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胡氏攻城

第1052章 胡氏攻城

幾日裡,朱肅一直在收攏安南難民,隨着胡季犛的盤剝越來越狠,跑到武曲港的安南難民也越來越多。這一波安南難民潮,在之後的普通科學子們逃離升龍城之後,迎來了一波小爆發。

親眼目睹了“範淮”之死的普通科學子們,對安南朝廷終於徹底失望。他們各自返回了家鄉,勸說家人收拾細軟。趕緊前往武曲港避難。

這些普通科士子們當年能夠前往武曲書苑求學,其中大部分自然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底層鄉民出身。他們之中,有許多都是當地的鄉紳、富戶,屬於有錢無權的一類人。這些人在現在的狀況下,正好是胡氏政權以及安南士族們的重點盤剝對象:在土地裡刨食的鄉民能榨幾個錢?當然還是這些人更有盤剝潛力。

在層層加碼之下已經變得臃腫不堪的強徵數額,大半部分都落在了這些人的頭上。被士族胥吏們步步催逼,本就不堪重負的他們,基本都聽信了自己讀書人兒子的勸告,收拾家財,拖家帶口的往武曲港逃難。

若是在大明,僅僅只是逃了這些許富戶,對於大局來說必然是無傷大雅。

然而,安南又如何能夠和大明相提並論?安南纔多大?而且連年戰亂,還連年受到士族們盤剝。能夠在這樣的夾縫之中勉強發家,有了些許家業的人家,又能有幾戶?

在這些人家不陪胡氏政權玩兒了,紛紛跑路到了武曲港之後,沒了主要盤剝對象的胡季犛十分尷尬的發現:他攤派下去的那些軍費,徵收不上來了!

“砰!”憤怒的大虞皇帝,又在金殿上摔掉了一個筆洗。

“混蛋!我大虞人口鉅萬,每人多徵收毫釐,便可足夠使用……不過些許軍資,居然收不上來……是不是你等中飽私囊,暗通阮多方,不願給朕好好辦事?”胡季犛憤怒的眼神掃視着一衆被攤派的士族們,眼神中已經隱隱有了血絲。

他盡情宣泄着“帝王之怒”,然而,底下的一衆士族官員們,心裡卻沒有多少惶恐。只是在臉上做出惶恐的樣子。一位士族官員出列,不卑不亢的對胡季犛道:“陛下,非是我等不盡心盡力。”

“實在是,許多刁民不願與陛下您共赴國難……據臣所知,有許多富戶寧願變賣家產,背井離鄉,去往武曲港中暫避,也不願爲陛下您分憂。”

“此等刁民,實在是不勝枚舉。我等雖盡力緝捕,但已有許多人逃入了武曲港中。”

“那裡是大明租界,我等亦不敢擅自妄爲。”

提到大明,胡季犛臉色一變,“帝王之怒”也只能自己收斂起來。他憤憤的罵道:“這些叛國刁民,當真可惡!”

“大明因何要庇護他們?他們就不怕家財被明人搶去嗎?”

底下一片默然。一衆士族官員互相看了幾眼,眼神中露出嘲諷之色。

你胡氏都已經開搶了,他們哪裡還有那閒暇忌憚明人。

這是一場胡氏主導、士族參與的、明火執仗的搶劫,當然,士族老爺們是不會覺得自己有錯的。令是胡氏下的,自己只是幫着做事而已。中間有些許“手續費”入袋,那也只是他們在謀求些辛苦費罷了。害民的是胡氏,與我們何干?

眼看底下沒人接茬,胡季犛也知道,自己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這些士族牆頭草們不會畏懼阮多方,因爲阮多方也是安南士族。即便日後阮多方執政安南,他們這些人也不過是再換一個主子罷了,他們的利益仍舊不會受到損害。

指望他們對胡季犛這個剛剛篡位的皇帝,能存在什麼忠誠?

流水的皇朝,鐵打的世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於胡季犛而言,軍費徵收不上來,打不過阮多方,這可是要命的事。

於是,他糾結的思考了許久,終於開口道:“如今國事艱難,諸公,要不……”

“嗯,剩下的缺口,諸公先湊一湊?”

“此不過權宜之計,待朕擊潰了阮氏,朕定然十倍報償。如何?”

胡季犛的聲音,甚至帶着些卑微的乞求。

然而,一衆士族官員們卻如同看傻子一般的看着他。向士族要錢?你在說什麼胡話。

真以爲你是安南軍神,只要軍費一到位,就能打的如日中天的阮多方抱頭鼠竄了?我們沒有直接站位,直接投向阮多方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你竟然還想我們爲了你胡氏的生死出血?

