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

第二百五十一章君臣奏對出新招

朱元璋此時真的挺糾結的!

倒不是其他的,主要是,這禁海令乃是他定的“皇明實錄”裡的“祖訓”啊!

他是要拿着這東西讓子子孫孫的老朱家帝王一路繼承下去的。

當初寫這“皇明實錄”的時候,他可是字斟句酌、字字揪心來着。

他朱元璋固然在外人面前殺伐果斷,似乎壓根不在乎自己的名聲、面子一般。

可在子孫後輩那兒,他多多少少是要顧及一下名聲的。

既不能誤了老朱家千秋萬代的基業,也不能丟了他老朱家老祖宗的面子啊。

總不能到時候子孫後代看着自己的“祖訓”,在那兒怪罪他這個老祖宗昏庸吧!

也正因爲如此,對於自己定下的祖訓,朱元璋是真的挺看重的。

結果被胡大老爺一說,卻好像哪哪兒都是毛病一樣。

這難不成真要取消?

那到時候豈不是顯得有些太過廢物?

想到這兒,朱元璋看着胡大老爺頗有些猶豫的問道。

“惟庸,那你這意思,這禁海令,當真要取消?”

胡惟庸一聽這話,頓時一個激靈!

這話問的可謂是誅心吶!

這種國策,其實他一個如今一心擺爛的臣子能開口評價的?

這幫着出出主意什麼的倒也無所謂。

可若是真沒輕沒重的說點什麼不該說的,到時候出了事兒,自己豈不是又大麻煩?

哼,這糟老頭子壞得很!

想到這兒,胡惟庸當即面色一肅道:“此事事涉頗廣,乃朝廷國政。”

“臣不過一介散官、學識不足、謀略不夠,豈能在這等大事上置喙?”

“此事,當由陛下一言而決纔是!”

朱元璋聽到這話人都快被氣笑了。

不是!

特麼的,剛剛那個叨逼叨叨逼叨說着各種理由、道理,一條條一件件流利得不行的時候,你咋不說自己謀略不夠、學識不足呢?

敢情你就負責嗶嗶,真到了要做決定的時候,伱立馬就縮了?

你這未免也太謹慎了吧?

可看着胡大老爺那低垂着腦袋一句話不說的模樣,朱元璋徹底無語了。

得!

惟庸這是又開始謹言慎行了!

這人怎麼這一兩年變得這麼慎重了?

真就是半點跟犯禁沾邊的事情都不碰啊。

不過,不得不說,胡大老爺能如此穩重,朱元璋還挺滿意的。

不說別的,就當前這一派謹言慎行的表現,老朱就表示很欣慰啊。

這纔是咱能安心使用的好臣子嘛。

你要是真站起來指手畫腳的跟咱說要如何如何治國、如何如何制定國策……

那咱就得琢磨琢磨,你這廝到底是想當臣子還是想當皇帝了。

跟現在這樣提提建議,然後等着皇帝自己權衡,這多好啊。

嗯,不錯,繼續保持!

朱元璋也是個當了好些年皇帝的老手了,自然不能在臣子表現出了符合自己要求的舉動的時候還去反對他。

因此,他非常乾脆的轉頭說起了今日裡找胡大老爺來的本意。

“惟庸啊,既然你不想說,那禁海之事,咱就之後慢慢琢磨去吧!”

“嗯,順便也讓咱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畢竟,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嘛,這等大事還是不能亂來的!”

“不過呢,咱今日裡找你過來,主要還是有一件事。” “那便是你幫咱想想,這殿試,咱出個什麼考題好呢?”

“你本就是本屆科舉的主考官,之前的差事也幹得讓咱非常滿意,那這殿試,你也幫着出出主意唄!”

朱元璋這話說得特別的客氣。

可實際上,他也不得不客氣。

畢竟之前胡惟庸在本屆科舉當中乾的各種事情,那可謂是大放異彩啊。

至少對於他而言,本屆科舉選拔的人才反倒是他期望看到的。

他還真想想看看,能從胡大老爺那一輪輪故意刁難的考題當中脫穎而出的,到底是何等的人才。

當然了,也正因爲之前的工作格外出色。

那便更加不能讓最後的殿試破壞了這大好的掄才大典纔是。

這不,朱元璋就得讓胡大老爺出力了。

胡大老爺聽聞此言,倒也沒慌。

這事兒嘛,其實很簡單的。

最關鍵的是,殿試的考題,一般情況下皇帝本就會跟不少朝臣商量來着。

也就是說,這事兒嘛,不怎麼犯忌諱。

那說說,也就說說嘛。

想到這,胡大老爺正準備開口呢,忽然心頭一亮,笑着說道。

“陛下,臣這會兒忽然有個主意,雖然不知道靠譜不靠譜,但倒是挺有意思的!”

朱元璋聞言一樂,遙指着胡惟庸笑罵道。

“好你個胡惟庸啊,你是不是又想着什麼樂子折騰那些個士子了?”

