相提高商人地位。”

“說着百姓若是生活改善,恐會生出更多的慾望跟貪心,會造成社會動盪,卻是忘了聖賢書中有一句,溫飽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

“說着要爲民請命,實則對底層百姓的困苦,視而不見,也從未想過去改變。”

“大明的士出了問題。”

“整個朝堂都是這樣的一羣士大夫,大明的各種政策又豈會不出問題?”

“當今陛下對百官防之又防。”

“卻遺漏了很關鍵的一點,便是要與官爭利,將百官侵佔的朝廷利益給奪回來。”

“我要告訴殿下的。”

“便是要學會與官爭利。”

“將官吏侵佔的‘財權’逐一的奪回來。”

“或許用着常規的手段,想奪走官吏侵佔的‘財權’是很艱難的,也會受到極大的阻力,但我手中掌握着當今天下最先進的技術跟工具,未嘗不能實現虎口奪食。”

“我會用實際的行動,來告訴天下人,百官避而不談的道路,是不是真錯了。”

“大明朝走的路是不是錯了!”

164.第164章 我大明還有利劍在!(第一更)357.第357章 夏之白跟其他人不一樣!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第61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269章 真正的破局之處!(搬家完畢,恢復更新)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第14章 當街摔死!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第299章 熱血難涼!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第294章 戶籍轉爲臨時工農籍!378.第378章 窮人口袋無餘錢,富人身上滿綾羅!第329章 《墨學》!!!第296章 回京?!第87章 你先壞的規矩,就別怪我們掀桌子!(求訂閱)第223章 陛下的刀還利着!151.第151章 相信百姓!(第一更)第27章 該問的是百姓!172.第172章 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三更)380.第380章 陰陽的相反面!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180.第180章 夏之白消失了?!第67章 狂士!第251章 明刀入鞘,暗箭上弦!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346.第346章 功臣 反賊,只是一念之間!410.第410章 擔心的是報紙壞了他們事!第110章 天下不講平等,只講對等!(第二更)135.第135章 我勝殿下如屠雞宰狗!(明天開始萬字更新)第42章 士人是動亂之源!第304章 餘蔭後輩的智慧!第114章 朱元璋的強權烙印!(求訂閱)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401.第401章 大明有人傑數十萬!419.第418章 可行試點!211.第209章 雙贏不好嗎?(第二更)第76章 ,擡頭看的不該是天,該是百姓!(求訂閱)第43章 我回來了!172.第172章 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三更)第66章 我要改制天下!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第15章 文治武功,不容置喙!第36章 既不長眼,那就別睜了!131.第131章 你們擾民了!387.第387章 暗藏禍心!136.第136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一更)第260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第60章 曲高和寡?!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第281章 有人懦了!181.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第76章 ,擡頭看的不該是天,該是百姓!(求訂閱)第40章 夏之白,你毀了我啊!210.第208章 南方眼下不合適!140.第140章 本王不善治民!(第二更)第109章 先感受一下爲民吶喊!(第一更)第96章 人人有衣穿,豈不美哉?!(求訂閱)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383.第38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363.第363章 大明問題就出在官員太少!170.第170章 勞動改造,重新做人!(第一更)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第13章 郭翀的急智!179.第179章 投桃報李!第91章 循循善誘!(求訂閱)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377.第377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197.第196章 父皇,兒臣累了!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411.第411章 殺念!第32章 首善之地!第58章 冒失的周王!379.第379章 流動起來的錢纔是錢!第275章 誰敢不從,舉兵鎮壓之!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206.第204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二更)第3章 我若及第,必是狀元!186.第186章 我,回來了!334.第334章 告狀!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第49章 ,燒開水?是天下的未來?365.第365章 紙幣的錨定物!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337.第337章 兒臣並不輸父皇!第56章 舅舅,等等保兒!383.第38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5章 風華正茂!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358.第358章 刀纔是國之重器!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354.第354章 老了,也得替咱出謀劃策!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304章 餘蔭後輩的智慧!401.第401章 大明有人傑數十萬!第80章 要人要地要礦還要錢!372.第372章 春燕歸,巢於林木!409.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第293章 竈戶制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