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安南收復

“再做父子!”

父子二人慷慨激昂,只覺得豪氣滿溢,胡季犛提了劍,與長子一起大踏步入後宮中,剛入後宮,迎面便遇到他的髮妻,髮妻一身華貴袍服,身後跟着一大羣妃嬪內侍,平日裡總一絲不苟的模樣,此時頭髮卻已然亂了。

WWW▪ттkan▪co

見了胡季犛和兒子,她眼前一亮,帶着妃嬪們趕緊迎了上來,問道:“陛下,外頭,外頭怎麼聽到有人在打宮城?”

“戰事,戰事如何了?”

胡季犛不說話,忽然伸手一劍,捅在髮妻的腹部,而後在髮妻不敢相信的眼神中,緩緩將劍抽出。

“……你先去罷。爲夫,一會就來。”

胡季犛道。

那女人原來臉上還帶着不敢置信的怨恨神色,但當胡季犛說出這話之後,竟也是明白了,旋即就認命的閉上了眼睛。目睹了這一刻的妃嬪們都呆住了,直到胡季犛又揮手一劍,砍死了一位妃嬪之後,這些妃嬪們這才終於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了。

“來人啊……陛下,陛下瘋了!”

一時之間,逃竄和慘叫四起。

胡季犛四處砍殺着這些妃嬪,胡澄則給胡季犛封鎖着通路。他們很快就將這些妃嬪給殺光了。然後,又一個宮一個宮的去斬殺其他胡家的女眷妃嬪。

胡季犛殺的非常果斷,因爲這是爲了讓他胡家人莫遭恥辱。

等到殺的差不多了,整座宮城也開始燃起了熊熊的大火,胡季犛終於開始準備自刎了。他和胡澄選擇了平日裡會見羣臣的大殿,要在這座大殿裡,以大虞朝皇帝的身份高貴的死去。

“父親,兒子,先行一步了!”胡澄將滿是血漬的長劍橫在脖頸上,一旋身,長劍即將劃破脖頸。

“澄兒,等等……”胡季犛卻一個箭步上前,將胡澄手上的劍給奪了下來。

“父親?”胡澄一臉懵逼。

“……爲父,忽然覺得……你方纔所說的似乎也有道理。”胡季犛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住性命,至少還能留住我胡氏一點香火……”

“爲父和你要是死了,日後祖宗無人祭祀,這可怎麼辦……”

“爲父死則死矣,卻不好連累的祖宗無人祭祀……”

“況且,這大明是天朝上邦,該也不會趕盡殺絕……”

胡季犛絮絮叨叨的說着,眼神已經不復方纔的堅定。剛剛,他親眼殺了一衆妃嬪,一開始時熱血上頭還沒有感覺,但越殺,心裡卻越是恐懼。

那些妃嬪,死時是那麼痛苦,自己一會,也要如他們那般一樣……

胡季犛,慫了……

……

“殿下是如何斷定胡季犛不敢尋死?”沐英有些好奇的問道。

“呵呵。胡家累世富貴,胡季犛雖權欲熏天,但,卻不是從底層起來的人物。”朱肅笑着向沐英解釋道。

“生在富貴窩裡的人,沒有那股狠勁兒。最關鍵的是……”朱肅露出神秘的樣子,湊近沐英的耳朵。

“歷史上,他全家被擒到應天了。”

沐英也是知道他穿越者內情的,告訴他此事倒是無妨。

“哦!”沐英恍然大悟。

歷史上被擒去了應天,那麼,基本可以說明,這胡季犛確實是不敢死了。

安南之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擒去應天,一路上更是有數千裡之遙。真的要死,胡季犛在路上有一萬次尋死自裁的機會。

這都沒死,那就可以說明,這位膽子大到敢稱帝的安南賊子,確實是沒有膽量自盡的。

……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安南宮城的城門就被打開了,在一片烈火的背景中,胡季犛和他的兒子胡蒼自縛雙手,從宮城裡走了出來。沐英和朱肅連忙叫人進入宮城,滅火、同時掌控宮城的方方面面,另外將裡面的人全都清理出來。

數個時辰之後,升龍城裡的亂象漸漸平息,一切開始塵埃落定,宮城裡的俘虜也全都清理了出來。

“胡家的人呢?”朱肅皺了皺眉頭,看着眼前這一堆俘虜。

“這……殿下。”負責壓制宮城的狄猛有些欲言又止,看了看那邊的胡季犛,將宮城裡看到問到的事全都告訴了朱肅。

“……全都被胡季犛父子殺了?”朱肅一怔,轉頭看了看如同喪家之犬一般的胡季犛,以及仍對自己的父親一臉不忿的胡澄,目瞪口呆。

“……夠狠,是個狠人。”

朱肅道。只是,心中對胡季犛更加不屑了幾分:

就這點水平,還敢來撩撥大明的虎鬚?

