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胡大老爺幡然醒悟開始閉嘴

胡大老爺現在多少有些感覺不大好了。

他雖然既沒有遠洋航行過,更沒有領兵上過戰場。

可他有一個其他人沒有的優良條件,那便是他可以拿“歷史”當參考。

這些年,胡大老爺早就已經確認了。

至少他所在的這個時代,並無什麼怪力亂神的東西存在,大明也還是那個大明。

“歷史”上該出現的事兒,似乎都按照原本的“安排”一一實現了。

那麼這也足以證明,“歷史”上記錄的那些人,或許有些細節會因爲語焉不詳或者篡改史書等理由有所差別。

但至少在大勢上,那是絕對不會改的。

再結合如今胡大老爺自己本就身處這個時代。

腦海之中的瞭解結合自己瞭解的情況一對照,大概就能知道究竟有“幾分真”了。

而很不幸的是,至少根據胡大老爺如今所瞭解的情況來看,這李景隆和藍玉,還真就如“歷史”上的那般不堪。

藍玉猛不猛?

那是真的猛!

這人打仗那沒得說,真敢打敢拼的那種。

可囂張跋扈那也是真的。

這種人若是爲將還好說,只要上頭有個能壓得住他的大帥,那他就是把絕世神兵。

可若是他成了大帥,那就好玩了。

你壓根不知道他能捅出個什麼婁子來!

而李景隆呢?

這人你可以誇他的儀態、風姿、做派等等各個方面。

甚至跟他當朋友,這人也能讓你感覺格外妥帖。

但唯獨就是不能讓他領兵。

因爲這人壓根就沒這本事啊。

這倆人,這要是帶着人馬上了海船,天知道會鬧出什麼事兒來?

在胡大老爺的理解當中,遠洋航行,實際上比這個時代的陸上行軍可還要複雜。

因爲,這些事兒,是一套完全不同於陸上的技術體系。

陸上行軍,安營紮寨什麼的,或許藍玉等人都熟悉了,甚至連李景隆這位戰神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

但海上呢?

行走坐臥都在船上的情況下,既要對抗風浪等大自然的危機,同時也要面對一應船上的規矩。

這對於藍玉和李景隆來說,他們能受得了?

他們能忍住不去顯擺顯擺?

嘖嘖,這海上,若是真有了顯擺的心思,那怕是就離死不遠了吧。

孃的,怎麼越看這事兒越懸呢。

胡大老爺當即就急了,甚至到了宮裡被帶到偏殿畫地圖勾勒地方的時候,他還在琢磨着怎麼跟朱元璋提這事兒呢。

可等到胡大老爺真的畫好了,然後送到老朱手裡,看着老朱那躊躇滿志的樣子後,胡大老爺猛的驚醒了。

孃的,好懸把自己坑進去了。

這事兒,豈是他一條老鹹魚能插嘴的?

藍玉、李景隆固然在他看來不堪,可對於朱元璋來說,那也是深受信任的子侄輩啊。

同時,這還是爲他胖兒子將來培養的親信將領。

如今他們可都還沒出過事兒呢。

那胡大老爺僅憑所謂的“擔憂”“憂慮”便要勸朱元璋換了這些人。

那豈不是說,兩邊都得罪了?

這特麼圖啥啊!

關鍵是,這東西,你還沒法證明!

而且,真正讓胡大老爺驚出了一腦袋冷汗的是,這玩意兒事涉兵權。

這就敏感了啊。

特麼的,想想自己身上。

權臣、外戚的標籤已經貼得死死的了,這要是再沾染上兵權,這尼瑪造反就在當下?

誰當皇帝不得提防一下?

怕是朱元璋聽着自己這建議,轉頭就得琢磨着怎麼弄死自己吧。

還好還好,臨門一腳的時候終於醒悟過來了。

如此看來,大明合該有此劫難啊。

正好,有這麼個事兒以後,大明至少對待海貿、遠洋航海這事兒怕是也要認真一些了。

如今的朱元璋,怕是就把這事兒當做長途行軍在看吧。

畢竟以他的見識,也就瞭解這些了。

沒正兒八經見過大海和遠洋的人,是永遠無法想象出海上航行時的各路風險的!

更別說,如今朱元璋還選了這麼一對臥龍鳳雛,那就愈發的不用說了。

胡大老爺獻上地圖之後,就笑眯眯的離開了,多餘的話是一句沒有。

而朱元璋也很滿意,看着地圖轉頭就把藍玉等人都叫了過來。

“咱的想法是,爾等三人各領一路兵馬,都給咱走海路出擊。”

“惟學已經走過一次,且本就是老成持重之人,自是不用咱多操心的。”

“可你們兩個崽子可給咱聽好了,這事兒若是辦好了,那便是開疆拓土的大功。”

“可若是你們給咱辦砸了,那可就莫怪咱下手懲戒太狠了!”