是的,對安南士族而言,這一場內戰,本質就是阮氏和胡氏的權柄之爭。他們這些士族大都不願意摻和站隊,反正阮氏和胡氏誰人得勝,士族都依舊是士族。

眼看金殿裡已經冷場了許久,胡季犛的眼神遂看向了一個與胡氏相熟的士族。這一家士族是胡氏的親信,也已經互相約定結成兒女親家,算是十分親密的關係。胡季犛示意他先出面,指望他能拋磚引玉。

“陛,陛下……”那士族官員硬着頭皮出列,擠出一副笑臉道。“國朝大事,臣願意第一個爲陛下分憂。”

“臣願意拿出五……三百兩!以助陛下之需!”那官員一副大出血的模樣說道。

“三百兩?”胡季犛傻眼了,繼而一股怒意直衝腦門。三百兩,他也不是傻子,這些士族們從這次向百姓徵繳裡頭賺到的“手續費”,怕就遠遠超過了三百兩。

偏偏那官員看他面色不善,還一臉無辜的辯白道:“臣爲官清廉,家中資財不豐……要麼臣砸鍋賣鐵,再加五十兩!”

你能吃出這一身肥肉,只怕一頓飯的花用就不止五十兩!胡季犛看着那官員伸出五根胖手指,還一臉肉痛的模樣,只覺得太陽穴突突直跳。

一衆官員面面相覷,似乎是覺得一直不開口也不太好,於是紛紛你二十兩,我三十兩的湊齊起數來。這數目,直聽的最先開口的那位官員肉痛不已:這些人都只捐二三十兩,我卻捐了三百兩,我豈不是虧大發了?

啊呀,萬一陛下覺得我是個貪官,該怎麼辦?猶豫着要不要撤回前言。

胡季犛卻已忍不住了,感覺自己被當成叫花子應付的大虞皇帝直接破口大罵:“滾滾滾,都給朕滾!”

“亂臣賊子,全都是亂臣賊子!滾出朕的金殿!”

衆臣滾了,心裡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可畏懼的,反正伱胡氏不敢當真對我們士族怎麼樣。逼急了,我們還能跑去找阮多方。

他們甚至還在慶幸,剛剛說的那些銀子看來不用給了。嗯,又省了一筆開支。

胡季犛氣喘吁吁,險些被氣死在金殿內。他餘怒未消的指着殿外那些士族官員的背影,道:“亂臣賊子,都是亂臣賊子啊!”

“他們是巴不得朕死,而後好將阮多方迎來升龍城……朕的大虞危矣啊!”

說完,老淚縱橫。

此時仍然留在金殿中的,只有胡季犛的絕對親信們以及兩個兒子。胡澄看了一眼如同沒事人一般原地下班的袞袞諸公,憂慮道:“父皇,這些人定然是指望不上了。我們應該自己想出出路。”

胡蒼野心勃勃,早就覬覦大虞朝的太子之位。可要是老爹無了,自己別說太子,只怕要淪爲階下囚。於是皺着眉在那裡絞盡腦汁。想了許久,還真被他給想出了條路子來。

“父皇,我有一計,或許可以解眼前之危難。”

“哦?”胡季犛精神一振,看向眼前這個他素來看重的次子。“蒼兒,你說,你有什麼妙計?”

“是。”胡蒼道。“既然武曲港中,容納了許多刁民。我們爲何,不先破了武曲港,而後再去攻打阮多方?”

此言一出,衆人全都愣住了,範巨論更是一臉震撼,趕緊出列道“陛下,萬萬不可。”

“阮多方只是鬣狗,而大明卻是猛虎。安有爲了對付鬣狗,而去撩撥猛虎的道理?”

“範大人稍安勿躁,且聽我細細分說。”胡蒼卻顯得信心十足,一副運籌帷幄的模樣。“大明確實是猛虎,但在武曲港中的,不過是大明區區一處租界。”

“大明周王在武曲中日日遣使申斥我等,卻始終不曾發兵……由此可見,武曲城中空虛,並無餘力征討我等。”

“然而武曲港作爲商港,其中必定有許多的金銀和糧秣,又收容了許多我大虞富戶,若能打破此城,必定獲利極豐。”

“至於撩撥大明……”胡蒼看了範巨論一眼。“大明誣陷我等殺死陳天平,是必然要派人前來征討我們的。”

“若是不能快速解決阮多方,等大明前後夾攻上來,我等纔是凶多吉少。”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速速擊破武曲港,而後以武曲港中軍資徵發士卒,平定阮多方之亂。”

“將我大虞整合爲鐵板一塊,而後與大明對峙。如若不然,我大虞如何有勝機?”

胡季犛露出沉思之色,範巨論則是大聲道:“斷斷不可如此。”

“公道自在人心。大明雖申斥我等,然則事尚未明,大明未必便會當真出兵攻打我國。”

“可若是先行攻打大明,我等便要失去了大義。大明洪武皇帝大怒之下,必定奮力來攻。”

“我大虞彈丸之地,如何能擋得住大明的泰山壓頂?”

