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第177章 鄉試考場上的各種怪象

此時大明各地的貢院之中,一個個考生,簡直就是人生百態的現場表演。

有學子,怔怔的坐在那兒,兩眼空洞的看着整張試卷,如同泥胎木塑。

這是徹底的心如死灰了。

也有學子,雙目盡赤,雙手叉進頭髮裡,死命的摳、死命的抓,彷彿這樣就能讓腦子裡蹦出些許靈感一般。

這是沒有靈感找不到思路的。

還有學子,嘴裡叨咕叨咕個不停,似乎下一刻就要寫出什麼鴻篇鉅製一般,可實際上到頭來屁都沒寫出來一個。

這是各種想法充斥腦海卻不知道怎麼選擇的。

說白了,這會兒坐在貢院裡的考生,就沒有一個不頭疼的。

甚至不少人,這會兒掐死胡大老爺的心都有了。

要知道,鄉試,跟之前的童子試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說童子試更多地還是考察學子的基礎知識,那麼到鄉試,那就是正兒八經的考覈了。

可以這麼說,往常年份,鄉試之中的任何一道題流出來,那都是需要學子乃至好些老師琢磨半天才能答好的。

沒錯,鄉試就是這麼難!

可以說,相比之前的童子試來說,壓根不是一個次元的難度了。

如果用胡大老爺的比喻來說的話,那就是忽然之間從初中代數變成微積分的跨越。

足以讓普通人神志昏迷的那種。

爲何眼前考場上那麼多崩潰的考生?

實在是因爲他們第一次參加鄉試,壓根沒想到,哪怕拋開胡大老爺的題,他們實際上也不知道怎麼寫啊。

這一點無疑是非常令人絕望的。

因爲誰都清楚,科舉,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也就是說,任何一道題,都只有大概的答題思路可以參考。

但具體的行文,得考生自己去想。

只是,甭管你文采如何的鼎盛,文風如何的漂亮,只要思路不對,那就一切都不對。

這不,有的考生,乾脆不去看那最後一題,而是老老實實的埋頭從第一道題開始寫了起來。

但是,哪怕從頭開始,仍舊不少人愁眉苦臉、舉筆難下。

解縉此時也是一臉的茫然,固然早就知道鄉試會很難,可他也沒想到能難到這個地步。

以至於,他這會兒都在看着前面的題目發愁了。

‘嘖嘖,是不是如今這幫子出題的考官在互相慪氣啊?’

‘怎麼我感覺這題比往年難了這麼多呢?’

‘好傢伙,這是跟胡大人比試誰出題更偏還是怎麼的?’

‘我這說是來過過癮、見見世面的,可也不能考得太慘吧?’

‘唉,算了,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吧,多寫點總比空着好不是?’

就在解縉開始動筆之時,有些學風沒那麼濃厚的省份,貢院裡卻是已經鬧翻天了。

“考官!這卷子是不是弄錯了?”

“考官,這題有問題!有辱斯文!這絕對有問題!”

好幾個考生眼見着壓根想不出解題思路了,情緒崩潰之下,乾脆在貢院裡高聲喊了起來。

而考官此時也是冷汗潺潺啊。

他們中間有部分是從禮部長途跋涉而來的。

他們手裡自然是有最原始、最基礎的版本的。他們比誰都清楚,這題,壓根不是印沒印錯的問題。

而是一位不靠譜的主考官的問題。

但是,他們在禮部、在應天府跟胡大老爺再怎麼鬧,那也是禮部內裡自己的問題。

在外,禮部的形象、朝廷的威嚴,那是必須要維護的。

因此,除非有考生的試卷真就有錯漏或者怎麼樣。

否則,在貢院鄉試舉辦過程中,但凡有膽敢大聲喧譁者,直接抓!

這不,僅僅只是這幾個學子嚷嚷了幾聲,一應凶神惡煞的兵丁便直接衝了過來。

二話不說,把對方雙臂一扭,而後趁着對方張開嘴痛呼之際,直接一塊黑黢黢的抹布塞進對方嘴裡。

而後跟拖死狗一般,扭着雙臂就把人拖走了。

到了考官休憩處,則是重重往地上一摔。

中間有兩個身子骨沒那麼堅挺的,好懸沒被這一下給摔得背過氣去。

“唉,按理來說,你們都是過了童子試的士子了,怎麼能這麼不懂規矩呢?”

“此地乃是貢院,乃國朝掄才大典舉辦期間,爾等在這裡大呼小叫,是真不怕死啊!”

“題難是沒錯,可你給自己幾耳光也好,或者乾脆破罐子破摔的亂寫也好,本官都無所謂。”

“可伱們這是想幹啥?”

“吵吵鬧鬧之下,弄出大動靜了,想拉着我等一應官員陪你們一起死?”

本場鄉試所在的主考,看着堂下躺着的那幾個剛剛在貢院裡鬧騰的士子,話說得一句比一句重。

到最後的時候,話語裡已經滿是冰霜了。

而堂下原本滿心痛苦糾結的士子們,這時候才意識到剛剛自己闖下了多大的禍!

