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第326章 萬事俱備的大明公考

甭管一衆學子對着禮部這告示是高興也好、跳腳也罷,最終他們能做的也只有老老實實聽話。

真要是有背景、有靠山的,也不用到這種場合來搶食吃。

所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一應學子,除了低頭還能幹嘛?

然後,整個應天府便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狂熱之中。

往日裡壓根沒被那些學子們放在眼裡的六部吏員,這會兒一個個的門庭若市了起來。

學子們都不傻,他們很快就弄清楚了這次招考搞成現在這個鬼樣子的根本原因。

說白了,就是衙門需要的是來了就能幹活,來了就能當苦力的底層官員。

以往科舉之後先去翰林當個看書寫字清貴官的,跟這次截然不同。

那麼,想要知道報考衙門、報考職位平日裡的具體流程,可不就得找這些最底層的吏員麼?

平素裡他們看起來可能不起眼,可實際上這些久在某個衙門工作的吏員,實際上混得比一般人想象的還要舒坦。

在衙門裡但凡會做人一點的,他們便能混得比一些九品、八品的小官兒還要好。

因爲他們的出身導致他們天生在官場上就基本不謀求進步,撐死了也就混個八九品。

就這,還是祖墳冒青煙的結果。

所以,他們長年累月的幹着最繁重的活兒,跑腿、打雜無所不精。

但也正因爲如此,一般無權無勢的小官兒還真不好拿捏他們。

畢竟可能你上司,還有你上司的上司還只是個剛從翰林分來的小官兒的時候,就已經跟這位吏員相熟了。

你一不小心得罪了這位吏員的話,那很有可能伱得罪的不僅是吏員這個羣體,還有你的上司,以及你上司的上司。

搞明白這些事情以後,那就能理解爲何這些學子們瘋狂的找上門了。

只有這些長年累月的在某個衙門裡幹活的吏員,他們纔是最熟悉某個衙門基層工作的。

各種流程、各種門道、各種規矩,他們說得可能不夠雅緻更有些粗俗。

可但凡你能找對門路或者客氣一點,能讓他們說真話……那麼你聽到的絕對是真知灼見。

而隨着這一陣熱鬧,禮部這邊也是慢慢的開始進入工作流程了。

禮部官員們看着手裡的報名冊,只是簡單一統計,便當即鬆了口氣。

他們之前最擔心的就是有些職位沒人報!

固然什麼時候都不缺當官兒的,可若是真出了那樣的情況,那板子可就得落在他們身上了。

可等到報考時間過完了禮部這邊一統計,嘿,還挺好。

無論是六部,大理寺,還有縣衙等底層官職,不僅都有學子報考,而且有些職位競爭之激烈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誰都知道吏部、禮部、戶部這些衙門裡的職位天生就要隱隱比其他衙門高半級。

可既然大家都知道,那最終就只能考場之上見分曉了。

光是看着手頭這報名冊上那一頁一頁的名字,一衆禮部官員便覺着頭皮發麻。

當年自己科舉的時候,可沒有這麼直觀的看到自己的競爭對手。

要知道,一個衙門所缺的職位那都是有數的。

所以,這要是報錯了不合適的職位的話,那到時候但凡出點問題,可就連退路都沒有了啊。

可一應官員們除了咂咂嘴感嘆了一聲以外,半句多話都沒說。有什麼好說的?

他們當年爲了當個官兒,不也是一路考過來的?

眼下這官員招考固然競爭激烈了一點,可他們當年難不成就簡單了?

那也是一次又一次的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好。

感慨了幾聲的禮部官員們,這轉頭就得跑其他衙門了。

因爲他們這會兒要琢磨出題的事兒了。

公文寫作倒還好說。

禮部這幫子官兒輕車熟路的就能從科舉考題當中挑一些出來,然後結合他們實際工作當中的一些公文要求,隨手就能弄出一大堆。

關鍵是各個衙門不同的“專業題”,那可就得去各大衙門要人了。

好在這畢竟是好事兒,大家都能沾點功勞,一衆衙門倒也沒說不幹。

當然了,來的人那自然就得禮部的規矩來,直到考試結束前吃住都在這邊了。

僅僅兩天,第一版的專業考試題便新鮮出爐了。

對於一應不曾在禮部工作過的官員來說,這感覺還真挺新鮮的。

同時,他們也感覺到這種“新式考試”的好處了。

不同衙門、不同職位的考題都不一樣,這可就大大杜絕了舞弊的可能性。

畢竟,小抄這東西,你總得有個可以參考的答案才行吧。

連大概的答案都沒有,你帶個小抄,上面寫啥?