呵。

不過,胡季犛已經不再是重點了。藍玉、李文忠也已經做完了壓制城內的事,曹淵、阮越等人也帶着剩下的兵馬陸續入城,朱肅開始,施爲起收復安南的最後步驟來。

先是,將安南升龍城,“歸還”給曹淵、阮越等人統領的安南本土勢力,囑咐他們尋找陳氏後裔,承繼安南江山。

明軍則開始做勢退卻。

當然都只是做勢,做個樣子而已。不過這其中倒是發生了些有意思的弦外之音,許多人自稱是陳朝後嗣,尋到了曹淵和阮越,其中包括一個叫做陳頠的男子,以及他的兒子陳季擴。

但大明天兵在側,且無人能證明他們的身份,於是現在還活着的陳朝遺臣,包括胡季犛在內的一些被俘的遺臣,就開始辨認這些陳氏後人來。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全是假冒的。

殺!

一時之間,升龍城菜市口血流成河,百姓們拍手叫好:這些敢上門冒認陳氏後嗣的亡命之徒,殺了纔好!

當然,其中有多少真是陳氏後嗣,朱肅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

反正,他是很“和善”的提醒過那些陳氏遺臣了,一定要確實的認出哪些是陳氏後人,勿使得安南皇室的位置,被一個不知名的竊國者竊去。

如是兩個月後,再無人前來自認陳氏後人的身份,朱肅也只得嘆了口氣,看來,陳氏後人們,是真的被胡季犛給殺光殺絕了。陳天平,就是陳氏最後的後嗣。

該死的胡季犛!太殘暴了!

安南上下,百姓們也是這麼抨擊的。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來了,安南王位,誰來繼承?

陳氏沒人了,胡氏是竊國的大盜,其他出身高貴的士族們大都在這一仗中被打廢了,阮氏只願意投效大明做個明人,義軍勢力的黎利也已經死了。

諾大安南,竟忽然間變得羣龍無首了起來。

眼看大明的周王殿下催促的越來越急,要安南羣臣,儘早定下一個無論在法理層面,還是個人威望,都足以君臨安南的人物來。

然後,由大明敕封,鎮守安南,爲大明翼護。

安南上至官員、下至百姓,無不爲此事大撓其頭,連一個人選也想不出來。

而就在這時,一個歷史小知識,悄然在安南的市井裡流傳起來了。

這個說法,是說安南之地其實祖祖輩輩,都是華夏的舊土。早在秦朝時候,南越王趙佗,就曾雄踞安南。之後,安南作爲大漢帝國的“交趾郡”,一直受到中原華夏王朝的統治。

直到唐朝後期,靜海節度使割據安南開始,安南漸漸離開了中原王朝的統治。但嚴格算來,安南其實仍然算是華夏的一個割據勢力,只是唐朝後面的王朝宋朝自顧不暇,沒有統一安南。而之後的大一統大明朝,在統一華夏的時候,竟是把安南給忘記了。

鬧來鬧去,原來咱們和大明是一家人!

這還封什麼安南王?迴歸華夏不香麼?華夏人勢力強大,皇帝英明神武,還沒有那些腐朽的士族世家……不說別的,咱們安南若是華夏土地,且看那占城等國,還敢隔三岔五就來打秋風不?

大明人,單憑這名號,說出去都夠那些蠻子抖上三抖!

甭說別的了,安南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領土,咱們要回歸華夏,華夏纔是安南的母親,我們離開母親實在是太久了!太久了啊!

這個說法,開始漸漸在安南市井之間甚囂塵上,甚至於,開始有安南人提出了安南不歸,金甌不全,華夏不整的說法。認爲安南割據百年,若大明不收回安南,大明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大一統華夏王朝。

甚至於有安南官員和百姓,合寫萬人血書,呈予正在穩定安南政局的周王朱肅。

別敕封什麼安南王了,咱們安南其實也是上國的土地啊!快快把安南收入大明國土,咱們一起嗨皮的迎接盛世吧!

收到這封萬民書,周王朱肅表示萬分驚詫,竟還有這樣的緣由,忙表示自己會上書應天,請求大明皇帝陛下裁量。

於是,一紙奏疏高奏九重天,將這封安南百姓的萬民書給帶到了大明。

老朱早有準備,收到那奏疏的時候,便將那萬民書讓六部、內閣好好討論,甚至將此事給國子監學子們也討論了一番,要好好議一議,這安南,到底該是咱們大明的不徵之國,還是華夏的固有領土?

而後,結果非常明顯:衆人都認爲安南確實是華夏的一部分,是從唐時,就開始割據一方的華夏勢力。大明此前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前元舊土上,竟是忽視了這麼一塊遺漏的金甌碎片。

我華夏自古以來,便當同舟共濟,絕無分裂之理!

一位叫做黃淮的士子,寫了一篇文章,其中的一句話,振聾發聵。

我華夏,一個點都不能少!

這一句話有些白話,本不該登上大雅之堂,但卻得到了應天府上下士子官員百姓們的支持。

安南是華夏的,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大明不該在安南敕封什麼安南王,而是應該將其收復回來,好好安置,讓遊子歸家,讓華夏金甌完整!

誰敢分裂華夏,誰就該挨一挨我大明天兵的鐵拳!

