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第169章 考生抱團出題

第169章 考生抱團出題

第一百六十九章考生抱團出題

關於鄉試的一應安排,隨着禮部的消息渠道,不斷的朝着外間擴散着。

至此引起的波瀾,沒有去年童子試那麼廣,但深度卻遠超過往。

實在是,兩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啊。

童子試,是誰都能來考。

但凡你讀書識字,身家清白,那你來就是了。

攏共三關,一步步來,一步步考,但凡能通過,就能拿到童生乃至秀才功名。

雖然這功名壓根沒啥具體的政策,但有了這個功名,那就可以跟縣太爺挺直腰桿子對話了。

或者說,到了這個時候,這人才有資格說上一句自己是讀書人。

但鄉試……這可不一樣了啊。

首先,鄉試的參與者,那可是有門檻的。

只有通過了童子試的,纔有資格報考鄉試。

光是這一點,就攔住了至少八成的讀書人。

畢竟,多少人多少考下來,最終連個童子試都拿不下來着。

這也是爲何會說鄉試在影響廣度上,比不過童子試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的原因,就足以證明,爲何鄉試的深度是童子試比不了的了。

但凡通過鄉試,並且上榜者,將獲得舉人功名!

而舉人,就可以享受大明所規定的一應優惠政策,同時,舉人是可以做官的。

沒錯!

拿下舉人功名,就可以做官。

固然這裡面還有些彎彎繞,而且天花板也比那些進士出身的同學要低不少。

但……就是可以做官了啊。

甚至,舉人做官,要比進士做官容易得多。

只要你不介意品級什麼的,舉人功名動手的時候,就可以申請諸如縣丞之類的九流官員。

如果說縣丞還需要碰碰運氣的話,那麼縣衙之中某個班房的司庫長官,那便是手拿把攥了。

當然了,若是不想擔上舉人做官的“惡名”,那也可以先給來自己老家的縣令當個幕僚、師爺。

這樣一來,既能掙到錢,又能攀上一層關係,多好。

而這,僅僅是舉人中的一種路徑而已。

往上走,可以在六部裡混個底層官吏,而且幹得好還能繼續升職的那種。

若是不想走官場,那也可以老老實實在本地接受旁人“投獻”的土地,掙點大明特意給他們準備的錢。

可以說,舉人,纔是大明讀書人真正的基石和底層。

那麼,也正因爲如此,決定能否成爲舉人的鄉試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了。

因此,隨着鄉試時間的確定,這纔剛剛過完新年,整個大明境內一衆童生們,便紛紛捧起了書本。

沒辦法,他們聽到了那個如同噩夢一般的消息。

去年折磨了一衆讀書人整整一年,攪動得整個大明士林紛紛擾擾的夢魘,胡惟庸胡大老爺這次重出江湖了。

這消息,足以震驚他們一整年!

去年的童子試,縣試、府試、院試,三道關卡是何等的難纏?

那是不少哪怕已經高中進士的前輩都得頭皮發麻的存在。 不少早已經童子試的“前輩”們,異口同聲的認爲自己若考的這屆的話,自己都不一定能過童子試!

這不是玩笑話,而是他們真心實意的感嘆。

而這樣的話,顯然足以讓一衆考生們哀嚎遍地了。

更別說,他們自己回過頭去琢磨的話,也會覺着自己能通過那三關多多少少也有些幸運在裡面,並不是完全憑藉的本事來着。

那麼反過來,對於即將到來的鄉試,他們就愈發的害怕了。

許許多多的問題,都開始在他們的腦海之中縈繞。

胡大老爺這次又會出什麼奇葩考題?

這次,會不會突破以往只出一道題的界限,而多出幾道?

如果這次只有一道題的話,那會不會跟之前的截搭題或者數字題一樣?

又或者說,胡大老爺是不是進化了?

不會又弄出什麼新式考題讓他們“嚐嚐鮮”吧?

真要是那樣,他們豈不是撞槍口上了?

抱着各種對於未來的恐慌和迷惑,一應即將面對劫難的考生們,終於想明白了。

不報團不行了!

他們這會兒很清楚,若是繼續靠着自己一個人瞎琢磨的話,怕是不會得到什麼好結果。

與其在這兒悶頭悶腦的瞎想最終一敗塗地,還不如大家抱團一起琢磨呢。

不得不說,一衆考生裡,多少還是有些腦洞大開的角色的。

這不,各種稀奇古怪的題都被人弄出來了。

還別說,衆人一邊出題、一邊做題,這種感覺還真挺有意思的。

或許是因爲大家都清楚這兒不是考場,所以沒有那個壓力吧。

因此面對各種稀奇古怪的考題,一衆考生表現的居然還挺不錯的。

甚至中間幾道靈感爆炸之下寫出來的雄文,還真就幫着那幾位作者一下子士林揚名了。

畢竟,這些可都是現場寫出來的。

衆人聚在一起的時候,規矩很簡單,每人都會拿出一道自己回去以後琢磨出來的“怪題”!

