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祖宗之法

朱辰轉過身,看向那些流民道:“我給你們銀子,先去買些東西來給所有人墊飽肚子,然後再開工,幹得最好的那部分人留下。”

聽說能墊飽肚子,幾百號流民爆發出歡呼聲,一個個爭相跪在朱辰的面前,就要磕頭叩首。

朱辰拿出一些白銀,選了幾個人去買吃食。

不一會兒,一大堆的吃食就被運到了城郊,運到了數百號流民面前。

這些流民倒很規矩,也很小心翼翼,明明都看得流口水,咕咕叫了,但朱辰沒發話,沒人敢主動吃。

朱辰看着那些饅頭,餅,以及大鍋大鍋的粥,鹹菜,大喊道:“你們吃吧。”

朱辰話罷,那些流民頓時瘋了一般的衝過去,將那些吃食瓜分一空。

緊接着,等到一個個都吃飽了之後,他們便十分自覺的拿起鋤頭,就去幫朱辰開墾。

一個個爭先搶後,爭着幹活。

他們如同風捲殘雲一般,沒幾下就幹得火熱,下地的吆喝聲就出來了,展現出他們吃飽後的活力。

沒有人偷懶,都在乖乖拼命幫朱辰幹。

朱辰站在岸上,看着數百號人奮力而又感激的幫他幹活,他心中高興的同時,忽然沒來由一陣嘆息。

他是後世思維,認爲人命大過天,可在這個時代,人命不過如同草芥,一口飯便可以讓他們爲自己賣命。

哪怕現在餓得骨瘦如柴,卻也在地裡揮灑汗水。

這僅僅只是應天府而已,各州各地又還有多少個這樣的流民呢?

而且當下還是明太祖朱元璋開創的大明王朝,最鼎盛的時期,若是放在亂世,他們可能連螻蟻都不如吧?

人命,怎麼可以比螻蟻還不值錢!!

這該死的世道,實在是壞透了。

朱辰攥緊雙手,喃喃道:“這個時代雖是盛世,可仍有人餓死,仍有馬匪作亂,仍有官逼民反,遲早有一天,我若是從政,必將掀翻這亂世,爲萬民重新豎一個嶄新的天下!”

朱辰喃喃着,忽然身後傳來一道聲音:“臭小子,在說什麼呢?”

好熟悉的聲音,是老爺子……

朱辰轉頭一看,果真是老爺子。

“老爺子,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朱辰疑惑。

朱棣一邊走來,一邊呵呵笑着:“應天府的眼線多着呢,你到哪我不清楚?這些流民也是你從城外搞來的吧?”

這麼一解釋,朱辰倒釋然了,是啊,老爺子可是掌權之人,在應天府有眼線也是正常的。

朱辰點頭道:“是啊,他們快餓死了,我請他們來耕地,只需要讓他們頓頓飽餐就行,既便利我,也救了他們。”

朱棣笑道:“一邊把銀子掙了,一邊又救了人,是個好腦子。”

朱辰嘆息一聲:“那又怎麼樣呢,這個時代,一頓飯就能買下他們的性命。”

朱棣眼眸一凝:“那你是怎麼想的。”

朱辰看了老爺子一眼,堅定道:“我希望大明能更強一點,永樂盛世再強盛一點,大明的百姓不該像牲口那樣命賤,他們也是人,是活生生的人。”

朱棣微微一怔,隨後嘆息一聲,臉上有些無奈。

“我何嘗不知道他們也是人。”

“要不是明太祖推翻蒙元,漢族正統早絕了,異族統治下的百姓更加民不聊生,太祖以來就一直在努力恢復民生,不過這事兒急不來,總要循序漸進。”

“太急,沒好果子吃。”

大明還沒立國時,亂世中的百姓比這更慘,這些年也多虧了太子爺到處大搞民生,經濟,甚至拿朱棣的軍費去給老百姓修路搭橋,不然百姓要比這還慘。

說是永樂盛世,可朱棣心裡清楚,這是表面風光,背地裡仍有老百姓吃不上飯。

朱辰也深知這個道理,頷首道:“我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萬事急不來。”

頓了頓,朱辰道:“不過,眼下我倒有一個辦法,能改變大明當前的弊端。”

大明弊端?