傅友德自是不必說的,他雖然只幹過一次海上遠征,但怎麼說也是有了經驗的。

而藍玉、李景隆則是壓根沒把那些個番邦放在眼裡,二人皆是拍着胸口保證此事絕無失敗的可能。

只是,朱元璋沒注意到,朱標同樣沒注意到的是,這二人從頭到尾計算的都是攻打番邦佔據土地的風險。

自始至終,二人不曾考慮過,這航海的路上是否會有風險。

或許,這就是命吧!

而三人領命後,便開始積極籌備出征事宜。

但是,哪怕這僅僅只是籌備階段呢,藍玉和李景隆這倆人便先鬧出幺蛾子來了。

說白了,這倆人,雖然年紀相差了一些,可實際上那都是心高氣傲之輩。

而這次出征,二人更是同爲一路兵馬主帥。

也就是說從地位上講,二人都是平級。

那誰還不想着多帶點兵馬輜重?

甭管用不用得到,可先搶到手裡,那到時候就多了幾分底氣和勝算啊!

藍玉固然是多年的老將了,資歷輩分雖然差了傅友德他們這些人一些,可比李景隆那還是要高一輩的。

可李景隆雖然能力一般,輩分也確確實實差了一輩。

可怎麼說也是國公之子,勉強能說上一句皇親國戚來着。

如今更是同爲一路兵馬主帥,這位了自家的前程,他能慫了藍玉?

那自然不可能啊!

而且,但凡軍伍之人,誰還不講究給面子?

這要是搶不過對方主帥,那豈不是自己麾下的軍士遇着對方的軍士的時候都得低一頭?

沒說的,搶特孃的!

第731章 跑路成功的胡家人第822章 這事兒看來迫在眉睫了啊第592章 胡惟庸:累了!第868章 朱元璋擺出來的好處第36章 胡惟庸的日常,釣魚,賞舞,陪美人,441.第441章 讓老朱破防的兒子們第815章 幕後之人帶來的機會219.第219章 快到隔壁請宛如過來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這麼玩的嗎?327.第327章 終於要開考了252.第252章 解縉遭遇迴旋鏢了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第772章 看不到前路的內侍和宮女第784章 最終談妥的交易279.第279章 胡大老爺帶來的驚喜第799章 即將開始的空間劇變第548章 系統獎勵155.第155章 嫉妒的呂氏,太子妃的位置只有83.第83章 金屋藏嬌的胡惟庸第486章 馬皇后提出的建議第800章 奇妙的空間149.第149章 吝嗇的大明!諸國驚呆了!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第514章 直接挑明的胡惟庸153.第153章 太子妃還得是胡馨月第600章 君臣之間的討價還價第634章 跟朱標算算誰是爹146.第146章 大明火銃隊威震諸國第30章 我胡某人平生不好女色,只愛種田!第731章 跑路成功的胡家人294.第294章 工部扛不住壓力了442.第442章 親自登門的老朱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懲罰第624章 把朱元璋嚇到了446.第446章 驚動了整個應天府第47章 胡惟庸:看我來裝個大的!第494章 籌建番邦外交司第837章 牽連出來的林家第884章 上不了正席的解縉第601章 出行前的君臣定計第640章 老朱家對於胡大老爺的謝意第928章 新到一批人手96.第96章 朱棣,你想造反不成?169.第169章 考生抱團出題第850章 都指揮使張良玉第453章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交談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第887章 小方你這就投了?第914章 洪武時代徹底落幕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見第520章 逐漸張揚起來的藍玉77.第77章 在下應天府韋小寶171.第171章 解大紳青樓寂寞難耐69.第69章 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73.第73章 想見見世面的方孝儒第804章 太子妃在孃家橫行無忌第902章 老朱居然會提意見了第539章 三軍齊出各領風騷第803章 胡馨月的皇家產業集團234.第234章 胡大少爺要官兒第580章 毛驤送來的監視報告319.第319章 胡大老爺主考的威名第651章 釣魚佬只想趕緊開杆343.第343章 大明公考現有的弊端第533章 上頭的新式歌舞398.第398章 馬皇后的醋味第845章 毛指揮使要搞大事第638章 道衍的擔憂422.第422章 迅速敲定的婚事第498章 公主覺着胡惟庸在玩泥巴338.第338章 令人咋舌的方孝孺第741章 解題的答案就在眼前第578章 腦門上刻了一個大大的胡字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第709章 道衍和尚頭上危字閃耀183.第183章 楊憲李善長爭鋒435.第435章 逐漸暴露出來的家世387.第387章 熱身八段錦和長跑398.第398章 馬皇后的醋味第930章 委屈巴巴的李福祿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第865章 胡大老爺以身爲例第497章 大刀闊斧的道衍和尚157.第157章 東宮宴會初見面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第511章 情真意切的朱元璋357.第357章 朱元璋的滿意和皇子的苦第527章 黑還是胡大老爺黑啊第933章 計謀深遠的教坊司二人組第651章 釣魚佬只想趕緊開杆61.第61章 楊憲再彈劾!胡惟庸獻寶!259.第259章 這個狀元武德充沛267.第267章 無事一身輕的胡大老爺第944章 小心機滿滿的李懷仁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第494章 籌建番邦外交司第880章 彪掌櫃的來龍去脈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