在這樣的輿論氛圍下,收回安南所要承擔的財政壓力、行政壓力,統統都不足爲道了。六部和內閣皆向皇帝復旨,建議皇帝收復安南,將其視作我華夏郡治,而不是去敕封什麼安南皇帝,繼續將這已經迷失了百餘年的遊子,繼續分隔出我華夏之外。

洪武皇帝在早朝上,答允了百官所請。

於是,應天城中,歡聲雷動。

聖旨傳到升龍城,安南不再敕封國王,而是收歸大明,由朝廷直轄統治,周王朱肅負責安南收復整治事宜……此消息一處,升龍城中,忐忑了數個月的安南百姓們,也是歡聲雷動。

更有甚者,甚至於喜極而泣,感動落淚的。

安南遊子在外百餘年,終於迴歸華夏了。

根據朝廷傳來的旨意,朱肅“原復安南古郡縣”,改稱安南地區爲交州,依照大明本國的行政區劃模式,設置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接着,朱肅在交州設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多個縣,以及五個直隸布政司的州,分轄二十九縣,在要地則設十一衛、三所,一市舶司。

徹底打亂安南原有的行政編制,並在交州舉辦了第一次鄉試、縣試、府試,遴選安南有才德之人。

因爲士族幾乎全被剷平,這一項政策推行的十分順暢,這些過了對應考試的人,便可以直接在交州擔任基層官吏,一躍成爲此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官僚階層。

在原有的歷史上,安南被永樂皇帝收治後,安南的基層官員仍充斥着大量的士族成員,可以說安南的底層實權,仍然是被安南的士族們所把持着的。

士族們對大明懷有敵意,大明政令,在安南寸步難行。朝廷需要花費極大的代價,對安南展開施政。

後來大家發現在安南做官,實在是沒有什麼前途,於是來自大明的文武官員們乾脆將安南視作撈錢的地方,而不是視爲大明之土,收受士族賄賂,或者乾脆靠着大明的威勢向士族們明搶,導致安南對大明越發離心離德,最後再度分裂。

而現在,沒有了士族的掣肘,這些基層官吏,全部由大明下令選拔,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家族支撐,他們的地位和富貴都是倚靠大明朝廷給予,這變相增加了他們的忠誠度。

一個行之有效的交州行政班底,飛快的搭建了起來。

第123章 拜師第885章 劍拔弩張第742章 帶你見真祖第316章 赴倭屠龍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274章 將計就計第160章 朱肅的經濟之道第776章 談判第460章 開國之功,不過如此!第840章 潛在危機第408章 秦淮悟道第887章 小事化大第347章 星星之火第795章 黃雀在後第754章 天一教第223章 重開絲路第1068章 神勇無敵李文忠第495章 推廣毛衣,美人恩重第610章 遠渡重洋第958章 叛亂生第3章 我大明敗啦!第632章 哈密圍城第207章 難知如陰第709章 侵略如火第602章 順藤摸瓜第193章 兄弟相談第555章 各懷心思第520章 設套第165章 兄弟齊聚第686章 海上作戰的精髓第825章 談判第970章 兵變第386章 空手套中兩隻狼第88章 父慈子孝第189章 潑天大案!第428章 沐英將歸第782章 勞動改造第87章 孤家寡人第1079章 朱肅回京第182章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搶第74章 陰雲遮月第575章 拿捏高麗第199章 遊方和尚第903章 決斷西南第591章 朱雄英第1102章 劉三吾悟道第386章 空手套中兩隻狼第746章 孤注一擲第547章 繁榮昌盛!第342章 鞏昌侯郭興第500章 能打倭國,頭香都是我的!第577章 耍弄李成桂第165章 兄弟齊聚第178章 莊中急報第318章 煽動張赫第238章 奪城計第143章 便由你太子殿下來罰他吧!第1082章 勸說朱標登基第700章 分化之計第172章 勝負已分!第1092章 聖君萬古第1003章 如何收服第990章 合圍第928章 我敢殺你第489章 向老朱要錢第356章 張玉起事!第701章 朱棣動向第181章 彼輩,偷國爾!第373章 強敵仍伺第1008章 在下範淮第823章 出井猛虎第446章 劉伯溫懇切問未來,朱老五口吟燒餅第1037章 爲後人戒第620章 華夏神與土著神(上)第547章 繁榮昌盛!第322章 烽火遼東(上)第367章 張定邊的心思第295章 天皇近臣第417章 原初之儒第1024章 航海時代的序幕第119章 魚躍化龍?第887章 小事化大第544章 請削衍聖公!第170章 讓你看看什麼叫做後臺第566章 蒙古大汗!第1131章 西征遇阻第846章 賓主盡歡第808章 援軍馳至第83章 上架感言第813章 傅普信第166章 道德綁架第181章 彼輩,偷國爾!第562章 朱棣奔襲第164章 宇宙舔狗第59章 常氏有孕第904章 解縉的復仇第745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455章 老朱大擺鴻門宴第378章 不斷汲取養分的朱棣