而且,這種新式的招考,朝廷也能挑選出專業的人才。

至少頭一回見着這種形式的官員們,普遍認爲這麼選出來的官員,肯定比那些書呆子好。

要知道,哪怕是新科進士,那也是要在翰林裡熬上幾年的。

這幾年看似在看書寫字熬時間,可實際上,有心人可一直都在學習。

通過那幾年的學習、熟悉,他們一旦分到其他衙門,才能第一時間上手。

不然的話,那進去以後照樣得捱罵來着。

如今這個在他們看來就挺好,即使筆試過了,考生們想要通過官員選拔,還要面試。

這可以說是很公平的考試了。

琢磨明白以後的官員們,對胡大老爺此時也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這玩意兒真就不是一般人能琢磨出來的啊!

翌日,重新謄寫了一遍以後,幾位禮部官員再次來到了教坊司。

可讓他們鬱悶的是,差不多等到中午,他們才見到了姍姍來遲的胡大老爺。

黑着臉把手裡密封的考題遞給了胡大老爺,一應官員們一句話都不想多說了。

胡大老爺也沒在意,嘿嘿一笑便拿出考題看了起來。

“嗯,不錯,挺專業的,至少這就比那些科舉題要強不少了!”

聽到胡大老爺這麼一誇,衆人心裡頓時鬆了口氣,可不曾想胡大老爺轉頭就拿起一旁的毛筆寫了起來。

“嗯,本官再加點,這樣就更好了!”

一衆官員們見此一句多話都沒敢說,沒辦法,都習慣了!

375.第375章 胡大老爺的高風亮節200.第200章 神奇的話本勾人心第453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交談第820章 呂氏孃家被惦記上了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第561章 老朱家賠給老胡家的女兒324.第324章 胡大老爺活該天天樂呵440.第440章 系統獎勵255.第255章 考題一出,衆人發麻第492章 朱元璋能有什麼壞心思呢第787章 心底裡的記憶第703章 胡記酒坊準備動工第828章 君臣二人都覺着賺了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417.第417章 有些離譜的答案第548章 系統獎勵第651章 釣魚佬只想趕緊開杆第771章 提前說明危機第769章 對於胡家人手的一些安排第770章 想要一改太監宮女的現狀第53章 胡大老爺,您是真該死啊!223.第223章 胡馨月掌權東宮第808章 喝茶談心環節開始了401.第401章 熟悉的節奏第555章 君臣二人的狼狽爲奸第892章 皇室家宴父子對決第704章 胡大老爺的玩具給誰的?第837章 牽連出來的林家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196.第196章 報紙上市的轟動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416.第416章 少女懷春的安慶公主443.第443章 朱元璋的胡府之旅第761章 多教兩個也無妨嘛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驚訝第546章 會友館聲名鵲起303.第303章 胡大老爺想拉人下水第720章 老朱居然被人暗算了第796章 小兩口死活想不到答案了第743章 胡大老爺陡然得長生220.第220章 胡馨月要過門了第543章 姐妹齊心要創業74.第74章 哥,別摸了,喝口酒吧第737章 朱元璋又想撈好處了!第842章 錦衣衛內部出問題了219.第219章 快到隔壁請宛如過來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第571章 即將到來的休憩和開浪第780章 老朱原來也有金手指第664章 王不棄的到來441.第441章 讓老朱破防的兒子們第792章 老胡家開始謀劃退路123.第123章 系統的新獎勵!紅薯!391.第391章 系統雞肋的獎勵113.第113章 院試前最後的瘋狂278.第278章 胡大老爺閃耀工部第4章 胡惟庸:這才叫日子啊第935章 胡大老爺給出的致死選擇290.第290章 李善長意識到不對了第645章 胡大老爺的處置方案第919章 朱元璋滿意過頭了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第734章 對未來胡家家業的考量第745章 修煉有成的胡大老爺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第849章 愈發的撲朔迷離第945章 胡大老爺怎麼可能不成功?第773章 算計到人心裡去第672章 刺殺背後的詳情第20章 考生們哭了:太難了!第938章 當老爺我沒見過美女?196.第196章 報紙上市的轟動279.第279章 胡大老爺帶來的驚喜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第726章 姑嫂初見面第709章 道衍和尚頭上危字閃耀341.第341章 原來又是胡惟庸的鍋第41章 滿城風雨,再回禮部第944章 小心機滿滿的李懷仁第556章 胡大老爺的競標會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發的狂潮148.第148章 朱元璋摳門性子發作了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106.第106章 胡馨月被退婚還有內情?第473章 胡大老爺再訪瀟湘館第837章 牽連出來的林家第813章 存地失人和存人失地第901章 老朱又要給人塞學生了第818章 擔驚受怕的小丫頭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驚喜133.第133章 醉風樓老鴇哭了!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懲罰199.第199章 送上門的兩本名著第894章 胡惟庸能建國我們也能第462章 胡探花探花成功第870章 朱胡兩家締結的誓言第849章 愈發的撲朔迷離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