可這時候說什麼都晚了。

於國考期間在貢院內部鬧事,這事兒比那咆哮公堂罪名大了何止十倍。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明白,自己怕是下場慘了。

這已經不是能不能考上的問題了,而是能不能活命的問題了。

一時間,這幾個學子竟是悲從心來,癱倒在地上痛哭起來。

可惜,嘴被堵上了,只能嗚嗚的悶哼,連句囫圇話都說不出來。

主考官帶着三分憐憫七分厭惡的看了那幾名考生一眼,默默地搖了搖頭。

作爲同樣自科舉之中一路走過來的官員,他自然是理解對方的緊張、悲涼和氣憤的。

但……也僅此而已了。

總不能因爲這點同情和理解,就搭上自己的前程吧?

要知道,這要是本場鄉試之中出了問題,他這個本地主考可就是第一責任人!

弄不好丟官罷職都是基本,甚至事情鬧大了抄家滅族都是可能的。

因此,他才下重手,直接把人綁了。

反正對方違規是真的,甭管什麼理由,你既然有罪,那你就綁着吧。

科舉什麼的就別想了。

至於說之後到底多大的罪名,那就得看這些考生背後的師長、家族出多大力氣了。

弄得好,一筆帶過,下次繼續考就似乎了。

弄不好,人死賬消!

就這麼簡單!

第590章 胡老大爺腿腳都利索了第725章 帶丫丫進城認親144.第144章 萬國來朝的盛景第890章 胡大老爺未雨綢繆第707章 火氣蹭蹭往上冒的朱標第564章 朱元璋的論跡不論心148.第148章 朱元璋摳門性子發作了第817章 爲火鍋而奮鬥的胡大老爺267.第267章 無事一身輕的胡大老爺134.第134章 胡大老爺再添外室第863章 胡大老爺的野望92.第92章 朱元璋分封敲打衆皇子403.第403章 更多的關注第606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興奮167.第167章 整個應天府亂成了一鍋粥第452章 新式織機生產完畢163.第163章 胡惟庸的叮囑第614章 昔日學生的被坑故事第615章 打算給朱元璋送點土特產第468章 陳近南重出江湖第912章 胡惟庸接旨435.第435章 逐漸暴露出來的家世188.第188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第753章 太子夫婦來到胡家莊353.第353章 胡惟庸的新差事145.第145章 使臣覲見的新花樣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第577章 路遇昔日舊部第761章 多教兩個也無妨嘛第590章 胡老大爺腿腳都利索了第509章 基本消除老朱家的隱患374.第374章 錦衣衛的出路和希望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第763章 得隴望蜀的胡大老爺第887章 小方你這就投了?第833章 倒黴蛋孫銘陽的來信445.第445章 朱元璋:看見好東西就得搬走320.第320章 方孝儒改主意了!第579章 歪打正着的猜測嚇死人第859章 毛驤存下來的底牌419.第419章 跳腳的胡大老爺徹底破防了第611章 旅行第一站蘇州見聞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第461章 爲了醋包了這碟餃子第500章 胡大老爺只想有點私人空間第509章 基本消除老朱家的隱患第569章 胡大老爺掀桌子了第697章 胡大老爺的田莊生活第588章 胡大老爺的釣魚之旅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第31章 坑爹的兒子!胡惟庸人傻了!第541章 宛如和如詩的創業項目第749章 徹底撕破臉的朱胡兩家63.第63章 自作自受的楊憲第690章 上門忽悠人的朱標第690章 上門忽悠人的朱標205.第205章 再來幾個美女就好了第468章 陳近南重出江湖130.第130章 洗浴城怎能不去二樓?第804章 太子妃在孃家橫行無忌第918章 隨機附送的藍玉238.第238章 解縉的神奇理論第771章 提前說明危機第611章 旅行第一站蘇州見聞333.第333章 即將到來的下一輪面試316.第316章 官員們私底下鬧出事兒了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316.第316章 官員們私底下鬧出事兒了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第866章 都想讓官員當牛馬第615章 打算給朱元璋送點土特產第764章 爲老胡家的未來做點安排第724章 第一款酒即將出爐210.第210章 巧計破解太子最後一個隱患第811章 安慶公主對於生活的考量第880章 彪掌櫃的來龍去脈第679章 急轉直下的形勢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66.第66章 胡惟庸:馬皇后爲何害我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396.第396章 解縉的裝逼之旅第866章 都想讓官員當牛馬第762章 胡府的姑娘確實厲害第498章 公主覺着胡惟庸在玩泥巴第818章 擔驚受怕的小丫頭第944章 小心機滿滿的李懷仁282.第282章 令人發愁的獎賞181.第181章 老胡家兩代人的傳承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348.第348章 大明內閣制第733章 朱元璋的心野了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驚喜和認可第548章 系統獎勵376.第376章 撲朔迷離的任命147.第147章 諸國使臣嚇瘋了!宴會上的表態171.第171章 解大紳青樓寂寞難耐240.第240章 考官和考生的較量開始了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