朱棣有興趣了,調侃道:“那你說說看。”

朱辰沉聲道:“大明當前的弊端,在於不開海禁,在於壓低商稅,此兩弊不改,將拖累大明!”

洪武年間,曾下令海禁,現在雖然有鄭和下西洋,可農用,商用船隻還是不能海外經商,貿易。

洪武帝的聖旨中宣佈,寸板不許下海,於是這一禁,就禁了幾十年。

起初是爲了防止倭寇,可現在卻成爲了大明的弊端,導致海外文化進不來,內地貿易出不去,明朝生產的東西,基本只能自給自足,而不能銷往國外。

而一旦打開海禁,必將使大明更加繁榮,開出一條嶄新的出口業。

至於商稅,大明的商稅收得很低,但農稅卻收得很高,所以大明朝的稅收大戶不是富商士紳,而是正兒八經的老農啊。

並且這個弊端一直從明初延續到明末,導致明末崇禎帝直接沒錢了,連軍費都發不起,遍地流民,但山西八大晉商卻有‘億’兩白銀!

老百姓都窮死了,還拼命的往他身上收稅,那些富商卻只需要繳納一點點,這豈不是捨本逐末?

換句話說,有錢人你不敲詐,敲詐農民這十塊八塊的?

朱辰直接指出錯誤,非但沒有讓朱棣不高興,反而卻讓朱棣心中頗爲欣慰,太孫的確是慧眼如炬啊,一眼就看出了大明當下最直觀的問題。

海禁,的確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鄭和下西洋後,將漢人文化傳播海外,永樂大帝的名字威震寰宇,各種奇珍異寶運入大明,這些都是開海的好處啊。

“你小子,看問題倒是很透徹。”朱棣笑道。

朱辰詫異道:“老爺子,你也覺得應該開海禁?”

朱棣笑道:“開海禁的確對大明有好處。”

朱辰眼神一亮,只要老爺子認可,那這事兒就好辦了,他望着老爺子道:“老爺子,既然你也支持開海,那不如你向上面建議,提高商稅,打開海禁?”

朱棣搖了搖頭:“不行。”

朱辰一愣,有些錯愕:“爲什麼不行?”

朱棣感慨一聲:“這是太祖爺的規定,寸板不許下海,祖宗之法不可變,即便是當朝皇帝也不敢冒這天下之大不韙,一旦開海,就是違背祖宗訓誡,會生亂子的。”

朱辰望着那些撅起屁股,拼命幹活的流民,冷笑一聲道:“難道因爲是太祖爺的主意,所以就不能修改嗎?”

第98章 芳心被捅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523章 去道歉第164章 被呵斥的朱瞻壑第167章 死丫頭,浸豬籠第546章 救下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19章 大壩決口第588章 散開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158章 萬里煙雲照的後代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628章 割讓第95章 一夜暴富第87章 永樂朝都是臭丘八第535章 埋伏第595章 出發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225章 漢王計劃第292章 淮王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247章 太子硬剛朱棣第193章 造反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193章 造反第175章 轉危爲安第533章 中箭第58章 科考開始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566章 朝議結束第279章 震撼第595章 出發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314章 回京第111章 太子妃的悸動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286章 回京!第58章 科考開始第605章 仇恨第227章 三天後的期待第210章 老爺子雷霆震怒第326章 老爺子,等我!!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488章 太孫殿下千歲第281章 代價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389章 追殺第539章 走水第374章 魂歸來兮第138章 瓦剌偷襲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183章 國士無雙第597章 北上第176章 此生,唯你不要第624章 殺呀第176章 此生,唯你不要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203章 我們等着你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575章 見面第373章 百官震驚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102章 太孫身份,震懾衆人第165章 姑姑的傷勢有救了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405章 嘆第364章 碰壁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568章 詭計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413章 朱棣妥協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498章 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