“難道要將我大虞安危,放在洪武皇帝的一念之抉上?”胡蒼駁斥範巨論道。“萬一大明當真打來,武曲港仍在大明手中,無異於留下一個破綻,在我大虞之心腹。”

“到時候大明大軍跨海而至,我等纔是當真的無法抵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大義在我……”範巨論仍想辯論。

“好了!”坐在上首的胡季犛出言打斷了辯論,只聽他一錘定音道:“大明之威脅在日後,而阮多方的兵鋒,卻就在眼前。”

“便按照蒼兒的意思,先派遣使節,收回大明所租用的租界,大明若不奉還,我等再派兵伐之。”

“陛下三思!”範巨論駭然進諫道。

然而胡季犛主意已定,接連派出使節,前往武曲港中要要回被大明租用的租界。

收到胡季犛信件的朱肅當即冷笑出聲,直接將胡季犛的手書丟進了火盆,然後質問使節:我大明詢問胡氏爲何擅殺陳天平殿下,你們胡氏不做回答,還反而倒打一耙,質問起我大明來了。

至於租界……我大明租用武曲作爲租界,是和陳氏朝廷簽訂的契約……和你姓胡的有什麼關係?

爲了表達對胡氏亂臣賊子的不屑,朱肅還讓人砍斷了使節的手腳,之後纔將他送回了升龍城。目的就是要讓人看看:這就是做亂臣賊子的下場!

至於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之類的規矩,朱肅表示:我大明壓根就不承認你胡氏是國。你胡氏要是識相的話,就洗乾淨脖子在升龍城乖乖等着。

等我大明天兵到了,一定讓你胡季犛見識見識我大明洪武皇帝的傳統手藝,剝皮實草是怎麼個事!

這一番辱罵加羞辱,簡直氣的胡季犛是一佛出世,二佛昇天,險些腦溢血直接背過氣去。

於是半月後,胡季犛拉扯出了一萬八千人的精銳,意圖在阮多方反應過來之前,攻克武曲港,取得武曲港中囤積的巨量物資。

一萬八千人長驅直入,很快就圍攏了佔地不大的武曲港。

“五叔,胡氏已經對城牆完成了圍攏,而今正在建設攻城營地、架設攻城器械。”

“只怕。是想要速戰速決,一鼓作氣攻克我們武曲!”李景隆向朱肅彙報道。

“呵呵,無妨。”朱肅久違的一展摺扇,摺扇之上,赫然寫着四個大字,“戰無不勝”,而後氣定神閒的對李景隆道:

“收復安南,能在戰場之上解決的事,反而是最爲容易的。”

“胡季犛不過和占城打過幾仗,就自以爲自己是安南軍神了……這一回,正好叫他看一看我大明軍將的威武。”

“咱們先將他們打的怕了,日後,等曹國公和涼國公跨過邊界的時候,纔好教那些負隅頑抗之徒喪了膽氣!”

第637章 守城第687章 火力優勢學說第512章 高級兵法第3章 我大明敗啦!第664章 敲詐西夷第335章 誰說伏兵就要親自下場?第185章 什麼不教而誅第1140章 佔據城堡第64章 真仙第221章 負荊請罪第637章 守城第300章 天朝武器,恐怖如斯第224章 爾等是要試試本王寶劍是否鋒利嗎第404章 老朱家易溶於水,竟然被發現了?第424章 修儒當效王玄策,莫學分宜黃子澄第842章 蠻族作亂第874章 靄翠獻土第891章 嫌隙第1146章 議譴援軍第632章 哈密圍城第715章 前所未見的戰術第663章 鴻臚寺第189章 潑天大案!第365章 鞏昌候的覺悟第470章 百姓出題,考較學識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876章 居中漁利第399章 敢情你們只想對付我一個?第1065章 棟樑州官第182章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搶第661章 世風日下?非也!第657章 人人有書讀第964章 得道多助第68章 悲劇的朱文正第585章 絕戶倭地第678章 求助國內第607章 敲打第1015章 範淮獻策第403章 九族警告第1040章 驅狗咬狗第792章 大肚國滅第290章 策反張定邊第531章 攻擊京都第631章 朱棣與妖僧第47章 籌建水師第960章 新軍制功成第1095章 南北榜案第358章 千騎破萬敵第97章 論如何東吞倭國第567章 欲封徐達第828章 天兵第77章 暴怒!第467章 敢參加恩科者,當受萬世唾罵!第1111章 奧斯曼落日第147章 織毛衣,願天下百姓不受寒第1124章 惡魔火炮第944章 無人可用第267章 揮筆作詩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426章 熱氣球升空!第550章 北元狼煙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992章 第三口錦盒第103章 鄧愈與朱守謙第897章 夫人外交第27章 禮不可廢第312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1022章 鳳鳴風物第359章 老朱的謀算第406章 奉旨挖儒第898章 陳明利害第201章 深山高人第382章 瓦剌的劫匪心性第1020章 野心第724章 再騙一次第888章 入城門第599章 大開殺戒第396章 應天宮中第428章 沐英將歸第283章 四面合圍第1004章 朱肅招生第623章 化夷爲夏第729章 反攻之時第613章 黃帝祠堂第625章 朱棣西征第222章 鴻門宴第978章 釋放俘虜第47章 籌建水師第489章 向老朱要錢第810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932章 安南季氏第782章 勞動改造第575章 拿捏高麗第649章 英雄歸國第626章 瓦剌的野心第30章 請個假第501章 什麼京都,分明就是土村子!第101章 李文忠,徐達!第406章 奉旨挖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