“你這促狹性子就不能改改?”

“算了算了,你先說說看吧,咱先聽聽再說!”

胡大老爺被朱元璋這麼一說,倒也沒覺着過分,嘿嘿笑了兩聲後,這才朗聲道。

“陛下,剛剛咱倆不是在討論禁海一事嘛?”

“那不妨就以禁海的利弊爲題,讓那幫士子總結利弊、各抒己見唄!”

“若言之有物,鞭辟入裡,那麼哪怕既能彰顯這學子的本事,同時也能看出品性來。”

“可若是辭藻華麗卻空洞無物,滿紙都是歌功頌德、阿諛奉承,那這等人趁早弄走吧!”

“當然了,若是連具體的想法都提不出來,只能人云亦云甚至只會照搬什麼經史典籍的話,那這樣的也不能要!”

“畢竟,這過了殿試,這些人可就要爲官了!”

“於大明計,這阿諛奉承之輩,將來怕是滑不留手;人云亦云之輩更是空談誤國的酸儒。”

“唯有言之有物、踏實肯幹之輩,纔是陛下所需之才啊!”

朱元璋越聽越覺着自己把胡大老爺叫來叫對了。

這事兒,還真就挺有道理。

至少,於朱元璋看來,既能聽聽他人對於禁海一事的看法。

也算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表率了。

但與此同時,也正如胡大老爺剛剛所說,也看一看士子們的品性究竟如何嘛。

挺好的!

這事兒,就算是這麼定下來了。

正好,這會兒也到了飯點了,朱元璋乾脆留下胡大老爺吃午膳!

不過,這次則是紅薯宴。

99.第99章 馬皇后的關注291.第291章 李善長的新套路218.第218章 系統又來獎勵了第808章 喝茶談心環節開始了第739章 麻煩不斷的朱元璋第545章 突如其來的瘋狂收入319.第319章 胡大老爺主考的威名第641章 胡大老爺要抖威風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門趾高氣昂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第550章 朱元璋的眼裡只有金光第786章 一探系統新式組件第531章 跟未來皇帝之間的約定第722章 馬皇后婆媳三人的大買賣第50章 朱元璋:這個陳近南很不錯啊!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第549章 理直氣壯的胡大老爺79.第79章 茶藝驚人小娘皮第776章 逐漸掀起的風浪第502章 老朱家躲不過的災殃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76.第76章 解縉求錘得錘第606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興奮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第673章 突如其來的猜測第769章 對於胡家人手的一些安排第904章 主動給小朱送福利第597章 胡大老爺溜之大吉442.第442章 親自登門的老朱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第874章 給朱元璋安排點事情208.第208章 胡仁彬種地有成第554章 大明玻璃製品廠廠長胡惟庸第893章 你們這叫逼宮第508章 胡大老爺驚呆衆人第574章 豪橫的胡大老爺不僅有錢74.第74章 哥,別摸了,喝口酒吧第689章 波瀾不驚的胡府有定海神針第862章 朱元璋拿話點人了第825章 朝會風雲再起第594章 揍藍玉第835章 早早被算計到的孫銘陽第823章 朱元璋曝出的隱情第460章 極爲尷尬的老朱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440.第440章 系統獎勵第520章 逐漸張揚起來的藍玉第31章 坑爹的兒子!胡惟庸人傻了!436.第436章 羣情洶涌的應天城第508章 胡大老爺驚呆衆人第930章 委屈巴巴的李福祿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第769章 對於胡家人手的一些安排200.第200章 神奇的話本勾人心第876章 大起大落的錦衣衛衆人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第511章 情真意切的朱元璋第573章 豪橫的胡大老爺的逛街方式第858章 毛驤等人的價值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第474章 大明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第778章 反過來要求老胡家的朱元璋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第492章 朱元璋能有什麼壞心思呢第678章 即將開始的殺戮第764章 爲老胡家的未來做點安排第804章 太子妃在孃家橫行無忌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第869章 朱元璋的條件第701章 正式定下丫丫的身份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第903章 讓太監出來當個官兒第551章 這買賣咱要七成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第593章 遠征歸來的三大艦隊167.第167章 整個應天府亂成了一鍋粥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390.第390章 胡大老爺又想躺平了第503章 老朱是不是過於大方了?第453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交談第577章 路遇昔日舊部第753章 太子夫婦來到胡家莊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第453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交談303.第303章 胡大老爺想拉人下水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第584章 被孤立的朱元璋第829章 朱元璋要求明正典刑第482章 出征人選確定頂級配置出海第540章 閒得無聊的胡大老爺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第723章 朱元璋設想的退休生活179.第179章 擺在明面上的解題思路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第766章 月兒大小姐的野望第498章 公主覺着胡惟庸在玩泥巴第710章 突然上門的客人第675章 胡大老爺蒞臨王村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學問325.第325章 引發轟動的招考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