而後,大家選統一選出當日裡他們眼中最有價值的題目,然後,如同考試一般,現場寫文。

這種情況下,那真就是實力的比拼了啊。

沒點底子的,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是會原形畢露的。

而那些真正有真才實學的,反倒是能嶄露頭角、聲名鵲起。

有了這種好處,那考生們自然而然也就更加熱衷了。

互通消息、窮經皓首、在故紙堆裡打滾……

一應考生們,一方面爲了即將到來的鄉試,一方面爲了在這愈演愈烈的“共商大計”活動中出名。

於是,瘋狂的開始內捲了。

不就是想一想什麼偏題、怪題嘛!

既然胡大老爺能想出來,那他們哪怕慢一點,十有八九也能想出來啊。

畢竟,胡大老爺出題怪歸怪,但胡大老爺每次的題目如果按照規矩來算的話,沒有一次違規的啊!

那可都是妥妥的規則之內的命題,只不過跟往常的套路有些不一樣,需要腦子多轉一轉而已。

在眼下這麼大的壓力下,大家羣策羣力,還真不怕弄不出來!

無非就是辛苦一點而已!

有那麼大的誘惑在前,辛苦一點又算什麼呢?

(本章完)

第791章 玉牌牌的障眼法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門趾高氣昂第828章 君臣二人都覺着賺了412.第412章 帝王欲拜師62.第62章 朱元璋激動了!你說的是真的嗎?第564章 朱元璋的論跡不論心99.第99章 馬皇后的關注第11章 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第943章 朱標的懷疑217.第217章 胡大老爺目的達成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第477章 老朱被說得眼饞了第470章 專門在青樓寫詩的陳近南378.第378章 沈萬三撞槍口上了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第464章 胡大老爺青樓嚴選410.第410章 老朱搞出來的亡國之策第948章 朱家父子鬧出來的大樂子第900章 朱元璋父子很冒昧第942章 空間發現和自身不足219.第219章 快到隔壁請宛如過來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177.第177章 鄉試考場上的各種怪象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389.第389章 朱元璋的偏心第546章 會友館聲名鵲起第768章 培養一批撒手鐗第636章 胡大老爺再次辭官第883章 蠢到自己的解大紳第518章 毛驤你混得真差第637章 辭官非常不順利啊第739章 麻煩不斷的朱元璋第844章 胡大老爺發現情況不對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299.第299章 胡大老爺的任命鬧大了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決!胡惟庸終於可以第678章 即將開始的殺戮第928章 新到一批人手第659章 朱標不想當亡國之君398.第398章 馬皇后的醋味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第824章 馬皇后一語中的第784章 最終談妥的交易第868章 朱元璋擺出來的好處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381.第381章 沈萬三的取死之道第737章 朱元璋又想撈好處了!第805章 胡家大小姐小小姐集體出行第676章 王不棄想要投入府中第570章 咱倆就這麼點交情而已第34章 朱元璋都給整不會了第706章 話題一下子歪到生孩子上了第823章 朱元璋曝出的隱情278.第278章 胡大老爺閃耀工部374.第374章 錦衣衛的出路和希望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第749章 徹底撕破臉的朱胡兩家第631章 我來教你們怎麼打仗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第528章 舉一反三的道衍和尚第873章 胡大老爺建議的試驗區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315.第315章 沒了念想的官員們第578章 腦門上刻了一個大大的胡字第512章 胡大老爺想要郊遊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421.第421章 老朱家徹底看上小胡了第841章 碰上了個不怕死的140.第140章 史上第一太子爺的含金量第479章 胡惟庸小課堂開課了第768章 培養一批撒手鐗第631章 我來教你們怎麼打仗第760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月兒219.第219章 快到隔壁請宛如過來第522章 頭回碰見這麼囂張的第568章 你退位吧朱重八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第909章 朱元璋懂個屁的花錢第510章 積極的道衍和尚第886章 解大紳調戲不成反被拿捏第485章 大明賢后駕臨胡府第833章 倒黴蛋孫銘陽的來信210.第210章 巧計破解太子最後一個隱患第815章 幕後之人帶來的機會418.第418章 煩躁的帝后和奇招第769章 對於胡家人手的一些安排第690章 上門忽悠人的朱標第858章 毛驤等人的價值第690章 上門忽悠人的朱標第864章 胡大老爺想垂拱而治?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第670章 胡大老爺的獵裝更新第943章 朱標的懷疑139.第139章 胡惟庸:什麼纔是真正的國家尊第746章 讓朱元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